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精湛技艺 吸引众多眼球

        十一月二十七日,万荣面塑非遗传承人谢强在运城深航国际酒店“中法建交6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现场,为国际友人表演万荣面塑技艺,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眼球。活动现场还展览了桃木雕刻、木版年画、布艺、泥塑、草编、剪纸等。

      2024-12-0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奔流不息(油画)

        罗金辉作 .

      2024-12-0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优美的文字会唱歌

        读张俊苗的散文集《素履行》,很容易被她优美的文字所感染,并被带入某种暖暖的又酸酸甜甜的意境当中,就想去到她描述的乡间,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开花馍,狠狠地咬一口。这应该是一种文字魅力。

      2024-12-0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乡间草垛

        草垛是村子最温存最动人的表情,它连着炊烟、连着温饱,也连着庄稼人的最密实的日子。如果有几个草垛偎在房前屋后,那跟囤里有粮一样,是让人心里踏实,觉香梦甜的。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永遇乐·大雪节气

        遥望长空,斗杓沉北,晴霭飘渺。百壑萧条,千山冷落,一缕寒烟袅。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微笑,点亮生活

        老张在一家国企已经勤勤恳恳地工作了近二十年,这些年,日子像车轮一样按部就班地往前滚。每天清晨,从睁眼起床到匆匆出门上班,他总是一脸疲惫,对相伴多年的妻子也没啥好脸色,更谈不上说几句贴心话。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时光里的打不改

        “啪啪”一下紧着一下抽打不改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以及鸡狗惊慌逃离的惊叫声,如一张网纠缠在一起。在这个热闹的冬日上午,寒风也只好远远躲在了某个角落。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念奴娇·大雪节气

        凭栏极目,见星魁换位,斗杓倾癸。影落寒潭光未减,雾锁瑶川千里。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生活中的小确幸

        岁月如歌,忙碌了大半生之后,终于在今年的十月迎来了退休生活的宁静与悠闲。 清晨,第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我舒展身体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开心地迎来新的一天。

      2024-12-05 10: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游过月亮河》获奖背后的故事

        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出版的《游过月亮河》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该书的高度肯定,更是山西出版界的骄傲。一部作品从创作到出版,再到斩获国家级大奖,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努力,山西晚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一些幕后故事。

      2024-12-05 10: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话剧《右玉》获奖之后的揭秘与展望

        12月初的龙城微冷,但山西演艺集团里却洋溢着暖意。集团旗下的山西省话剧院《右玉》荣获202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喜讯感染着每个人。

      2024-12-05 10: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喜摘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六项大奖

        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12月3日晚,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西一举摘得六项大奖。此次的105部获奖作品从报送的1068部作品中,经过层层严格评审精选而出。

      2024-12-05 10: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与乔建堂:翰墨情深

        在朋友的一次小聚中,我有幸结识了乔建堂先生,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和诗人。自那以后,我们的交往逐渐频繁,我对他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2024-12-04 09: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追逐光 成为光

        奇妙的是,在家还要爸妈喂饭吃的小孩子,在敬老院居然会双手捧着一碗饺子小心翼翼地送到老人面前,稍大点的孩子竟然会一勺一勺喂老人吃蛋糕、帮老人穿鞋、给老人们发放节日礼物……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感动得好几个做母亲的同事直抹眼泪。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幸福就这么简单

        是奶奶的慈爱,是奶奶会画画的荣耀,还是只闻其声不见真人的奶奶不久后就会回到她身边的期待。我无法弥补丫丫幼小心灵里的缺失,也无法填充丫丫成长历程中关于奶奶的空白。我走过去把她抱到怀里,眼泪随之淌下来,嘴里情不自禁叨念着,丫丫、丫丫,奶奶的丫丫长大了。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倒影

        张成林摄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家有“五谷坛”

        在故乡申村,人们常说的酸菜不叫酸菜,叫和菜或黄菜。那天母亲计划窝和菜,却因为找不到装和菜的器具打算放弃时,突然记起厨房冰箱后有一个鼓肚的坛子。最后在超市里买了个容量有坛子一半大的玻璃器具,取代了坛子。几枝棉花插在坛子里,有的棉桃已绽,蓬蓬松松。只是那个坛子,还充当着五谷坛的角色,摆在居室。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感受爱 传递爱

        她是一名矿山职工,组织带领同事开展“微公益”活动多年,她说,自己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受一缕善良之光的感召”,这缕善良之光就是“中国好人”栗红连——拖着残疾的腿走遍400多个山村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数十年如一日。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锦绣风骨太原城

        2023年11月,当太原这个名字出现在由《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座城市”名单中时,引来一片惊呼:太原吗?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故乡的冬天

        下午河面的冰略有消融的水,孩子们便在村子里空旷的广场玩耍,有的是赶铁环,有的是打牦牛球,有的是打“耳”(“耳”是根木棒,两头削尖,用木板用力向“耳”的尖头部打, “耳”蹦起来,用木板用力准确将“耳”送到很远的地方,另一个伙伴再往回打)。

      2024-12-04 06:29    来源:山西日报
    • 混糖月饼

        北方产小麦,以小麦面粉为材料的各色面食多,蒸、煮、炸、烤各色各样。七月十五蒸面鱼儿,八月十五打月饼。

      2024-09-13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杂粮美食(四)

        雁北莜面馉垒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朔州天锦苑大酒店 莜面蒸饺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岚县土豆宴 羊肉臊子莜面栲栳栳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朔州天锦苑大酒店 开花黄馍馍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御河五号 临汾红豆黍米蒸饭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洪洞九宝峰食品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2024-09-13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重庆彭水县的鸡豆花

        在重庆市彭水县旅游,我吃到了别具特色的当地美食鸡豆花,质地细嫩,清淡醇厚、味道鲜美的菜肴让我们一食难忘。 汤鲜味美的鸡豆花,入口几乎无需咀嚼,滑嫩爽口,暖心暖胃,是老年人最爱的美食。

      2024-09-13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张译丹:公益理念的践行者

        张译丹,长治上党区福彩管理人员。作为初入福彩的新生力量,她对福彩事业充满热爱。

      2024-09-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特钢密码》,献给产业工人的一曲赞歌

        《特钢密码》王绍君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该书是一部反映山西省转型发展新成效的纪实文学作品。太钢是一个有着90年历史、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不锈钢的大型特殊钢企业。

      2024-09-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历史上的贤相,小说里的半仙

        《三国气度》 张佳玮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哭的刘备,持羽毛扇的诸葛亮,偶像派的赵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这些经典甚至刻板的形象,其实是被立场不同的史家、文采飞扬的文人、情感朴素的百姓共同塑造出来的。这些真实历史人物的脸上,被涂抹了一层又一层个人与时代的色彩。

      2024-09-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生活的闲篇 时代的变迁

        两声犬吠,几声虫鸣,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银圆山庄犹抱琵琶半遮面。知名纪录片导演郭东升的倾心力作《银圆山庄》以山西省阳泉市官沟村银圆山庄的保护性修复为主线,以二十四节气的关键节点为故事推进时间线,讲述了古建民居银圆山庄的前世今生和人文历史,蕴含着古建筑的匠人智慧和百姓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坚守。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左权开花调绽放艺术舞台上

        巍巍太行山,孕育了太行山里人像太行石一样的骨气和秉性,同时赋予了这群土生土长的汉子女人们,传唱原汁原味民间小调的天籁之音。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的主题曲在音乐设计上把现代音乐大型交响乐队与充满浓郁地域特色乐器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视听空间上营造了天籁之音情景交融的震撼效果。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锲而不舍锻精品

        时光荏苒,斗移星转,不觉之间,蒲剧现代戏经典《山村母亲》问世已经整整20年了。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红军娃》荣获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

        近日,由孝义市文化馆精心打造的红色题材木偶戏《红军娃》在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活动中,凭借其创新的表现形式、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震撼的舞台效果,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赓续三晋文脉 讲述山西文明

        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骏虎的新书《文明叶脉: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山西》,是一本带领读者穿越山西时空、走遍山西大地、读懂山西人文历史,赓续三晋文脉、讲述山西文明的厚重好书。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吕梁汾水间的乡愁画卷

        乡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归属,一种故土情结。《南山》里的烟火气息, 《姥姥的家》里细腻的忆往, 《归乡》里对汾河平原深沉的爱……一篇篇文章,汇集成了对自己成长生活的一曲深情、优美的旋律,有时候萦绕在耳畔,有时候只回旋在心底……在这浓郁的乡愁里,是对历史文化的引以为傲。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大师的艺术秘籍

        近读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可染谈艺术:山水画的意境》一书,是大师生前关于艺术理论与创作经验的文集,涉及绘画的基本功、艺术鉴赏、人生修养等多个主题,充分展现出作者丰富的艺术世界和高贵的艺术精神。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大同古城墙厚重历史的光影留痕

        最近得到一本大同市文物局、大同市文物安全监测中心(大同城墙保护中心)与摄影家刘晋川合作出版的摄影画册《大同城墙影像》。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故乡三咏

        硕大而又奇妙的窗户,是给星星开设的、是给月亮开设的、是给风开设的、是给辽阔的原野开设的。夜里,我和星星这么近、和月亮这么近、和田野这么近、和母亲这么近……聆听秋虫凌晨五点钟,我睡不着了,披衣而起,穿过卧室和客厅的两道门,来到了院子里。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走马观花说济南

        清晨的风为济南细细梳妆,日光的升腾让城市变得空蒙起来。他乔装打扮,微服私游,当行至大明湖东北角时,忽闻悠扬悦耳的古琴之声传出,循声寻至,见一女子姿容秀丽,柳眉凤眼、樱口朱唇,正在抚琴,乾隆皇帝与之攀谈,感觉该女子谈吐高雅、知书识礼,两人琴棋书画、诗词文章,相见恨晚,遂成知己。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彼时采桑

        昔日读古典诗词,竟是先喜欢的宋词,喜欢词牌的意思好,比如《西江月》和《满江红》,朗朗的日月全都在里边。从那时便也知道,蚕这种东西饿了原来什么都肯吃,蒲公英的叶子,或,菠菜的叶子,而在没有桑叶的情况下,最好的当属榆树的叶子,吃后也会渐渐长大,不过喂蚕当然最好还是桑叶,但鄙乡绝少桑树。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榴实图(国画)

        裴文奎作

      2024-09-13 08:25    来源:山西日报
    • 明月邀你过中秋

        邱老师是我初中时的物理老师,我物理成绩并不好,但邱老师对我当年写的作文特别赏识。那天,邱老师家的午宴,都是同学们亲手做的饭菜,邱老师给同学们碗里轮流夹菜,慈爱如亲人。马上就中秋节了,我和同学们再次相约,去山里看看邱老师,看看邱老师凝望过的那一轮山里明月。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说月饼 道变迁

        每到中秋节前夕,乡里会把国家供应的月饼下发到村里,村里再发到村民手里,人手一个。大概两三天后全家人再分吃一个月饼时,他们才舍得把上回分的月饼吃完。可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奇特现象又出现了:如今中秋节吃月饼,很多人仍然如过往那般只吃一牙子,甚至更少。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小城月饼飘香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之后,家乡岢岚县城的大街小巷便四处飘散着胡麻油浓郁的香味,大大小小的月饼加工作坊,一夜之间不约而同全部开工。将月饼坯依次放入盘里,用刷子蘸油糖水把月饼挨个刷一遍,再用锥子在月饼上扎两个小孔,以免月饼在烤制时开裂。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教室门口,王老师向别的老师介绍:“这个小孩的作文写得真好,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盼啊,盼啊,我们终于盼来了六一儿童节。实际上,吴老师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两年半,一直是我的班主任老师。”那位老师当时是学校里唯一的地理老师,代上一个年级的课,给我的辅导完全是无偿的额外付出,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大山深处

        张成林摄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一树枣香

        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枣树。我一路尝遍了枣的味道,经历了从酸涩到脆甜,到这时,越发觉得美味可口,吃进嘴里的,仿佛是亲身参与到枣子长大成熟的甜蜜,是整个夏天丰满的阳光,是故乡记忆中悠长的美好。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我的父亲

        6月16日那天,是父亲节,也是父亲在故乡忻州秀容书院博物馆举办“董耀章赞秀容诗词联书法展暨著作捐赠仪式”的日子,温情的节日举办温暖的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秋塘清趣(国画)

        潘建业作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种好心田自有收

        故乡是吴国荣先生涵养心灵的寓所。他总是关注着故乡的秋天,因为农民秋收的多寡是农耕文明的物质基础:“故乡的秋天格外迷人,它有色彩斑斓的景色,它有收获喜悦的场面。”对于故乡历史文化的研究,吴国荣先生还曾协同故乡后学,广泛搜集资料,深入走访调查,努力筹集资金,编撰出版了《西杜村志》。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三晋寻古韵 一眼越千年】佛光重现 梦回大唐

        斗、拱、平枋、斜枋——梁思成先生曾在佛光寺东大殿发现7种不同形式的斗拱,均由这4种基础类型的木构件组成。经人指点,在东大殿中央佛坛南端,扇面墙内壁下方,找到了宁公遇彩塑坐像。宁公遇,朝廷敕令重建佛光寺东大殿的“送供人”,以及管理这座大殿日常事务的“佛殿主”。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下沃泉

        中条山自舜帝故里永济市向东北方向绵延开来,抵达沁水县境已是它的末端了。而这种期望,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到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了解他们家族生活起居的历史,感知这一族群数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民俗风情,体悟大山深处不一样的村舍文化。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
    • 壁上春秋

        刊头题字:梁衡夜读春秋(大同)桃园结义(介休)赠赤兔马(解州)单刀赴会(寿阳)煮酒论英雄(太谷)封金挂印(稷山)许田射鹿(平遥)洛阳关斩将(洪洞)关公故事(稷山)编者按: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

      2024-09-11 06:48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