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两个牙医

        《余华文学课》余华著 漓江出版社 大师评论大师,高手解读高手。《余华文学课》共16节文学课内容,有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福克纳、马尔克斯、鲁迅等50位殿堂级的作者,包含《搜神记》《丰乳肥臀》《一千零一夜》《瘟疫之夜》等古今中外62部文学经典。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二十四节气里观照人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穿行宫门达数千次之多

        《紫禁之光:从黄昏到黎明》李少白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 本书是“李少白拍故宫40年”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于今年出版,为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献上小礼。全书分日落、黄昏、黑夜、黎明、日出五条主线,精选李少白先生各个时期的精品摄影佳作,并配有作者记录拍摄过程的多篇随笔,忠实又艺术性地再现了这五个特殊时段故宫的诸般风姿,并蕴藏着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藏书家

        古人读书入迷,便有藏书。遇到自己想要的好书,哪怕是典当家产,也要把它弄到手,所谓“黄金散尽为收书”。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那些知名的题壁诗

        古人没有网络、也没有微信“朋友圈”,是怎么发表诗歌的呢?其实除了参加各种诗会、书信寄赠、即席赋诗之外,“题壁”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表方式和手段。就像后人发“朋友圈”一样,这些被诗人们即兴题写于驿馆、寺庙、名胜古迹等公共场所墙壁上的诗作,写得好的,也一样会被路过、看到的人们所认可,并且口耳相传——很像是现在“朋友圈”的点赞与转发,最后越传越广,甚至于影响当代、流芳后世。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征集与古代生活、经济、文化、科学等内容相关的文章。要求导向正确、主题新颖、立意鲜明、内容丰富。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祠 “三宝三绝”书写不朽传奇

        文物名:鱼沼飞梁 尺寸: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 文物名:宋塑侍女像 材质:彩绘泥塑 时代:北宋藏宝地:晋祠博物馆 讲述者:王爽路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2025-05-0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戥子 一毫一厘见证晋商精神

        文物名:黄花梨嵌宝福寿纹戥子 尺寸:长22厘米,宽8厘米,厚1.5厘米 时代:清代 藏宝地:晋商博物院 讲述者:杜璞岑 说到晋商,你会想到什么?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抑或是百年票号、万里茶路?这些,都是晋商辉煌五百年的见证,但要真正了解晋商,或许从小小的“良心秤”上,也能看出些许端倪。 在晋商博物院的内署院当中,有这样一种藏品,外形似一尾小鱼,打开后却内有乾坤,不少游客看到它都是一脸问号,这是什么? 它的名字叫——戥(děng)子。

      2025-05-0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去小城老巷里的一家小店理发。 理发师说,这里不可扫码付款。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以物易书背后的士林风骨

        在明代藏书史上,“以物易书”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藏书家们用田产、家畜甚至妻妾换取典籍的举动,折射出十六世纪江南士大夫阶层独特的文化生态。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于孤旅中照见自己

        旅行被中国人赋予特别的意义,是浪漫主义教育在现实世界的延伸,是一场深刻的自省和内视。毕淑敏在《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中写道:“我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必得独自漫游。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失恋了怎么办

        在没有微信拉黑、朋友圈屏蔽的年代,古人也会失恋。他们也曾对月长叹,也曾辗转反侧,也曾一纸信笺写满思念,却终究收不回那颗远去的心。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麻雀的“漫步”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麻雀是最熟悉的鸟儿了。乡村的旷野中,城市的寻常角落里,每天都能看到麻雀的影子。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立夏小记

        立夏一到,日子便渐渐有了分量。阳光不再像春日那般轻飘飘地浮在树梢,而是沉甸甸地坠下来,晒得人脊背发烫。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只开300秒的麦子花

        谷雨过后,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越来越浓的绿意掀开夏季的序章。 田野里,到处飘散着馥郁的麦香。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廉吏王翱治家之道

        河北盐山籍名臣王翱(1384年1467年),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以“持法刚正、家无余财”著称。 这位在吏部尚书任上主掌铨选十五年的重臣,其治家轶事折射出明朝士大夫的伦理操守。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插花有妙方

        近来读沈复《闲情记趣》,他开篇即写到: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案头插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书房的标配。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风雨廿一载,《立秋》再立潮头

        5月8日,山西省话剧院成立80周年暨明星版《立秋》全国巡演(太原站)启动仪式举行。图为明星版《立秋》演出现场。

      2025-05-09 10:5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沉浸式情景剧《浩气长存报国亭》孝义演出

        4月26日晚,孝义市东风剧院内华灯璀璨,光影流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孝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精心指导,市文化馆匠心打造的历史题材沉浸式情景剧《浩气长存报国亭》震撼首演。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型皮影历史剧《黄河碛口晒银子》正式演出

        近日,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改编而成的大型皮影历史剧《黄河碛口晒银子》,在碛口古镇正式演出。 本报记者摄。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两个牙医

        《余华文学课》余华著 漓江出版社 大师评论大师,高手解读高手。《余华文学课》共16节文学课内容,有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福克纳、马尔克斯、鲁迅等50位殿堂级的作者,包含《搜神记》《丰乳肥臀》《一千零一夜》《瘟疫之夜》等古今中外62部文学经典。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二十四节气里观照人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穿行宫门达数千次之多

        《紫禁之光:从黄昏到黎明》李少白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 本书是“李少白拍故宫40年”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于今年出版,为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献上小礼。全书分日落、黄昏、黑夜、黎明、日出五条主线,精选李少白先生各个时期的精品摄影佳作,并配有作者记录拍摄过程的多篇随笔,忠实又艺术性地再现了这五个特殊时段故宫的诸般风姿,并蕴藏着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藏书家

        古人读书入迷,便有藏书。遇到自己想要的好书,哪怕是典当家产,也要把它弄到手,所谓“黄金散尽为收书”。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那些知名的题壁诗

        古人没有网络、也没有微信“朋友圈”,是怎么发表诗歌的呢?其实除了参加各种诗会、书信寄赠、即席赋诗之外,“题壁”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表方式和手段。就像后人发“朋友圈”一样,这些被诗人们即兴题写于驿馆、寺庙、名胜古迹等公共场所墙壁上的诗作,写得好的,也一样会被路过、看到的人们所认可,并且口耳相传——很像是现在“朋友圈”的点赞与转发,最后越传越广,甚至于影响当代、流芳后世。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征集与古代生活、经济、文化、科学等内容相关的文章。要求导向正确、主题新颖、立意鲜明、内容丰富。

      2025-05-12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祠 “三宝三绝”书写不朽传奇

        文物名:鱼沼飞梁 尺寸: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 文物名:宋塑侍女像 材质:彩绘泥塑 时代:北宋藏宝地:晋祠博物馆 讲述者:王爽路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2025-05-0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戥子 一毫一厘见证晋商精神

        文物名:黄花梨嵌宝福寿纹戥子 尺寸:长22厘米,宽8厘米,厚1.5厘米 时代:清代 藏宝地:晋商博物院 讲述者:杜璞岑 说到晋商,你会想到什么?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抑或是百年票号、万里茶路?这些,都是晋商辉煌五百年的见证,但要真正了解晋商,或许从小小的“良心秤”上,也能看出些许端倪。 在晋商博物院的内署院当中,有这样一种藏品,外形似一尾小鱼,打开后却内有乾坤,不少游客看到它都是一脸问号,这是什么? 它的名字叫——戥(děng)子。

      2025-05-0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去小城老巷里的一家小店理发。 理发师说,这里不可扫码付款。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以物易书背后的士林风骨

        在明代藏书史上,“以物易书”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藏书家们用田产、家畜甚至妻妾换取典籍的举动,折射出十六世纪江南士大夫阶层独特的文化生态。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于孤旅中照见自己

        旅行被中国人赋予特别的意义,是浪漫主义教育在现实世界的延伸,是一场深刻的自省和内视。毕淑敏在《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中写道:“我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必得独自漫游。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失恋了怎么办

        在没有微信拉黑、朋友圈屏蔽的年代,古人也会失恋。他们也曾对月长叹,也曾辗转反侧,也曾一纸信笺写满思念,却终究收不回那颗远去的心。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麻雀的“漫步”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麻雀是最熟悉的鸟儿了。乡村的旷野中,城市的寻常角落里,每天都能看到麻雀的影子。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立夏小记

        立夏一到,日子便渐渐有了分量。阳光不再像春日那般轻飘飘地浮在树梢,而是沉甸甸地坠下来,晒得人脊背发烫。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只开300秒的麦子花

        谷雨过后,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越来越浓的绿意掀开夏季的序章。 田野里,到处飘散着馥郁的麦香。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廉吏王翱治家之道

        河北盐山籍名臣王翱(1384年1467年),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以“持法刚正、家无余财”著称。 这位在吏部尚书任上主掌铨选十五年的重臣,其治家轶事折射出明朝士大夫的伦理操守。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插花有妙方

        近来读沈复《闲情记趣》,他开篇即写到: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案头插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书房的标配。

      2025-05-09 11: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风雨廿一载,《立秋》再立潮头

        5月8日,山西省话剧院成立80周年暨明星版《立秋》全国巡演(太原站)启动仪式举行。图为明星版《立秋》演出现场。

      2025-05-09 10:5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沉浸式情景剧《浩气长存报国亭》孝义演出

        4月26日晚,孝义市东风剧院内华灯璀璨,光影流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孝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精心指导,市文化馆匠心打造的历史题材沉浸式情景剧《浩气长存报国亭》震撼首演。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型皮影历史剧《黄河碛口晒银子》正式演出

        近日,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改编而成的大型皮影历史剧《黄河碛口晒银子》,在碛口古镇正式演出。 本报记者摄。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榆钱纷飞思故乡

        随着时光流逝,童年记忆于我来说开始逐渐模糊,但是,老家西北头那棵榆钱树带给我的乐趣,却是始终难以忘怀的。 那棵树的具体年龄无从考证,听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存在了。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甘为春山化雪涛(国画)

        金夷作.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乡土:葛水平灵感的源泉

        2005年春,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作家采风,在车上听后排的葛水平跟同座的陈忠实谈论有关乡土的话题,也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乡土观念乃是一种根器,一个大作家必有极深的根器,也就必有极深的乡土观念。 我不止一次去过北方。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苏醒的麦田

        生为江南人,我对北方却是神往的,无论淮北,还是塞北。每当看到北方返青的麦苗,总感觉有与江南不同的品性和气质。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塞上花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胡天八月即飞雪”,在唐人的眼中,边塞似乎是没有春天的,当然更无所谓春花。雁门紫塞、拓跋遗城,漫漫的北国边疆,除了笛声里哀怨的折杨柳,春日盛开的或许只有雪花——其大如席,片片吹落。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高平烧豆腐

        回乡的那天傍晚,喊上妹妹家两个孩子,去高平古城路吃烧豆腐。正在做作业的二丑听我喊他,禁不住眉开眼笑,穿上衣服蹦跳着和我走在春日的黄昏中。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家山归梦》简介

        贾江涛 北岳文艺出版社副编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化散文集《家山归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王利民。 《家山归梦》分为我从故乡来、行游情满怀、往来有书友三个部分。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浙派大先生——探寻“浙”里教育家》出版

        《浙派大先生——探寻“浙”里教育家》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教育报主编。 浙派大先生,不仅是一个称谓、是一种修为,更是一卷隽永,提供了学问坐标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一代代浙江教育人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与方向感。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灼灼其华

        赵华双所画的桃花,叫人一下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置身于明媚的春天。他的桃花赋予了一种新的意象——娇柔似水,灿然迎春;生机勃发,枯树焕新;心香弥漫,天地光明。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乡村,一再被我看得贵重

        作者简介:葛水平,山西省文联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小说《裸地》《活水》《和平》,中短篇小说集《喊山》《过光景》《空山·草马》等,散文集《走过时间》《河水带走两岸》《繁华深处的街巷》等,电视剧剧本《盘龙卧虎高山顶》《平凡的世界》。

      2025-05-09 07:5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