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重阳花糕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糕,一种用稻、黍等米粉蒸制而成的食物,源于上古,《周礼》中的“糗饵”即为较早出现的糕点食品。

      2024-10-10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味凉菜(一)

        凉拌莜面切条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山西会馆 山西双色凉糕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老太原菜馆 长治炝腐竹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御河五号 凉拌豆腐干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胖厨剔尖 清徐醋泡花生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芙蓉酒楼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2024-10-10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宝应全藕宴

        我的家乡宝应是全国知名的“荷藕之乡”,这里盛产藕,所以人们也爱吃藕。 自隋唐起,宝应人就开始种莲藕,一千多年来,人们将莲藕烹制成各种各样的菜肴并使其流传下来。

      2024-10-10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祠圣母殿供奉的圣母是谁?

        山西太原的晋祠,1961年就已经列入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而晋祠的宋代建筑圣母殿,显然是其中最为壮丽的景观。那么,圣母殿供奉的究竟是谁?通行的说法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诸侯时“桐叶封弟”,将胞弟叔虞封到“唐”地,有古人认为在太原一带,圣母殿供奉的就是周武王夫人、叔虞的母亲、西周开国重臣姜太公姜尚的女儿邑姜。

      2024-10-10 07:0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块珍贵的警示碑

        忻州遗山墓园野史亭后面的青来轩西壁上,镶嵌着一块特殊的警示碑,这就是民国年间忻县(今忻府区)财政清查员邢映的《发起重修野史亭实录》碑。这块碑刻,大胆揭发了时任忻县县长彭赞璜贪污公款一事,体现了刻碑者的履职敬业、责任担当及刚正不阿的可贵精神! 此碑刻石材为青石,呈长方形,长58厘米,宽44厘米,楷体字,全文如下: 发起重修野史亭实录 彭公赞璜为本县知事时,驭下不严,诡计多端,当时忻人无肯过问者。

      2024-10-10 07:0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悬”崖之上 死生看“淡”

        宁武王化沟村美景 朱慧摄 诗意山水,神奇宁武。 这是每每驻足于此的人,扑面而来的感受。

      2024-10-10 07:0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收藏小人书的快乐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成为心中永恒的温暖与美好。于我而言,那便是小人书。

      2024-10-10 07:0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十六罗汉造像:太平安乐的美好寄托

        文物档案 主角:十六罗汉石造像 体态:通高36厘米;底座长21厘米、宽14厘米、高11厘米 出生时间:金 出生地: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北路原北关预制厂 藏宝地: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 2013年8月,朔州市朔城区原预制厂院内发现窖藏,出土了金代青石雕十六尊者(罗汉)坐像。每尊造像背部均有墨书题记,弥足珍贵。

      2024-10-09 08:0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家国情怀

        母亲大字不识一箩筐,却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母亲14岁时,我的姥姥就去世了,而姥爷又常年经商在外很少顾家,沉重的家庭担子就落在了母亲瘦弱的肩膀上。

      2024-10-09 06:3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秋风起

        丁军丽摄.

      2024-10-09 06:3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博览会现场,苏伯民院长(右二)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本报记者杨凌雁摄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乡村的文化师

        秋风乍起,天色微凉。万物的色彩开始燃烧,遍染山川万千。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石板路(布面油画)

        殷渭凌作.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柏树沟里的柏树

        芮城有个柏树沟,柏树沟里长满了柏树。柏树沟里的柏树真绿,绿得真切,绿得深沉,绿得清爽,绿得养眼,绿得郁郁葱葱,绿得宁静而又润心。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激荡千秋忠义魂

        太原市羊市街关帝庙。王瑞瑞摄 作为一个山西人,总是为山西而自豪。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为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新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全方位渗透电影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模式,让观众更方便地看到了世界各地、各种风格的影像。9月25日,电影科技创新座谈会在平遥古城举办,乌尔善、于洲、苏翼飞等电影人齐聚一堂,围绕“科技点亮电影创新驱动未来”的主题,交流、对话……致力于搭建科技与电影的合作新平台。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笔端流年

        一个工作日下午,我忽然收到父亲发来的几张照片。定睛一看,是一幅刊发在老年刊物上名为“峨眉金顶”的水墨画,古朴雅致、意境深远,让人眼前一亮,作者一栏赫然写着父亲的名字。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沟坡响起耧铃声

        鸟鸣啾啾在晨曦时唤醒了我,再无睡意,徒步向村外走去。节假日我都会在村里小住几天。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日子闪亮

        在这座城市的不远处,我邂逅了一道狭长幽静的山谷。此后,无论是无所事事,还是心里烦闷,或者只是单纯想回避喧嚣的城市,我都会想起这道山谷。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重阳随想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等古老的传统民俗一直传承至今。九九重阳节也是我们国家法定的“老年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2024-10-09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咏鹅与摘星

        此刻我在义乌骆家塘,也就是当年骆宾王一首《咏鹅》赢得天下皆惊的地方。早晨拉开窗帘,只见天地空濛,鸡鸣山的层层绿影下,义乌江像唐诗中洇出的一道墨痕。在我被雨声不断添加的想象中,一个唐朝人随手推开的纸窗外,一定有绵延起伏的红色田畴,有灌浆中的庄稼和青果在枝叶间闪烁的梅林,有清晨的鸟鸣,有午后的蝉噪,还有一口石头环绕、青草点缀的葫芦形池塘在夜晚吸纳星月之光。“鹅鹅鹅”, 7岁的骆宾王在奔跑雀跃中发出的几声童稚的呼唤,已将义乌大地上的白鹅从万千生灵中选出并拉上宇宙舞台的中心,给他的祖父,给祖父的友人,给他的同代人,也给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所有有缘之人用心去瞻仰。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密林深处的箫声

        父亲还有一把二胡,我记得那把二胡很旧,一根弦。在我进入父亲的生活时,父亲已经40多岁了,那把二胡已经不能用了,挂在老土屋的墙上,成为父亲的影子。但是父亲会时常把他取下来,抹去上面的灰尘,打起开拉的架势,手动弦动,父亲身体也随着手的节奏开会摇动。椿树椿树你是王,你往粗处发,我往高处长……柏川。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远山(国画)

        李海亭作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怀着美好的心情吃饭

        我的母亲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做饭的时候喜欢唱着歌,或者哼着戏词。 母亲喜欢唱,虽然她并没有歌唱天赋,但唱得很有味道。

      2024-09-03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漳夜月

        北漳夜月,是一勾馋人的乡愁;北漳夜月,是一方神灵的守候。 那些群山,在月色中,成了静谧安然的睡佛,起伏的山峦是含蓄随性的襟怀。

      2024-09-03 10:2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并州初秋

        积翠行吟 日午人稀景物幽, 声闻阵阵叫啼鸠。 山间积翠凝浓绿, 影入湖中水色柔。

      2024-09-03 10:2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为何而战?何时而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2024-09-03 10: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面对美人一腔怅惘的《月出》

        [新译] 一轮月出月皎皎,照我所爱美姣姣。 窈窕轻舒绰约姿,令我倾慕情难表。

      2024-09-03 10: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鹊桥仙·白露

        西风渐冷,庭梧先觉,秋事三旬未了。寒蝉瑟瑟抱枝鸣,梦已断、清歌谁晓? 晴云出岫,薄霜凝瓦,冷露滋兰润草。

      2024-09-03 10: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邱姓得姓始祖为丘木

        寻根溯源 丘、邱同源。邱氏为丘氏避讳所改。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夏日里的镜头

        夏日的一天,我走进了一家古老的商店里。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我的目光被一台放映机吸引,于是我准备把它带回家。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舟船种种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收获农耕文明成果时,依靠漫长的海岸线和发达的河湖水系,也描绘出海洋文明的锦锈画卷,造船技术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笔。 最早,古人将葫芦系在腰间渡水,这种葫芦腰舟的浮具类似现在的游泳圈;同时,桴筏一类的渡水工具也被广泛使用。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如何毁掉一台拖拉机?

        知名主持人、“毒舌”专栏作家、农业门外汉,决定在花甲之年亲自经营6070亩的农场。结果辛苦一年,最后只赚了144英镑。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漫谈古代皇室仪仗

        现代,各类国家庆典总能以其严密的秩序和浓厚的仪式感吸引无数“吃瓜”群众的目光。其实回望历史,古代皇室仪仗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的。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时光里”的休闲时光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地方最值得我推荐,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时光里。 时光里就在我家对面,几步之遥的距离,让我成了那里的常客。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上海寻梦记

        在我心里从小就种着一个关于上海的梦,与《上海寻宝记》有关,但不只于此。我脑海里时不时勾勒着它的轮廓,搜寻着它的片段,想象着与它的关联。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夏日

        扑面的热风,金色的阳光是这个夏日的标配,在这夏日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而又大开眼界的是——广州之旅。 飞机落地广州后,我们坐地铁到天河区中心欣赏广州塔及周边的景色,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广州地铁是无人驾驶的,让我大开眼界。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生低首谢宣城

        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生命、自然与世界的散文集,更是作者多年行走与闭关修行的心得结晶。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每一章节都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如“香在无心处”“终南山问道”“夜宿寒山”等,通过丰富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灵体验与生命感悟。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一次养乌龟

        妈妈从来不喜欢养小动物,这也使我写动物作文时一点素材也没有。李老师建议我养一只动物来观察。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军营美食一条街

        我从小到大去过的地方还不算少,美丽的西湖、闻名世界的黄山、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但我最想推荐的还是老军营美食一条街。尽管它在外名气不大,但它就在我家附近,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吃遍四海的美食,所以那里最值得我推荐。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