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压苗”智慧
被淡忘的“压苗”智慧
在生活的广袤田野里,儿时熟知的“拔苗助长”像是一声长鸣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急功近利,只会换来一场空。故事里,农夫那愚蠢的双手,妄图一夜拉高禾苗,换来的只有满目枯黄,精准道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可反观“压苗控旺”这一古老农事技法,知晓者却寥寥无几。
农谚有云:“麦无二旺。”在北方冬麦区,麦苗冬日疯长并非吉兆,经验老到的农户会适时压苗。麦苗生长势头过猛,茎叶徒长,大量消耗养分,看似一片蓬勃,实则内里空虚、根基不稳。寒冬一至,凛冽风雪轻易就能将其摧残,植株熬不过漫长凛冬,更何谈来年抽穗灌浆?压苗以石磙或人工踩踏适度损伤麦苗,截断其过快的生长势头,让肆意消耗的养分回流至根基,是用一时的“压抑”换取长久生机。
人生旅途又何尝不是如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满怀热忱闯入职场,急于崭露头角、升职加薪,揽下诸多超出能力范围的项目,结果频频失误,不仅职业口碑受损,自身也焦虑迷茫。此时若懂得“压苗”智慧,收敛锋芒、沉淀自我,扎实积累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夯实根基,未来才有逆风翻盘、大放异彩的可能。
控旺,意在遵循规律、积蓄能量。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节律,小麦需历经冬藏春生,人生亦有蛰伏与奋起的周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术研究领域,多少科研工作者远离喧嚣、埋头实验,抵制追名逐利的浮躁之风,默默积累数据、打磨理论。数年如一日的沉淀里,他们看似毫无建树、默默无闻,实则是在“控旺”,按学术规律稳步前行。一旦成果问世,便是震惊学界、造福社会的重磅突破。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有些家长被“起跑线焦虑”裹挟,课余塞满辅导班,琴棋书画样样不落,孩子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失去探索兴趣。而明智的家长明白要适度“压一压”,保留孩子玩耍放松的时间,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知识在心底慢慢沉淀、发芽,看似“进度慢”,实则后劲十足。
当下社会,“快”成了生活主调,“出名要趁早”“一夜暴富”等观念甚嚣尘上,人们热衷于追逐流量、速食成果,却不知这是在“拔苗助长”。网红经济催生诸多昙花一现的“明星”,靠炒作、博眼球迅速走红,却因缺乏真才实学,很快消失在大众视野;创业公司为抢风口、追融资盲目扩张,根基未稳便轰然倒塌。
在这个浮躁喧嚣、追求“快”的时代,“拔苗”之举屡见不鲜,人们热衷于追捧短期成效,却忽略成长需遵循规律、历经沉淀打磨。我们应重拾“压苗”蕴含的耐心与智慧,于忙碌中寻一份从容,给梦想、给心灵按下“深耕”键,因为唯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结果,熬过寒冬,迎来满仓金黄。
□袁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