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儿童文学作品《永不失联》出版

        前些日子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永不失联》,讲述了一个爱与成长的故事,直面问题,书写少年真实的生活状态。 作者余今,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

      2025-01-17 07: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出神入化用修辞的《木兰诗》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只有300多字,却单独或兼用了设问、比喻、排比、对偶、错综、映衬、层递、顶针、反复、复叠、摹状、省略等十多种修辞格,几乎每句都运用了辞格、处处都是神来之笔。

      2025-01-17 07: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年味飘过晋东南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笔者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对于年味自然有一段不长也不短的历史记忆。

      2025-01-17 07: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腊月是个动词

        在岁月的长河里,腊月仿若一位活力四溢的精灵,带着年末独有的蓬勃朝气,蹦蹦跳跳地闯入人间。它以灵动之姿,挥舞着魔法棒,将生活的每一处都点化成一场盛大的庆典,原来,腊月是个动词,它用行动书写着岁末的华章。

      2025-01-16 08:1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堂兄

        周日约了堂兄小坐。好长时间未见,他的背略显佝偻,脸颊更加消瘦,一双手指也皲裂多处,并拢双腿规规矩矩地坐着。

      2025-01-16 08:1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AI复活古老艺术 永乐宫展露“真貌”

        数字化展陈是“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的一大特色。策展人安海为观众讲解。

      2025-01-16 08:1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同·不争》,李琦带你走进大同的灵魂

        大同城墙刀削面航天员雕塑 2024,山西火了,出圈了,5000年文明闪闪发光,山西这次被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了。各地的人们都有了到山西走走、看看的想法。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回到春天

        岁序更替,又逢生辰,凛冬思春,诸多怀想,提笔存记。 人到中年,总想被时间遗弃却从未被弃;人到中年,总想要抓住春天却徒留叹息。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梦溪笔谈》中三个有趣的人

        古籍中常常会记录下一些行为有悖于常人的有趣的人,在阅读《梦溪笔谈》时,就发现了三位灵魂有趣的人物。 赵忭担任成都转运史的时候,有时需要在辖区内巡查。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年歇

        我们豫北人把过年叫“年歇”,大概是说忙了一年让人们好好歇一歇吧。这个叫法由来已久。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年与屠苏酒

        古诗词里,古人在歌咏新春时,常写到了酒。王安石的《元日》写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胥家宅院,岁月沉淀的匠心之美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一座百年宅院,见证家族风雨变迁,一砖一瓦之间,也镌刻下古代匠人的匠心和智慧。1月17日10时,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承办的“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我是古建保护推介官”迎来第五场直播,我们将走进太原市小店区辛村的胥家宅院,带你领略这座明清时期古建筑历经岁月涤荡的匠心之美。

      2025-01-16 08: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刘搬家

        大刘找到了一处离公司更近的房子,每天上下班能省下不少时间,迫不及待地想搬过去。“找个周末,趁着朋友们都休息,喊大家过来帮你搬。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胰子,冬天老太原的护肤“神器”

        胰子,是昔日老太原人对香皂的叫法。其实在化工香皂问世以前,胰子专指老太原的一种手工皂,全称叫“猪胰子皂”,或就叫“猪胰子”;而后世的化工香皂则叫“洋胰子”,也有肥皂的意思。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条棉裤的故事

        又是一年严冬到,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1964年在阳高县度过的那个冬天,想起为我做棉裤让我熬过那漫长阴冷的塞外严冬的学妹杨文英。 1964年9月,新学年开学不久,省里下了文件,要求在校大学生在冬季农闲的时候下乡参加“四清”运动,我们系被安排在当时的雁北地区,地区所在地是大同。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独饮或同饮

        民间有句话,叫“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一人喝酒,无趣;俩人赌钱,伤感情。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姥爷的黄铜袖炉

        寒冬来临之际,我想起了姥爷的黄铜袖炉。 袖炉又称为“手炉”“捧炉”,炉内装有炭火,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笼进衣袖里,携带方便,是古人冬季取暖的一个物件。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美哉 晋中

        今天,我们近贴着时代的心房,聆听着晋中阔步向前的脉动。与历史交流,与文化对话,与山水相拥,与现代相续,望山望水望诗,怀景怀乡怀味,翻开晋商故里的大美诗篇。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魔咒

        老赵刚按政策升半格,提前内退,老婆就去世了。急得他说,怎么这么灵验?却又颇感蹊跷。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张老照片,一段检察史

        1956至195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人民检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段“黄金时期”。从1957年夏季开始,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检察机关受到批判和否定。

      2025-01-15 08:2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京中轴线打卡地上新 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开放

        12月21日,北京先农坛庆成宫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继今年4月神仓院落首次开放后,先农坛范围内又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古建筑区域。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叔虞封唐新考

        叔虞封唐载之于史册,但所封之唐地地望,自班固、郑玄、杜预、郦道元、朱熹,一直到阎若璩、顾祖禹、全祖望、朱珪,乃至范文澜,都主张在今太原晋源一带(以下概称“晋阳”),同时也有张守节、顾炎武、徐继畬、王轩等人主张在今晋南翼城一带(以下概称“翼城”)。特别是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先后考古发掘九代晋侯墓葬后,叔虞所封唐地在翼城似乎成为主流观点。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条电热毯

        故乡是北方的一个偏僻小村,童年时,还未通上电,冬季因缺少取暖设备而显得特别寒冷。夜晚,我们兄妹三人时常和母亲挤在一床,依偎在母亲身边相互取暖。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四普”宣传工作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运城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四普”宣传组深入乡镇村庄展开宣传工作,同时广泛开展新发现文物线索征集活动。 走进村庄,“四普”宣传组逐村张贴倡议书及宣传海报,与村民分享文物保护的知识与案例,普及“四普”相关知识,强调文物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发动群众力量,提供各类文物线索。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夹着纸片的饺子

        “妈,今天鸡肉怎么有点柴,不是小芳家买的啊?”我把硬邦邦的肉渣吐了出来。“我在村口小摊上买的,小芳回老家过年了。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父与子携手 养眼养心的展览等你来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12月22日,张灯落叶印展与张放大鸣堂寺观壁画专题展在太原市图书馆启幕,这也是张灯与张放先生首次以父子身份共同携手举办展览。该展览由山西省晋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促进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协办,黄河印社、太原市图书馆承办。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联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 腹藏万语,指运宏猷,诸葛清弹能退敌; 曲诉千情,弦传哀恨,嵇康绝唱可铭心。 篆刻 静中有动,笔流贯日情,方寸之间开气象; 实里含虚,刀起凌云志,千年如许见功夫。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精雕细刻出精品《黄河晋韵》版画地图面世

        山西省黄河流域版画地图《黄河晋韵》。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东方未明》:小官吏手忙脚乱的日常生活

        [新译] 东方朦胧天未亮,手忙脚乱穿衣裳, 头笼裤子脚穿衣,公爷有召急奔忙。 东方欲明又未明,上衣下衣分不清, 脚穿衣裳头穿裤,公爷有令奔命行。

      2024-12-24 08:4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堡寨式传统村落“宋家庄”

        宋家庄位于吕梁市孝义市崇文街道,距市区2.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宋家庄原来叫“任家庄”,村内有任、宋、万、何四大家族。

      2024-12-24 08:4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王维《画》:这个担“惊”受怕的佛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024-12-24 08:4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13万人次共睹千年铜炉寺摩崖造像

        专家李海英(左)与山西晚报记者孙轶琼向大家介绍“四普”新发现的摩崖造像。“四普”工作队队长张学斌在直播间介绍摩崖造像构造。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作为船夫,我尚有逆流而上的勇气

        《她们走上法庭》蔡寞琰著 西苑出版社 取证、起诉、法律援助、无罪辩护……执业10年,律师蔡寞琰因法律与上百位女性当事人交织,热心帮助她们用法律武器挣脱命运的束缚。因为出身农村,他对“底层”女性有着更为真挚的共情,在他的温暖帮助下,许多女性勇敢地走上法庭,用法律的力量挣脱自己的命运,重获新生!本书记录了14起女性诉讼,她们摊开自己的人生,告诉每一位女性:无论何时,只要你想,人生就可以重启。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寿阳诸真观:“福地洞天”期待认领认养

        郭村诸真观后观大殿及东西耳房。 古建档案 古建:郭村诸真观 地址:寿阳县松塔镇郭村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认领认养电话:0354—4666785 隆冬的一个午后,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向东,朝着太行山的崇山峻岭挺进。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读诗取暖

        冬至过后,严寒紧逼而来,此时,电热空调、暖风机、采暖地板等现代设备,立刻为我们送上温暖。而古代没有现代化的采暖设备,人们大多靠火炉、火炕燃煤取暖。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严姓始祖是名满四海的辞赋家

        寻根溯源 1.出自芈姓,庄姓避讳改姓而来。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史料所载,庄姓源自芈姓,为楚庄王之后,即“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渔的水仙情

        岁暮天寒,花事岑寂之际,水仙携带着一身淡雅的幽香,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温馨又惬意。一盆清水,青翠的叶片、洁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点缀几块顽石,便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清供之花。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入职体检那天,我被查出得了病

        《唯有医生看透的人性·病患篇》全民故事计划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医院每天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听病人们亲口说。该书为读者带来贴近真实的医院众生相。

      2024-12-23 08: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冬至已至,春天真的不远了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2024-12-20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延杨红:为“古老”作画,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碛口作画的延杨红。襄汾汾城镇城隍庙(2019年6月)。

      2024-12-20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