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冬日的喜鹊

        冬日,万物静寂,乡村的喜鹊显得格外耀眼。 清晨,它站在枝头,或者就在人家的屋脊上,喳喳喳地歌唱,字字句句,都是对村庄的爱恋。

      2024-12-31 08: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修复时光

        每当面对一些时间节点的时候,比如月末、季末或者年终岁尾,我心里总会有些惶恐不安。岁月轻盈无声,又一段时光悄然逝去了,过往的日子仿佛被压缩成一张纸,那么薄那么轻。

      2024-12-31 08: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羊肉的古今吃法

        羊肉,自古以来便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食材,其吃法丰富多样,且在诸多古籍经典中均有记载,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在古代,羊肉的吃法就已颇具讲究。

      2024-12-31 08: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世说新语》里的“善”

        《世说新语》被鲁迅先生誉为是“名士教科书”,记录了从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大多为真人真事。《世说新语》共3卷36篇,以忠孝礼义等善行为主题的“德行篇”则居于开篇第一卷,里面记录的一些关于古人行善积德的小故事,如今读来,仍具有并不过时的“样板”意义。

      2024-12-31 08: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尹”得姓始祖是中华厨祖

        寻根溯源 1.出自商时贤相伊尹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伊尹任商朝尹(商、周时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之官职,其子孙便以官职为氏。

      2024-12-31 08: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出生在大流感正好传来的那年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智利]伊莎贝尔·阿连德著 译林出版社 该书是一部女性成长启示录,更是一段不饶岁月的百年传奇。睿智且富有主见的维奥莱塔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她以柔弱之躯铸就坚不可摧的意志,在变革的风暴中步步为营,拒绝男人的规训,跟随爱欲废婚生子。

      2024-12-30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中医说明书》:搭建中西医沟通之桥

        《中医说明书》孔乐凯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该书是一部中医理论解读类图书,书中对中医的“气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概念用通约的语言进行了重新解读,提供了许多切于临床实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中医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整体水平,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重新解读中医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方法,将中医的“气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与现代信息理论相结合,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易懂,为古老的中医理论赋予了新的视角和生命力,也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搭建了桥梁。

      2024-12-30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晚清名臣李殿林:直道谋身终成一股清流

        李殿林全身照。李殿林书《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行书立轴,大同市博物馆藏。

      2024-12-27 08: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宋武帝用人良苦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因用人不当而导致国家的衰败与动荡,然而,宋武帝刘裕却以其独到的用人之道,开创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代。他的用人哲学,不仅体现在对人才的挑选上,更显露出他对治国理政深邃的思考。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芮伯万为万姓得姓始祖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有芮国,国君芮伯万,子孙以其字为氏,是为山西万姓。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计量单位,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火浣布”是古人的防火服

        南朝梁诗人刘孝威有一句古诗:“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诗中的“火浣”指的是用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具有极强的耐火性、绝热性和电绝缘性,用其布缝制的衣服便是传说中的“防火服”。 “火浣布”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前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御寇《列子》卷五:“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鋙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红星树下》: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红星树下》张卫平著 希望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依据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团协助八路军英勇无畏战斗的故事创作,讲述了以安冬生为代表的儿童团成员在战斗中成长与蜕变的故事。小说通过对抗战历史中有关少年儿童英雄形象的深刻挖掘、开拓与书写,以青少年的视角塑造出新时代儿童喜爱的“小英雄”形象,弘扬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精神和文化,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顽强不屈、勇敢无畏的品格。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眼睛德娃

        《陌生的阿富汗:一个女人的独行漫记》班卓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夏天,班卓独自从新疆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将阿富汗转了一圈。对很多人来说,阿富汗只是那个与战争、贫困等字眼挂钩的遥远陌生之地。

      2024-12-27 08: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文脉永续 翰墨新章

        古州庙会 贾庭庠刀马旦 宫来祥乡村赛事 马俊吉祥雪域 任晓军辉煌·记忆 臧五一毛泽东《祭黄帝陵》 郑恩田韦应物《池上怀王卿》 庞宏亮赵孟頫《桃源春晓图》 刘文成 阳泉,这座镶嵌在太行山脚下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颇具才华的艺术家。12月14日“文脉永续 翰墨新章”阳泉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郭淮林国画作品

        青蛇攀玉泊舟图霜林远岫图 郭淮林,山西省人民银行系统美协副主席、中国金融美协会员、中国金融书协会员。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六届中国幼儿原创艺术展(山西站)举办

        12月14日,第六届中国幼儿原创艺术展(山西站)在太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在太原市共征集近千幅3岁至12岁儿童原创作品。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新版舞剧《千手观音》公开排练

        12月22日,备受瞩目的新版舞剧《千手观音》在山西大剧院举行公开排练观摩活动。此次观摩不仅是该剧自复排以来的首次亮相,更是一次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新版舞剧《千手观音》汇聚了众多优秀青年舞蹈演员和创作团队的心血,旨在通过精湛的舞技和生动的演绎,再现这一经典舞剧的壮丽与神秘。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漫画家冯德光别具风格的“中国风”

        一起来观潮 冯德光作 山西新锐漫画家冯德光的2024年,是收获的一年,满载而归的一年。 4月,《吴昌硕漫画像》入选漫画漫说吴昌硕——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展(浙江安吉·吴昌硕纪念馆);5月,《春晚·笑的组图》入选第三届现代幽默画大展(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7月,《字里人间·姑苏与钱塘篇》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成都·成都市美术馆);11月,入选日本“永恒的巨匠——吴昌硕漫画艺术展”(日本大阪·蜗庐美术馆);11月,荣获首届米谷杯漫画大展二等奖(浙江海宁·斜桥镇党群服务中心)。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家园(国画)

        殷渭凌作 .

      2024-12-27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太原理工大学举办舞蹈表演毕业展演

        12月10日、12月12日,太原理工大学舞蹈表演专业2025届毕业展演分别在虎峪校区和明向校区上演。 汇报演出以课程教学展示作为开场,包括古典舞身韵、基训、民族民间舞等内容。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现代戏持续释放当代价值

        11月29日,新绛县绛州蒲剧团创排的原创现代环保主题大戏《桃花峪的春天》巡回演出来到了临猗县关汉卿大剧院。 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环境保护题材戏《桃花峪的春天》,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晋南中条山麓桃花峪村的感人故事。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帆风顺(国画)

        杨阳作.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笔墨交融书韵长

        耕耘文化 薛锁明作 薛锁明是新闻高级编辑,也是我的一位座上文友。初识之际,便觉其文采斐然,言谈间文思如泉涌,妙语连珠。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散文的“真”

        在文学的谱系里,散文这一支脉,更类似于五谷杂粮,既体量庞大,又内蕴庞杂。由于庞大,参与者众多,一派赶集过庙会的拥挤与喧嚷景象;由于庞杂,有跳华尔兹的、有跳迪斯科的、有跳广场舞的,百人百态,千人千面,很难一言以蔽之。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散步咏西环

        退休了,无所事事,我常常在云州区西环路上散散步。 对于这条路,我一直不知它是否叫作西环路、是否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反正,它是在小城最西边的一条路,路再往西是夏天绿绿的冬天荒荒的庄稼地,更往西便连接了一个高速路的出口。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刘萨诃》上线播出

        历时一年半、拍摄行程上万公里的四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刘萨诃》于12月16日在山西广播电视台文体生活频道上线播出。该片生动再现了刘萨诃这位吕梁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是首部反映吕梁历史上独具传奇色彩文化名人的人文纪录片。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书生典兵震边关 百万人中一丈夫

        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的助马堡马市遗址。位于广东梅州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凤翔山麓的翁万达墓。

      2024-12-18 08: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擅长粗粮细做的两位女炊事员

        前几天在整理影集时,看到这张老照片,不由就想起了往事。 上世纪70年代,供应粮中,细粮占的比例很少。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曾在大同烧咯嘣儿的兄弟俩

        “咯嘣儿,咯嘣儿,一吹两半儿。”这是许多大同人熟知的童谚。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一次见新娘出嫁时的绞脸

        绞脸,对农村五十岁以下的妇女来说,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六十岁左右的妇女应该都经历过,因为出嫁前,她们都要绞脸。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术,也叫开脸,是一个女孩子的成人礼。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秋染未名湖

        北京的秋天很美,未名湖畔的烂漫秋色更是北京秋色中亮眼的一处风景。金秋十月,未名湖畔的树木被秋风染得五彩缤纷,给宁静的湖面镶上了绚烂的花边。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买些烟灰缸

        进入冬季后,职工宿舍经常有职工抽烟点燃室内垃圾桶的事件发生,险象环生。 新任矿长李明到任不到三天,职工宿舍垃圾桶着火事件就发生了四起,好在每个宿舍里都安装了烟雾报警仪,不然真会引起火灾事故。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允许一切发生”之生命哲学诠释

        胡歌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这部电影以轻盈、松弛、温暖的质感,传递了“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的治愈信息。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心思不在马上

        小王跟着孙师傅学习做菜,可是学习了快两年了毫无长进,这个孙师傅是老爸的好朋友,教法绝对没有保留,可是小王就是无法出徒,为此老爸也很着急,就问自己的儿子,哪里出了问题? 小王说:“师傅教什么我学什么,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老爸没办法,和孙师傅喝酒的时候,聊起了这件事,问孩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孙师傅说:“《韩非子》中说过这么一个故事,王于期骑术高超,赵襄子就向王于期学习骑术,学习了一段时间,赵襄子感觉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就和王于期比赛。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怀念“书报费”专款专用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职称改革”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我所在工厂也成立了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邂逅山西之古建乾坤

        任谁也没想到,一款游戏让山西火遍世界。山西不仅有历史,还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民族的根脉所在。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爨底下”来源考

        京西斋堂镇有个知名度很高的山庄叫“爨底下”,今天写作“川底下”。全村有20多户人家,74座院落,689间房屋,大部分为四合院、三合院。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西溪读碑

        西溪二仙庙是很多包括我在内的陵川人“期岁之间一再来”的精神花园。每个人前往的动机不一,于我而言,与庙内珍存的几十通石碑对话,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百年老巷 最“潮”嬗变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初闻“猪头巷”,诙谐、世俗,伴着浓浓的烟火气,细细品味似乎还有些许油乎乎的“香气”从历史深处弥漫而来。猪头巷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几经变迁,这条古朴的巷子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