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巷 最“潮”嬗变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初闻“猪头巷”,诙谐、世俗,伴着浓浓的烟火气,细细品味似乎还有些许油乎乎的“香气”从历史深处弥漫而来。猪头巷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几经变迁,这条古朴的巷子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猪头巷,位于太原市府西街解放路交叉口西南角,南北走向,巷深约百米、宽五六米,南侧走到底是丁字路口,通向东西方向的天平巷。据《太原地方志》记载:明代开始,巷内居民多以加工、出售猪头肉为业,故名猪头巷。据街巷里的老人说,当年猪头巷车水马龙、繁华热闹,几里地外就闻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肉香,想吃一口,要排长队才能买上。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太原》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生产力逐渐恢复,商业、手工业为了扩张业务,开始冲破“市”的限制,逐步按行业集中到各街巷,因而以行业命名的街巷也相继出现:如馒头巷、剪子巷、麻绳巷、猪头巷等。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猪头巷的路牌消失不见。2018年,由于网友和媒体关注,路牌才重新立起,随即猪头巷“火出圈”,很多网友慕名前来拍照打卡,不少人开始探寻巷子的历史。百年老街猪头巷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嬗变,并以最“潮”的方式向年轻人问好。
  2019年,农历己亥年,即生肖纪年的猪年,猪头巷入选全国生肖邮票原地之一。太原邮政专门刻制了“猪头巷”临时邮政日戳、纪念戳,供集邮爱好者加盖,以增添邮趣。猪头巷借着“本命年”的鸿运,再度走红。
  猪头巷的走红并非个例,食品街、钟楼街、新改造完成的迎泽大街等都曾在网上掀起关注热。近年来,人们似乎对老街巷情有独钟,或拍照打卡,或探寻历史,或网上讨论……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对记忆深处那一缕回忆、一抹乡愁、一丝牵挂的不舍。正所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老街巷承载着文化基因、传承着千年记忆。它们是太原的名片,代表着人们最纯朴真实的模样;它们是太原的脉络,记录着祖辈生息繁衍的痕迹;它们携带着关于太原悠远的记忆,浸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太原人。

申芯瑞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