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冯主任

        我们局办公室冯主任,是个言必称“正能量”的人,不管是写报告,写总结,写新闻,写简报,都必须充满正能量。我们说,那有些缺点,错误,问题,不足,要不要写?主任说当然要写,但必须视角端正。

      2024-12-25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走不出一条河

        出走半生,走不出一条河。 这条河,是大名鼎鼎的汨罗江的一条支流,可我的祖辈,却从未正儿八经给它取个名,我们就管它叫“河”,管河对岸的村庄叫“河背”。

      2024-12-25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江南六省市演出后我也开始“忆江南”

        1990年5月20日“两黄”(《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作为山西省政府慰问团的一部分要到江南六省市进行慰问演出。 第一站是大上海。

      2024-12-25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难忘的乡村邮电所所长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地处中条山的一个军工厂负责宣传工作,由于每年给厂里订阅报刊杂志,就认识了镇邮电所的刘所长。刘所长祖籍河南,平时爱喝点小酒,唱唱豫剧。

      2024-12-25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陪俄罗斯客人去汾酒厂参观的往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工作需要,我曾多次接待俄罗斯专家。每次俄罗斯专家到厂,都要安排其去杏花村汾酒厂参观一番。

      2024-12-25 08: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占鳌工作室:三十六载新闻坚守 三晋光影绘就华章

        人物简介 李占鳌 现任山西广播电视台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新闻奖最高人物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政府学术带头人。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2024-12-25 08:0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寿平先生的家乡情怀

        书画大师董寿平1904年出生于山西洪洞。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天津,后辗转于西安、成都,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于北京。

      2024-12-25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军旅诗歌的时代回响

        在中国当代军旅诗歌作品中,王法艇的诗歌作品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他的诗篇如长江大河,承载着豪迈与深沉,通过高度精练的语句和新颖饱满的意象,赋予军事题材诗歌新的活力。

      2024-12-25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暗香浮动

        潘建业作 .

      2024-12-25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2024的生活诗篇

        编者按 时光匆匆,旧岁将尽。2024,你过得好吗? 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当这一年的回忆在眼前徐徐展开的时候,最难忘、最暖心的,莫过于那些努力生活的画面。

      2024-12-25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寻根问祖大槐树

        早就盼望一次寻根之旅,看看梦里山西老家,看看洪洞的大槐树,圆一圆祖祖辈辈数百年的朝思暮想。 一 也许是天意,也许心情过于沉重。

      2024-12-25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北京中轴线打卡地上新 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开放

        12月21日,北京先农坛庆成宫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继今年4月神仓院落首次开放后,先农坛范围内又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古建筑区域。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叔虞封唐新考

        叔虞封唐载之于史册,但所封之唐地地望,自班固、郑玄、杜预、郦道元、朱熹,一直到阎若璩、顾祖禹、全祖望、朱珪,乃至范文澜,都主张在今太原晋源一带(以下概称“晋阳”),同时也有张守节、顾炎武、徐继畬、王轩等人主张在今晋南翼城一带(以下概称“翼城”)。特别是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先后考古发掘九代晋侯墓葬后,叔虞所封唐地在翼城似乎成为主流观点。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条电热毯

        故乡是北方的一个偏僻小村,童年时,还未通上电,冬季因缺少取暖设备而显得特别寒冷。夜晚,我们兄妹三人时常和母亲挤在一床,依偎在母亲身边相互取暖。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四普”宣传工作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运城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四普”宣传组深入乡镇村庄展开宣传工作,同时广泛开展新发现文物线索征集活动。 走进村庄,“四普”宣传组逐村张贴倡议书及宣传海报,与村民分享文物保护的知识与案例,普及“四普”相关知识,强调文物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发动群众力量,提供各类文物线索。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夹着纸片的饺子

        “妈,今天鸡肉怎么有点柴,不是小芳家买的啊?”我把硬邦邦的肉渣吐了出来。“我在村口小摊上买的,小芳回老家过年了。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父与子携手 养眼养心的展览等你来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12月22日,张灯落叶印展与张放大鸣堂寺观壁画专题展在太原市图书馆启幕,这也是张灯与张放先生首次以父子身份共同携手举办展览。该展览由山西省晋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促进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协办,黄河印社、太原市图书馆承办。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联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 腹藏万语,指运宏猷,诸葛清弹能退敌; 曲诉千情,弦传哀恨,嵇康绝唱可铭心。 篆刻 静中有动,笔流贯日情,方寸之间开气象; 实里含虚,刀起凌云志,千年如许见功夫。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精雕细刻出精品《黄河晋韵》版画地图面世

        山西省黄河流域版画地图《黄河晋韵》。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2024-12-24 08: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东方未明》:小官吏手忙脚乱的日常生活

        [新译] 东方朦胧天未亮,手忙脚乱穿衣裳, 头笼裤子脚穿衣,公爷有召急奔忙。 东方欲明又未明,上衣下衣分不清, 脚穿衣裳头穿裤,公爷有令奔命行。

      2024-12-24 08:4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太原理工大学举办舞蹈表演毕业展演

        12月10日、12月12日,太原理工大学舞蹈表演专业2025届毕业展演分别在虎峪校区和明向校区上演。 汇报演出以课程教学展示作为开场,包括古典舞身韵、基训、民族民间舞等内容。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现代戏持续释放当代价值

        11月29日,新绛县绛州蒲剧团创排的原创现代环保主题大戏《桃花峪的春天》巡回演出来到了临猗县关汉卿大剧院。 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环境保护题材戏《桃花峪的春天》,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晋南中条山麓桃花峪村的感人故事。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帆风顺(国画)

        杨阳作.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笔墨交融书韵长

        耕耘文化 薛锁明作 薛锁明是新闻高级编辑,也是我的一位座上文友。初识之际,便觉其文采斐然,言谈间文思如泉涌,妙语连珠。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散文的“真”

        在文学的谱系里,散文这一支脉,更类似于五谷杂粮,既体量庞大,又内蕴庞杂。由于庞大,参与者众多,一派赶集过庙会的拥挤与喧嚷景象;由于庞杂,有跳华尔兹的、有跳迪斯科的、有跳广场舞的,百人百态,千人千面,很难一言以蔽之。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散步咏西环

        退休了,无所事事,我常常在云州区西环路上散散步。 对于这条路,我一直不知它是否叫作西环路、是否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反正,它是在小城最西边的一条路,路再往西是夏天绿绿的冬天荒荒的庄稼地,更往西便连接了一个高速路的出口。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刘萨诃》上线播出

        历时一年半、拍摄行程上万公里的四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刘萨诃》于12月16日在山西广播电视台文体生活频道上线播出。该片生动再现了刘萨诃这位吕梁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是首部反映吕梁历史上独具传奇色彩文化名人的人文纪录片。

      2024-12-20 07: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书生典兵震边关 百万人中一丈夫

        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的助马堡马市遗址。位于广东梅州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凤翔山麓的翁万达墓。

      2024-12-18 08: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擅长粗粮细做的两位女炊事员

        前几天在整理影集时,看到这张老照片,不由就想起了往事。 上世纪70年代,供应粮中,细粮占的比例很少。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曾在大同烧咯嘣儿的兄弟俩

        “咯嘣儿,咯嘣儿,一吹两半儿。”这是许多大同人熟知的童谚。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一次见新娘出嫁时的绞脸

        绞脸,对农村五十岁以下的妇女来说,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六十岁左右的妇女应该都经历过,因为出嫁前,她们都要绞脸。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术,也叫开脸,是一个女孩子的成人礼。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秋染未名湖

        北京的秋天很美,未名湖畔的烂漫秋色更是北京秋色中亮眼的一处风景。金秋十月,未名湖畔的树木被秋风染得五彩缤纷,给宁静的湖面镶上了绚烂的花边。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买些烟灰缸

        进入冬季后,职工宿舍经常有职工抽烟点燃室内垃圾桶的事件发生,险象环生。 新任矿长李明到任不到三天,职工宿舍垃圾桶着火事件就发生了四起,好在每个宿舍里都安装了烟雾报警仪,不然真会引起火灾事故。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允许一切发生”之生命哲学诠释

        胡歌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这部电影以轻盈、松弛、温暖的质感,传递了“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的治愈信息。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心思不在马上

        小王跟着孙师傅学习做菜,可是学习了快两年了毫无长进,这个孙师傅是老爸的好朋友,教法绝对没有保留,可是小王就是无法出徒,为此老爸也很着急,就问自己的儿子,哪里出了问题? 小王说:“师傅教什么我学什么,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老爸没办法,和孙师傅喝酒的时候,聊起了这件事,问孩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孙师傅说:“《韩非子》中说过这么一个故事,王于期骑术高超,赵襄子就向王于期学习骑术,学习了一段时间,赵襄子感觉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就和王于期比赛。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怀念“书报费”专款专用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职称改革”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我所在工厂也成立了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职称改革办公室。

      2024-12-18 07: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邂逅山西之古建乾坤

        任谁也没想到,一款游戏让山西火遍世界。山西不仅有历史,还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民族的根脉所在。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爨底下”来源考

        京西斋堂镇有个知名度很高的山庄叫“爨底下”,今天写作“川底下”。全村有20多户人家,74座院落,689间房屋,大部分为四合院、三合院。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西溪读碑

        西溪二仙庙是很多包括我在内的陵川人“期岁之间一再来”的精神花园。每个人前往的动机不一,于我而言,与庙内珍存的几十通石碑对话,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百年老巷 最“潮”嬗变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初闻“猪头巷”,诙谐、世俗,伴着浓浓的烟火气,细细品味似乎还有些许油乎乎的“香气”从历史深处弥漫而来。猪头巷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几经变迁,这条古朴的巷子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2024-12-18 07:0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