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太原蒙山景区迎来了众多登高祈福的游客,他们或围观一场红火热闹的民俗表演,或在山凹露营地驻足休憩,或在桃林中挂上祈愿板许愿……在这远离城市喧嚣之地,游客们静看残雪消融,聆听泉水叮咚,也为新的一年求一好彩头。 一进景区,由6800棒玉米装饰的龙腾盛世造型引人注目,高3.9米、总长10米的硕大“金龙”栩栩如生;随着锣鼓声响起,舞龙、划旱船、扭秧歌等各种民俗社火热闹上演,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和连连叫好声。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为烘托吉祥喜庆、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太原市小店街道本着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原则,在辖区内开展了新年氛围营造工作。
繁花千树辞旧岁,凤凰龙城亮灯时。2月6日晚,太原古县城“锦绣太原中国年 凤舞龙城花灯会”亮灯仪式正式启动。
春节临近,美味又好看的年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山西人过年必备的仪式感。走进太原古县城花馍研习社,热腾腾的雾气裹挟着面香扑鼻而来,人们有的和面,有的揉面,有的塑形,一派忙碌景象,订单电话此起彼伏,让人应接不暇。
一张薄薄的纸片,展现了大千世界;一把普通的剪刀,剪出了迎祥纳福。近日,一场“剪刀飞舞纸生花·精雕细刻迎新春”主题活动在太原市万柏林区长兴北街社区开展,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一抹喜庆的“中国红”。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2月1日下午,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汤玉娥家暖意融融,20多位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手脚麻利地包着油糕,蒸糕面、拌馅儿、捏糕……不一会儿就包了满满一桌糕。 晋源油糕即年糕,以晋祠江米为皮,包以玫瑰、枣泥、豆沙等,香甜细腻,油炸后外层金黄酥脆,内里甜糯绵软,美味诱人,是当地每到过年之前必备的年食,最初用于农耕祭祀,沿袭了第一捧稻献于祖先,第一碗米献于老人的传统习俗,已有近三千年历史。
夜幕下,灯光与音乐交织,互动赏花与精彩表演共融,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2月2日,“花开小店 富贵龙城”太原市小店区2024年首届禾田音乐灯光节开幕。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太原市晋源区五府营的一农家小院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源家宴“八碟八碗”如火如荼地制作着。
拓印、糖人制作、写春联……正值新春来临之际,为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开城里社区打造了一场颇具年味儿的文化市集活动。 当日,现场设置了拓印区域、糖人制作区域、写春联区域。
春节将至,为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有力提升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锦绣太原幸福年”—2024年太原市春节联欢晚会今日在青年宫演艺中心正式录制。 晚会以喜庆、团圆、幸福、奋进为总基调,荟萃了歌曲、舞蹈、音乐剧、相声、小品、杂技、戏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月30日下午,太原市晋源区姚村“我们的村晚”火热开演,500余人现场观看。
农产品、瓜果、手工艺品……近日,太原市小店区“龙行龘龘”年货节暨“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举行,走进现场,各类年货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依托全省“晋情消费·全晋乐购”主题促消费活动影响力,结合区域农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推广“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构建政府、商(协)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促消费联动机制,持续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看表演、品非遗、写春联……近日,太原市晋源社区联合晋源区第五实验小学开展了“书香墨趣送祝福,非遗传承出新彩”活动。 所谓“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在几位优秀书法老师和书法爱好者的现场指导下,学生们挥毫笔墨、走笔游龙,“玉兔呈祥祥盈门,金龙献瑞瑞绕户”“春到堂前花似锦,福如双至喜盈门”……一幅幅笔酣墨饱的楹联跃然纸上,赢得阵阵赞誉。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24年春节期间(大年三十——正月十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八个植物园系列文化活动将在太原植物园轮番“上阵”,拉满浓浓的龙年新春氛围感。 届时,太原植物园将设置非遗展示区、互动参与区和非遗文化表演区,结合园区特色开展具有创意性和独特性的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并邀请民间优秀非遗艺人进行传统民俗技艺皮影戏展演。
“这个片区最缺的就是公园,‘口袋公园’建好后,我们老年人能够在这里锻炼,非常幸福。”近日,在太原市小店区煤机社区附近的一座小公园里遛弯的李大爷高兴地说道。
1月27日,2024“龙城龙年跑条龙”创意轨迹跑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省内的20余位跑者及运动健康博主参与其中,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启新年新生活。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
为发挥侨连四海作用,促进海外侨胞与太原在经济文化、文旅康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拉紧“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合力,为晋源文旅产业发展支招,为太原打造旅游热点门户赋能,近日,“唐风晋韵·山水晋源”——以侨促转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举行,20余位海外侨领齐聚太原,共话当地发展。 富有人文之韵、山水之美的“唐风晋韵·山水晋源”,素有“唐尧故地”“三晋之源”之美誉,是古晋阳城所在地和三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遗存丰富、名胜众多。
眼下正是草莓集中上市的季节,走进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农业生态园的草莓棚里,绿叶白花点缀其间,硕果累累惹人垂涎,吸引了不少游客进棚采摘。为整合行业优势,提高本土草莓的整体竞争力,1月21日,太原市小店区首届草莓产业发展论坛在王吴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举行。
古风歌舞、非遗戏曲、文创市集……为了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河北年俗风情,1月18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4河北文旅走进山西宣传推广活动在太原举行。 冀晋两省地缘相接、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旅资源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旅游合作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任大爷,外面下雪了,路滑,您腿脚不便,最近就尽量少出门,有啥需要给我打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机......”近日,太原市迎来2024年第一场降雪,考虑到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太原市小店区黄陵社区网格员倪文耀特地上门叮嘱道。 这是黄陵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思路,全面、深入、细致地解决群众问题的一处缩影。
千姿百态的品种菊花,别出心裁的标语花坛,样式新颖的花卉景观……为庆祝国庆节的到来,太原市设置了多组立体景观花坛,用360余万盆(株)鲜花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在太原市双塔公园北门,以“菊韵祥和”为主题的大型花坛以古典园林漏窗为背景,以浮雕刻画的菊花和中国结为主要元素,搭配祥云图案和第三十二届菊展标语,呈现出吉祥和谐的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观赏、拍照。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出示这个小卡片,扫一扫就能直接做核酸,真是太方便了!”9月25日,家住太原桥东街道并四社区教委小区的卫大娘对社区工作人员连连致谢。 原来,卫大娘使用的不是智能手机,无法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每次做核酸只能使用身份证,带来带去又怕弄丢。
52家企业“招兵买马”, 476个岗位虚席以待……为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搭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双向对接平台,今日,太原市晋源区举办的2022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专项活动在国防公园举行。 一大早,现场就聚集了众多前来求职的毕业生,大家穿梭其中,或寻找工作,或驻足观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绚烂金秋,太原市晋源区一派丰收景象,锦绣大地稻谷飘香,各式鲜花竞相绽放。在全省最大的鲜切花玫瑰种植基地内,18个品种10万株玫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
肥皂泡泡变幻成各种形状,摇曳在舞台上,在老师的挥动下,罩住一个又一个同学。孩子们兴奋地尖叫、欢呼,宛如身处一个童话世界。
“爸爸妈妈,邮递员叔叔来啦……”9月19日,两位正在村口玩耍孩子的看到驶来的邮政车辆,欢快地转身向家中跑去。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民张海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太行山汉子。
“平日里身体不舒服,去大医院看病既要坐车又要排队,总想着忍忍就好了。今天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医生专门来村里为我们看病,太方便了!” 9月16日,在临汾市永和县医疗集团坡头乡卫生院里,前来排队义诊的李大娘开心地说。
“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有‘大动静’,网格员挨家挨户地询问登记了我们的意见,并把我们意见汇总公示,除了外墙保温、屋顶防水、供热供水管网等常规改造项目,还进行了绿化改造……”近日,家住太原市小店区长风小区的张阿姨谈起小区改造,不禁竖起大拇指。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长风小区,共有29栋楼1602户。
近日,一场精彩的“红蓝对抗”在太原地铁贾家寨车辆基地上演……一名“蓝军情显员”扮演一名“武疯子”手持菜刀在地铁安检口挥舞。由三名警力组成的“红军”处置小组接警后手持盾、棍、叉全副武装到达现场后,迅速联系地铁工作人员疏散现场群众。
“我每天下午打扫村道,清理垃圾。一周下来,换了两袋洗衣液,真是实惠!。
在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提起改造的水冲式厕所,村民们都难掩激动。“就在前几年,村里大部分人家中都是简易搭建的茅厕,甚至还有露天厕所,一到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雨天污水四溢。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九月的秋风带来丝丝寒意,但太原市桃园小学分校的会议厅里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郁郁葱葱的西山,花香扑鼻的植物园……中秋小长假期间,正逢太原最美的时节,太原植物园将举办一场“自然游园会”,结合植物园内的自然景观,让游客在中秋体验不一样的中国古典韵味与艺术传承。为了让游客在欣赏植物园珍稀植物的同时,以最自然的方式与月亮对话,太原植物园准备了三大主题活动。
“各位旅客,我是列车长,也是红色文化宣传员,将带领大家回顾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领略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9月6日早上7时50分,开往吕梁革命老区蔡家崖的4621次列车准时驶出太原火车站。
中秋佳节转眼就要到了。近日,在位于太原市晋祠景区附近的一间月饼工坊内,晋祠消防救援站一群年轻消防员各司其职,动作娴熟地将馅料、模具、盘子等一字排开,和面、印模、烘烤,不一会儿工夫,一盘盘金灿灿的月饼新鲜出炉,空气中弥漫着香甜。
“我看到了咱们社区发布的微心愿,我要认领。”近日,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第三社区的“心愿清单”刚发布,陆续就有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前来认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2、14、16、18这几个数字的法律秘密吗?”“请你在羁押室里安静地待一分钟,体验一下触犯法律失去自由的感觉。”今天上午,30余名孩子带着“任务”和“问题”,来到了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
“开始销毁!”随着一声令下,一批太原警方收缴的非法枪支、管制刀具在熔解炉里化为废铁。今天上午,太原警方在太钢举行集中统一销毁非法枪爆物品活动,现场,各类非法枪支管制器具整齐排放,民警仔细进行了检查清点后装车进行销毁。
“近期降雨对谷子生长会影响吗?”“倾斜的谷子会减产吗?”“下雨会不会引发病虫害?”8月28日,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来到山西省谷子有机旱作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试验基地,针对农户们提出的育种、栽培、农机、病虫草害等问题,专家们耐心详细地进行了解答。 进入8月,山西省包括晋中在内的多个地区连续遭遇大风强降雨天气,局地出现倒伏、田间积水等灾害,加上高湿度的田间小气候,谷瘟病发生概率增大。
“黄河的血脉,浇灌出金色的收成,山丹花映红了神舟的家园,飞天的梦啊,回到了北方的怀中……”8月26日晚,“奋进新征程,一起向未来”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综合文艺晚会在山西大剧院举办。演出节目独具山西魅力,彰显深厚的人文底蕴,讴歌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令人为之震撼,现场观众对晚会赞不绝口。
“欢迎家长们共同监督均衡编班,确保公平公正。”8月26日,太原市一年级新生统一进行电脑摇号分班,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实验小学马克思书房,50余名新生家长代表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地单位代表等,共同见证一年级编班全过程。
协助社区进行防疫工作,对居民家中突发状况进行紧急抢修,为小区里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跑腿”服务……在太原市小店区康馨苑社区,有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急跑腿小分队。 “高女士需要从平阳南路电子街口卡口处,拿图纸及电脑等办公用品,请接单”,“我接单”……“小分队”成立于今年4月,疫情期间,他们协助居民做核酸检测之余,开启了“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化身暖心跑腿骑士,将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活动室里,模特队走出老年人的精气神;社区“长者之家”里,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得到精心护理;居民院里,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生活的便利……太原庙前街道水西关四社区共1700余人,总人口并不多,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到了35%,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为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幸福感,社区一直在探索养老新路径。
“站在宽敞的电梯中,想起过去的夏天,户外30多度高温,自己汗流浃背,拎着一个大西瓜,在楼梯间累得气喘吁吁。如今轻按按钮,同样的距离,用时不到一分钟,方便又快捷。
“果子容易裂该怎么解决?”“我家樱桃为啥不结果?”8月16日,在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太原迎泽区50名种植户开展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培训,不少种植户向科研人员提问,副研究员张生智一一解惑,赢得在场学员一致好评。 此次培训为期一周,学员们学习劲头十足,收获颇丰。
“‘暖新驿站’现在到处都有,喝水充电都很方便,像是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在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的一家“暖新驿站”,刚送完几单的快递小哥边擦汗喝水边笑着说道。
“房产证什么时候办下来?”“下水道堵了怎么办?”“路灯、电梯坏了谁来修?”“能不能在小区小广场多加几个健身器材?”……为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打通“民声”的“最后一百米”,太原市小店区龙城街道先后在龙城天悦社区和易城社区打造“红色议事厅”和“小院议事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质量。 在“议事厅”里,社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你一问,我一答,当场为居民答疑解惑,化解矛盾。
“前几天,省城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站在积水中我尽力伸手摸索,把井盖上的垃圾清理干净。”8月16日 ,山西省妇联“我奋斗·家国美”三晋巾帼先进典型故事分享接力活动拉开帷幕。
秋后一伏,发源于太原天龙山的柳跖河,自西向东流淌,汇入汾河。沿柳跖河的小牛线公路旁,饱满青翠的壶瓶枣沉甸甸地随风摇荡,敲打着晋源区南张村兴旺采摘园家庭农场的木头招牌,奏响了丰收的欢歌。
攻势凌厉,平安“加码”。这个夏季,一场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