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群山环抱,古槐参天,一座座窑洞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上,从东向西绵延约两公里,景色壮观。6月26日,10余位书画艺术家组成的采风团走进这里,开展了文化艺术进乡村采风活动,以文化艺术的翰墨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普及航天知识、制作科技小报、种植“太空种子”……为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对航天知识的兴趣,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滨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航天号角·声声向上”航天探索主题活动。 活动中,授课老师走进凤凰双语小学,以《做学生时代的航天育种“新农人”》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太空育种专题讲座,让大家了解了中国航天育种发展史、太空育种全过程以及种植“太空种子”的具体操作步骤。
传承千年的美食、精彩绝伦的演出、热闹非凡的集市……近日,太原市晋源区首届牺汤文化节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华灯初上,旭龙·晋阳集市的舞台上,太原秧歌夸特产、相声、歌舞轮番上演,一曲富有本土特色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黄杏飘香迎宾客,姚村秀美甲四方。6月20日上午,太原市姚村镇首届“‘桃’醉姚村·‘杏’福有你”采摘文化艺术节开幕,活动将持续3个月。
游龙戏水迎端午,飞舟竞渡晋阳湖。6月20日,晋阳·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在晋阳湖公园正式拉开帷幕。
舞蹈、朗诵、快板、合唱……为进一步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提升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6月11日上午,在锣鼓喧天中,一场趣味、生动的反诈宣传进万家暨“四位一体”筑防线反诈宣传活动在太原市玉门河公园举办。 活动现场提前支起了“反诈终结者”摊位,架起了反诈宣传展板,挂起了反诈宣传条幅,贴起了反诈宣传海报。
又到粽叶飘香的季节,太原市晋源区端午福粽非遗工坊内,韩福元和儿子韩伟也忙碌起来。今年,他们提早准备好大量江米、粽叶和红枣,开始大规模生产端午福粽。
“由于连降暴雨,致使防汛风险上升,经观测组汇报,有少量洪水入园,决定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封园,对游客进行疏散,请警戒疏散组立即行动。”6月9日上午,随着值班人员的一声预警,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防汛应急演练在晋阳街公园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为营造全社会非遗保护良好氛围,今日,太原市万柏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活动。
掐丝珐琅釉画、绛州剔犀技艺、土布制作技艺……6月7日,以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为契机,运城市委、市政府携古老河东孕育千年的深厚人文底蕴、众多文旅精品,走进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推介活动以“‘圳’好,运城!”为主题,凭借山西运城文旅(深圳)招商宣传推介会、山西运城文旅资源宣传展示和民族交响乐《关公颂》文艺演出等三项主要内容,将运城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呈现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你们只管乘风破浪,我们为你保驾护航!”高考期间,为给广大考生创造舒心、安全、和谐的考试环境,太原公安争分夺秒开启“全力护航”模式,为考生提供便利服务。 民警为考生保驾护航 高考首日,上午首场考试结束时,正在太原成成中学执行安保勤务的柳巷派出所民警接到考务组老师的电话,称在一考场教室附近捡到一张考生遗落的身份证。
禁毒历史回顾、毒品模型展厅、VR体验游戏……6月6日,来自山西省实验小学富力分校的部分小学生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提升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及能力。 参观期间,学生们通过图文方式了解到与禁毒相关的大事件;通过3D触摸和毒品模型展示、了解吸毒人员特征以及诱骗青少年吸毒的常用手段,提高了识毒拒毒防毒意识;通过影视播映、VR游戏、互动游戏,充分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危害。
嗅识、嗅辨、逐一排查……为检查快递包裹是否有涉毒物品和违禁药品,6月6日,在宇鑫物流集团山西公司,训导员指挥警犬对物流寄递场所收发的包裹进行查验。 今年5月,太原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牵头,联合警犬基地(筹),组建“禁毒支队+警犬基地(筹)+分县局”联合查缉工作组,开展专项查缉行动。
多姿多彩的山西非遗传统艺术作品展示,载歌载舞的本土非遗小戏展演,来自全国的青年非遗传承人现场交流……6月6日,我省举办了“锦绣山西·多彩非遗”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发布了全省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全省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全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名单、全省十大非遗旅游线路和金融支持非遗项目政策,举行了“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入选名单发布及授牌仪式。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2023年高考将于明日启幕,今天下午,全省高考考点向考生开放,考生们纷纷来到考场前进行“踩点”。
精彩的文艺演出、有趣的互动游戏、浪漫的循环集市……近日,为期2天的“碳”索无限·绿色生活节在太原举办,来自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开启了多形式低碳主题体验之旅。 活动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设计布置多种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累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技能,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巧夺天工的砖雕、惟妙惟肖的皮影人偶,精美绝伦的面塑作品……在中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3日上午,“第一届太原非遗精品展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览”在太原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体验展示中心(太原古县城文庙)隆重开幕。 展览活动在古琴演奏中拉开了序幕,开幕仪式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莲花落新说唱《龙城好声音》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歌曲演唱《爱我太原》诉说了当地百姓对这座锦绣古城的深切热爱,各式各样的精彩演出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今年4月初,山西文旅推介活动走进了“狮城”新加坡,向当地民众展示了我省绚丽多彩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推介会后不到两个月,新加坡首批百人旅行团就带着对山西的好奇与向往,从北向南,开始“打卡”山西好风光。
说到国风,就不能不提中华传统服饰,它不仅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更承载了中国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6月3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西国风文化月之“晋韵华裳,一眼千年”线下活动于平遥古城举办。
“妈妈,看我的画挂在这儿了!”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为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氛围,太原市小店区举办了少儿书画作品展。 作品展共征集作品600余件,经过专家的认真评比,精选出300余幅进行展出。
3月22日,郑州至太原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满100天,日开行列车近40趟,太原铁路管内5个车站旅客发送量累计达692905人次,为晋东南太行革命老区群众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大大加速了太原、郑州两大城市群的交流,山西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 郑太高铁开通100天,太原旅客发送量累计近70万人次 “列车开行密度不断增加,降低了沿线百姓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
“回家后要规律用药,定期测量血压,平时多注意生活习惯,如果有不舒服及时来医院复查!”3月15日,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听到副主任医师郑磊一句句叮嘱,刘先生一个劲儿道谢:“感谢山西白求恩医院,谢谢蒋建刚主任团队帮我诊断清楚了病因!” 今年23岁的刘先生,半个多月前突然咳嗽、咳痰,随后出现咳血症状。近一周来,稍微使点劲儿,他就感觉胸闷气紧,辗转好几家医院都没查清病因,但心衰表现却越来越明显。
三月春风暖,雷锋伴我行。今天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武警山西总队太原支队执勤三中队官兵又一次走进驻地社区,看望百岁空巢老人苗爱香,这已经是官兵照顾“苗奶奶”的第七个年头了。
除草、翻土、作畦、施肥、播种……一场春雪过后,气温逐步回升,在太原市晋源区各乡镇广袤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
火红的秧歌,欢闹的快板儿,有趣的小品……正值元宵佳节之际,为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今天上午,太原市环卫局在五龙口花园举办了“垃圾分类我先行,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 “垃圾分类我先行,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现场 “全国每年在垃圾中扔掉的可再生资源价值就高达400亿元,资源的再生利用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措施。
2月18日是春节长假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庄严举行升国旗仪式,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工作的开始。 上午9时,升旗仪式在雄壮的乐曲中准时开始,由3名税务干部组成的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而矫健的步伐,护卫着五星红旗走向国旗台,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全场人员神情庄重,面向国旗肃然而立,凝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以满满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开启新的一年,实现良好的开局。
“叔叔,你看我跑得好吗?” 2021年2月3日上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走廊里,副主任医师任晋瑞“指挥”着手术3个月后复查的童童在走廊里来回跑动。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场的人都拍手鼓励孩子加油,站在一旁的父母喜极而泣。
新鲜的时令蔬果、活蹦乱跳的鱼虾、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天早上7点,太原市迎泽区惠民市场内便开始了一天的热闹与生气。赶着上班的青年在市场里来一碗老豆腐、俩油饼就可填饱肚子,开始奔赴一天的行程,退了休的老人则慢悠悠地挑选着一天的蔬菜水果。
五彩缤纷的喷漆,萌萌的小动物,丰富多样的图案,在太原市龙潭公园西南角银杏树外的围墙上,生动可爱的绘画让整座公园充满别样的魅力,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春”一般的生机! 龙潭公园银杏树围墙上绘就“快乐的小动物”主题图案 为保留珍贵品种,太原市龙潭公园将五一广场原有的银杏树木移栽至园内。“根据其品种、体量等情况,通过加大根系挖掘面积、包裹树干、修剪树冠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移植树木的损伤。
“太原至郑州之间,高铁旅行时间最快将压缩到2个多小时!”今日,随着两对动车组列车分别从太原南站、郑州站驶出,相向而行,郑太高铁拉开全线试运行序幕。山西东南部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进入开通倒计时,预计12月中旬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我家里的一大包旧衣服和旧锅共称下12公斤,换了1提卫生纸。这种置换方式太棒了,值得推广”11月13日上午,在太原市晋源区“垃圾分好类,我帮你消‘废’”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大型置换活动现场,市民张阿姨连声称赞道。
山西省大同市志愿者带着文化成果、特色农产品等走进云南省宁蒗县,服务宁蒗县各族群众近1500人……11月9日至13日,2020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行动计划“晋滇文旅交流一家亲系列活动”举行。活动为期五天,举办了地方特色文化民族融合展演、山西古长城摄影展、大同特色农产品展览等活动。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来临,太原铁路开启电商黄金周运输模式。为了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今年的运输期限从往年的10天延长为20天。
晋地甲龙是如何命名的呢?山西省内古生物的分布范围是怎么样的?你想一睹不寻常华北龙的古生物标本吗? 10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主办、山西地质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恐龙的新家”系列科普直播活动在山西地质博物馆举办。在短短1小时的直播活动中,累计全程观看8821人,浏览70多万次,获点赞8265次,目前直播回放浏览次数仍在稳步增加。
妈咪小屋、职工书屋、暖心驿站……太原动物园开园以来,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观看动物、美景之余,该园的“暖心服务”更是引得了大家纷纷点赞。 “为了方便宝妈,我们在园内北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一个‘妈咪小屋’,宝妈们可以在这里给宝宝哺乳、换尿不湿,还可以让宝宝在这里短暂休息或玩耍。
聆听他们的故事,让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传……10月23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山西地质博物馆与省军区第四干休所共同举办联谊慰问活动,向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功臣致敬。 老战士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老战士们分享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与朝鲜军民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给在场的山西地质博物馆志愿者、“小小地学家”等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我想听到妈妈的声音,我想听到爸爸的爱,我想对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说“我爱你”……这些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小小心愿,对听障儿童而言,却是一种奢望。 10月24日,“不忘初心,爱在龙城,关爱听障儿童”主题公益活动在太原市小桔灯儿童康复中心举办。
为进一步打造公园文化品牌,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健身运动的新生活方式,漫步护城河畔领略古城新韵,近日,太原市古城公园举行了第一届环古城健步行活动,200余名园林工作证参与活动。 太原市古城公园举行了第一届环古城健步行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迈着矫健的步伐沿护城河畔指定路线前行。
连日来,随着气温下降,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平陆黄河湿地,迎来了首批野生白天鹅。这些“小家伙们”比往年提前十余天到达,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里,它们将在这里栖息越冬。
娄烦镇的蜂蜜,静游镇的有机圣女果,杜交曲镇的富锌小米,天池店的孔雀蛋……10月16日,山西娄烦县举行“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在农特产品展示区,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各乡镇纷纷亮出自家的特优产品,3000余农民群众参加活动。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10月15日是第37届“国际盲人节”,为丰富盲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山西省图书馆的组织下,80余名视障人士游览晋祠博物馆,聆听导游讲解,感受秋游的乐趣。山西省特教学校和太原市盲童学校的盲人学生、省图视障读者群体以及爱心志愿服务团队等共240余人参与了健步行活动。
“陌生来电勿轻信,可疑短信要当心。”“家庭情况要保密,涉及钱财需小心。
10月11日, “2020第二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东山赛段比赛举行,为做好比赛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太原警方15个单位共出动警力1200余人,全力护航赛事顺利进行。 2020第二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现场 为保证比赛线路通畅、安全,太原市公安局成立了“2020第二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安全保卫总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组和7个分指挥部,组织警力提前对比赛路段进行安全排查,清除安全隐患。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为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职能,以文旅融合为创新服务方式。
今天上午,2020年太原市第十二届公园“一园一品”活动“秋之韵”篇章暨文瀛公园第十一届“浪漫菊韵·活力太原”文化艺术节在该园开幕,活动为期11天。 太原文瀛公园第十一届“一园一品”文化艺术节开幕 活动期间,太原市文瀛公园布置了10余处菊花景点,展出公园精心培育的大立菊、艺菊、盆景菊、悬崖菊、品种菊等200余个品种8000余盆株;天文馆一楼举办室内菊花精品展,展出各类精品菊花、插花、盆景等120余个品种、3000余盆株;园内孙中山纪念馆前举办“秋之韵”菊花科普图片展;万字楼前将举办花艺大讲堂活动。
9月23日11时,随着一趟动车组试验列车从太原南火车站驶出,首次驶入太焦高铁,这条纵贯山西东南部太行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线路正式拉开联调联试序幕,线路开通进入倒计时。 太焦高铁9月23日正式启动联调联试 太焦高铁北起山西省省会太原,南至河南省焦作,全长约358.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山西省境内约325.4公里,途经山西省14个县市区,新建太谷东、榆社西、武乡、襄垣东、长治东、长治南、高平东、晋城东8座车站,另有太原南、鸣李、晋中站3座既有改建站。
今日,以“菊香满龙城、礼赞新时代”为主题的太原市第三十届菊花展拉开大幕,此次花展,分为晋阳湖公园、迎泽公园暨晋商博物馆两大展区,并在城市重要节点布置主题花坛,为期一个月。 菊花展期间,太原市墨艺苑、迎泽公园北门、南内环北互通、五一南广场共布置4组主题花坛。
9月22日,太原市晋源区“2020年名家、名作、名品展览展示”活动在该区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包括书法展、绘画展、摄影展和文创产品展四个板块,将持续一周时间。 太原市晋源区“2020年名家、名作、名品展览展示”活动现场 走进馆内,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映入眼帘,书法作品笔酣墨饱、浑厚有力,山水作品峰峦雄伟、山水相依,花鸟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摄影作品题材丰富,更有书画名家现场挥毫泼墨,答疑解惑,整场展览让人应接不暇。
9月22日至23日,以“传承国学•学府相伴”为主题的太原市第十二届“一园一品”“秋之韵”文化节暨学府公园第十一届“国学书画活动节”在该园举办。 文化节期间,学府公园举办第八届“学府杯”地书比赛 为了弘扬地书文化,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文化节期间,学府公园举办了第八届“学府杯”地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