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太原市晋源区稻田公园银装素裹,经过多日连续造雪,近日,为期66天的冰雪狂欢季启幕,这是稻田公园第三年打造冬季戏雪体验目的地。 此次冰雪狂欢季以“蒙古风情进稻田”为主题,建设约70000平方米的戏雪场地,其中设置了独特的冰雪网红景观、原汁原味的蒙古主题表演和丰富多彩的冰雪游玩项目。
凛凛寒冬,暖暖温情。为进一步丰富官兵的业余生活和文化涵养,增进军民鱼水情谊,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城东社区组织书法爱好者来到驻地单位32703部队,开展了“中华文化进军营,笔墨丹青润兵心”书法艺术文化拥军活动,受到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
一本好书,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是一条通往真善美的道路。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三益社区联合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开展了“图书共享·社校共育”活动,为社区捐赠图书120余册。
悠扬的曲调、悦耳的歌声、欢快的舞蹈……临近年末,一场葫芦丝文艺汇演在太原市小店区许西社区上演,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为迎接新年的到来,活动现场布置得温馨而喜庆,红色背景和五彩气球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古村、山峦相映,长城、雪景交融……近日,伴随着冰雪运动的升温,朔州市山阴县广武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冰雪产业驱动经济“火热”发展,让古村落不断焕发新生机、涌现新活力。 冬日暖阳下,掩映在重山里的长城、积雪覆盖的山峦植被、蜿蜒山间的高低雪道,让每一个来到广武的游客都能收获一次奇妙的旅行。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点滴做起。近日,太原植物园联合太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开展了“推进城市节水 建设宜居城市”节约用水系列宣传主题活动。
环保时装秀、小机器人舞蹈、疯狂科学秀、固体冰激凌……近日,在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第五届校园科技节闭幕式上,一个个科技味儿十足的节目精彩亮相,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欢呼。 记者了解到,此次校园科技节,同学们聚焦热点,挖掘了许多生活中的“怎么办”问题,并形成了一项项科技节校级项目式学习内容。
冬已至,天渐寒。连日来,山西公安民警辅警用行动诠释责任,用温情守护平安,一个又一个暖心的小故事让警心与民心贴得更近。
切剂子、擀皮、包饺子……冬至将至,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邻里情谊,12月15日,太原市万柏林区滨体社区开展了“暖暖冬至日 浓浓邻里情”活动。 一大早,社区工作人员就和居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分成多个小组,有的洗菜、有的拌馅、有的摆盘,个个动作娴熟,每道工序都配合衔接有序。
连日来的大雪天气,让太原市仿佛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景色虽美,但路面上的积雪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近日,太原市众多志愿者、居民群众自发走上街头清扫,涌现出了一幅幅感人的清雪画面。
为激发学生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航空的认识。近日,一场航空科技科普活动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南校区举行,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航空科普”盛宴。
“咱们北方冬天冷,小哥们长时间户外送餐,手机掉电太快,不一会儿就没电了,回来充电太耽误时间,他们最急需的就是充电宝。”近日,了解到外卖小哥的需求后,太原市义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辖区5个“暖蜂驿站”开展了以“贴‘新’服务 聚爱暖‘蜂’”为主题的暖冬爱心活动,为辖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送上充电宝。
圈椅、供桌、刺绣屏风……近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庞家寨的一座小二楼上,古朴之风扑面而来,室内正中央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绣“武氏绣法”第四代绣艺传承人武俊敏的作品,其色彩斑斓,让人挪不开眼。 晋绣是传承于我国黄河流域民间生活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极具地方特色,真切地反映出三晋大地朴实自然的民俗生活,其风格多样、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极具黄土高原朴实、粗犷的民风。
“书法注重用笔,掌握正确的用笔要点,可使得事半功倍。”近日,在太原市晋源区绿地社区,一堂老年书法课开讲,现场,老师一边展示技能,一边给学员们讲解要点。
你攻我守、见招拆招、各显身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象棋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切磋棋艺、以棋会友的平台,近日,太原市小店区南站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老年人象棋比赛活动。 赛前,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共同商定比赛规则、参赛记录表、抽签等相关事宜,并对参赛者按照抽签顺序安排座位、准备奖品,为大赛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大雪后的龙城太原寒风凌冽,12月11日,太原市万柏林区葡萄苑社区暖蜂驿站开展了“姜”爱进行到底暖心关爱活动,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保洁人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上冬日的温暖。 当日一早,社区工作人员便积极"开干",将提前准备好的生姜、红糖、枸杞、红枣等食材放进锅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熬制出了热腾腾的姜茶。
近日,太原市晋源区万水农资市场一家门店内,五六名工人正在人工分拣白不老架豆种子,综合考虑出苗率、整齐度、成色、饱满程度等,去掉裂皮、干瘪、瘦小的种子,颗颗饱满的架豆种迅速封装入袋。 “白不老架豆种又叫白头翁,从甘肃酒泉、内蒙古包头等地进货,由于当地气候偏冷、湿度小,种子易保存,至少可保存2到3年,在进货地机选的基础上再经人工手选,出苗率在90%以上。
说到冬天最受欢迎的水果,草莓拥有一席之地。12月9日,太原市小店区草莓小镇在刘家堡乡王吴村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改造前,小区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改造后,道路平整了、环境变好了、停车规范了,我们在这儿居住心情也好了。
灵活运球、精准投篮、默契配合……日前,太原市晋源区2023年“奔跑吧·少年”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在一场场精彩对决中圆满落幕。 记者了解到,本次篮球联赛设初中男子、初中女子、小学男子、小学女子四个组别,在7天的激烈角逐中,进行了63场比赛,共有30支队伍360名运动员参赛。
帮助老人化解家庭矛盾,陪伴老人聊天购物做家务,关爱残障儿童自信面对未来……近日,太原市晋源社区汇聚网格力量,开启了由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菜单式”服务,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我们是一个城乡混合社区,常住居民人口1670人,居民成分复杂,85%以上为外来打工人员,60周岁以上老人669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党群联系不密切。
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小学打造了“起凤小厨”小课堂,将劳动课安排进各年级各班的课程表。近日,该校六年级同学怀着好奇心,在饭店厨师的带领下,开始第一次劳动课体验。
年年都有“小迷糊”,今年照样不例外。没带核酸检测承诺书、忘拿体检表,送考车爆胎、路遇堵车、走错考点……高考首日,学生赴考途中各种突发状况接踵而至。
十年磨砺,今朝亮剑。6月7日高考首日,山西近30万考生奔赴考场,迎接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检阅。
“书本、衣被,都辛苦帮我打包寄回吧,谢谢了。”6月6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宿舍,远在山东的毕业生小陈因疫情无法返校,通过视频连线与宿舍管理人员确认需要打包的物品,随后学校集中运往快递网点进行邮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大夫,我有30年的烟龄,烟瘾很大,还可以戒除吗?”“我平日里抽烟太多,担心影响健康,该怎样戒烟?”5月31日,正值第35个世界无烟日,太原市人民医院晋源院区“中医特色戒烟门诊”正式开诊,不少吸烟者前来咨询如何戒烟。这是太原市综合性医院开办的首家“中医特色戒烟门诊”。
“自从有了社区食堂,我们每天不再为吃什么而发愁。”“饭菜很实惠,有荤有素,干净卫生还营养,服务人员也很热情。
“正逢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带着家人来迎泽公园游玩,正巧赶上月季文化节,园内处处繁花似锦,花香沁人心脾,心情瞬间爽朗了许多。”今日上午,以“缤纷月季,共绽芳华”为主题的太原市第二届月季文化节开幕,徜徉花海中,市民赵女士不禁感叹道。
小满前后,种瓜点豆,晋祠水稻也迎来一年一度的插秧季。5月23日,太原市晋源区稻田公园内一派忙碌场景,一垄垄肥沃的水田中,工人们穿着及膝的雨靴,推着插秧机泥泞前行,身后留下郁郁葱葱的秧苗迎风轻摆。
“请大家把身份证提前准备好,保持2米距离……”为有效提升核酸采样能力,太原设两千余个免费核酸采样点,满足市民需求。5月11日,在太原迎泽区桥东街道建铁社区新增设的两处便民核酸采样点,市民们佩戴好口罩,正在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翻耕、平整土地、播种……连日来,山西省宁武县迭台寺乡的田间地头,一幅幅春耕备耕的田间农忙美景图正在徐徐展开。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驻村工作队与群众一道忙生产、谋发展,以苦干实干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缤纷五月,鲜花盛放。在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育苗棚内,一个个育苗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各类种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自动化灌溉系统匀速移动,20多个喷头均匀地将水喷洒到种苗上。
随着太原各城区的逐步解封,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也伴随着一股清风复苏了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这个假期,“露营”成为了市民们的出行热潮。
压制瓦楞、上胶、分纸压线……近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一家纸制品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一条自动化高速瓦楞纸生产线正在飞速运转。车间门口,4辆大型货车整齐停放,工人正忙碌着将一摞摞整齐打包的瓦楞纸板装车发货。
4月27日,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来了第五次全员核酸检测。在长风西街街道地矿社区,有一支“橙色”队伍活跃在防疫一线,配合着工作人员进行秩序维持、现场消杀、标本转运、清理医疗垃圾等服务。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眼下正是庄稼播种的最佳时节,太原市晋源区各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抢抓农时做好播种育秧和农田翻耕等春耕备耕工作。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是XX酒店吗,明天晚餐订餐数量有变动……”4月17日晚上10时,太原小店区平阳路街道二零七所社区的工作人员范志妍仍在协调工作,作为基层战线上的一名70后“老兵”,她发挥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引领作用,除了负责日常工作,还积极应对临时性、突发性任务,疫情来袭半个月来,居民亲切地称她“总管家”。 4月11日晚上10时40分,范志妍接到小区居民武先生的求助:“我一直在省人民医院定期透析,现由于交通管控,无法前往医院治疗……”范志妍立即将情况进行上报,经协调,次日一早,120救护车前来小区,将武先生送至定点医院汾东院区进行治疗透析。
太原市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请缨,纷纷下沉到所在街道、社区,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化身“暖心大白”“志愿红”协助网格员分发食物、分发抗原剂、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党员志愿者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您好,请间隔一米排队,提前出示核酸检测码,谢谢配合!”在核酸采集点,他们变身为负责维护秩序的“引导员”,开展防疫宣传的“广播员”,负责录入信息的“采集员”,与医务人员并肩作战,耐心解答居民疑难困惑;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群众进行上门服务,细心引导采集核酸样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月18日,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新村四百多亩梨花竞相绽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白雪皑皑,似轻烟渺渺,将整个山坡装点得如诗如画,更为群众增收致富带来希望。
“请各单位报告交通卡点到位情况!” “钢园路卡点已到位!” “滨河东路卡点已到位!” …… 4月13日是太原尖草坪区全员核酸采样的日子,负责交通管制的民警早早来到各自卡点做着准备工作。早晨5时许,天刚蒙蒙亮,气温回落的丝丝寒气毫不客气地吹着路口的执勤民警。
“今天有40余种菜,新鲜又便宜,快来买啦。”4月10日上午,在太原市罗城街道太化小区,一商户在搬卸蔬菜,居民们纷纷排队购买。
“张大爷,这是您要的蔬菜和水果,我给您放门口了,有什么需要再给我打电话……”4月9日一大早,在填写好管控人员健康监测信息后,太原市西岸社区网格员李霞便提着一大袋生活物资,敲响了隔离居民的家门。 疫情防控期间,为做好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保障,西岸社区在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采取“线上下单、商家打包、社区配送”的方式,选择辖区诚信度高、菜品丰富、价格实惠的商家,开通“线上买菜”小程序。
4月3日,太原市小店区报告4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感染者,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城市的宁静。“我是土生土长的小店人,更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喝着汾河水长大,面对如此严峻的时刻,我要站出来,以实际行动回馈人民。
清明假期,欢乐踏青。备受游客期待的太原方特东方神画《孟姜女》大型室内主题项目于4月3日升级亮相,带游客一起领略“文化+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
3月26日,太原桥东街道建南铁路社区一家商铺里,顾客进店纷纷举起手机对准场所码“扫一扫”。地址、姓名、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顾客的时间。
阳春三月,在山西省太原市风峪沟太古路沿线王家庄段,山桃花、山杏花竞相开放。桃花红、杏花白,一团团、一簇簇迎风盛开,绚烂缤纷,装点出山河春意。
“又黑又臭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居然变得这么清澈,真是太神奇了!”3月20日,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太原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一同探寻“污水变清水”的奥秘。 “世界水日”主题活动现场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要使用,那生活中排出的污水流到哪里去了?污水要经过多少个环节处理才能变成清水?带着这些疑问,市民参观了污水处理中进水、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曝气沉沙池、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反应池等各个环节,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互动。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摆放整齐的琴架和把杆,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3月18日,太原市晋源区绿地社区活动室内,合唱队的老人们正在专注地练唱,一旁还有不少老人驻足欣赏,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活动室每天都排满了课程,腰鼓队、合唱队、模特队等都在这里排练。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拥有自己的一块菜地,想想都很惬意。3月10日至4月10日期间,太原植物园向市民开通了出租菜地新服务,市民可以通过租赁菜地,在闲暇时光,体验种植、耕耘、收获的乐趣。
“我们提醒广大民众,购买食品、药品一定要选择正规销售渠道,注意识别注册商标,提高风险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今天下午,太原市公安局联合市财政局和相关单位举行了集中销毁假酒活动,对2021年度以来经法院审结案件中查扣的各类假酒进行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