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十大任务,“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首位,并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挖掘行为,省住建厅日前发布《山西省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原则上在竣工实际交付使用后五年内不得开挖”。 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沦为“拉链路”,既造成资源浪费,更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3月9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要把新建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表述备受关注,这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关键力量,我省把“激发商文旅融合消费潜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商业的活力遇见文化的厚重,当旅游的流量激发消费的动能,商文旅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构消费生态。
王铎图 “两新”政策接续,“国补”叠加“省补”掀起消费热潮……这个春天,拉动经济的消费马车加速驰骋。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不振兴,不光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还要看乡风好不好。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提到,现在部分地方的农村还存在高额彩礼“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礼金“还不起”等问题。
听民声,纳民意,汇民智,聚民力。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团团长唐登杰主持并发言。
“举办各类‘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40余场,直接带动旅游24.2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亿元。”3月5日,山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雁峰在2025年山西省体育局长会议上说。
当前正值春季火灾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针对春季火灾防控中天气干燥、取暖设备使用、节日活动、森林火灾易发、电动自行车使用等因素,近日,太原市安委办发出工作提示,要求进一步加强春季火灾防控工作。(来源:3月10日《太原日报》) 春季,万物复苏,城市活力渐盛,然而,这也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
“我希望这条客运专线可以经过我们吕梁,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山护工许连红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太原至绥德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的建议。
一部“悟空”游戏,带火了多个打卡目的地;一部“哪吒”电影,席卷国内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两款现象级作品助力中华文化“破圈出海”的故事,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广聚共识筑伟业,同心同德显担当。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近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会议,传达学习大会对议案建议工作的有关要求,讨论酝酿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建议。(山西日报) 深化能源革命,激活发展新动能。
新春启幕,万象焕新,各地返岗复工的热潮瞬间涌起。专列、包车、专机承载着返岗群众奔赴用工大省,招聘会热闹非凡,直播带岗让就业服务跨越屏幕触达大众。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开幕会,标志着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到来。会议不仅承载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任,更是一次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回应民盼的重要契机,展现了党和国家将群众的所思所盼转化为国家意愿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消费维权的号角再次响起。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份份重磅升级的民生“大礼包”精准落子于百姓生活的关键处,目标清晰、可感可及,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为经济大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在前、挑大梁指明了前进方向。
春光正好,两会正热。“提振消费”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
1月14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大幕。回家路上,涌动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温暖期盼。
日前,省商务厅发布消息,山西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验入选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清单。据介绍,2022年以来,山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在全省培育100个乡村e镇,打造县域农村电商发展集聚平台和服务平台,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沈海涛图 “2024年,全省保交房累计建成交付18万套住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筹集)4.48万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5个、新公布历史建筑111处……”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释放突出住建工作民生属性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新公布历史建筑111处、祁县被列为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完成第四轮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评估……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省持续加大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奋力助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近日召开的2025年度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会员大会上传来消息——今年,我省将发挥“山西精品”核心引领作用,聚集山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山西精品”评定工作的科学性、多元化,继续打造80个左右的“山西精品”。 公用品牌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汇聚品牌建设合力,是塑造企业形象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通行做法。
1月7日上午,在太原市小店区贾家寨车辆基地,“青年奋斗号”地铁专列伴随着启动声缓缓驶出,开启了运营服务之旅。这是我省首个以“青年”为主题的地铁专列,承载了人们对青春奋斗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2025‘全晋乐购’网上年货节”于近日启动,山西省商务厅携手多方力量,为消费者奉上一场为期30天的线上购物盛宴。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基点。近期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指出,在房地产和住房保障工作方面,我省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努力让人民住有所居。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近期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省商务厅联合省饭店业商会在山西大酒店开展以“反对食品浪费,崇尚粮食节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省直机关滨河西路集中办公区食堂通过严格控制食品采购、粗加工处理、烹饪、取餐等环节减少食物浪费;阳泉市盂县第一中学食堂实行“0.75窗口”,让学生按需就餐,减少了学生用餐开支及家庭负担……我省力度更大、举措更实,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就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等作出部署,我省各有关方面闻风而动、闻令而行,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力量,推动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经过多年努力,太原龙头景区——晋祠天龙山景区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正式确定晋祠天龙山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太原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为太原文旅产业注入巨大活力。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1月10日,记者从山西省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劳模(工匠)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省总工会决定重点支持“张勇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吴波职工创新工作室”等111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李秀兰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等10个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并对重点支持的省级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8万元资金支持。(来源:1月12日《山西日报》) 创新高手来自民间,科技智慧出自一线。
1月9日,山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省委书记唐登杰出席并讲话。
日前,由新华网、新华出版社主办的2024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太原)大会举行。来自科技文化创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太原文旅的代表和嘉宾会聚一堂,围绕数智时代的文化创新、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以及“文旅+”产业融合的新场景、新路径、新趋势等议题,展开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共同探索数字文化的美好未来。
1月13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书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文章,全面介绍了我省“三农”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当前,2025年已经开启,我们要用好2024年的经验,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再接再厉写好三农“2025新试卷”,奋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农业是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全球来看,绿色农业发展日新月异。
品牌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名片,也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象征。2025年,我省将发挥“山西精品”核心引领作用,聚集山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评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多元化,继续打造80个左右的“山西精品”。
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日前,各地都积极开展了春节走访慰问工作。这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路径,更是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传达组织关爱的重要方式,承载着雪中送炭、传递真情的分量。
2025年春运大幕即将开启,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今年春运将最大限度满足客货运输需要,统筹做好煤炭等重要能源物资、粮食等生活物资、节日商品、春耕备耕等物资的运输保障。
1月9日,山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就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
过了腊八,春节的氛围便开始逐渐浓厚起来,广大农民朋友日渐进入“忙年”模式,置办年货、走亲访友、打扫卫生……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然而,春节期间,过度消费、盲目攀比、豪华婚礼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有所显现。
崭新的2025年日历刚翻开,已有先行者写满规划。找订单、拉投资、跑市场……谋“钱景”、拓“前景”,这是许多企业主开年忙活的大事儿。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市场有止跌企稳的迹象,上证指数一周的振幅在80个点之内。本周五午后再度跳水,沪指跌超1%,失守3200点,有超4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超1.1万亿元。
约1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清单提前下达;江苏、山东多地披露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中央财政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新年伊始,财政新动向不断,释放政策加力信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账本”安排关乎千家万户。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新年开局,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吸睛”的话语无疑给了广大党员干部更坚定的信念和更激昂的斗志,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人人当“主角”,事事有“着落”,以奋斗之姿、为民之心、务实之举书写时代新华章。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始终秉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优质、均衡”关键词,踔厉奋发、积极作为,吕梁教育由弱向强、蝶变跃升,逐渐成为提升吕梁老百姓幸福感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张亮丽名片。(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全面推进与完善,居民足不出“圈”便能满足各类生活需求,感受浓厚的烟火气、人情味和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