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挖掘创新潜能,让“晋力量”更澎湃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1月10日,记者从山西省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劳模(工匠)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省总工会决定重点支持“张勇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吴波职工创新工作室”等111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李秀兰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等10个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并对重点支持的省级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8万元资金支持。(来源:1月12日《山西日报》)

  创新高手来自民间,科技智慧出自一线。来自省总工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发端于山西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大赛,不仅产生创新成果81.13万项,创造经济效益570亿元,而且被列入“十四五”全国竞赛项目。此次,省总工会对全省创新工作室进行重点支持,必将形成全员参与创新创效的生动局面,为全省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加澎湃动力。

  要创建平台,让伯乐常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过去,我们靠改革、开放、创新取得了今天的非凡成就;未来,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使改革开放创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成为新时代潮流。其中,关键在人才,关键要让伯乐常在。对我们各地来讲,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让人才脱颖而出,进而推动创新成为新潮流。我们要用好省总工会的政策,畅通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拓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路径,全力建设创新平台,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和完善,加快打造一支有干劲、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创新成为新潮流。

  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推动创新成为新标杆。劳模工匠,既是辛勤的劳动者,也是“五小”创新的带头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以平凡劳动创造着不平凡业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不断涌现。我省广大劳模工匠要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乘“数”而上、向“新”而行,努力学习和提升技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当然,我们更要树好“小改小革”榜样标杆,加大对“五小”创新成效显著的劳模工匠表彰奖励,形成以省级创新工作室为引领、以市级创新工作室为中坚,基层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的工作格局,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劳模工匠、尊敬劳模工匠,更加崇尚创新,推动创新成为新标杆。

  凝聚力量,方能让“晋力量”更澎湃。人心齐,泰山移。“五小”创新的每个项目,虽然无法和新技术、新设备等相提并论,但积少成多,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凝聚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为此,我们要强化宣传,激励职工从“小”做起,立足岗位,在工艺改进、安全生产、方案优化、成本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推动“五小”创新走深走实,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思考创新、人人能够创新”的新风尚。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信,在省总工会对全省创新工作室的重点支持下,我省各地必将进一步挖掘创新潜能,在各个方面进行发力,有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让“晋力量”更澎湃。(邢云鹏)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