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做好“体育+文旅”大文章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做好“体育+文旅”大文章
“举办各类‘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40余场,直接带动旅游24.2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1亿元。”3月5日,山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雁峰在2025年山西省体育局长会议上说。(来源:黄河新闻网)
在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的当下,体育与文旅产业的深度结合已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路径。山西积极投身“体育+文旅”模式的探索,通过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成功带动文旅消费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筑牢全民健身体系,让“体育+文旅”新场景“火”起来。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为激活商业、零售、餐饮、休闲等多元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提供了“硬支撑”,对于推动体育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24年,山西大力推进场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7平方米,构建起“一纵一横”的群众赛事体系,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北区)项目,举办了众多社区运动会与晋超联赛,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为体育与文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后,各地应持续加大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向偏远乡村和城市老旧小区倾斜,打造更多诸如骑行绿道、社区多功能健身中心等特色场地。要持续丰富赛事类型,紧密结合各地文旅特色,举办民俗体育赛事,将传统民俗与体育赛事巧妙融合,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各类赛事进行全方位直播推广,扩大赛事影响力,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前来亲身体验,让体育与文旅融合的新场景持续火爆。
全力冲刺竞技高峰,让“体育 + 文旅”新名片“亮”起来。优秀运动员无疑是地方体育文化的闪亮名片,他们凭借卓越的竞技成绩与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着体育爱好者将目光聚焦本地,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2024年,我省首次组团参加全国冬运会便勇夺12金9银5铜的佳绩,姜鑫杰在亚冬会上斩获山西首枚奖牌,奥运参赛人数增多且成绩显著提升,使得冰雪经济成为山西一张崭新且耀眼的名片。今后,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高校、专业体育俱乐部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承办更多高规格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借助赛事影响力提升山西体育的知名度。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明星效应,精心策划开发体育明星主题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参观运动员训练基地、荣誉陈列馆等,让山西“体育+文旅”新名片在全球舞台上更加光彩夺目,吸引世界的目光。
推动体育经济共荣,让“体育+文旅”新名片“活”起来。体育与旅游携手共进,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有力地带动了赛事举办地周边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消费热潮,催生出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2024年,山西承办多项国际国内赛事,举办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直接带动消费9000万元,间接拉动消费超3.5亿元。冰雪活动尤为突出,30个冰雪系列赛事、7条冰雪旅游线路,雪季接待游客与营收成绩十分亮眼,实现了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的良性互动。今后,各地需进一步深入挖掘体育赛事与文旅经济的结合点,鼓励景区开发体育主题游乐项目,精心打造体育文化特色街区,汇聚体育用品销售、体育主题餐饮等多元业态。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体育文旅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创新消费模式,比如推出体育文旅消费券,促进体育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体育+文旅”新名片充满活力。
体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是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迈向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其正悄然重塑全民休闲生活方式。这一充满活力与潜力的事业,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在新征程上,让我们做好“体育+文旅”大文章,持续激发体育旅游综合效应,进而点燃新一轮消费激情,创造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助力山西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产业融合浪潮中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发展之路。(邢钰坤)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