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以“民生温度”托起“发展高度”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份份重磅升级的民生“大礼包”精准落子于百姓生活的关键处,目标清晰、可感可及,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投资于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宏观政策中的民生含量高了,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将花在民生领域。从发放育儿补贴,到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均财政补助,再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都是“投资于人”的最好体现。
  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从更大视角来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绿色转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让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发展和保障上,必将赋能未来的生产力、创新力,助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实景,没有捷径可走。积极回应“民之关切”,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张“民生清单”就会加速兑现成“幸福账单”。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扎实推进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社会事业,接续滚动办好民生实事。2024年,省政府15件民生实事全部圆满完成、高质量办结,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民生答卷。2025年,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山西将再办好15件民生实事。当一项项年度民生实事有序推进、次第完成,亦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春光为序,再启征程。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同一条纽带,串起国家发展的“大图景”和人民生活的“小目标”。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以“民生温度”托起“发展高度”,用心用情用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王璐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