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镇,新落成的便民公园为周边村庄增设了一条亮丽风景线。近年来,杏花岭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为“美丽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小朋友开心地参与打卡活动。本报记者张剑雯摄 6月2日上午,太原市第三届“‘碳’索无限·绿色生活节”在太原植物园拉开帷幕。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杨晶)为保障全市高考、中考期间考生交通出行,6月3日,太原市公安局决定,依法对在本市部分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含临时号牌车辆)实施交通限行管理。 限行时间:2025年6月7日、8日、9日,每日7时至18时。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贾蔚然 通讯员 李君钊)6月3日,太原市邮政管理局发布《2024年太原市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这份公报从邮政邮路、快递服务网路的条数、长度,以及营业网点服务范围等多个维度,展示出正在快车道上行驶的太原邮政快递业全貌。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5月29日,记者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为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联盟共同体,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程序化、数字化、数据化管理,太原中院在全省首创的“并法少审”微信小程序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平台,将通过典型案例、法治视频、基地预约等功能,让法治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一校一策”“一生一课”的精准供给。 据悉,该小程序采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法院与其他各方多向互动的新思路,设置少审资讯、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法治小视频、典型案例、司法保护工作平台、基地预约、法治教育课、心理咨询预约、心理测评、法官信箱、“六大保护”法治联盟共同体、全市法院少审团队等板块。
5月29日,记者来到享有“全国书香校园”美誉的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这里随处可见的阅读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5月31日,太原晋阳湖公园,市民在欣赏湖中成片绽放的睡莲。连日来,晋阳湖6万余株睡莲竞相绽放,迎来最佳观赏期。
6月1日晚,小店区商务局举办“提振消费2025暨抱鼓巷夜经济AR景观发布仪式”。作为我省首个5G+AR全场景数字商业街区标杆项目,通过“科技+文化+惠民”三重赋能,为太原夜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6月3日,市公安局发布通告,高考、中考期间,太原市将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管理措施,以保障考生顺利出行。 限行时间为:6月7日、8日、9日,每日7时至18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小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市场消费保持增长……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4个月,太原市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聚力提质增效,经济运行向新向好。 今年前4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太原市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查摆渠道,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末端抓落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学习研讨贯穿始终 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把学习研讨作为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充分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云南、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2个问题清单、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典型案例等,列出专题进行研讨。
中新网太原6月3日电 (记者 胡健)2025年端午假期(5月31日至6月2日),晋祠博物馆、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等22处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全部对外开放,旅游人次与门票收入再创新高。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行端午系列活动。
太原市公安局 关于2025年高考中考期间实施机动车 限行管理的通告 为保障全市高考、中考期间考生交通出行,太原市公安局决定,依法对在本市部分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含临时号牌车辆)实施交通限行管理。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限行时间 2025年6月7日、8日、9日,每日7时至18时。
从华北平原向西越过太行山,地势陡然抬高,进入一个群山连绵的世界。在吕梁、太行两山相拥的一段“几”字形山脉间,古城太原,静立数千年。
择一处小乡村,支起帐篷,感受旷野之美;走进田间地头,拎着竹篮,体验采摘乐趣;暂居农家小院,与鸟语花香为伴,度过悠闲时光……端午假期,不少人避开城市热门景区,选择“奔县进村”,享受一场自在惬意、宁静有趣的度假慢体验。 1 露营享野趣 5月31日,市民孙洁与朋友们带齐装备,开车1个多小时,抵达晋中市寿阳县的建公村。
6月1日,一路奔驰的太原地铁1号线平安驶入初期运营“百日”的荣耀时刻。这条由中国铁建投资建设、负责运营的交通动脉串联城市东西,以“分秒不差”的精准服务与“科技赋能”的安全保障,为太原市民勾勒出高效出行的新图景。
6月2日,太原市六五环境日宣传系列活动暨2025年“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启动仪式在太原植物园举办。图为经过治理的玉门河河道洁净舒展,像一条蜿蜒柔美的“输水长龙”徐徐展现。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郭卫艳)近期,外地冷加工糕点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为此,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和食用相关食品时需四注重:查资质、核储存、辨原料和看标签。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李婷)“我在社区巡逻,看见了一只小动物,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可爱,就像个‘大眼萌崽’。因为以前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叫什么,就把它先带回了社区……”6月2日,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文华苑社区网格员刘晓,向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介绍日常巡逻中发生的一件事。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赵丽娜)6月2日晚,多个线上旅游平台发布2025年端午旅游数据。其中,携程旅游报告显示:太原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功位列国内景区门票增速第五。
本报讯 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指导,山西省养老事业发展联合会和山西省护理学会主办,山西工商学院承办的山西省首届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双选会在太原举行。旨在拓宽养老服务机构招才引才渠道,助力高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应届生实现充分就业。
5月9日,初夏的太原植物园,别致的建筑融入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成为众多市民拥抱大自然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阮洋摄。
本报讯 5月10日,作为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重要延伸活动,首届“名作欣赏杯”全民阅读书评大赛优秀作品发布系列活动在省城举办。据悉,大赛创新设立“青年学人书评”和“晋版图书书评”奖项,共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5月11日,国际护士节前夕,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护士正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该科护理团队在通过新老“传帮带”持续提高整体护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用爱心、耐心为病患及其家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5月,气温逐渐回升,伴随人员流动及户外就餐需求增加,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此时,降雨开始增多,为蚊虫滋生和登革热传播提供了条件;气温转暖使得病毒存活、传播力增强,托幼机构儿童户外活动频繁,密集接触、皮肤暴露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也逐渐升高。5月9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本月,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登革热3种疾病高发,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健康一夏。
由市人社局主办的“2025年太原市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活动”5月10日在山西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提供1600余个就业岗位,281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本次活动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为民营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
5月10日,全市“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暨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启动,“普惠托育 科学育儿”是此次活动的主题。 作为太原市倾力打造的普惠托育服务品牌,“晋心托”以晋阳古城文化为底蕴,秉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专业引领”的服务理念,按照“五统一”标准(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监管、统一信息化),构建安全可靠、方便可及、价廉优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5月11日从太原市政集团获悉,晋阳街泵站扩容改造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进水管顶管工程、变配电室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收尾”项目施工。 晋阳街泵站扩容改造工程作为“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点工程项目,改造完成后将主要服务于晋阳街方涵汛期增加的雨水及滨河东路南中环桥下、祥云桥下汛期的雨水排放,有效提升城南地区雨洪抽排能力,消除内涝积水隐患,进一步完善太原市防汛排涝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洪能力。
35天完成25万立方米出土、35天冲出“正负零”、6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日均绑扎150吨钢筋、浇筑700立方米混凝土……科技赋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太原)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5月10日,从项目现场传来好消息,随着项目数据中心D2主体结构封顶,科研楼及数据中心D1也进入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三十四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5月11日,太原市第三十四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汾河景区芳草渡广场举行。
“流动博物馆”主题活动现场。本报记者王媛摄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王媛)随着国际博物馆日临近,5月7日,太原市博物馆分别以跨越城乡、联动中外的“流动博物馆”主题活动,正式拉开2025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文化惠民行动序幕。
为切实解决执行领域民生难题,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4月29日,太原市法院系统全面启动2025年“三晋执行利剑”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以“执行有力度、司法有温度”为导向,重点推进涉民生案件执行,推动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纸上权益”转化为群众可感可触的“真金白银”。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实习记者宋烨)5月1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省体育局承办的2025年全国蹦床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蹦床资格赛在太原市开赛,来自福建、湖南、山东、广东、天津、浙江、上海、四川、安徽、江苏、山西、广西、香港的13支代表队共计279名运动员、教练员及保障人员参加。 据了解,此次比赛共设男子个人、女子个人、男子团体、女子团体4个竞赛项目,其中团体比赛分为成年组和青年组两个组别。
5月8日,山西富谷薯业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内,苗农们正在为客户准备优质种苗。该公司培育的青薯5号、哈密、西瓜红等优质种苗达1500万株,已覆盖20余个县市区4500余亩农田。
5月9日,太原市汾河公园,造型独特的桥梁与波光粼粼的汾河相互映衬,一幅优美的城市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刘通摄。
5月2日,市城乡管理局环卫产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冯劲松和往常一样,早早到了单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有两万多名环卫工人都坚守在工作岗位。
推动绿色金融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5月10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银行阳曲县支行发放山西首笔以林权抵押为担保方式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太原北山义务植树基地运营公司提供5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破解了基地发展瓶颈,为当地生态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近日发布《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推动太原国家物流枢纽智慧化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物流中枢。
“五一”假期期间,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博物馆推出“晋韵雅集 传承绽放”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展演、文化互动体验、传统工艺课堂等多元形式,为公众提供多层次文化体验。5月5日,中新网以《晋祠博物馆推出“晋韵雅集 传承绽放”系列文化活动》为题给予关注报道。
本报讯 近日,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处理一起省外家具企业环境违法案件时,因当事人无法现场签收文书,执法人员经其同意后,通过微信发送《督促履行义务决定书》,全程仅用30分钟即完成送达。“过去跨省案件仅邮寄环节就要3天,现在当事人手机一点就能收文书。
非遗项目展示——中医诊疗。2025刘家堡“堡里有年味”年俗花灯会。
本报太原5月9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5月8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海生说:“2025年,太原市住建局围绕路网体系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四大重点,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本报太原5月9日讯(记者姚凡)今天,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北同蒲线集中修正式拉开序幕。该工程将投入1800余人对线路进行为期12天的全面整修,消除线路安全隐患,恢复线路设备运输“体力”,为春运后北同蒲线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在优美的环境中,摄影师为新人定格美好时刻。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今年“五一”假期,太原婚庆市场迎来高峰,各类婚礼形式百花齐放。
本报讯 5月9日,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二次大会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召开,来自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至今,成员单位已有104家,实现了黄河流域9省区全覆盖。
5月8日,市民骑行在太原滨河自行车专用道上。这条专用道串联起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市民在骑行过程中,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畅快,又能深度亲近自然。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5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太原市住建局将聚焦路网体系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等四大任务,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完善城市路网体系,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近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以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线索征集时间截至7月31日。
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强化污染源监管,规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该局发布了《关于落实2025年太原市重点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相关工作的通知》,全力推进环境监管重点单位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与联网工作。 在企业安装范围上,列入2025年太原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单位,以及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且排污许可证明确需自动监测的排污单位,经筛选需新增自动监测设备。
扫码看视频。拍摄: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制作:山西晚报记者 张婷 实习生 刘超 为有效解决社区高龄居民群体用药难、看病难等问题,今年3月初,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汽造社区面向社区医疗专业从业者、退休党员等,开展“银龄守护”认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