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10时,阳光和煦,52岁的任小岗驱车来到太原市小店区乐龙种养专业合作社,准备采购今年春耕所需的农资产品。 任小岗是小店区刘家堡乡西柳林村农资经营点的店主。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今年太原市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以来,点燃了市民的消费热情,许多门店客流得到明显增长,销售业绩显著提升。2月23日,记者在苏宁易购柳巷北路店看到,店内人头攒动,前来这里咨询、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
本报讯 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发行了相关纪念邮品,并举办纪念封和明信片首发活动。 1号线开通当日,分别在沿途的五一广场站、大南门换乘站及太原理工大学站同步开展首日发售活动,同时在车站营业厅、迎泽西营业厅开办加盖双塔风景和实寄日戳业务。
本报讯 2月27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周计伟为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2月27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范兆森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市长;2月26日,政协第十四届太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选举杨继承为政协第十四届太原市委员会主席。(本报记者)。
2月22日,由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承建的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马练营车辆段投入使用。该车辆段担负着地铁列车停放、保养、定修、临修、大架修等运营保障服务,有“地铁4S店”之称,是太原地铁1号线唯一的车辆段。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 张剑雯)记者今天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太原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了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了环境风险。 据统计,2024年太原市共有1562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完成2023年度产废年报申报登记工作,1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按要求完成了经营情况报送。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 栗美霞)2月25日至26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旅厅主办的2025年“两节”全省优秀剧目展演迎来一场感人至深的经典大戏——阳泉市晋剧院携晋剧《芦花》登陆太原华夏剧场,为观众献上了一份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戏曲大餐。 《芦花》改编自《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故事,讲述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孝行。
本报讯 2月27日上午,由教育部主办、省教育厅等单位承办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走进山西,在太原师范学院笃行会堂开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宣讲报告会,我省部分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和师范生代表900余人参加了现场宣讲,通过“线下宣讲+线上直播”的形式,全省教育系统200余万人在线学习、聆听报告会。 报告会上,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最美教师”周荣方等6位优秀教师代表以诚挚朴素的话语、鲜活生动的事例,深情讲述了各自匠心育人的感人故事,深刻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本报讯 2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方便宠物出境 海关新业务试点应用》为题,报道山西省太原市2024年底试点开展携带出境宠物检疫业务,进一步方便旅客携带宠物出境。 报道中,在晋阳海关,市民王雅静正为她的宠物猫填写申报信息,海关工作人员核对后,对宠物猫进行检查,检疫合格后,宠物即可获得动物卫生证书,就能跟随主人出境。
本报讯 饭店的后厨内,墙体有裸露电线,在明火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早餐店里虽然摆放着灭火器,但灭火器已过期。
2025年,太原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将全面构建招商引资“四大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制度体系,出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太原地铁1号线马练营车辆段运用库。本报本报记者记者王媛摄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是山西省、太原市重点民生工程,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中铁十二局等单位投资建设。
近日,古交市中医医院联古交市中医医院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开展惠民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心病、肛肠、妇科、内分泌等多学科诊疗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本报实习记者姚雅馨摄。
近年来,太原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积极构建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覆盖城乡的阅读空间体系,书香太原建设成效显著,锦绣太原书香四溢。但目前太原市全民阅读工作存在阅读体系不完整、薄弱群体的阅读条件亟待改善等问题。
本报太原2月26日讯(记者王媛)2月23日,记者从小店区获悉,该区打造的“数通小店”数字社区管理服务平台于近期成功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政务服务系统。 “数通小店”是一个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大数据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本报太原2月26日讯(实习记者韩潇)2月24日至27日,太原市两会召开。为给代表委员们提供高效、精准的信息支持,2月23日,太原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太图”)2025年太原市两会服务启动。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银发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老年人消费陷阱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和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
家政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与民生工程,是促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关键着力点,其中,“一老一小”更是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春节过后,家政服务订单明显增长,家政服务市场迎来升温期。
作为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线路,太原地铁1号线沿线的人文遗迹、宝藏景点众多。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让市民游客出行更加高效便捷,也为大家观赏太原绝美风光、体验太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提供了一种新的游览方式。
本报讯 1月3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亮相,以“盛世梨园,锦绣山河”为主题,打造了一场中国戏曲嘉年华。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首度落地太原,也使太原的一城锦绣成为“主角”,贯穿晚会始终,传统又现代的城市气质,唐风晋韵的文旅融合图景,在新春绽放新姿。
本报讯 针对春运期间天气寒冷、旅客列车用电负荷大的情况,太原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组织列车乘警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针对列车消防设施是否状态良好、电气设备有无超负荷运转、列车工作人员是否熟悉消防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等重点环节进行督导检查。 同时,乘警对旅客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示旅客在列车上使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注意充电时间,避免长时间充电或充电过载导致安全隐患。
1月27日,中国宝武太钢集团职工在对不同规格的板材产品进行吊装发运。春节期间,太钢进一步强化生产发运工作,确保各类订单产品按时交货。
1月30日,山西省图书馆内,许多市民带着孩子阅读书籍,充实寒假生活,共享亲子快乐时光。 申晋光摄。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北营站,消防员们商讨如何将营区装扮得更具年味。本报记者李志江摄 万家灯火暖,阖家团圆时。
数字感十足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范珉菲摄 2024年,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212.1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832.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06%和56.51%; 自去年5月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征集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
本报讯 连日来,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开展市政桥梁及附属市政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围绕桥梁安全稳定运行和排水畅通两大重点,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广大市民在节日期间能够安全、顺畅出行。 该中心桥梁管理所加大对跨汾河大桥、高架桥、车行通道等桥梁设施的巡视巡查,并根据市政设施运行监测中心派单问题,及时进行处置,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本报讯 连日来,杏花岭区巨轮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各社区文明实践站,一同组织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春节”主题活动,用精彩的文化活动回馈居民群众,让文化惠民不断滋润人心。 程家村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翰墨飘香迎新春 情暖社区送祝福”活动,吸引众多居民热情参与。
庙会现场的舞狮表演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舞龙舞狮、背棍铁棍、旱船秧歌、美食小吃、非遗文创……1月29日,大年初一,太原庙会主办地太原动物园涌入57402人次的游客,人挨着人、灯连着灯,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
今年春节假期,到太原来一场“年味游”,成为许多外地游客休闲放松的不二之选。从正月初一起,各景点的人流量明显增多,八方游客观演出、赏美景、尝美食、品文化,体验过年新滋味。
本报讯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假日里,太原因年味浓厚受到各地游客青睐,线上平台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增长翻倍,主打非遗民俗文化的景区街区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 “景区每天上演精彩的非遗民俗表演,年味儿十足。
1月29日,太原迎泽公园,市民正在欣赏多姿多彩的花卉和盆景。当日,迎泽公园举办以“春色满园,花开盛世”为主题的迎春花展,展览为期半个月。
除夕夜,太原机场海关关员坚守一线,保障入境旅客顺利通关。本报记者孟婷摄 新春佳节,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来往的旅客脚步匆忙。
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医护人员春节假期坚守工作岗位。本报通讯员摄 1月29日,正月初一,7时50分,在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交班、查房、下医嘱、打针、输液、针灸……这里的医护人员如往常一样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临近春节,在夜晚,三面环山的太原城室外气温逐渐降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但在距离市中心10多公里的采薇庄园滑雪场,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本报讯 1月27日小店区消息,由小店区纪委监委,刘家堡村、狄村社区、西蒲村和山西凯惠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廉行太原520”小店专线近日开通运行。此专线由狄村发车,终点为刘家堡村,一天往返两趟,市民游客可免费乘坐观光。
本报讯 春节假日里,晋阳湖桃花岛景区推出34组大型文创花灯,这些灯组将经典玩具与景区文化巧妙融合,幻化成趣味十足的视觉景观,吸引游客纷纷前来观赏。 游客步入桃花岛景区,如同走进奇幻与童真交织的异次元空间。
本报讯 舞龙舞狮、“财神”巡游,体验非遗、拍摄全家福……这个春节假期,小店区七大商圈的购物商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表演,陪伴大家热热闹闹过节。 1月29日大年初一,不少商场都安排了舞龙舞狮表演。
1月29日,太原动物园的“太原庙会”盛大启幕,现场热闹非凡,游人如织。众多市民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大家穿梭在熙攘人群中,观赏着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沉浸式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喜庆氛围。
1月25日,太原公交第三汽车分公司三车队停车场内,工作人员正装扮公交车。她们在车厢内挂福字、贴窗花,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让每一位乘客都能在乘车时感受到温馨与欢乐。
本报讯 灵蛇献瑞贺新春,吉祥纳福到万家。蛇年自然少不了蛇,春节期间,太原动物园推出“蛇年说蛇”春节特别活动。
本报讯 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尖草坪区陆续举办社火演绎、文化庙会、线上文化精品展播等12项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天美杉杉奥特莱斯太原店将成为欢乐与民俗的汇聚地。
本报讯 各式各样的面食是过年期间大江南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花八门的面点不仅是一口熟悉的家乡味,更承载着人们对年的期盼与祝福。1月27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面食里的中国非遗》对太原刀削面作了呈现。
本报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将于1月30日大年初二晚8时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戏曲频道(CCTV-11)首播。晚会在太原录制,这是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首度落地太原。
K866次列车上,列车员孙霞正在为丈夫系领带。本报记者李影摄 “4车一切正常,10车一切正常。
本报讯 1月26日,记者从市委网信办获悉,历时一年精心制作,备受期待的太原地标美食纪录片《太原味道》第二季将于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隆重上线,市民可通过“网信太原”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观看。 去年春节期间,《太原味道》第一季上线后,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内容,赢得了广大观众与美食爱好者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本报讯 1月26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市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确保群众健康平安度过春节。 当前正处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流行季,流感处于流行高峰期,新冠、人偏肺病毒感染呈低水平波动,肺炎支原体感染、百日咳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呈多病共同流行态势。
本报讯 1月27日,我市节假日期间重点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市长李永强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确保流动党员理论学习不掉队,1月24日,太原市青年路二社区党委抓住春节期间流动党员返乡过节的契机,开展流动党员新春“暖流”活动。 该社区依托集中补学、“一对一”结对送学、赠送返乡学习礼包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归巢补课,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们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深度,引导他们坚定初心、强化思想,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教育不脱节”。
本报太原1月26日讯(记者康煜)1月25日,“春和景明——2025太原画院新春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并开展。此次展览由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主办,将持续到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