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月5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1月5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银龄闪光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银发经济促消费活动在小店区滨东学府商圈华宇百花谷商业中心举行。 小店区“银龄闪光计划”项目旨在引导富有才华的老年人发挥余热、丰富人生、展现价值,通过组织开展银龄娱乐、银龄观影、才艺展演、银龄旅行、培训学习、银龄陪伴、银龄互助、跨代互助等活动,引领该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开启“银龄五有”幸福新篇章。
1月2日,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体育馆项目工地,三台塔吊灵活地挥舞着长臂,钢架丛林顶部,建设者们在进行网架焊接作业。 该项目由中铁三局建安公司承建,设计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6100平方米,内含5800个座位,建筑高度为33.50米,建成后将为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的现代化竞技场地。
2024年12月29日,太原市稻田公园稻田雪国内,游人在冰雪世界中尽情嬉戏。冬日里,省城各大冰雪乐园、雪场的游玩项目种类繁多,市民游玩热情高涨,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市场态势。
日前,为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及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太原市小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社区食堂及农村集体聚餐、承办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行动,该局重点对食品安全机制的执行、主体责任的落实等环节进行全覆盖检查。
本报讯(记者史莉)日前,赵美燕油画精品展在太原开展。 赵美燕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省油画学会会员,此次展览汇集了赵美燕近年来以三晋风光与民俗文化为主题创作的油画作品37幅,展出作品由“皇家园林——晋祠风光”“三晋名胜古迹”“乡土风情”等系列组成,其中还有部分生活场景写生小品,展现了三晋大地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之美。
1月5日,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道水西关街二社区党支部联合光大银行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为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送上防寒物品。 本报记者阮洋摄。
1月4日,太原小商品批发市场,市民在挑选购买年货和节庆用品。新年伊始,太原小商品市场迎来节庆用品销售高峰。
众多游客在太原晋祠博物馆领略山西古建魅力。杨晨玉摄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实习生王雅婧)2024年12月29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为了迎接2024年冬季旅游热潮,太原推出古建研学游,邀请八方游客走进古建博物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报讯 经过组织申报、专家审核、实地考察、社会公示等程序,日前,太原市商务局认定第五批“太原老字号”,包含10家企业。截至目前,“太原老字号”增至35家。
本报讯 近日,阳曲“博士小院”组织青年博士走进阳曲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一同参观了示范区内的植物提取工程技术中试基地,了解入驻及研发进展情况。阳曲县“博士小院”设立以来,以其汇聚高端人才、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优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助力该县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报讯 为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维护业主与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有序承接、退出,日前,太原出台《太原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退出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今后,无论是物业企业服务合同期满不再续约,还是小区居民不满意物业企业服务要求辞退,都要按照《办法》的规定,依法有序,平稳交接。
本报讯 1月3日从太原市环卫产业管理中心获悉,我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新能源化更新工作取得新突破,首批16辆新能源车投入运行。 2024年,市委、市政府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新能源化更新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加快车辆更新,助力环境保护。
本报讯 1月5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我市10县(市、区)林权不动产证的首批发放工作全部完成。 在林权证发放过程中,我市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发力。
本报讯(记者冷雪)2024年12月31日,在102台液压提升器的同步作用下,重达8720吨的钢屋盖缓慢提升至36.7米标高,标志着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成功封顶,工程项目又取得一项关键性进展。 国内规模最大的“免装修”反拱曲面钢屋盖,国内机场最大承载力轴承,首次应用裸露钢结构的国内机场项目……T3航站楼项目钢结构主体成功封顶呈现了我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个突破性亮点。
本报讯 1月4日市邮政管理局消息,我市加快推进快递员群体基本劳动权益保障落地实施,“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快递员劳动合同覆盖率已达81.6%。 2024年,市邮政管理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太原市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本报讯 1月3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针对《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修改意见。 为贯彻落实太原市规范和监督罚款实施有关工作要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工作,促进和保障行政处罚权的正确行使,市市场监管局起草了《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征求意见稿)》,对《太原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太原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太原市价格监督检查办法》等3部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中具有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事项制定了裁量基准。
本报讯 2024年,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生态、兴产业、树新风,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政府了解到的。
为进一步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心营造关爱离退休老同志的良好氛围,元月2日下午,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离退处组织开展的“健步夕阳情 健康伴我行”健步走活动在迎泽公园举行。活动得到老同志们的积极响应,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参加。
1月4日,随着夜幕降临,省城小店区亲贤北街商圈开启“新年夜经济”模式,夜食、夜购、夜娱等多元化消费方式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热闹起来,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本报讯(记者张毅)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国铁太原局共增开旅客列车69趟,途经集大原高铁开行的动车组列车最高可达132趟,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报讯 11月13日至15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举办全市森林和草原防火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各县(市、区)林草主管部门分管防火工作负责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分管森林防火工作负责人、森林防火重点乡(镇)有关人员等共计105人参加。
本报讯 由市人社局指导,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与合肥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携手合作的“2024年太原市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合肥市专场活动”,近日走进合肥大学(南艳湖校区),近200家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专场招聘活动中,来自合肥、宁波、南京、苏州、海口、太原、芜湖、马鞍山等12个城市的近200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从率先打造太原第一块“标准地”开始,到今天打造3290亩“标准地”,中北高新区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及流程。尤其是尖草坪区和中北高新区“区区融合”发展,两区党委书记一人兼任,一肩联两家,尖草坪区发挥土地空间、征拆保障、社会事务等优势,中北高新区发挥审批便捷、招商引资政策集成等优势,两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标准地”出让工作。
本报讯(记者秦洋 杨帆)国内首部《医学科普文章写作与出版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日前在太原发布。 为了科学指导医学科普文章写作与出版,提高医学科普文章创作质量,推动我国医学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山西医学期刊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领衔,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健康向导》编辑部等近20家机构参与,成立了由来自医学不同学科及卫生出版领域专家组成的编写组,经过多轮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制定了该《共识》。
日前,太原发现一处北魏时期石窟。 11月13日,小雨淅沥,大雾弥漫,记者迫不及待与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裴静蓉相约,驱车来到磺厂村,探访这处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石窟。
本报太原11月15日讯(记者王昕)11月12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河社区在太原市图书馆开展“聆听红色故事、传承斗争精神”——“众艺同心跟党走”艺术党课活动。 本次艺术党课邀请了太原市优秀法制课教师、万柏林区委党校高级讲师钱丽萍和滨河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党员及居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党课。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台。本报记者王昕摄 近日,以“绿赋新生、‘碳’索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山西节能环保、“双碳”产业博览会在太原举行。
本报太原11月15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太原市发布《太原市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太原市要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颗粒物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聚焦PM2.5、PM10和NOX污染防治,突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铁腕治污,加强汾渭平原联防联控,抓实抓细各项措施任务,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报讯 11月15日上午10时,太原市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在万达广场正式启动。10县(市、区)人社部门同步展开政策服务集中宣传活动。
本报讯 11月15日从市环卫产业管理中心获悉,全市建筑垃圾车新能源化工作启动。 据了解,市城管局联合市审批局召开了建筑垃圾车新能源转型与规范运输座谈会,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规范建筑垃圾运输行为,深入落实市政府关于建筑垃圾车新能源化的要求。
本报讯 今年“双11”,太原快递行业的成绩单如何?11月15日,市邮政管理局公布统计信息:从10月21日至11月13日,我市快递业务量超过4301万件,同比增长17.14%。一件件“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小包裹,显示出快递市场繁荣活跃,以及网络消费的持续热潮。
本报讯 11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发布了《2024活力之城文旅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选取35个典型城市为样本,从文旅经济活力、传播活力、服务活力、消费活力及环境活力五大维度,精心构建指标体系,聚焦城市文旅新热潮,发掘活力城市新实践。
本报太原11月14日讯(记者王媛 实习记者姚雅馨)11月12日,太原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交流合作大会举行,围绕太原市半导体产业,共同探讨产业合作发展,共商投资机遇。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出席并致辞。
本报太原11月14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近日,记者从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11月1日起,汾河灌区秋冬浇工作正式开始,截至11月12日,累计引水4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万亩,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秋冬之交,汾河灌区抢抓有利时机引水灌溉,为农田提供充足水分,保障农作物生长,也为来年农作物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本报太原11月14日讯(记者康煜)日前,太原市博物馆发布公告,定于11月下旬举办太原市博物馆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 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公众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文物收藏理念,普及文物鉴定知识,满足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的鉴定需求。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胡续光记者:孙轶琼制作:李慧辰文博山西视频号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近日,在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中,太原发现一处北魏时期石窟,距今1500余年,是太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窟。
日前,《全国首届“我书我曲”作品展》在山西大学美术馆2号展厅开展。此次作品展将于11月16日闭展。
近日,家住在繁峙县繁城镇的邢女士因心脏问题到太原太钢总医院看病,让她没想到的是,繁城镇卫生院的部分检验结果得到这家三甲医院的认可,让她避免了重复检查,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费用。 繁城镇卫生院的检验结果之所以能够得到太原三甲医院的认可,是因为该卫生院临床化学检测的12个项目通过了检验结果互认的审核评估。
11月1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共青团太原市委了解到,太原青年夜校第二期即日起接受学员报名。 今年5月,共青团太原市委试点开办了“青年夜校”,首期开设的软笔、书法、茶艺等优质课程一上线,每班10个名额便被一抢而空。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 通讯员 王梦娜)11月14日,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集大原高铁)怀仁东站、应县西站、山阴南站三座车站站房落成,为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集大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新建线路约268.270公里,其中山西段约197.134公里,共设有8座客运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