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喜芳)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建立健全强制隔离戒毒所法律援助工作长效机制,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法治观念,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1月8日,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太原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同举行“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仪式。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赵云红,太原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席银东,党委委员、政委郭志峰,党委委员、副所长金瑾及相关人员参加。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 宋俊峰)1月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进展及太原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介绍。自2024年5月太原市“四普”工作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已完成三普文物复核1400余处,达成了复核率60%的年度普查工作目标;征集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1月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发改委获悉,太原市制定了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标准及非居民生活垃圾超定额累进加价机制,从今年6月起,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将执行新标准。 在收费标准方面,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按垃圾重量计费80元/吨(收运环节35.2元/吨,处置环节44.8元/吨)。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1月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发改委获悉,太原公布了太原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其中跟市民生活相关的内容包括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住房物业管理费等。 据悉,上述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更新时间截止到2024年12月底。
图为市民正在购买豆腐。本报记者康煜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买一块现磨的豆腐,尝几口刚出笼的蒸馍,喝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再挑一副刚刚写好的春联……年味就来了。
本报太原1月9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今天上午,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5月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启动以来,各普查队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文物复核1400余处,达成了复核率60%的年度普查工作目标;征集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 太原市文物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三普”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其他6处。
太原最美网红桥—晋阳桥水天一色中的南中环桥冬日晨光中的祥云桥(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汾河自北向南蜿蜒穿过太原市区,被三晋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太原汾河上现有通勤桥梁17座,每一座都蕴藏着精彩的故事,行走其间,每一步都是风景。
本报讯(记者史莉)山蛇起舞云行雨,喜鹊争鸣雪点梅。1月8日,由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主办,奠中书院、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承办的“山还是那座山”孟多昕中国画(山水)小品展在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美术馆开展,来自省城的100余名书画界人士参加了开展仪式。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1月9日,记者从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进展及新发现文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开展普查实地调查以来,太原市已经完成了30处新发现文物线索的实地调查。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高振华介绍,自2024年5月实地调查启动以来,各普查队克服野外作业种种困难、吸取总结工作经验,完成“三普”文物复核1400余处;通过向社会征集、向各行各业征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等方式,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
本报讯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云南大理举行。年会现场揭晓了“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娄烦县以“深挖文旅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成功入选2024年度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县。
本报讯(记者 尹哲)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有效缓解了“入托难”“入托贵”问题,为广大市民提供的托育服务更加价低质优。 2023年,我市曾面向全市育龄群众开展了送托意愿网络问卷调查,约八成受访者认为托育价格较高,近一半人认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四分之一的人认为托育服务机构离家、离单位较远,不够方便。
本报讯(记者 何宝国)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管理局、市税务局近日确定太原市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标准及非居民生活垃圾超定额累进加价机制。 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按垃圾重量计费80元/吨(收运环节35.2元/吨,处置环节44.8元/吨)。
一月七日,位于清徐县的山西会馆文化小镇关帝城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中。该项目将打造集展览、表演、饮食、住宿、会议等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1月9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青铜博物馆工作人员(右)讲解战国时期文物——蟠蛇纹建鼓座。乙巳蛇年将至,山西青铜博物馆里与蛇相关的青铜器吸引众多文物爱好者前来探访。
扫码看视频。拍摄:李飞飞制作:李慧辰 近日,太原市晋·酒文化博物馆被申报为全市类博物馆,并完成了挂牌仪式。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1月7日,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公告,1月10日和17日,该中心联合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开设“夜间学生办证专场”,以有效缓解寒假办证高峰,便利广大学生办理出入境证件,满足学生假期出国(境)研学、探亲或旅游的需求。 专场活动共安排两场,第一场时间为1月10日(星期五)17:30-20:30;第二场时间为1月17日(星期五)17:30-20:30。
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解放百货大楼因提供小修小补服务受到市民的广泛称赞。1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工作人员不仅认真为市民缀扣子、补衣服,还提供家电维修、钟表修理、眼镜修理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动物园获悉,该园公布了官方线上购票渠道,提醒消费者谨慎在未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购票,避免产生损失。 近期,太原动物园发现部分第三方平台(如美团、飞猪等)在未经该园授权的情况下,存在私自销售太原动物园门票的行为,且门票价格高于该园官方票价、退票加收高额手续费。
本报太原1月8日讯(实习记者韩潇)近日,太原市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学历提升工程培训班在晋源区西邵村开班。此次培训以“理论知识讲解+疑难问题实地现场解答”的方式展开,邀请太原生态工程学校的专家、老师现场为学员们解决各种问题。
本报太原1月8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为提升教师对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能力,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近日,迎泽区教育体育局在辖区东岗小学举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会。 培训会上,来自不同地区、学校的专家教师带来了精彩的课程分享。
11月17日,采薇庄园滑雪场工作人员正忙着人工造雪,该雪场总雪道面积10万余平方米。连日来,气温逐渐降低,多地冰雪旅游季的序幕已经拉开。
“你家的监控直接对着我家门,一点隐私都没有,赶紧拆了。”“凭什么,楼道是公共区域又不止你一家,我们也是为大家安全考虑。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11月20日,太原市首个以公积金直接支付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租建投·吾悦广场安居公寓开业。今后,申请人在符合相关条件下,签订租赁合同时即可申请公积金提取。
本报讯(记者朱慧)11月24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纪念胡正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山西省作家协会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领导,在并部分作家、评论家,胡正同志家属、家乡代表参加座谈会。
11月24日,太原文瀛公园城市书房,市民正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品茶,享受休闲时光。寒冬时节,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畅游知识的海洋。
本报讯 由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举办的“山西省风景园林优质工程(项目)”等级评价活动近日公布结果,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申报的“兴县高家村唐槐古树保护工程”项目,在经过资料初审、实地考核、专家评审等程序后,最终荣获一等奖(风景园林植物保护项目)。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做好这些“活历史”“活文物”“活档案”的管理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报讯 根据天气预报,最近几天太原市将迎来雨雪天气。太原市交警支队11月22日发布了雪天出行提示,为您出行提供参考。
本报讯 11月23日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太原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为4.66,同比下降2.7%,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四降一平一升”。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二氧化氮,浓度同比下降10.5%。
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8摄氏度,全市最低气温已进入零下。 2017年,太原市被确定为首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11月22日,太原第15届蓝装家博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为中铁十七局建筑公司晋福嵘门窗展商正在为市民介绍智能窗户使用方法。
本报讯(记者丁园)11月19日,记者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随着为期1个月的载货机动车通行管控措施调整期的结束,太原大气污染防治绿色运输示范区也随之建成。根据规定,在绿色运输示范区内,重、中型载货车(含轻型自卸载货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农用机械车全天禁止通行;轻、微型载货车每日7:00—21:00禁止通行,其他时间允许通行;轻、微型封闭式货车和纯电动轻、微型新能源货车全天通行;国四(含)以下柴油货车全天禁止通行。
本报讯(记者高建华)11月21日至24日,根据中联部安排,以尼泊尔共产党(马列)总书记、尼泊尔前政府副总理钱德拉·梅纳利为团长的国际媒体及智库人士联合考察团一行在晋参访。22日上午,考察团在山西广播电视台举行出版传媒领域参访座谈活动,共叙友谊、共话发展。
11月22日,俯瞰省城尖草坪区西墕乡,一湾绿水宛如翡翠嵌入林中,黄绿交织的大地呈现出一幅别有韵味的冬日画卷。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本报太原11月22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11月19日,太原市教育局发布《太原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足球、篮球、排球考试办法(暂行)》。该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足球、篮球、排球考试项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从三个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考试,其余考试项目不变。
本报讯 11月18日,全国县域经济和地理标志的专业研究机构——北京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联合地理标志特产大全网,完成并发布了《2024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揭晓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名单。其中,我市清徐县以639.72的综合指数入选。
本报讯 11月21日,山西移动太原分公司率先部署50G PON(无源光网络),并在小店区紫云府小区成功开通全省首个50G PON万兆家庭用户。50G PON是宽带网络从千兆迈向万兆的关键技术,这也标志着山西移动进入万兆时代,我市成为全省首家、国内首批进入万兆时代的城市。
本报讯 11月22日,“AI在太原 合作向未来”太原市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中海国际中心举行。市政协主席操学诚出席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李军出席。
太原街头上,几位年轻人装扮成不同的动漫人物。本报记者王昕摄 近日,冬日动漫游戏嘉年华活动在太原举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装扮成《仙剑奇侠传》《秦时明月》等游戏或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沉浸式参与。
优化法治化金融营商环境,加强信用卡类金融纠纷的高效化解工作,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太原中院)获悉,太原中院召开全市信用卡纠纷案件座谈会,太原中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四城区法院院长、13家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在太原市汾河畔,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上圆下方,外形奇幻,状似“飞碟”,这就是山西自然博物馆。随着博物馆公众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专业的讲解员、志愿者投身到为公众科普自然知识的领域中,在山西自然博物馆,就有一位特殊的义务讲解员——该馆副馆长康志帅。
走访独居老人送去冬日暖心关怀为保障居民温暖过冬,近日,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深入走访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和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全面了解并解决居民的供暖需求,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温暖过冬。截至目前,已顺利安装车棚及1组充电桩8个插座,基本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存车、充电需求,有效缓解了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连日来,太原市晋源区在姚村镇安诚职业培训学校分批次组织开展2024年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活动。各镇、街分管领导,林业站长,防灭火队员,护林员及防火监测平台人员共近260人参加。山西晚报记者李婷通讯员杨润德摄影报道。
太原地铁2号线长风街站“兴兴服务台”以及工作人员为旅客贴心准备的意见箱、便民物资、医疗急救箱等。“兴兴”志愿服务队还发起“兴中爱”助残活动,为孤独症青年送去“兴相伴”专属品牌服务,向青少年孤独症群体赋能,支持大龄青少年孤独症群体再就业,助力他们开启新生活。
11月2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交通局获悉:为有效减缓过境货车对太原绕城高速公路造成的交通压力, 2024年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建成后,实现太原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过境货车分流管控。联系地址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街187号华宇国际B座13层,邮箱为785064413@qq.com。
11月21日,山西省科技馆内人流如织,市民儿童正驻足观看展品演示、动手操作实验设备,在亲身实践和互动体验中了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 赵夏雨摄。
十一月二十日,山西博物院内,青铜器古朴厚重、传统服饰纹样精美、古建模型巧夺天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申晋光摄。
11月20日,市民漫步在太原汾河公园,享受初冬静谧时光。 范文静摄。
本报讯 11月19日,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有12家企业进入名录,其中包括太原酒厂5G智慧工厂。
为企业开设“开业第一课”、及时进行税收政策培训、以“税银互动”方式助力企业融资……近期,太原市税务局紧贴企业涉税需求,通过一系列“小举措”,助力企业实现大发展。 “开业第一课” “这节课讲得太好了,不仅详细讲解了税费优惠政策,还解答了开票申报的困惑。
本报讯 11月21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确定从11月23日0时至11月24日24时,启动我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应急响应。 根据11月21日省、市专家组联合会商研判,经与吕梁市、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共同分析研判,11月23日至24日,受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24日我市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降雪前湿度增大,以西南风为主,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预测我市空气质量为5级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