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月8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为切实做好寒潮防御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温暖过冬,连日来,万柏林区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御寒物资和关怀。 活动中,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带领救助中心、慈善会工作人员一行走访慰问辖区生活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康宁街社区“康宁之梦行动,情暖特殊儿童”直播活动现场。李安琪 郅羽萱摄 近日,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5部门联合发布全省第二批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认定结果,太原市13个便民生活圈榜上有名,其中包含4个五星级、5个四星级和4个三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本报太原1月8日讯(记者王媛)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1月1日,该局直属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8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23万元,分别比2024年同期增长17.59%和44.68%,太原市文博游迎来2025年“开门红”。 据了解,2024年以来,太原文博游始终热度不减。
滑雪场教练正在教学。滑雪爱好者正在挑选滑雪装备。
本报太原1月8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法治意识,近日,尖草坪区总工会深入辖区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该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与律师团队走进山西新隆盛建材市场有限公司、山西胜创能源有限公司、中北新缘公司等单位,仔细询问企业职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现状与困难提出中肯的建议意见。
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工作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包干负责,通过全程参与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一种工作机制。 近年来,小店区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工作,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安排部署并检点推进落实情况,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项目的区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全体区领导和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项目包保工作领导组,负责领导、指挥、协调推进全区重点项目的谋划、建设和运营等重大工作,研究制定重要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本报太原1月8日讯(记者康煜)1月8日,《世界的纽带——中法艺术百年大师特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旅局主办,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山西高视文化传媒承办。
焕然一新的太原移动营业厅。赵馨摄 新年第一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的营业网点就焕然一新:“红”装营造出热烈的新春氛围,移动“AI”家服务科技感满满,每一位走进营业厅的客户都体验到了无微不至的“心”级服务。
本报讯(记者李炼 实习生乔晨玮)1月7日一早,一列满载青春活力与奋斗梦想的“青年奋斗号”地铁专列在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上线。 “青年奋斗号”主题专列共6节车厢,主色调采用饱和度较高的中国红,象征着青年的热情与活力。
1月7日,寒冬破晓,曙光下的现代化都市高楼大厦与太原双塔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美丽的都市晨景图。 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本报讯 近日,太钢在教培中心举行新时代晋阳工匠学院(特色分院)揭牌仪式,标志着太钢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迈出新征程。 据介绍,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省总工会印发《“1+N+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建成1所山西工匠学院、27所市级省级(产业)工匠学院、40所工匠学院分院的目标。
本报讯 1月8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4年,太铁货物运量突破7.88亿吨,创该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货物年运量最高纪录。 太原局集团公司路网纵贯三晋南北,横跨晋、冀、京、津、陕、蒙三省两市一区,管辖着大秦、侯月、瓦日等货运干线和支线,承担着山西省和周边省(区、市)货运重任。
新年伊始,《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在“申遗成功”的首个春节假期,“年味游”正成为2025年春节国内游游客的不二之选,太原上榜全国年味目的地城市榜单,位列第五。 温暖团圆 年在太原 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一砖一瓦都透露出浓浓的年味 你是否已经迫不及待 想要沉浸在这地道的“热闹”中 细细“品”这浓郁的年味儿 走吧 让我们一起抢先感受这座城市 独特浓郁的节日氛围 太原古县城 在太原古县城 体验一把地道的北方春节 赶集市、逛庙会,赏花灯、品尝地道小吃……想象一下,在古县城古色古香的院子里,与家人共度新春,该是多么有滋味的一件事啊! 贴上春联,提着花灯,在古街漫步,配着夜晚的烟花表演,体验一把“东风夜放花千树。
本报讯 1月6日从清徐县获悉,该县自2024年年初以来,围绕农业农村关键任务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搭建培育平台等举措,统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培训、乡村治理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种养加能手培训,已培育高素质农民828人。 为确保培育工作有序进行,清徐县及时制定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方案,普及绿色种养、科学施肥用药、农产品安全、农业减排固碳等专业知识,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及“三品一标”技能培训,协同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业科普,确保培训实效。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高航)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杏花岭区了解到,由杏花岭区富力城北社区建设的全国首个“光营养爱眼小屋”正式对公众开放。 “光营养爱眼小屋”是一个集科普宣传、视力筛查、近视干预、缓解成人眼睛亚健康为一体的综合性物理空间。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 薛建英)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1月7日一早,一列满载青春活力与奋斗梦想的“青年奋斗号”地铁专列在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上线。
年终岁尾,距离农历蛇年春节还有二十多天,不少家庭投入“年末大扫除”的热潮之中。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太原家政服务需求迅速攀升,不少家政公司订单量激增,迎来业务高峰,擦玻璃、洗油烟机、打扫家的订单排在前三名。
1月7日,恰逢农历腊八节。清晨时分,太原市迎泽区劲松社区的赵奶奶便品尝到了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当您遇到困难了,进来说一声,请您吃一顿,管饱!”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潮汕聋姐肠粉店门前显眼的位置,有这样一句话。温暖的语言,让寒冷的冬天暖意融融。
本报讯 11月19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京发布《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百强区、中部百强县市、中部百强区4个名单。其中,在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榜单中,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上榜,分别位列第22位、38位、43位、58位。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为进一步落实“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和“听民意办实事”项目,11月15日,太原市人社局、市社保中心联合杏花岭区人社局和区社保中心在龙湖万达广场举办“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活动当日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1120份,解答疑难问题900余人次。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记者王媛)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据了解,这处石窟位于磺厂村后山山腰,坐北朝南,长、宽、高均在1米左右。
一车队修理工正在检修公共自行车。本报实习记者韩潇摄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为全市4.1万余辆公共自行车进行了“体检”,确保公共自行车在寒冷天气下能够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为市民的骑行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阎望月正在向记者介绍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内的老物件。杨润德 韩暖晴摄 古村生活记忆馆是“乡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最朴素、最根本的活动反映”的真实记录,传递着乡村和乡民的“记忆”。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韩潇 通讯员韩青芸 钟清)“暖气管网改造好了,今年我们终于能过个暖冬了,社区真心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大伙儿心里都暖暖的。”近日,迎泽区文庙街道新城北街20号院1号楼和11号院6号楼的居民代表们手持两面鲜红的锦旗来到文庙街道办事处,感谢新城北街社区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暖问题。
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本报记者王媛摄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记者王媛)“现在用无人机打药,省时又省力。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 通讯员曹小莉)近日,古交市西曲街道迎宾路社区与古交寅昌月嫂家政公司签约,为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就业率。 据介绍,迎宾路社区是个老旧小区,通过前期摸排,共有80多名妇女有就业需求,她们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需要找一个可以灵活就业的岗位,联系家政公司进入社区,正符合居民的需求。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为增强辖区居民分辨诈骗的手段与识骗防骗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保障辖区居民财产安全,连日来,万柏林区西铭街道西铭村在辖区开展了反诈宣传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开展以来,西铭村网格员利用“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
西邵村村民正在管理茴子白。杨润德摄 铺设自动化采摘运输轨道,温湿管控、光照强度、酸碱调节、水肥一体等全自动远程监测管理,棚前棚后全部安装滴灌喷灌设备……在晋源区姚村镇西邵村的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蔬菜大棚变身为“绿色车间”,通过现代农业智能服务系统,悉心“呵护”农作物茁壮成长。
11月20日,太原市租赁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太原市吾悦广场举行,标志着国企牵手住房公积金,助力新市民及青年人才发展有了新举措。
11月13日上午,一名孕妇走进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柳巷派出所户政大厅,咨询户口迁移问题。原来,来人赵女士与丈夫均为河南人,由于工作原因,前年两人在太原购买了住房,目前眼看孩子快要出生了,但两人户口迁移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最近一直在为未来孩子落户问题忧心忡忡。
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下简称“小店法院”)推出了新的举措,当事人自己可以通过扫码,挑选自己的调解员。“案件赋码的推广应用在依法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也便利了我们更好地把握案件进展,回溯办案过程,对调解员进行监督,对于营造流程规范、公开透明的司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阳曲县高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村将持续推进乡村养老服务工作,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层次、优质便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网恋后,素未谋面的“男友李文强”提出想让太原市民周女士“帮个忙”,结果周女士“莫名其妙”便触犯了法律。事情办成后,李文强突然失联,随后,周女士接到银行通知,新开的账户被冻结,周女士这才对李文强产生了怀疑,但是前期建立的好感仍然没有让周女士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直到民警上门,周女士才如梦初醒。
医院护士接诊患者宝宝。据该院工作人员介绍,秋冬季节换季,气候干燥,小朋友们呼吸道感染增多,日均输液量从平时的百余人增至400人。山西晚报记者胡续光摄影报道。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自然人)、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5大类12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纳入首批通办事项,后续将逐步覆盖国有土地上全部房屋登记业务。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办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环卫工作是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让城市变得更加整洁有序,10月24日,省总工会、太原市总工会、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办了庆祝“山西省第28个环卫工人节暨表彰大会”,进一步弘扬“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眼下,太原市城乡管理局以“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颜值,全市城管环卫部门在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扬尘治理上下功夫,在创城创卫、厕所革命、垃圾分类上做文章,有了不少新尝试,以更加智慧的设施,更加精细的工作让环境治理变得简单高效,守护着城市的“颜值”,也守护着居民的笑容。
11月16日,太原双塔寺景区内,各类树木与清澈的湖水、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相映成趣。游客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之中,沉浸式感受生态之美与自然之趣。
世界上单一工厂规模最大、工序最全的挖掘机智慧工厂。太重自主研发设计的智能化起重方案,让作业更精准、更安全。
连日来,太原市晋源区3000多亩晋祠水稻喜获丰收,稻农们加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11月10日一大早,晋祠镇稻田公园就热闹了起来。
11月18日,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老师正在教学生们绘制“飞天仕女图”。当日,该校举办“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绘画、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走进历史,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本报讯(记者闫杰)11月19日,由全国电子商务协会联盟、山西省商务厅、太原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山西省电子商务商会主办的2024山西省电子商务大会在太原举办。 会议以“打造诚信、秩序的电子商务发展生态”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分享实战经验,探讨发展趋势,推动政策和市场对接,共同推动山西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今年40岁的胡东坡,是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十七局太原队(以下简称抢险救援队)常务副队长。参加工作17年来,他闻警而动、迎难而上、向险而行,先后23次冲锋在隧道塌方、煤矿透水、抗洪抢险、森林火灾第一线,协助救出被困人员89人。
本报讯 11月20日,太原市租赁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当天,我市首家以公积金直接支付保租房房租的项目——租建投·吾悦广场安居公寓正式开业,符合条件的人群下个月即可享受到此项利好政策。
本报讯 11月20日消息,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全国“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征集活动结果揭晓,9人被确定为全国“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其中,太原市“龙城之声”合唱团指挥杨芳入选。
入冬的太原寒意渐浓。跑了整整一上午的车后,出租车司机陈师傅来到小店区电子街的太原市巡游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群众安康工作服务站略作休息,吃点自带的午饭,喝杯热水,顺便接受一会儿服务技能提升培训。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记者 王媛)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据了解,这处石窟位于磺厂村后山山腰,坐北朝南,长、宽、高均在1米左右。
一车队修理工正在检修公共自行车。本报实习记者 韩潇 摄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为全市4.1万余辆公共自行车进行了“体检”,确保公共自行车在寒冷天气下能够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为市民的骑行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山西多地的农贸市场提前备货,保障蔬菜肉类等产品供应量足价稳。11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气温持续下降农贸市场做好货源储备》为题,报道太原农贸市场提前备货,蔬菜肉类产品供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