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日,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暨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并开幕。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晚唐五代建筑基址、太原市阳曲县北塔地金元墓地两个考古项目汇报,有望评选“2024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本报讯 时下正是节后劳动者换岗、企业复工关键期,2月28日,2025年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娄烦县万家福广场举办。 本次招聘会由娄烦县委、县政府和市人社局主办,娄烦县民政和人社局与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承办。
本报讯 3月1日,龙城污水处理厂项目工地,200余名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正全力以赴加快桩基工程施工进度。目前,这一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重点项目,支护桩已全部完成。
2月24日,太原公交第四汽车分公司尖草坪修保车间对运营车辆开展春季车辆保养工作,保障车辆安全稳定运行,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赵夏雨摄。
本报太原2月28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 通讯员张昕)近日,太原地铁2号线运营单位——中铁电气化局太原中铁轨道公司在太原地铁2号线全线车站启用“爱心如厕卡”。 在使用“爱心如厕卡”时,乘客需将本人的有效证件,如身份证等,交由车站客服中心员工暂时保管,员工登记后为乘客发放“爱心如厕卡”,乘客可凭卡通过客服中心进站、出站。
2月23日,太原市汾河景区足球场上,小朋友在参加训练。孩子们追逐奔跑、挥洒汗水,在运动中享受美好春光。
2月23日,太原永祚寺双塔在暮色中静静矗立,塔身轮廓被暖黄灯光勾勒。抬眼望去,城市华灯初上,古韵悠悠的双塔与现代都市的繁华交相辉映,一幅“古韵今辉”画卷就此铺展。
本报讯 为有序保障晋源区贞观街“二月二龙抬头”大型民俗展演活动顺利举办,3月1日,多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3月1日13时至21时期间,原途经贞观街的79路、310路、856路等公交线路将临时改线运行。
本报讯 2月27日下午,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与太原西山生态文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召开“西山片区乡村振兴项目论证会”,围绕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示范项目等重点工程展开深度探讨,达成合作意向。 会议聚焦生态修复、农文旅融合、新兴业态培育这三大核心领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希望通过政、银、企三方协同发力,破解融资难题、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项目加速落地。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姚凡)近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太原局”)获悉,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落下帷幕,国铁太原局累计旅客发送量达947.1万人次,同比增加24万人次,增幅2.6%,圆满完成春运运输任务。 为科学安排春运客运能力,国铁太原局根据客票预售、候补监测数据,精准实施“一日一图”,通过动车组列车重联,加开夜间动车组等方式,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栗美霞)2月25日至26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旅厅主办的2025年“两节”全省优秀剧目展演迎来一场感人至深的经典大戏——阳泉市晋剧院携晋剧《芦花》登陆太原华夏剧场,为观众献上了一份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戏曲大餐。 《芦花》改编自《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故事,讲述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孝行。
哪吒文创商品吸引年轻人驻足观赏。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持续攀升,不仅点燃了各大影院,更催动太原文创市场强势升温。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太原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了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了环境风险。 据统计,2024年太原市共有1562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完成2023年度产废年报申报登记工作,1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按要求完成了经营情况报送。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李婷制作:张琪 2月26日,在太原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迎泽代表团全团会议结束后,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倪日北。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2月27日,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发布关于新建路改造工程方案及选址的公示。 公示显示,新建路改造工程北起北沙河南沿岸,南至迎泽大街,道路全长约3.6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用地面积约18.6公顷。
山西晚报讯(记者 宋俊峰)2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获悉:自2月19日开始,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承担的柏杨树北二街、柏杨树北二巷、坝陵街、许坦东街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工程相继全面复工。工程完工后,将实现雨污分流目的,雨、污水排放更加顺畅,并为周边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飞飞)2月27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选举周计伟为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范兆森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志东为太原市监察委员会主任,袁尔铭为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剑、王振军为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李婷制作:张琪 “太原的古建,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它们不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文化传承的脉络。
初春已至,太原市鲜花市场逐渐热闹起来。2月27日,在省城万象城一家花店里,品种繁多的鲜花吸引了不少顾客,鲜花消费迎来销售旺季。
2月25日,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孙宇收到了一面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寄来的锦旗,上面绣着“见义勇为施援手,弘扬社会正能量”几个大字,以表达对他英勇救人的感激之情。 2月19日晚11时,结束探亲的孙宇,在途经福州时来到闽江边欣赏夜景。
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五,晋源区姚村镇大元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锣鼓喧天、欢笑阵阵,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身穿喜庆的节日服饰,以富有特色的民俗表演迎接新的一年。 大元村是一个有着250余户人家的平川小村。
春节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时,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环卫工人和交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市民提供整洁的环境和安全的出行保障,让节日的氛围更加温馨、祥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节我在岗”的责任与担当。 守护城市洁净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城市,综改示范区公用服务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们已经奔赴街头,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本报讯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返程高峰到来,太原周边高速部分路段可能出现拥堵。2月2日,高速交警一支队向大家提示了可能发生拥堵的路段及绕行线路。
本报讯 近日,太原市总工会慰问团先后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平阳路派出所,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在工作一线的职工和公安民警,为他们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与诚挚问候。 当千家万户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中时,市第三人民医院值班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守护着市民健康安全。
本报讯 2月2日8时24分,太原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范围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5到6级,阵风可达7级或以上。
本报讯 2024年,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民为核心,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全年核发不动产权证书239809本。 去年以来,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多项创新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办理相关业务。
近日,太原文庙街道双塔寺一社区与驻地单位联合,共同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活动——蒸花馍,让社区居民在欢乐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与传统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本报讯(记者李兵)太原公交作为连接城市精彩生活的交通服务载体,全力打造“公交+文旅”新业态服务,近日,太原公交集团公司推出的观光巴士上线试运行。 据了解,太原公交观光巴士有三个主题—— 寻味老太原主题:以钟楼街“IP钟”的形象为元素进行了外观设计改装,其中添加老太原美食味道来呼应主题,例如老鼠窟元宵、杨记灌肠、六味斋等美食元素形成互动。
2月2日,省城钟楼街上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市民、游客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享受假期。 郭苑甫 摄。
过年出门旅游,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年俗。今年春节假期,有市民从景点出来,直接发快递把买到的纪念品寄回去,轻松游玩;有人先搭乘大交通抵达目的地,再租车自驾;还有人在社交平台与网友分享游玩攻略,“听劝”不走弯路。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晋祠天龙山景区晋祠博物馆,可见全国各地的车辆有序地驶入停车场,京、津、冀、蒙、辽、吉、黑、苏、浙、皖、赣、鲁、豫、粤、渝、陕、青……景区内,天南海北的方言融在一起,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这是晋祠天龙山景区正式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
新春佳节,热闹喜庆氛围浓郁,“蛇元素”商品热销市场。无论是商超、市集,还是各类景点、小店,随处可见与“蛇元素”相关的玩偶、饰品、食品……生肖经济成为开年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 这个承载千年华夏情的盛大节日,带着阖家团圆的欢笑、辞旧迎新的期许,迈向了世界文化舞台。但春节的魅力,远不止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那些承载着美好愿望、烘托着节日气氛的年画,也是不可或缺的“年味担当”。
娄烦县税务局日前主动靠前服务,提前研判、早做行动,为纳税人提供贴心帮助,为娄烦县城的春节经济添柴加薪。 走进娄烦县太原老菜馆,各式各样的熟肉制品以及包装精美的礼盒琳琅满目,饭店里的工作人员向顾客介绍产品、称重、打包、结账,忙得不亦乐乎。
“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这趟不虚此行。”长沙游客陈熙钰携家人来太原体验后,表示解锁了不一样的年味。
本报讯 新春佳节,记者走访市场注意到,太原的餐饮市场呈现一派火热景象,尤其是商圈里的餐饮门店更是“一桌难求”,“春节档”餐饮燃起浓浓烟火气。 “您好,几位,有预订吗?”1月31日临近中午,位于西羊市街的一家特色饭店客流量猛增,迎宾员热情地接待来宾。
本报讯 春节假期,太原植物园花团锦簇、花香四溢,4个主题花卉展各具特色、3座温室姹紫嫣红,还有非遗展演、威风锣鼓、小丑巡游以及各地美食小吃等,拉满浓浓的蛇年新春氛围。1月29日到2月1日,日均两万余名游客走进太原植物园游玩赏花,共庆佳节。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近日,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正式开馆。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华严经石刻唯一完整、最早的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石刻版本,为唐代佛教文化遗珍。
2月1日,省城迎泽公园阳光明媚,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市民在此热情参与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快乐锻炼,享受健康生活。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那时候去逛庙会、赶集,爸妈总会给我买个小糖人,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趁着春节假期,我们带女儿来凑凑热闹。
1月27日清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映照在大红灯笼和五色彩灯的年味儿里,职工们裹紧棉服紧走几步,不远处的职工食堂灯火通明,饭菜的香气向四周氤氲开来……“刚进来时身上还是冷的,一碗大骨羊肉汤下肚,再吃张刚出锅的葱花烙饼,配上几样小菜,浑身上下暖乎乎的,别提多美了。”丰盛暖胃的早餐让准备下井的矿工兄弟干劲十足。
春节假期,地铁2号线依然繁忙。不少市民坐着地铁拜大年,也有许多外地游客坐上地铁去各个景点游玩。
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 1月30日消息,在太原建设的19个项目进入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前期项目名单。 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办公室公布的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前期项目名单,涉及58个重点工程。
晋源八碟八碗。李志江摄 春节期间,走进稻荷听泉餐饮公司,一股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切剁声欢快悦耳、笼灶中传出阵阵香气。
春节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但对于护林员们来说,却是巡山护林的关键时期。每逢春节,他们都坚守在护林防火的最前线,用脚步丈量管护林区的每一寸林地,用行动守护着绿水青山。
本报讯 这个春节,不少家住迎泽区的居民用上了洁净、安全的天然气。过去的一年,在迎泽区相关部门的努力下,49个小区的1.2万余户家庭用上了天然气,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蛇年春节,我市多处繁华商圈迎来消费热潮。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百货商场、超市卖场客流激增,购物、娱乐、餐饮、观影……人们为快乐消费、为松弛感买单,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春节期间,有人外出旅游,感受壮美山河。也有不少人留在太原,走进景点、影院、图书馆、展览馆、健身房或公园,感受别样的年味。
本报讯 打卡博物馆,成为市民欢度春节的热门新选择。在博物馆里过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
本报讯 春节假期,来太原感受年味的游客不少,街头巷尾开门迎客的店铺也挺多。规模较大的超市、商场,以及一家家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便利,也让年味瞬间升腾起来,洋溢着新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