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3月5日,全市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启动活动举行。 活动以“志愿新时代,融合新发展”为主题,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主办,尖草坪区委社工部协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
本报讯 3月5日消息,《太原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同意开始实施。我市压紧压实防控责任,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处置森林草原火灾,保护森林草原资源。
3月5日,太原市青年路二社区组织党员、网格员开展雷锋日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该社区通过开展反诈宣传、发放宣传单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切实提升居民防范意识;网格员与党员走街串巷,规范摆放自行车;邀请中医专家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为老人们提供个性化理疗方案。
本报太原3月5日讯(记者王媛)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3月5日,一支由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到太原市尖草坪区二电社区,开展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专业技能服务居民,用暖心行动传递文明新风。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结合家庭春季植物养护特点,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同时详细介绍每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养护要点。
弘扬雷锋精神,传递爱的火种。3月3日上午,“‘锋’火相传红领巾、志愿闪耀新时代”山西省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出征仪式在太原市迎泽区大南关小学举行。
3月5日,春风和煦,上午10时许,省城公园时代城购物中心广场上,一辆献血车静静停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由太原市血液中心与万柏林区小井峪街道联合举办的“党建引领学雷锋,无偿献血见初心”公益活动现场。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3月5日,太原市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启动仪式。在活动现场,全市10个融合试点社区和专业社工、社会组织进行结对,并签订《太原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框架合作协议》。
本报讯 3月4日消息,《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近日印发,要求今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太原市、大同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达到40%以上。 《计划》提出,各地要持续优化“链长+链主”制度体系,实施产业链、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不断激发产业链发展动能,全方位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3月5日,全市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启动活动举行。 活动以“志愿新时代,融合新发展”为主题,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主办,尖草坪区委社工部协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
本报讯 日前,全国妇联隆重表彰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3月5日,万柏林区司法局消息,千峰司法所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唯一获此项表彰的集体。
本报讯 3月5日消息,《太原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同意开始实施。我市压紧压实防控责任,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处置森林草原火灾,保护森林草原资源。
近日,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太原市各地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活动、举办“雷锋集市”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组织居民及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展示新时代志愿风采。 为给居民打造沉浸式学雷锋的实践课堂,从3月2日开始,太原市迎泽区迎泽街道并二社区特别为辖区居民打造的“雷锋集市”热闹开市,在活动现场,一个个便民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
迅速将开水降温至50℃左右的降温杯、夏天户外使用的降温马甲、汽车保暖坐垫、清凉靠背……2月25日,走进清徐经济开发区内的中化学赛鼎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个个用相变储能材料制成的产品令人眼前一亮。 “其实,相变很容易理解,就是物质的物相(固、液、气等)发生变化的过程。
3月4日拍摄的太原晋祠公园,春意融融,画意无限。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不少市民走出家门踏春赏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本报讯 3月4日,山西省首届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颁奖仪式在山西财经大学(坞城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太原市公安局在此次大赛中成绩斐然,选送的万柏林分局反诈中心“‘星火’反诈,照亮万家”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迎泽分局迎泽派出所“青二义警,邻里守望”项目斩获大赛三等奖。
本报讯 市卫健委3月4日发布消息,在2025年全省老龄健康妇幼健康人口与家庭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市就安宁疗护工作作经验交流。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成13个安宁疗护试点单位、10个安宁疗护病区,安宁疗护床位共600张。
本报讯 3月3日下午,太原市2025年度重点项目推介会召开。会议由太原市委金融委主办,以“携手金融力量 赋能项目发展”为主题,旨在集中推介一批引领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搭建项目与金融要素对接的服务平台,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缺少资金、金融机构难找项目的供需矛盾,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图为家博会上的全屋净水系统吸引市民驻足询问。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2月28日,2025年太原春季首场家装博览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众多太原市民前来选购。
2月10日,太原市迎泽公园泽众书院内,市民正在欣赏花卉和盆景。春节期间,迎泽公园举办以“春色满园,花开盛世”为主题的迎春花展,丰富了太原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
连日来,尽管天气寒冷,但太原汾河湿地公园未结冰水域热闹非凡,许多野生水鸟在这里停留觅食。近年来,汾河太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质不断改善,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2月8日,夜幕下的太原双塔公园灯光璀璨,美不胜收。古建筑与现代科技融合,尽显北方园林的独特韵味,令游客流连忘返。
本报讯 2月10日,同程旅行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TOP50旅游目的地榜单,其中,太原市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功跻身榜单第6位,展现了其在国内外游客中的高人气和吸引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太原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数百名高龄独居老人和志愿者有个“窗帘之约”:每天早晚,老人通过拉窗帘报平安,这个约定已经持续了近四年。今天(2月10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走进这个守望老人安康的温暖约定。
央视网消息:临近元宵节,在山西省太原市,特色传统元宵迎来产销旺季,购买元宵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老字号食品店外更是排起长队。 虽然这两天天气寒冷,在太原钟楼街的一家老字号元宵店门前,购买元宵的市民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
春节过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园熙熙攘攘,各种年俗文化活动,以及几百家商铺和上千个摊点吸引着游客和收藏爱好者游玩、研学、淘宝。 小井峪村西靠太原西山、东临汾河,三条城市主干道围绕。
家人们谁懂啊!春节的余韵还在空气中弥漫,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就风风火火来接力啦!从现在起到 2 月 13 日(正月十六),太原方特“潮味中国年” 新春主题活动正式开启“元宵狂欢副本”,各种活动直接把氛围感拉满,让人嗨玩不停! “白 + 夜” 畅玩不停,元宵嗨玩爽翻天 元宵节,作为新春的终极大彩蛋,满满都是团圆和祈福的美好寓意。从现在一直到 2 月 13 日(正月十六),太原方特持续开启沉浸式 “白 + 夜” 欢乐畅玩模式,把传统民俗和现代娱乐狠狠拿捏,给游客们安排一场“有吃有喝、能玩能乐、可看可赏”的元宵奇幻大冒险。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近日,墨染春桃·金蛇献瑞——三晋名家之“古籍里的春联”展在太原市图书馆展出,以笔墨为载体,为市民读者送上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据介绍,在乙巳蛇年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从馆藏文献中撷取文辞典雅、寓意美好的20副春联面向公众发布,包括来自明刻本《刻精选百家锦绣联》的“春随斗柄转;人与物华新”,来自清抄本《集唐对联》的“道随时共泰;人与物皆春”“旭日临门早;春光及第先”等。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今年春节,太原凭借丰富的非遗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活动,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太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4%,非遗相关项目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近7.5倍。
求职者正在咨询岗位信息。 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9日讯(记者王昕)2月7日—8日,太原市杏花岭区零工市场在太原龙湖万达广场连续开展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专场招聘活动。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名家荟萃,百福迎春”当代书法名家百“福”书法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三号馆)开幕。该展览旨在深度挖掘与弘扬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福”文化,更希望借这些饱含祝福的作品,将最真挚的新春祝福送给观众。
2月3日,在省城一家商场的室内冰场,或家长陪伴孩子、或好友相约,市民们在节日里尽享冰雪运动的快乐。 本报记者安晓奕摄。
2月7日,太原动物园内,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享受惬意的假期时光。 赵夏雨摄。
本报讯 春运大幕拉开以来,太原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采取多种措施,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针对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多、旅客年龄跨度大等特点,太原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在太原火车站、太原南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增派警力,科学调整巡逻频次,延长执勤时间,严密监控站区及周边道路秩序。
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工作人员正在切割桂花馅儿。本报通讯员摄 元宵节将至,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党支部赴红色教育基地阳曲县店子底支前模范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武慧萍摄“银耀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2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69.6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07.56万元。截至2月4日,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80.8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38.16万元,分别比2024年同期增加48.38万人次和845.71万元,增长149.19%和289.18%。
2月9日,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举办的第四届花灯节上,舞龙、背棍、打铁花等非遗节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拍照。 本报记者刘通摄。
本报讯 春节期间,太原市博物馆迎来近4万人次观众,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为满足观众延续“年味儿”的愿望,市博“新春有好‘事’”主题活动将持续至元宵节,持续带来节日的欢愉与文化的韵味。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 “从去年到今年,趁着以旧换新活动,把自己和父母家中的电视、冰箱和洗衣机等都换了,这新家电功能更多,也更智能、更环保,好看更好用。
本报讯 2月7日记者从紫林醋业获悉,紫林山西陈醋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 销量是品牌实力最好的“试金石”。
市民在近距离体验非遗项目。本报记者康煜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古色古香的美人扇、栩栩如生的人物面塑、意趣盎然的葫芦烫画……市民欣喜地穿梭其中,或驻足欣赏,或亲身体验。
本报讯(记者丁园)2024年,太原市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日前,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2月8日拍摄的太原汾河湿地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彩画。远处山峦朦胧,与湿地相映成趣,尽显宁静与壮美。
本报讯 2月8日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太原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高海英)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不仅满载着游子归乡的殷切期盼,更象征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这个春节,我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家人回太原老家团聚。
立春以后,乍暖还寒,室外温度骤降,供暖压力也随之增加。巡线供暖工需要在4米深的地下井室内“把脉问诊”,检查管道是否有漏洞。
本报讯 2月7日,太原市政府公布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4项代表性项目。 经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申报,市非遗专家组评审等程序,市政府批准将6个类别的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入我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报讯(记者 刘晓亮)针对连日来的大风降温天气,2月7日太原供水集团提醒广大用户,注意给家中的用水设备“添衣保暖”,谨防水表、水管等用水设施冻坏。 他们提醒,要掌握一些用水设施的防冻常识:1.外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