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活化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本次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2025年春节,山西将推出升级版“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春节文化旅游产品。
12月4日,第11个“国家宪法日”当晚,央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专题节目播出,揭晓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2024年度致敬英雄”。其中,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魏官元获“2024年度法治人物”荣誉称号,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韩旭辉获“2024年度致敬英雄”荣誉称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通过实施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等,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牢牢把住“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思想关口,推动“节粮爱粮”深入人心、付诸行动。
近期,各大平台有不少直播间打着“工厂直发”“工厂实景直播”等名义带货。主播端坐在商品堆中,身边是流动的生产线,给观众营造出身处工厂的景象。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对如何深化“光盘行动”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饮服务网络平台、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零售商、消费者等“餐饮链”各方提出的行动策略,无疑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近日,山西顺丰在太原21个网点率先开启“夜派”服务,每天增加一个晚间派送频次。此举无疑是快递行业的一次创新尝试。
在广州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省组织82家知名企业携300余种特优农产品参展,再次叫响“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名头越来越响的“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羊肚菌、猴头菇等山珍,白对虾、大闸蟹、三文鱼等“海味儿”,让“运”字号农产品形成矩阵……这启示我们,山西农产品“走出去”“火起来”,就要走好“特”“优”农业发展之路。 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沈海涛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统计表明,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加之消费环节的食品浪费,数量之大、不容小觑。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当下,微短剧凭借其篇幅短小、情节紧凑、内容多元的独特魅力迅速走红,在文化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山西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全力营造广电视听领域创作良好环境,鼓励和扶持微短剧精品化发展。
省水利厅等五部门于日前联合印发《山西省加快节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发展节水产业,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水是山西之短,亦为治晋之要。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作品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是党中央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完成新时代文化使命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 《决定》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多地探索并实践“以电折水”的灌溉管理方式,有效推动了农业节水灌溉和智慧化管理,提高了地下水资源的监管效率和管理水平。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近段时间,山西省总工会逐步构建以省级大赛为引领、各市和省级产业工会竞赛为主体、企事业单位竞赛为基础的三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全省每年开展2000场次技能竞赛。
习近平主席近期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围绕中美关系和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入遗,不仅仅是一项文化荣誉的获得,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的有力展现。
12月6日,一列满载165辆国产品牌汽车整车的中欧班列从长治长铁绿能物流园缓缓驶出。这是中欧班列首次从晋东南地区始发,也是国铁郑州局在山西省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
40年前的今天,1984年12月7日,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人民日报) 光阴流转,身体力行。
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12月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近日,有群众实名举报,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问题大米,引发关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14日发布通报称,涉案企业存在标注虚假保质期的违法行为。
近日, 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公布了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山西3个项目入选。环五台山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心意拳、挠羊赛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为提升我省住宅小区的建设品质、环境品质和服务品质,省住建厅在全省开展2024年度“好房子、好小区”示范项目评选暨“提升住宅品质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我们要把新房子、新小区建成“好房子、好小区”,更要结合城市更新,把老房子、老小区改造成“好房子、好小区”。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4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太原市以91.8的总体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沈海涛图国庆假日,我省旅游延续了《黑神话:悟空》带来的爆火热度,各项旅游接待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建设文化旅游强省,让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任务艰巨。
要深挖区域历史文化、民俗节目、美景美食等特色,持续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加与游客黏性,让游客在“可见、可感、可享”的感知中“心向往之”。
今年国庆假期,县城旅游成消费亮点。国庆期间,隰县小西天景区因游客激增致排队较久,引发不满,尽管当地拿出最大诚意、推出最有效举措,逆转了口碑,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景区接待能力的提升已是迫在眉睫。
副县长在景区现场为游客献唱、交警在高速口赠送游客香梨、上党梆子演员为排队游客奉上戏曲演出……国庆假期,山西旅游热度空前, 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84.4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46.90%。副县长当导游、公安局局长当交警、为排队游客安排乐队表演,无不彰显“游客就是座上宾”理念。
针对可能发生的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要提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灾害天气,及时优化收购安排,最大程度降低因灾损失。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一个企业结对一个乡村形成帮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三农”为服务方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一个村的产业发展,企业将自身资源、商业、技术带进乡村,帮助乡村实现产业振兴。
“稳经济的关键是稳企业”“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停、不会少”……近日,从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到接连三场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助企”成为关键词,一揽子增量政策将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中国少年儿童队正式成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5亿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0月10日至12日在山西太原、陕西西安调研房地产、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外贸等工作。何立峰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保交房工作,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在建已售商品房如期保质交付,积极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筑底企稳。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纪念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各地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山西日报) 少年先锋队作为党培养少年儿童的重要组织,其七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无数红领巾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足迹。
自1979年始,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我国,节约粮食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绿色勘查、产能布局、绿色智能开发、清洁储运、多元高效使用等产供储销全产业链进行系统布局。提升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水平,将绿色开发理念和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原则贯穿煤矿勘查、设计、建设、生产全过程。
对症施策,分类消化;下沉街办,现场化解;延伸服务,形成“温度+速度+态度”政务服务新常态……为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今年9月以来,太原市开展了一系列清零行动“回头看”,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并取得显著成效。(来源:10月11日《山西晚报》) 不动产登记工作关系着群众、企业的财产权益,是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
10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实际,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日前,太原市数据局申报的《智慧养老数字化平台 开辟养老全产业智慧服务新路径》数字化转型案例,从全国各地推荐的293个案例中胜出,入选国家数据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城市。(来源:10月13日《山西日报》) 我国老年人群体庞大,养老服务事关千家万户。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特色农产品进城,优质消费品下乡,文旅消费新场景加速下沉……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成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每年省委一号文件均把数字乡村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正踏浪而行、乘风而上。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承担了两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任务的试点县,泽州县许多村通过“农地入市”,尝试以出租、出让等多种有偿方式,让闲置、废弃的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进入交易市场。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今年6月底至9月底,山西省公安机关针对夏季治安特点和安全稳定形势,开展了严打各类违法犯罪、严整突出治安问题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坚决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来源:10月10日《山西日报》) 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发布,从总体要求、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等6个方面、提出了21条举措。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安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
自2021年“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部署,凝聚民企力量,强化分类指导,广泛宣传发动,在广袤的农村建立起一个个民营企业推动“产业兴村”的样本,书写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生动篇章。全省1948家民营企业实施项目2655个,结对帮扶3220个村,累计投入资金438.5亿元。
国庆假期首日,来自苏州的赵月璐从太原南站乘坐免费“小红巴”前往忻州佛光寺。“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坐巴士很方便,不仅有纪念车票,还领到了限量版香灰手串和‘通关文牒’。
9月30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行驶在吕梁市区。该车加氢时间约6分钟,加满一次续航里程约300公里,再加上投运的500辆氢能共享单车,标志着吕梁市公共出行领域开启绿色零碳新时代。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