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叶光富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李聪、李广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奋发进取、守正创新,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飞天梦想无垠,探索步履不停。中国向太空跨出的每一步,都清晰记录着我国航天工作者筑梦追星的精彩篇章。从我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到2003年10月中国从杨利伟只身赴太空,到“太空三人组”不断更新,中国航天一步一步蹚出了实现载人航天伟大梦想的现实,航天员名单也逐渐拉长: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中华儿女不断将祖国的荣耀写满浩瀚太空。
航天大国梦想成真,几代人的努力梦圆太空。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依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实现系统综合集成、工程整体优化,取得系列重大突破,让今天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则是空间站建设阶段。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于2024年11月4日安全返回。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连续在轨飞行时长、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首次圆满完成我国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我们青年航天人要像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的三名同志一样,扛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主动接好老一辈航天人的接力棒,激扬青春斗志、创新豪情,立足本职岗位,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拼”出中国航天新图景,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精神无形,却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刻,改革攻坚期的各种风险、挑战正不断涌现,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任务都将更加艰巨和光荣。但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攻坚的动力就更加强劲,奋进的步伐就更加坚定。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赓续航天精神,就要在自己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锚定发展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新时代华章,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2025年的春节之际,让我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征途中,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砥砺奋斗,走好新时代的新长征,齐心努力奔向现代化,迈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李宜衡 庹苗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