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博物馆里过大年”,让春节更有“文化味”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博物馆里过大年”,让春节更有“文化味”
1月22日,一场融合历史、文化与趣味的盛宴在山西考古博物馆拉开帷幕,“博物馆里过大年”蛇年新春贺岁系列活动,以独特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公众与文物考古的距离。(来源:1月24日《山西日报》)
去年春节前夕,国家文物局就发文指导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要积极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策划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8500余个。今年,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更是渐成风尚。山西考古博物馆以“礼乐华夏”“瑞蛇呈祥——山西出土蛇文物展”为重点,推出蛇年新春贺岁系列活动,在为我省群众奉上了一场历史文化大餐,更告诉我们“博物馆里过大年”大有文章可做,全省文博场馆要守正创新,让春节更有“文化味”
要发挥内容优势,打造“特色大餐”。我省文博场馆众多,而且各有特色。去年春节假期,太原市各文博场馆为市民游客送上“百馆百展过大年”活动,推出101项线下文博活动及45项线上系列活动,结合春节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各类活动联动吸引各地游客“打卡”,形式多样,年味十足。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要用好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开展好“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要在内容上下足功夫,不仅要内容丰富,更要突出特色、优势,选择内容独特、国内外独有或少有的题材,以一座座博物馆和一件件文物,打造“特色大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领域的群众需要,让人民群众乐于参与,并从中学到知识、获得启迪。
要充分利用科技,增进“亲密接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当然,我们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正通过升级服务、更新理念、创新产品,给观众带来更新更好的观展体验和惊喜。比如,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站在封土堆旁、借助4KVR眼镜,观众可穿越到徐显秀墓遗址中,一睹墓葬全貌,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生活尽展眼前。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文旅产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综合运用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裸眼3D等各种前沿科技成果,为游客带来更具科技感、趣味性的沉浸式体验,增进“亲密接触”,从而在与远古奥秘的亲密接触中,探索和发现文物之美好、艺术之绚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更好地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要营造好客氛围,努力“花式宠客”。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由此前的“供给牵引”转向“需求驱动”。各城市也开启了“花式宠客”。我省隰县小西天也因为“花式宠客”成了实至名归的假期“顶流”。对我们山西各地来讲,我们文博场馆不缺资源、不愁市场,但“花式宠客”的招数不多。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强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服务设施,提高中高端接待能力,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加强服务质量评价和市场监管,改善游客体验。”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整体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努力“花式宠客”,发展好“旅游+”“+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营造好客山西氛围,提升便利度、满意度、美誉度,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春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用好文博场馆,赓续、传承传统文化,让春节更有“文化味”,让喜庆节日氛围为文化发展注入满满活力。
(邢云鹏 陈玥臻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