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土鸡蛋”“富硒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真相:虽然鸡蛋的营养成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鸡的品种、饲养方式、饲料成分等,但鸡蛋的核心价值在于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无论是“土鸡蛋”“富硒蛋”,还是普通鸡蛋,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都相差不大。也就是说,鸡蛋总体营养价值都差不多。
当AI为山区学子推开国家图书馆的云窗,当快递小哥在地铁上用15分钟听完《平凡的世界》,当线上书友跨越山海共读经典……指尖滑动替代墨香流转,如今,数字技术在改变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更重塑着阅读生态——算法成为智慧捕手,短视频化身文化驿站,虚拟社群架设思想桥梁,古老的文明火种,正在赛博空间的万千屏幕里,燃烧出前所未有的光谱。当前,数字阅读都有哪些“新花样”?4月上旬,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AI助力,精准锁定知识盲区。”“AI督导学习,提升学习效率!”……近日,各品牌的“AI共享自习室”(以下简称“AI自习室”)在社交软件中进行推广,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
制图:杨殊宇 .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 春日的壶口瀑布,别有一番景致。站在壶口沿岸,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涛声,眼前是奔腾不息的壮美瀑布,瀑布下方的河水更是卷起千堆雪,犹如白色巨龙蜿蜒向前。
“国家喊你减肥啦!”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一跃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减肥”是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而今,在互联网技术的强力赋能下,这项“永恒的事业”又衍生出许多新花样。
“家人们,今天去赶大集了,物价低到离谱,20元就能吃到撑,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分享越来越多。赶大集,这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制图:杨殊宇.
谣言:食品配料表越短越好 真相:食品安全与配料表长短无关。每种食品添加剂投入使用前,都会经过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 3月28日,运城市绛县南樊镇沸泉村,迎来了万亩连翘花盛开的壮丽时刻,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 图② 近日,朔州市桑干河畔的东榆林水库迎来数十只东方白鹳与黑鹳栖息。
3月28日,在霍州署廉政文化馆,讲解员正为游客演示AR互动装置。该装置通过人脸识别、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体验者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服饰上身效果,并提供二维码供体验者下载留念。
谣言:羽绒服干洗更好 真相:并非如此。通常衣服内侧的标签都会附有明确的洗涤说明或标识,绝大多数羽绒服标明的都是“不可干洗”。
孔子、李白、杜甫等一众历史名人纷纷“走出”课本,以鲜活生动的形象与大众开展跨越千年的对话;祖冲之、唐伯虎、李时珍化身“赛博古人”,一边疯狂输出,一边瞪着眼睛用“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的幽默姿态回应现代人提问……近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借助AI技术“复活”古人的热潮。 打开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战#系列视频持续发酵,吸引网友广泛关注。
3月22日,襄汾县襄未来乡村振兴融媒体直播基地内,村民正在通过直播线上推介乡村特产。村播项目开辟了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让农民直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消费者展示产品,让农产品和旅游资源“走出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 3月中旬开始,垣曲县岭回村千亩山桃花花开正艳,绽放的山桃花铺满了层层梯田。凭借桃花的天然优势,岭回村每年都会策划桃花节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助农增收。
办业务有AI公务员在线应答,回复速度以秒来计;取快递有智慧驿站自助取件,不用再找工作人员帮忙;找工作有AI面试体验,精准对接供需求职更顺畅……这些曾经感到“遥不可及”的服务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制图:杨殊宇.
3月13日,在运城市指南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工作人员正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体验“超速”“酒驾”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模拟场景。 兰立强摄。
谣言:肾结石患者不能补钙 真相:肾结石按成分可以分成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结石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草酸钙结石。虽然草酸和钙都是草酸钙结石的主要成分,但在其形成过程中,草酸的作用是钙的十几倍。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山西省朔州市神头泉泉水常年14℃以上,温差作用下,雾气蒸腾,宛如仙境。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春节期间,方山县张家塔村推出了特色民俗闹新春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除观看各类非遗表演外,穿越地下甬道也是活动的重要环节。
谣言:家里放洋葱、熏醋能预防流感 真相:这些方法目前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病毒感染主要的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
这个春节,“中转式旅行”成为不少游客选择的出行方式。这种旅行方式不仅仅是将中转地作为简单的交通换乘点,而是以中转地为节点,将整个旅程分为多个阶段。
过年自驾路上用手机陪聊;拜年视频、海报一键生成;春节旅游,博物馆里的展品“动”了起来;聚餐选择用餐场景关键词,就能推荐菜单。这些看似在手机上完成的简单操作,背后不少设计都是AI(人工智能)完成的。
“春节”申遗成功带火“非遗过大年”,山西各市县围绕“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花式出招,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览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2月9日,记者从多家线上旅游平台了解到,春节假期,非遗游、古城游火爆,山西多个特色小城热度飙升。
2月6日,“臻藏晋现——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为后续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研究、展示、传播提供科学支撑,为文物保护与传承注入新活力。
谣言:抢票软件的“加速包”抢票更快 真相:抢票软件的“加速包”是忽悠旅客的一个噱头,花钱购买加速包,抢票速度也不会提升。12306平台从来没有和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合作,没有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和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连接。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 每到冬季,黄河壶口段的水流量降低,黄河水由黄变清,并沿着河槽奔腾而下,在壶口处骤然收缩,形成“清瀑飞流”美景,场面蔚为壮观。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升腾起的水汽折射出绚丽的彩虹。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进入冬季,室外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不少市民穿上雪服,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在朔州市山阴县的广武国际滑雪场,资深雪友们顺着雪道滑行飞驰,感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
穿国风汉服、扮雅韵容妆、买非遗文创、品中式茶饮、置古韵家居、看民俗表演、赏民族器乐……近来,“新中式”文化备受年轻群体青睐,逐渐引领一种审美流行风潮,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网友在互联网平台上肆意挥洒,创作、分享、讨论,“新中式”“新中式风格”等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累计超5亿次,抖音平台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数百亿次。
谣言:汤比肉有营养,喝汤更养人 真相:人们吃肉获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优质蛋白质,还有脂肪、维生素等。研究发现,在炖肉汤的时候,肉中的蛋白质只有小部分会溶入到汤中,通常不超过10%,但融入汤中的脂肪却很多,甚至可高达20%以上。
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智慧酒店”以其前沿的科技应用和时尚的造型设计,为宾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舒适,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出行新选择。然而,也有网友认为,“智慧酒店”的智能设施对于老年群体并不友好,复杂的操作界面令人感到困惑与无助,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入住体验。
1月21日,太原植物园植物科普馆内,市民正通过数字“魔墙”、数字屏幕了解植物的种类和历史。据了解,馆内有118部教育科普视频,展览主要以“活色生香生生不息”为主题。
长治市屯留区树人小学六年级4班全体学生高举奖状。受访者供图 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科学小达人”“最佳卷面奖”“劳动之星”“三好学生”……元旦前一天,长治市屯留区树人小学六年级4班的50名学生领到了自己的“专属”奖状。
“啊啊啊啊啊啊我真的会谢”“笑不活了”“就这么水灵灵地”……近来,这种多字叠用、大词小用、无梗不用的夸张化、情绪化、戏剧化表达越来越成为“网生代”的日常交流习惯,被网友戏称为“通话膨胀”。一些网友认为这种表达彰显了个性、增加了话语的情感表达效果,但也有网友觉得过度依赖夸张表达可能会削弱语言的深度、精确性和丰富内涵。
1月6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群众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导诊。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距离蛇年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元旦过后,我省年货市场逐渐红火起来,市民逛市集置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线上预订火热,各大直播间特色礼盒销量可观;不少网友开始策划年味游,在各大旅游App上预订酒店、门票,掀起了节前消费的热潮。
高子龙和甘思婷在太原迎泽大桥前打卡。受访者供图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选点位、摆姿势、按快门,在景点打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常规的“三部曲”。
①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图①随着气温降低,山西忻州河曲县黄河湿地公园迎来大批越冬候鸟。据了解,每年的十一月份开始,大批候鸟会来到这里栖息越冬,来年的四月份左右返回繁殖地。
谣言:吃饭时喝水会导致消化不良 真相:对正常人来说,吃饭时适量喝水对胃液成分和浓度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不会影响消化功能。但同时也建议吃饭时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可少量多次地喝水。
跨越时间经纬,我们一起走过2024。 回望来路,总有一种善意让人动容,总有一种温暖直击心灵。
仁心 至真至诚 “医”路生花 “那一刻,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和成就,也更加明白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这番充满激动的感慨来自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二学生李文芳。
2024年,媒体机构创作者们依旧积极活跃在搜狐平台上,持续追踪热点新闻、深度剖析社会现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力量,跨越时空界限,传递多元的声音和故事。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彭琪月)今日,由人民网发起的“青苹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2024(第九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上正式启动。 “青苹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启动仪式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吴定平,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绍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蒋俏蕾和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胜宏参加了“青苹计划”启动仪式。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王京、彭琪月)今日,2024(第九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在论坛上发布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媒体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 人民网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发布报告主要内容 唐维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2024(第九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今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初心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新质+新制 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格桑达瓦出席论坛并致辞。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其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特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网民的喜爱。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