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太原市晋源区五府营的一农家小院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源家宴“八碟八碗”如火如荼地制作着。
拓印、糖人制作、写春联……正值新春来临之际,为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开城里社区打造了一场颇具年味儿的文化市集活动。 当日,现场设置了拓印区域、糖人制作区域、写春联区域。
春节将至,为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有力提升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锦绣太原幸福年”—2024年太原市春节联欢晚会今日在青年宫演艺中心正式录制。 晚会以喜庆、团圆、幸福、奋进为总基调,荟萃了歌曲、舞蹈、音乐剧、相声、小品、杂技、戏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月30日下午,太原市晋源区姚村“我们的村晚”火热开演,500余人现场观看。
农产品、瓜果、手工艺品……近日,太原市小店区“龙行龘龘”年货节暨“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举行,走进现场,各类年货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依托全省“晋情消费·全晋乐购”主题促消费活动影响力,结合区域农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推广“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构建政府、商(协)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促消费联动机制,持续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看表演、品非遗、写春联……近日,太原市晋源社区联合晋源区第五实验小学开展了“书香墨趣送祝福,非遗传承出新彩”活动。 所谓“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在几位优秀书法老师和书法爱好者的现场指导下,学生们挥毫笔墨、走笔游龙,“玉兔呈祥祥盈门,金龙献瑞瑞绕户”“春到堂前花似锦,福如双至喜盈门”……一幅幅笔酣墨饱的楹联跃然纸上,赢得阵阵赞誉。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24年春节期间(大年三十——正月十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八个植物园系列文化活动将在太原植物园轮番“上阵”,拉满浓浓的龙年新春氛围感。 届时,太原植物园将设置非遗展示区、互动参与区和非遗文化表演区,结合园区特色开展具有创意性和独特性的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并邀请民间优秀非遗艺人进行传统民俗技艺皮影戏展演。
“这个片区最缺的就是公园,‘口袋公园’建好后,我们老年人能够在这里锻炼,非常幸福。”近日,在太原市小店区煤机社区附近的一座小公园里遛弯的李大爷高兴地说道。
1月27日,2024“龙城龙年跑条龙”创意轨迹跑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省内的20余位跑者及运动健康博主参与其中,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启新年新生活。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
为发挥侨连四海作用,促进海外侨胞与太原在经济文化、文旅康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拉紧“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合力,为晋源文旅产业发展支招,为太原打造旅游热点门户赋能,近日,“唐风晋韵·山水晋源”——以侨促转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举行,20余位海外侨领齐聚太原,共话当地发展。 富有人文之韵、山水之美的“唐风晋韵·山水晋源”,素有“唐尧故地”“三晋之源”之美誉,是古晋阳城所在地和三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遗存丰富、名胜众多。
眼下正是草莓集中上市的季节,走进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农业生态园的草莓棚里,绿叶白花点缀其间,硕果累累惹人垂涎,吸引了不少游客进棚采摘。为整合行业优势,提高本土草莓的整体竞争力,1月21日,太原市小店区首届草莓产业发展论坛在王吴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举行。
古风歌舞、非遗戏曲、文创市集……为了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河北年俗风情,1月18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4河北文旅走进山西宣传推广活动在太原举行。 冀晋两省地缘相接、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旅资源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旅游合作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任大爷,外面下雪了,路滑,您腿脚不便,最近就尽量少出门,有啥需要给我打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机......”近日,太原市迎来2024年第一场降雪,考虑到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太原市小店区黄陵社区网格员倪文耀特地上门叮嘱道。 这是黄陵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思路,全面、深入、细致地解决群众问题的一处缩影。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1月17日,太原市万柏林西华苑社区开展了“腌腊八蒜·剪春剪纸·传承民俗迎腊八”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和老师共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分组进行制作。
“这个小房子被改造得真不错。”“上面的图案真可爱,有什么寓意吗?”“这保安亭衬托着咱们小区都气派了很多啊。
为满足多元化文化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今年来,太原万柏林区西华苑社区将“中老年大学进社区”纳入基层党建“大盘子”,不收取任何课程费用,向老年人提供了“走出家门,就进校门”的免费上学服务。 “我们充分结合社区优质资源,根据大家实际需求,提供学习场地,努力为大家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精美别致的团花剪纸、民族特色的扎染布艺、大胆创意的拓印版画……近日,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建设路校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书画作品展。 此次作品展以“非遗华光”为主题,精心设计“画说龙年,艺起贺岁”“画说风雅 大美中国”“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创意非遗作品”等四大版块作品展,分别展示在学校各楼层文化艺术长廊中。
十一市文旅直播推介、特色非遗互动体验、龙年春节主题表情包发布、春节特色年俗活动介绍、六大春节主题旅游线路发布......1月13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山西文旅春节推介嘉年华在太原启幕。 现场,山西省十一市联动,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晋”味春节的独特魅力,全力打响山西省“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文旅品牌。
寒冬腊月,伴着欢快热烈的新疆音乐,走进位于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西峪街的欢乐巴扎·新疆街,土黄色高墙、镂空窗格、葡萄架、馕坑……满目新疆风情,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商户从新疆运来地道的特产,市民穿梭其中,可沉浸式体验“新疆风味”。 “这是上好的艾提莱斯布料,大家过年时可以买来感受下西域特色!”一家服饰店里,新疆姑娘努丽给进店的客人热情介绍这些美丽的服饰,努丽的妹妹则一边随着音乐欢快起舞,一边在直播间尽情展示店内服装,热烈的音乐让人忍不住也想舞动起来。
升警旗、唱警歌、重温誓词……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太原市公安机关开展了庄重简朴的庆祝活动。 上午9时,在雄壮的音乐声中,仪仗队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着警旗走向太原市公安局升旗台,120余名民警身着警礼服,整齐列队、精神抖擞,在嘹亮的中国人民警察警歌声中注视中国人民警察警旗徐徐升起。
“同志,你好!我家老头子行动不便,去不了社区认证,你们可以过来家里一趟么?”2月28日上午,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街道开元社区工作人员申斌琦接到居民救助电话后,立即上门帮这位退休老人进行养老保险认证。 “老爷子,麻烦请您对着手机摇摇头、眨眨眼、张张嘴……”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指导老人通过手机软件“民生山西”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2月27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绿色包装园区内,车间库房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工人们抢时间、忙生产、赶订单,全力以赴奋战首季“开门红”。
棋盘纵横交错,选手你堵我截,或雷厉风行,或苦思冥想……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有益身心的休闲方式,营造快乐和谐的文化氛围。2月24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举办了“筑梦新时代,弈棋向未来”棋类比赛。
查看灯杆是否存在倾斜隐患,灯头是否松动,路灯供电线路有无短路情况……2月22日晚,在太原市小店区汾东南路附近,随着高空升降车作业平台的起落,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周边照明设施逐一进行排查养护。 “为进一步消除设施隐患,保障市民交通出行安全,我们出动13名退役军人突击班组人员,高空升降车3台、巡视检修车辆2台,集中力量开展工作。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永远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不会交流,不会沟通,就像天空中闪烁着的星星,充满诗意却远离我们的世界。2月19日,太原理工大学铭典函授站学雷锋志愿队师生共计150多人走进太原市灵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星星点灯,与爱同行”公益活动。
绿茵赛场显雄姿,足球健儿亮风采。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加油!”声,2月18日,“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中西部县域乡村足球系列活动(山西•太原•小店)暨2023年小店区首届社区(农村)五人制足球赛在太原市挑战者文化产业园区正式开幕。
赏非遗表演、听梨园晋韵、品翰墨丹青、看璀璨焰火……“唐风晋韵 山水晋源”二月二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将于2月21日启幕。届时,太原市晋阳湖公园、太原古县城、稻田公园等处将同时开展活动。
“某某酒店前方右转”“某某销售中心前方掉头”……近日,太原市民发现,在大街小巷出现一些带有企业名字的交通指示牌,这些牌子与正规交通指示牌颇为相似,让人难辨真伪。2月16日,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开启了“山寨版”交通指示牌集中拆除工作。
头戴白纱,手捧鲜花,拿着“小红本”,一对对新人留下幸福的瞬间。2月14日,太原市迎来了2023年第一波结婚登记高峰。
又到开学季,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日,太原市晋源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辖区学校新学期“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宣传教育活动。 课堂上,消防宣教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全体师生讲解了消防安全常识,并结合校园火灾案例、家庭火灾、用火用电安全常识,向师生们传递了预防火灾、如何逃生、正确拨打119报警电话等知识。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有序排队进入校园。”“这位家长,您好,骑电动车、坐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
社火展演、手工DIY花灯、品元宵、欢乐猜灯谜……元宵节当天,“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在太原市小店区上演。活动以“乐”为主线,为市民送上了兔年春日的第一份祝福。
元宵到,社火闹,龙腾狮跃乐逍遥。2月5日下午,“欢乐中国年 奋进新征程”元宵节文化活动在太原市小店区嘉节南街上演。
流光溢彩霓虹海,火树银花不夜天。2月1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太原古县城,灯火辉煌,夜色阑珊。
赏民俗表演,品特色美食,赴冰雪之约,寻儿时记忆,赶稻田市集,听叫卖吆喝……近日,以“社火闹元宵 冰雪欢乐多”为主题的元宵节系列活动在稻田公园举办,将持续至2月6日。 “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在稻田公园举办滚元宵大赛,并设置互动环节,感兴趣的游客还可亲自上手体验一把滚元宵的乐趣。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灯笼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为了让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2月1日下午,“萌娃闹元宵 巧手做灯笼”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在太原市小店区上演。
“咚咚锵、咚咚锵……”喧天的锣鼓,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场景——1月30日下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国兴小区广场,一支汇集老中青少四代人的“神采飞扬威风锣鼓队”开启了热闹非凡的表演。 这支锣鼓队由万柏林区聂家山村民自发组织,他们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聚在一起“闹红火”。
正月里来年味浓,春节过后闹元宵。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1月30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太航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做花灯、猜灯谜”和谐邻里共庆元宵活动。
当城市里的传统年味渐行渐远,“去乡村寻年味”便成了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呼唤。近日,第二届“堡里有年味,回家过大年”新春活动在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展开,异彩纷呈的活动点燃了红火年味。
春节期间,不少游客来到太原蒙山登高祈福,大家或在百个红灯笼组成的幸福“兔”景灯前拍照留影,或在桃林中挂上心愿牌,或在山凹露营地驻足休憩……领略自在蒙山的山水文化魅力,也为来年求一好彩头。 踏着秧歌舞动的节奏,一路进入山中,视野顿觉空阔。
正月里来年味浓,太原市晋源区小站营村村民程二霞家里,预订米糕的人络绎不绝。蒸糕面、拌馅儿、捏糕……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赵老师,再给咱剪个窗花哇……”春节将近,太原市晋源传统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赵敬玲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前来求剪春节窗花的朋友邻居络绎不绝。 走进赵敬玲家里,各类剪纸摆得满满当当,五福临门、玉兔迎春、卯兔送福、吉祥三宝、前“兔”无量等兔年主题的精致窗花早已贴在玻璃上,营造出一股喜庆浓厚的年味。
随着“凤舞九天”大型花灯在北城门振翅飞翔,太原古县城“锦绣太原中国年,凤舞龙城花灯会”亮灯仪式于小年夜正式启动,“千年之城,寻梦晋阳”“玉兔归来,梦启东方”“欢聚十二时辰”“时光印记,普天同庆”4大主题灯组依次点亮,营造出祥和、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 此次灯会包含年货大集、盛世花灯、民俗演艺、冰雪乐园、国际大马戏、网红游乐6大板块,活动将持续至2月6日。
1月12日上午,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赵家山村晋阳花馍代表性传承人郝庆玲的花馍作坊,自然发酵的醇香味道扑鼻而来,五六个妇女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案板前,正在紧张地赶制花馍。在她们的妙手中,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经过揉、捏、搓、拉、盘、剪,不一会儿就变身为惟妙惟肖的寿桃、鲤鱼、佛手、莲花、福寿娃娃等各式各样的花馍,硕大的蒸笼热气腾腾,透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春节将至,方便快捷、种类多样、省时省力的预制菜逐渐成为年夜饭餐桌上的“新宠”。由太原市晋源“八碟八碗”第三代传承人郑永强制作的“八碟八碗”预制菜也走俏市场,成为太原市民群众自家食用和走亲访友的必选年货。
号角嘹亮,使命催征!随着一声“出发”口令,所有新配发的警用制式车警灯闪烁、闻令而动,无人机方阵起飞,在空中盘旋组成“110”图案,向中国人民警察节致敬。1月10日,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太原市公安局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赋能强警路 添翼新征程”警用装备配发仪式。
“在超导材料院士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凭借在变压器领域积累的人才技术优势,实现技术上的自立自强。目前,借助4项国家专利创新技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客户青睐,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引领的绿色发展之路。
趣味十足的儿童戏雪区,美轮美奂的冰挂观赏区,充满挑战的坡道滑雪区……1月4日,太原市冰雪运动协会冰雪运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晋源区稻田公园举行。基地的落成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当下,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正如火如荼举办中。太原展厅以文化创意+数字科技,以“1+6”(1个主形象展厅加6个主题展厅)的模式,打造了多层次、多元素综合云上展厅,为大家呈现了太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全貌。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果树开始进入休眠期,抓好果树的冬季管理,可为果树安全过冬及来年优质丰产奠定良好基础。时值腊月,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村村南的云秀果园内,村民段银德和几名工人正爬上爬下地忙着给果树剪枝,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