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吃了“聪明药”变学霸真相:据“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介绍,所谓的“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牛奶过敏大多指人们对牛奶中蛋白质过敏,二者的表现症状有类似之处,都可能发生腹痛、腹泻、腹胀等肠道症状。
2024年6月3日 谣言:重庆山林里惊现坠落飞机?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某网络平台发帖称“重庆山林里发现坠落飞机”。帖中画面显示,一架飞机“躺”在森林中,并用红色字体醒目标注“重庆悬崖惊现坠落飞机”。
2024年5月31日 谣言:重庆暴雨洪水漫过朝天门?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一段“洪水漫过重庆市滨江路”的视频,画面显示滨江路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行驶困难,并配文称“重庆朝天门暴雨洪水了”,引发关注。经向重庆市防汛部门核实,重庆近日虽多雨,但未遭遇洪水,网民所发视频系2020年重庆遭遇历史罕见大洪水时的情形。
2024年5月30日 谣言: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 真相: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
2024年5月29日 辟谣:国家安全部:“入境查手机”的荒谬论调可以休矣 真相:国家安全部近期公布的《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社会各界对于这两个部门规章广泛关注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是深化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
谣言:儿童得了哮喘,最好不运动真相: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对于健康的孩子,如果没有反复骨折、骨畸形等情况,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检测结果也不能作为判断孩子缺不缺钙的唯一标准。
2024年5月28日 谣言:持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卡可免费乘坐城际列车? 真相:近日,一张《广东省城际铁路对广州老年人的免费政策》截图在社交网络流传,其内容显示“广州老年人持优待卡在非高峰期搭广东城际可享受半价或免费优惠”,引发关注。对此,广东城际公司公开回应称:此消息不属实。
2024年5月27日 辟谣:民警与运钞车发生激烈枪战?AI造谣被处罚! 真相:5月18日,某网络平台上一篇编造民警与运钞车发生激烈枪战的文章引起网民关注。经核实,事情真相系4月30日上午9时许,四川巴中的一辆运钞车在公交车站牌处占道停留,交警发现后请运钞车驶离现场。
2024年5月24日 谣言:旅泰大熊猫“林惠”系被殴打致死? 真相:2023年4月19日,旅泰大熊猫“林惠”死亡。随后,有关“‘林惠’被殴打致死”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
2024年5月23日 谣言:河南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 真相: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称“惊人!河南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粮食安全秘籍曝光”,并被多个账号转发评论相关信息,引发关注。经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核实,河南省小麦平均单产历史最高水平为447.3公斤/亩。
2024年5月22日 谣言:西安浐灞一城管执法逼得摊贩跳河? 真相:5月19日,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发现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后海观景平台城管执法逼得摊贩跳河自杀,城管跑了”,引发网民议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核查,视频内容是城管工作人员在正常开展执法活动,并无逼迫摊贩行为,更不存在“摊贩跳河自杀城管跑了”等情况。
谣言: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得胃癌真相: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肉类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不要把肉类当成洪水猛兽,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均衡膳食营养。
2024年5月21日 谣言:大熊猫国际合作是“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 真相:近期,关于“大熊猫国际合作是中方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的信息引发关注。对此,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5月20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辟谣信息称,我国通过将大熊猫送往世界各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的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保护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4年5月20日 谣言:新疆楼兰故城一张门票3500元、号称“中国最贵景区”? 真相:近日,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新疆楼兰故城一张门票3500元”“罗布泊门票20元”等信息,甚至有网民给楼兰故城冠以“中国最贵景区”的名头,引发关注。对此,楼兰故城遗址所在地新疆若羌县“若羌文旅”官方账号辟谣称,“楼兰故城3500元门票”“罗布泊20元门票”的说法都是假的。
2024年5月17日 谣言:新疆5G机站管网线路预埋项目施工? 真相:近期,个别网民谎称中标“新疆5G机站管网线路预埋项目”“中国移动公司5G通信管网改造和田地区施工项目”等,并以项目转(分)包为名实施诈骗活动。对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和田地区分公司回应,该公司不存在上述建设项目,项目相关信息均为虚假信息。
2024年5月16日 谣言:郑州地标建筑“大玉米”楼被大风刮歪? 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郑州郑东新区CBD的核心地标建筑千玺广场(俗称“大玉米”楼)被大风刮得倾斜了,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千玺广场的物业方回应称,此消息纯属谣言,“大玉米”楼并未因风力影响而发生倾斜。
2024年5月15日 谣言:广西百色靖西庞凌河河水一夜变红? 5月14日庞凌水库现场照 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图文称“百色靖西庞凌河河水一夜变红,与周边的景色成了鲜明对比,所谓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红水青山”。对此,百色市靖西生态环境局开展现场调查核实,经监测,现场水质不存在污染情况,该用户发布信息不属实。
谣言: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真相:像CT、X线这样的医学检查,会利用电离辐射成像,但是只要剂量没有超过100毫西弗/年,就不会给人的健康带来风险。但大豆经过加工形成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后,其中与结石有关的成分便会发生变化。
2024年5月14日 谣言:扫码可领“2024年个人劳动补贴”? 真相:近日,有网民收到一封“2024年财政个人劳动补贴领取通知”的邮件,称“补贴政策仅限于1年内工资扣税满3个月以上的中国公民,收到通知后,请及时进行申请登记,逾期视为弃权领取”,要求使用微信扫描所附二维码,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方小程序”办理。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发放过所谓的“个人劳动补贴”,上述邮件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
2024年5月13日 谣言:旅美大熊猫“洋洋”口吐白沫、饿得啃墙皮? 真相:近期,网传旅美大熊猫“洋洋”出现“口吐白沫”“呕吐”“饿得啃墙皮”等情况,引发关注。对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5月11日发文回应称,“洋洋”“伦伦”一家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谣 言 身份证和手机放在一起会被消磁? 真相:身份证和手机贴合在一起不会被消磁。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没有磁条,也就不存在被手机消磁的情况。
谣言: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 真相:近日,有自媒体发布“中储粮停止收购玉米”的消息。对此,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18日发布声明称,经核实,该消息与事实不符,公司近期从未发布相关信息。
真相:近日,有自媒体发布“中储粮停止收购玉米”的消息。对此,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18日发布声明称,经核实,该消息与事实不符,公司近期从未发布相关信息。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谣言:江苏无锡一工厂发生爆燃,2人死亡? 真相:近日,一则名为“江苏无锡一工厂突发爆燃,造成2人死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根据无锡市公安局10月17日警情通报,该视频为虚假视频。
2023年10月17日 谣言:西南大学药学院发生爆炸? 真相:近日,一段“西南大学药学院爆炸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对此,重庆市互联网举报中心向西南大学校方求证,初步证实此视频为不实信息。
2023年10月16日 谣言: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 真相:近日,有网络传言称“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经苏州市网络联合辟谣平台向有关方面了解,此信息内容不实,为个别网民杜撰编造。
2023年10月13日 谣言: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 真相:10月12日下午,一则“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的信息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经当地公安部门查证,该信息系犯罪嫌疑人谭某为炫耀其可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生成特定页面的能力而编发的谣言,广州辖区未收到任何相关警情,社会治安秩序正常,广州地铁运行正常。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冒用权威名义诈骗牟利、夸大谎报灾情编造谣言,以及利用“卖惨带货”营销套路虚假摆拍视频在网上时有传播,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谣言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试点社区”? 谣言2:多地发生“拿100元骗孩子上车带路”事件? 谣言3:今年国庆后老年人可半价购买火车票? 谣言4:北京市房山区一河道内惊现碎金? 谣言5: 重庆决定下调最低工资标准? 谣言6:深圳市超强降雨期间龙岗区龙河路有人被冲进河流?南山区停工一天? 谣言7:四川凉山一山体护坡发生大面积垮塌? 谣言8: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 谣言9:秋天的新鲜银杏叶泡水喝,可降血脂? 谣言10:糖尿病患者要少吃、不吃主食?.
2023年10月12日 谣言:上海要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 真相:近日,一则“上海宣布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对此,上海市体育局表示,上海目前尚没有申办奥运会的计划。
2023年10月11日 谣言:安徽泾县发生校园暴力事件致多名小学生受伤? 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消息称:“安徽泾县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经泾县警方核查,该信息为暂住在泾县的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编造并在自己注册的平台账号上发布。
谣言:吃“无糖月饼”不用担心高热量真相:所谓的“无糖月饼”实际上是指没有额外添加蔗糖,而用木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来代替蔗糖。谣言: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真相:护照系我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身份的证件,普通护照号码共9位,由1位英文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组成。
谣言:Wi-Fi、基站会产生辐射,危害人体健康? 真相: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但大多数辐射无害,Wi-Fi、基站产生的辐射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太多影响。辨别安全辐射和有害辐射需要看频率,比紫外线频率低的,例如可见光、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蓝牙、Wi-Fi信号、手机基站、广播电台,都是安全的电磁辐射;比紫外线频率高的,包括高频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非正规来源的家装石材、所谓的“氡养生”等是有害的电离辐射,一定要远离。
2023年10月9日 谣 言 向浙江省嘉兴市红十字会捐款可返利? 真相:近期有不法分子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浙江省嘉兴市红十字会的账号,在网络上以“捐款返利”的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嘉兴市红十字会郑重提醒,未经嘉兴市红十字会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一律为虚假或诈骗信息,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他人以返利作为回报的虚假信息,一经发现受骗,请立即报警。
谣言:湖南沅江发生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 真相:近日,一则“湖南省沅江市赤山大桥路段发生一起死亡3人的交通事故”的信息在网上流传。经查,该信息系谣言。
2023年10月7日 谣言: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 真相:国家移民管理局回应称,网传“护照号码EL开头为失信人员”纯属谣传。护照系我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身份的证件,普通护照号码共9位,由1位英文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组成。
谣言:雷雨天用手机接打电话容易招雷真相:事实上,手机并不引雷,因为手机所产生的电磁波对电场所产生的畸变很小,且手机长度很短,因而它对电场产生的畸变就更小。无论是手机本身,还是用手机打电话,所产生的电磁波都不会影响雷电的走向,更不会增加人被雷击的概率。
谣言:经常吃辣椒会导致胃溃疡真相:适量的辣椒不仅不会导致胃溃疡,还会保护胃黏膜、减少胃溃疡发生。虽然吃辣椒不会直接导致胃溃疡,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胃造成强烈刺激,如果本身就有胃部疾病,可能会加重疾病症状。
谣言:不吃肉就不会痛风真相:很多人认为痛风是吃肉太多导致的,因此“只要不吃肉就不会发作”,其实不然。当该物质进入人体后,其大概率是被原样排出的,因此不仅没有清洁肠道、排毒养颜等功效,反而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谣言:鸭血、猪血等能清肺真相:食物清肺没有科学依据,当前也没有方法能够清除进入人体内的粉尘。谣言:腐乳有霉菌,吃了会致癌真相:腐乳在制作过程中确实需经霉菌发酵,其中以毛霉菌为主,也包括少量的酵母菌、曲霉、青霉,但这些都是经过特定方法严选的有益食用菌,不会产生致癌物。
谣言:米比面有营养真相:米和面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在这一点上二者不相上下。谣言:10个月的母乳完全没有营养了真相:母乳根据不同的月龄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期乳。但蛋白质含量变低不代表母乳没有营养,而是母乳的成分随着婴儿的生理成熟度在改变,此时的母乳依然是最适合宝宝的天然食品。
谣言: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真相:微波炉加热食物不会导致癌症。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立元表示,老年斑是皮肤的一种老化现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年轻人熬夜会导致长老年斑。
谣言:橘子皮含有橘皮精油,可以泡水喝真相:有的人用其泡水渴望获得橘皮精油,从而对健康有益。谣言: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真相: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多个白色草莓品种。草莓是一种很容易变异的浆果植物,而白色草莓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花青素合成减少,于是颜色就变淡了。
谣言:奥司他韦是治疗感冒、流感的“万能神药”真相:上述说法言过其实。所谓“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交规”的内容,主要为公安部制定发布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于202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谣言: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不能喝咖啡真相:喝咖啡后本身就可能心跳加快、血压略微升高,因为咖啡因可以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辅酶Q 10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作为保健品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
谣言:碱性水有治疗疾病的功效真相:碱性水属于食品范畴,不能替代药物。
因此,我国的草莓总体上是安全可控的,并不是谣言所说的“最脏”水果,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食用。
谣言: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掉真相:对于一些正位的智齿,如果正常萌出并且建立了咬合关系、对邻牙没有影响,或者智齿的生长没有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是可以不拔除的。预防脂肪肝不能盲目节食或只吃素食,而是需要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
谣言:不粘锅的涂层有毒真相:不粘锅使用的特氟龙涂层本身没有毒性,但在特氟龙的生产过程中,一些不良厂商会使用一种叫作PFOA(全氟辛酸铵)的加工助剂,它和甲状腺疾病、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能存在联系,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谣言:所有的洗手液都能杀菌真相:洗手液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并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有杀菌作用。谣言:经常掰手指会得关节炎真相:掰手指时,骨头和骨头之间没有摩擦,因此,一般情况下,掰手指对手指关节的危害性并不大,不会导致手指变粗和关节炎。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频繁掰手指可能会对手指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