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自驾的“驴友”逐渐增多,泽州县公安局柳树口派出所大门外的“雷锋驿站”也变得热闹起来。 3月9日,天气晴好,记者走进这里,只见各项服务配置一应俱全,如24小时供应热水,药箱分门别类装着速效救心丸、蛇毒血清等急救药品,墙上的地图用彩钉标注出了周边医疗点。
本报讯 “助学资金让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家里的负担减轻了,我心里的压力也小了,孩子现在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提起“扶残助学圆梦”,运城市盐湖区一名残疾学生家长很是感动。
3月31日,翼城县山西邦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小麦农田内,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小麦长势。据了解,该公司采用智慧化托管和“种植、加工、销售”循环农业先进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2024年种植小麦亩均增产140斤、增收210元。
3月25日,平定县巨城镇龙庄村的小麦试验田里,永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进行灌溉前的准备工作。该合作社拥有500余亩农作物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玉米,今年首次试种小麦。
3月28日,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涧沟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闲置场所进行拆除修复改造,种植桃树、金银花等经济观赏树种,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李现俊摄。
在山西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工人正拆解报废机动车。焦晋阳 李红卫摄干净整洁的屯留区一景。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近日,大同市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成效。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在这个充满书香与智慧的美好时刻,欢迎各位姐妹来参加本期的读书活动,共同开启一场关于‘廉洁’的读书盛宴。
3月28日,阳城县昌隆建材厂工人正将琉璃瓦素坯搬运入库。近年来,阳城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提升服务精准度、时效度、黏合度、满意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
3月26日,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田园众邦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社员们正在对平顺特产黄小米进行包装、备货,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5万单淘宝芭芭农场订单,让合作社社员们的工作热情高涨。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2024年的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步伐沉稳有力,全方位转型向纵深推进,转型“四步走”迈出坚实第一步,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在云中大地铺陈开来。
3月30日,位于阳泉市桃河矿区段的桃花蹊景点,紫叶李满树繁花,与新种植的郁金香、“福袋”灯笼装饰交织成一幅170余米的诗意画卷。近年来,阳泉市聚焦桃河两岸生态修复,将文化融入景观,彰显城市底蕴和人文气息。
3月29日,一辆汽车行驶在永济市境内的沿山旅游路上,与薄雾笼罩下的中条山、绿树构成一幅绝美的“中国画”。近年来,永济市持续推进乡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乡村路网设施,助力乡村发展。
本报讯 3月25日,高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再次走进正木商贸有限公司,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之前遇到了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帮我们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了融资渠道,还帮我们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3月28日,记者从晋中市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力打造“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推动体育赛事与全域旅游、全面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该市日前出台《晋中市体育局推进打造“怡然见晋中”四季主题品牌赛事活动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怡然见晋中”四季主题“舞起春潮涌”“游在仲夏时”“悦跑秋风里”“欢乐冬雪季”赛事IP品牌效应显著,“一县一品”县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体系基本建立,晋中市年度举办群众性赛事及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00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超15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9%以上,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群众体育活动格局,高质量服务人民健康、惠及经济社会和民生。
声光电里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朱 萌 摄 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外的西南角,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即将开演,观众涌进剧场,随意站在演员身边,好奇地环顾四周。黑暗的剧场内,灯光亮起、音乐环绕,一段晋商的血脉传奇由此开始。
大同市云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大同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办,21所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协办,新城控股集团大同云冈吾悦广场承办,于2025年3月29日联合举办“戎耀云冈·春风职达”2025年退役军人及军属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构建大同市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协同机制,将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超300余个优质岗位。
征 集 ZHENG JI 在信息的浪潮中,每一个区县都有独特的故事亟待讲述;于时代的舞台上,每一篇佳作都渴望绽放耀眼的光芒。本栏目长期面向广大创作者,征集县融优秀稿件。
3月26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丁泽辉在操作植保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王皓 摄 新华社太原3月30日电 题:平板车、拖拉机、无人机:三代人的春耕图 新华社记者吕梦琦、王皓 春耕时节,站在自家地头上,看着儿子驾驶着农机和孙子操作植保无人机,66岁的丁成敏一脸羡慕。
本报讯 3月19日,“泉会聚·新力量”2025行业协会商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宣布启动。活动由阳泉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市人社局共同打造,通过“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商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全链条就业服务平台。
三月二十三日,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西轩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加紧生产订单产品。该公司以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窗膜、漆面保护膜等功能性薄膜为主,注重产品研发,专研生产工艺,确保品质管控规范。
平顺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植物总医院内,各类蔬菜种子、农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销售员张云英正热情地向农户介绍新产品:“今年新进的西红柿品种,品质相当好……”农户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精心挑选种子。
3月21日,平遥古城迎薰公园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与千年古城相映生辉,展现出一幅春日美丽画卷。 梁生仁摄。
本报讯(记者高桦)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22日上午,由省水利厅和运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节水中国行·山西运城”主题宣传活动在运城市盐湖区开幕,山西省节水护水系列宣传活动同步启动。
“欢迎粉丝朋友们来到直播间,这里是藏于太行山深处的陵川县古郊乡。今天我们要介绍这里的农特产品……”3月16日,陵川县古郊乡“乡里的年轻人·乡村助农直播间”如期开播。
本报讯 走进阳泉高新区东区科技园,康搏特阳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钼及钼合金新材料生产厂房内一派繁忙。在占地6000平方米的厂区,钼粉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宣讲党的政策、挖掘乡村历史脉络、摸排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3月7日,吕梁市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梁大智又一次来到文水县北辛店村,围绕清末建筑“贺家大院”文旅开发与当地群众展开座谈。 北辛店村地处汾河滩深处,是一个拥有20多座遗存古院落的千年古村。
3月19日,在晋中市图书馆,读者正坐在桌前专心地阅读学习。该图书馆通过开展多种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
3月20日,运城市平陆县境内黄河两岸麦苗青绿,村庄错落有致,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平陆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持续向好,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本报朔州3月22日讯(记者刘成根)3月21日,记者从朔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朔州市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成果突出,桑干河(朔州市段)被生态环境部选树为全省唯一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据了解,自2016年年底桑干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以来,朔州市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累计完成河道整治133.27公里,新建堤防5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1.39万亩,连续8年生态补水14.46亿立方米。
本报太原讯 3月中旬,晋控电力工程公司承担的长治1B检修全面打响,标志着本年度第一轮检修高峰期正式开启。 “加强预算管理,先算后干,算赢再干,全力确保项目利润,提高收益水平。
3月19日,夏县条山旅游公路庙前镇段,汽车在十里花海里穿行,与沿线的多彩村居、绿色田园等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该县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生态”“交通+特色”等发展格局,串连起乡村交通路网,美化农村公路沿线景观,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3月20日,山西省春季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演示活动在襄汾县邓庄镇燕村小麦玉米机械化示范基地举行。
时雨一番啼布谷,陇头多少戴星人。 近日,忻州大地上掀起了春耕备耕的热潮。
洪洞大槐树景区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记录美好瞬间。本报记者栗美霞摄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及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并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丰富多样、主题精彩纷呈、服务全面周到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
本报杭州3月22日讯(记者郝光明)3月21日,“从浙里启杭、怡然见晋中”山西晋中(杭州)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杭州举行,全景展现晋商故里的人文底蕴与时代新姿,共同开启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共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旅游、当杭州邂逅晋中”,旨在持续叫响“怡然见晋中”文旅形象,加强晋杭两地全方位交流合作,充分拓展长三角优质客源地,有效促进文旅消费。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晋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一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热线团队中女性工作者专业能力与奉献精神的褒奖,更是对热线十八年如一日服务民生的高度认可。 晋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自2007年开通以来,始终秉持“倾听民声、纾解民忧、汇聚民智”的服务宗旨,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
在华阳集团华钠芯能电芯制造中心,工人正在进行电芯化成作业。牛青麓摄 “我们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的发言掷地有声。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3月21日,“从浙里启杭 怡然见晋中”晋中(杭州)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杭州举行,全景展现晋商故里的人文底蕴与时代新姿,共同开启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旅游、当杭州邂逅晋中”。
本报讯 春回大地,绿染山川,正值瓜果蔬菜育苗的好时节。3月18日,走进长治市屯留区李高乡助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育苗盘,盘中蔬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太行山深处,机器轰鸣的忻府轨枕厂内,关改玉的手指轻轻划过一排排崭新的轨枕。早春时节,阳光透过厂房的天窗斜斜洒下,在她深蓝色的工装上镀了一层金边。
3月21日,在长治市潞城区云岩山的盘山公路上,潞城森林消防大队的巡逻车正在执行每日例行的防火巡查任务。进入春季防火期以来,潞城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控机制,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月22日,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侯村,村民正在田间耕种。从高空俯瞰,如同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春耕图。
本报讯(记者要佳)3月20日,吕梁市第二届科技助力乡村旅游“百村示范”建设暨“科普助春耕”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围绕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需求,融合农业科技资源助力春耕备耕,为16名农业、文旅专家颁发“特聘专家”证书,授予山西农大无人机创新团队、同方知网等11家科技企业“合作单位”牌匾,并为农业技术、文旅服务、科技文化、企业家4支志愿者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
3月15日,时值周末,离石区比亚迪汽车4S店内人头攒动,“乐购吕梁·聚力首季”2025年汽车促消费活动火热进行。方山县姑娘王凯丽刚参加工作不久,需要购买一辆日常通勤座驾,看准了比亚迪一款新能源汽车。
本报讯(记者孟婷)3月21日,记者从大同海关获悉,经该关检验检疫合格,山西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3吨黄粉虫蛋白粉从大同启运,经天津港发往泰国曼谷,这是我国黄粉虫蛋白粉首次走出国门。 该公司是一家集黄粉虫养殖、精深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与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开展校企联合,组建专业科研人员团队,聚焦昆虫产品开发,构建了“农、工、科、贸”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本报讯 塔吊挥舞着巨臂吊运建材,工人们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往来穿梭……初春时节,在上党经开区,我省推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华南五金机电智慧物贸城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据悉,今年该区共谋划实施项目361个,总投资668亿元,年计划投资227亿元。
3月20日,位于长治经开区的成功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开足马力赶制出口订单,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以来,长治市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服务增效率,用好用活助企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本报运城讯 近年来,闻喜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要求,锚定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通过“文脉赓续、业态升级、创新发展”三把钥匙,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 一、文脉赓续解锁文旅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