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京津冀 打造桥头堡

灵丘:构建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车河有机社区

万鑫水产养殖基地

月亮湾千亩苹果采摘体验园

下关有机水稻产业园

花塔云舍民宿

十里沿河小镇

“塞上江南”下北泉村


  近年来,灵丘县立足县域特色,紧抓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机遇,将生态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路径,以绿色有机、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做大“特”“优”产业集群,奋力开创全县产业发展新局面。

先行探索,有机路越走越宽广

  灵丘县车河村连续11年举办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年接待参观学习客人12万多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45万元,比10年前翻了10倍多。
  车河村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回答:抓住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优势和紧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大胆探索走“有机”路。
  从2013年开始,灵丘县制定了《灵丘县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在南山区一镇四乡推进实施全域有机农业“111126”工程。之后,该县持续发力:由点及面,示范带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助推有机农业发展;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县有机农业发展;先后同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应用实效;严格生产监管,与中国质量协会合作,建设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心……
  经过近12年的发展,灵丘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覆盖人口4.6万人。截至目前,“三品一标”累计认证品种达186个。其中,有机认证品种127个,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万亩,认证面积3万亩,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8亿元,创办京津冀一线城市有机产品旗舰店5家。该县入选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灵丘县红石塄乡被评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示范乡。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成为有机农业领域每年一度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交流平台,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强补链条,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屠宰、分割、修肉、运送,走进奥康屠宰公司屠宰车间,只见各工位紧张而有序。“奥康公司肉牛屠宰加工线,填补了大同市牛羊屠宰行业空白,也是我省晋北目前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该公司进一步解决了大同市及周边县区牛羊屠宰及销路问题,极大降低了农民饲养牛羊的投资风险,为灵丘县全力打造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县打通了重要一环。”该公司总工程师李富忠介绍。
  近年来,灵丘把肉牛养殖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来抓,探索布局肉牛繁育、养殖、屠宰、销售循环农业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肉牛产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5.6万头,居大同市第一,现有养殖企业和合作社36家,肉牛产业从业人数达到6500人。
  着眼于“北京烤鸭”这一产业品牌,承接雄安新区的产业转移,该县在养殖上也开拓了发展新赛道,瞄准了肉鸭全产业链发展目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年生产能力1000万羽的晋星鸭业全产业链项目落地投产。目前完成12个养殖小区11万平方米的鸭舍建设,出栏肉鸭2批、25万只,种鸭存栏8万只。同时,孵化车间用地手续已办理完成;屠宰车间冷冻设备已安装完毕;回购饲料厂一座,正在积极与科研院所洽谈饲料配方及加工相关事宜,“三晋鸭乡”全产业链已具雏形。
  “到了灵丘,没吃苦荞凉粉,那就等于没来灵丘。”灵丘是“国家优质苦荞生产基地”。2019年,该县生产的苦荞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优势就要充分挖掘!灵丘持续发力,做强苦荞文章。
  经过不懈努力,灵丘县先后开发出苦荞饮料、苦荞茶、苦荞凉粉、苦荞米、苦荞面、苦荞烧饼、苦荞芽汁挂面、苦荞酒、苦荞褥垫等十大系列30多个品种。截至目前,全县苦荞麦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带动上下游就业人数2000多人。

打好特色牌,实现多业态发展

  印象当中晋北少水,要发展渔业有点滑稽!但地处晋北的灵丘,水资源丰富。该县扭住这一点,依托全县2.7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全力让水优势转变为“水经济”!
  在灵丘县红石塄乡万鑫公司养殖基地,笔者看到,一米多长的鲟鱼在水池里尽情游弋,阳光透过现代化的玻璃穹顶洒下点点光斑。该公司经理代海水对笔者说:“这里的水是山泉水,天然无污染。我们看中这一点,与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灵丘县开创首个渔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典范。”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灵丘的水产养殖逐渐成为全县新兴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全县现有水产养殖场32家,养殖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由过去的单一虹鳟鱼、鲟鱼养殖拓展到螃蟹、三文鱼、对虾等九大类高端渔业品种。养殖方式从传统池塘养殖到陆基池(桶)养殖,再到工厂化养殖。全县水产总产量50余万公斤,总产值2800多万元。
  大青背山羊是灵丘县南部山区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和生态、人文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定向培育而形成的一个肉绒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因其全身皮毛呈黑色,唯有背部长青色而得名,其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是灵丘当地招待客人的首选食品。为做大做强青背山羊产业,该县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开展“地方良种血型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有效提升了青背山羊的品种质量。养殖数量较3年前增加了4.6万只,存栏12万只,500只以上的养殖基地达到18个。
  “我们的青背山羊肉的名声越来越响。一斤青背山羊肉卖到了七十多元,比普通羊肉高出了三十多元,青背山羊的产值达到了1亿元。”灵丘县畜牧中心主任张立军如是说。

深度融合,农文旅蓬勃发展

  夏季的奇遇森林,冬天的冰雪大世界——2023年,落水河乡西庄村成为灵丘县又一个火爆的游客打卡村。
  依托绿水青山这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持续发力推进面向京津冀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
  深度开发以山、水、林、雪、草等场景为主题的农文旅消费业态,实现乡村业态多元共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举措。
  农业与农事体验相结合,打造“田脊梁有机农业农耕文化体验园”“月亮湾千亩苹果采摘体验园”“门头水乡田园综合体”等集绿色、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农事亲子体验项目,向游客提供有机采摘、农耕体验、田园茶趣等精致服务。农业与特色旅游小镇相结合,统筹乡村闲置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重点打造了十里沿河小镇、门头水乡奇遇森林、龙渠沟冰雪大世界等休闲娱乐主题小镇,漂流竞技、森林亲子乐园以及冰雪项目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慕名前来。农业与民宿发展相结合,把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创新业态,成功打造了云朵驿栈、青青民宿、花塔云舍等一批浸润生态美的特色民宿。通过不断优化旅游体验,延长消费链条,“京西福地、山水灵丘”文旅品牌全面打响。“连续三次举办全国‘村晚’,去年央视一套品牌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三季在车河村录制。目前,全县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6个,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灵丘的农文旅已经唱响,2024年接待游客158.74万人次,较去年增长了近14.3%。”县文旅局局长白璐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灵丘县委、县政府坚持干字当头,锚定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勇争先,为高质量建设“三区两地”“四个灵丘”,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灵丘答卷贡献更大力量。

本版图片由灵丘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