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全覆盖 服务零距离
——永和县全方位推进稳就业工作
村村全覆盖 服务零距离
——永和县全方位推进稳就业工作
“大家注意啦,有想打零工找岗位的、想参加技能培训的、年满60周岁要办理领取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忘记缴费想补缴的等等,都可以到居(村)委会来办理。这里开通了专门的就业社保服务平台,有专业人员服务,请大家相互转告。”2024年以来,永和县各社区、村微信群内这则消息时常被转发。
为提升就业社保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永和县按照我省“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部署,建立健全县、乡、村就业社保服务体系,将40余项人社业务开办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让群众不出社区或村可办事、好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到位三步走
软硬兼施提效能
“他爸,刚才村里通知我去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啦。”5月13日,刚上午9时,乾坤湾乡东征村王永娥就接到村就业社保服务站通知,“我听说村里有了这么个站,就去试试,没想到这么快。”
为落实好“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这项省政府民生实事,2024年以来,永和县按全省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由人社部门牵头调研、论证,摸清服务现状、困难症结,整合力量,充分依托社区、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等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在全县6个乡镇、64个行政村、5个社区设立75个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将服务沉到基层一线、送到群众身边,最大程度满足了群众“就近办”“多点办”需求。
“站点建成后,我们优选了150名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并为服务点工作人员合理配置了业务办理权限,基本构建起全县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三级网格业务经办框架,实现站点设置、人员配置、权限配置三到位。使各基层服务点能够高效便捷开展包括就业促进、技能培训、社保卡服务、社保业务等服务。”县人社局副局长李鹏用电脑抽查基层服务站工作情况。
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是实现服务零距离的关键一环。永和县人社局制定“三步培训法”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邀请县级业务经办能手集中开展全方位系统化培训,重点解决基层经办人员“办什么事、在哪里办、如何办理”的疑问;组建业务培训小分队,深入各基层服务点开展业务实操培训,解决基层工作人员实际业务经办流程熟练度的问题。同时,县人社局建立班子成员承包责任制,一名班子成员配备两名业务能手组建培训小组,定期或按需对所承包乡镇的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点对点培训,提升服务软实力。
“40多项人社业务要在一个系统内实现办理,每一项业务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又不同,对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幸亏县里配套了各种培训,我对现在的工作已经特别熟悉了。”乾坤湾乡东征村业务工作人员吴玉虎说。
线上播线下联
面面俱到扩渠道
“大家好,欢迎走进‘永和县零工市场’抖音直播间,我们每天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感谢大家的关注,在今天直播带岗之前,我们再给大家讲讲村村都有的就业社保服务站,希望能给大家办理业务带来便捷。”5月15日,永和县零工市场抖音直播员郑荣又开启了新一天的直播。
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是促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表现。为扩大政策知晓率,拓宽求职者就业渠道,县人社局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
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县人社局将40多项基层服务站可办事项及办事指南带进“永和县零工市场”抖音直播间,线上解答大家在人社业务办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就业岗位推送和政策宣传交叉播报的方式,让求职者对各环节了解得明明白白。呼青青在观看“直播带岗”时,注意到永和好帮手服装有限公司招聘信息,立即咨询县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并在其帮助下迅速入职。“今年,通过线上‘直播带岗’已实现就业18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0余人。”郑荣说。
县人社局以“就业社保村村通,人社服务进万家”为主题,不仅通过定点宣讲、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在各乡镇、村、社区开展集中宣传,还通过入户上门推荐就业岗位活动,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水平。
“我学历低,也没什么技能,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芝河镇河口村村民白东萍在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张娟上门推荐就业岗位时诧异地问。“可以的,看你有哪方面的就业意愿,县里不仅有技能培训,村里还有服务站为你量身匹配推荐岗位。这次就是县人社局根据咱村登记的就业需求名单,派我来做入户推荐的。”最终,白东萍在永和县花儿朵朵手工发卡有限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盯急难解愁盼
“三办”服务增幸福
为有效化解老百姓在就业社保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永和县人社局建立就业社保服务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现场办、集中办、上门办等服务。
“请缓慢张嘴、请点头、请摇头,好了可以了,记得明年8月1日之前再进行一次资格认证哦。”县文庙广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入企进村(社区)活动现场,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苏红红正帮助退休职工进行资格认证。
现场办就是把资格认证服务带到群众身边,让政策服务于群众,让群众知晓政策。通过开展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入企进村(社区)活动,县人社局现场解答“为什么认证、去哪里认证、怎么认证”的问题,有效为群众提供咨询610余人次,帮助300余人完成资格认证。
集中办则是把职业技能培训开设到村门口,打通技能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村有20多名村民想要学习家政技能。”望海寺乡业务经办员张婷婷整理好资料后,第一时间联系县级业务管理员。县人社局得知村民需求后,立即通知相关村委会开展村民培训意愿调查,并根据结果委托永和县时代新人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周边有同样培训意愿的村民在本村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
“我们还联系太原市贝亲好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使村民培训后可以直接就业。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让群众参加技能培训更加便利,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就业竞争力,推进群众更快就业、稳定就业。”李鹏介绍。
上门办,让资格认证回归服务属性。“桑壁村村民刘蛇梅及兴义村村民张翠娥无法通过手机App刷脸完成资格认证,今天,咱们带一张最近的报纸,去上门人工认证吧。”5月15日刚上班,县社保中心副主任柳文平就安排工作。县人社局组建“为民解难题”小分队,在各乡镇开展资格认证“一对一上门服务”活动,解决部分人群无法自主完成认证的问题。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就业社保服务村村全覆盖‘就近办’作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永和县人社局局长靳燕平说。
本报记者张丽媛 本报通讯员郭凯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