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搭乘银发旅游列车出游的老年游客正在合影留念。本报记者姚凡 通讯员张炯摄 本报太原3月4日讯(记者 姚凡)今天,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太原局”)获悉,3月2日,我省今年开行的首趟银发旅游列车Y402次列车由运城站驶出,开启为期13天的旅程。
2025年的第一大“顶流”,莫过于横空出世的“DeepSeek”。但鲜为人知的是,DeepSeek火爆出圈的背后,还有一家山西企业的科技贡献。
光明日报太原3月3日电(记者李建斌、杨珏)近日,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暨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上发布了2024年度山西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晋城市沁水县八里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晋中市昔阳县钟村夏商墓地、吕梁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大同市平城区文瀛南路北魏墓地、长治市潞州区陈村宋金墓地。 6个入选项目亮点何在?据专家介绍,八里坪遗址确认了庙二晚期和龙山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晋东南地区史前时期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黄土丘陵地带环壕聚落模式的又一例证;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作为大同地区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三观遗址等构成影响广泛的鋬手鬲文化区;钟村墓地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构建了夏商文明研究的新格局;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因其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器物丰富,全面展现了该地区东周、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生动演绎了汉文化形成的历史图景;大同市平城区文瀛南路北魏墓地的发掘反映了平城地区太和年间迁洛前后北魏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变化,也见证了北魏王朝在平城的最后辉煌;长治市潞州区陈村宋金壁画墓为进一步认识晋东南宋金时期丧葬习俗、家族变迁和建筑艺术等补充了实物资料。
山西日报客户端报道 踏春雪,赴春风。3月3日,带着三晋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出席全国两会的在晋全国人大代表从太原出发,踏上去往首都的列车。
春和景明启新程,满怀信心赴盛会。今天上午,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晋全国政协委员,带着三晋儿女的重托与期待,出发前往北京,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
今天一早,当代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复兴号列车穿行在太行山脉中,一份特殊的代表“相册”也在列车上徐徐展开。在晋全国人大代表怀揣着三晋大地的发展脉动、民生温度,带着他们手机相册里的“年度置顶”照片奔赴全国两会。
唐登杰(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山西发展、时刻牵挂老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四次莅晋考察调研,赋予山西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等重大使命任务。过去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本报太原3月3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近日,省水利厅围绕加快实施省级重点水利项目中心任务,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效、护航、优服、攻坚”四大行动,进一步推动工程顺利实施,及早建成达效,印发《2025年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年省级重点水利工程聚焦全力治水兴水节水,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着力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涵盖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防御、农村供水保障、新建续建灌区、河湖泉域复苏、生态水保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多个领域,共47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24亿元,较去年增长18%。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相互配合,多方联手,协同发力,以征信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探索,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3月1日,太原钟楼街上一位特别的“嘉宾”——高达3.5米的周传雄公仔,吸引了众多歌迷前来打卡留念。 随着周传雄巡回演唱会太原站正式定档4月12日,“歌迷之城”太原再次向全国歌迷敞开怀抱。
本报运城3月3日讯(记者栗美霞)2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会在运城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座谈会精神,总结2024年全省市场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2025年全省市场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3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该厅召开全省农村水利水电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着力提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四率”。 2024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50.8%,新增恢复60万亩水浇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8,黄河流域107座农村水电站全面完成清理整改,农村水利水电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3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慈善总会了解到,为帮助山西省困境家庭0-14周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得免费手术救治,山西省慈善总会联合中国移动开展的“爱‘心’行动”项目,现仍有40个免费手术名额未使用。
编者按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AI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些职业凭借AI助力,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等。 从今天开始,山西晚报记者陆续探访AI在我省公安、煤炭、气象、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关注这些身边的AI职业,感受科技带来的变革与希望。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 实习生 郭添瑜)3月3日,省林草局消息,全省华北豹重点区域监测技术培训班近日在太原举办。 培训特邀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姜广顺教授团队,对常见动物踪迹识别、粪便调查分析、自动相机监测、野猪防控与野生动物救护等技术进行了专题授课。
根据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开展第34届山西新闻奖评选的相关通知,经初评,现对山西新闻网拟推荐参评第34届山西新闻奖评选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3月4日起5个工作日。
山西晚报讯(记者 田晓瑛)记者从山西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获悉,山西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成绩于2025年3月3日公布。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 sxkszx.cn)查询本人适应性测试成绩以及一分一段表。
本报讯(记者沈佳)近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战略部署,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省将面向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征集“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是指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许可双方明确约定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许可费,以降低中小微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激发高校院所成果供给积极性。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力争每个市推出一个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成功案例。2024年12月,右玉县小南山流域6.75万吨水土保持碳汇完成交易,标志着我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零”突破。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3月3日10时39分,省气象台变更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忻州西部和东部、吕梁东部、太原北部、晋中南部、临汾北部和东部、运城南部、长治、晋城。 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关于公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名单的通知》,公布名单中我省8座煤矿被确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这是我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我省要求这8座煤矿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自检,实现持续达标、动态达标,保障安全生产。
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北岳文艺出版社了解到,我省青年作家梅钰的小说集《灰鸟消失在尽头》由该社出版发行。 该书收录了作家梅钰创作发表的中篇小说共8篇,8个故事都是站在今天回望过往,涉及青春、成长、爱情、救赎、感悟。
“小福”AI机器人。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总工会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步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山西省总工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会服务深度应用,推出“AI新赛道·数智再提升——小福机器人”试点。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两所高校的建设项目,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实验楼改造及设备购置项目初步设计和长治医学院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实验楼改造及设备购置项目位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孝义校区院内(吕梁市孝义市敬德街42号)。
山西晚报讯(记者 赵丽娜)2月19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该局近日出台《关于推进以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按照“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突出重点”的原则,我省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健全完善“批管建用”工作机制,以全省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为抓手,有序实施“14410”发展战略,推进以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14410”发展战略:“1”是围绕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保持全省湿地面积基本稳定。
山西晚报讯(记者 赵丽娜)2月19日,2025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会议要求,全省文旅系统要科学编制“十五五”艺术发展规划,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统筹好质与量的关系,推出一批新时代文艺力作,按计划完成国家级任务,特别是精心备战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全省之力冲刺文华奖;要在各类重大文艺活动中不断推出新人力作,全力办好第二届晋剧艺术节,展示山西艺术创作新成果、新风貌;要致力于提升惠民效益,提高覆盖率,高标准组织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惠民工程、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和常态化惠民演出,增加市场供给,繁荣演出市场,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要营造良好环境,改进引导方式,致力传播推广,建设人才队伍,夯实安全责任,加快推动我省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家风连着作风,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精神富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低空驾驶、空中观光,无人机应急救援、气象探测……近年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职业、新动能。刚刚闭幕的省两会,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发展低空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晋煤外运重载能源通道瓦日铁路自2014年底开通运营以来,累计运量达到60354万吨,为守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通讯员摄。
本报讯(记者张毅)日前,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方案》提出,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省各领域,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我们要牢记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努力在各自领域锐意进取、竞相出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更多民营经济力量。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消防员变‘天命人’,防火宣传也能这么有趣!”“这部宣传片不仅让游戏迷过足了瘾,还学到了不少古建筑的保护方法。”“每一个公民都要行动起来,自觉地提高消防意识。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2月19日16时13分,省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忻州西部和东部、吕梁中南部、太原西部和南部、晋中南部、临汾、长治、晋城、运城北部。 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本报讯(记者张婷)2月19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本报讯 2月19日,记者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1月底,我省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3.6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本报讯 2月19日,省对外开放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听取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持续提供金融支持。
2025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2月19日在太原召开,今年将推出一批新时代文艺力作,展示山西艺术创作新成果,继续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惠民工程。 今年,全省将科学编制“十五五”艺术发展规划,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