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由“黑”转“绿” 笃行不怠
——我省制造业低碳转型赋能美丽山西建设综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由“黑”转“绿” 笃行不怠
——我省制造业低碳转型赋能美丽山西建设综述
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太重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在吊运风电装备(资料照片)。
步入新时代,绿色低碳的时代号角在全球激昂奏响。
在此之际,我省勇立潮头,毅然踏上从“黑色印象”迈向“绿色转型”的征程。近年来,省工信厅以坚定决心在制造业领域掀起一场深刻变革,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绿色工厂如繁星点点,在三晋大地的各个角落蓬勃兴起,为表里山河注入全新活力,开启美丽山西建设的崭新篇章。
传统产业绿色蝶变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持续加快,是我省迈向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方面,我省成绩斐然。
钢铁行业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我省2户钢铁企业产能减量置换项目顺利建成投产。2024年,全省炼铁、炼钢先进产能占比分别跃升3.8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这不仅意味着钢铁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标志着能耗降低与环保水平的提高。
焦化行业同样焕发出绿色生机,全省焦化机焦炉已全面升级为5.5米及以上的先进大型焦炉,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在化学工业领域,我省出台《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已累计认定21个化工园区,通过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推动产业朝着绿色、集约的方向发展。
建材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威顿特种水泥、泰山玻璃纤维、泰石节能玄武岩纤维岩棉制品等一批新型建材项目的建成投产,提供了更多绿色环保的材料选择。
在有色金属行业,侯马北铜铜业有限公司年处理80万吨铜精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镁合金还原工序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其能耗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我省同样不遗余力:比亚迪第五代混动高端车型动力总成系统的落地,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信创整机产量的大幅增长,彰显了我省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13家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的确定,为消费品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绿色升级搭建了良好平台。
此外,太原惠科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高端装备制造在煤机、轨道交通装备等细分领域已形成全国性竞争优势,太重轨道打造出全球第一个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灯塔工厂”,提前布局T1000级、M40X级碳纤维技术研发和中试,积极推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基聚酰胺等合成生物材料的研发制造……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为我省制造业开辟新的绿色增长点。
节能技术多点开花
能效水平稳步提升
制造业能效的稳步提升,是我省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全面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我省聚焦钢铁、焦化、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智海企业集团榆次水泥有限公司绿色节能技术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的顺利完成,犹如为我省制造业装上了“节能引擎”,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我省炼焦工序、合成氨、水泥熟料、水泥等重点产品单耗指标值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方面,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水煤浆水冷壁直连废锅气化炉技术(晋华炉3.0)”、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的“低碳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和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三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这些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在本土得到广泛应用,还为全国工业领域的节能降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绿色制造体系完善
绿色标杆不断涌现
绿色制造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省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记者了解到,省工信厅建立了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机制,并制定印发《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实施细则》。从培育要求、创建程序、动态管理到配套机制,细则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遴选发布和动态管理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3个、绿色工业园区8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个,全省制造业企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高。
省工信厅厅长潘海燕表示,未来,省工信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实施“1139”制造业提质攻坚行动,聚焦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相信在省工信厅的积极推动下,在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绿色工厂将在三晋大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美丽山西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山西在未来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王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