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炼)三月春风暖,志愿微光燃。3月3日,“‘锋’火相传红领巾 志愿闪耀新时代”山西省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出征仪式,在太原市迎泽区大南关小学举行。
本报讯(记者沈佳)记者日前从省科技厅获悉,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开启申报,项目类型为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自由探索类项目一年两批组织,同一申请人2025年度仅能申报一次。
本报讯(记者李林霞)记者3月3日从省招考中心获悉,我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成绩于3月3日公布,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查询本人适应性测试成绩。 按照安排,本次测试不安排考生成绩复核工作。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水利厅召开的深化水利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机制基本建立,“母亲河复苏行动”工作受到水利部通报表扬。 2024年9月,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已将全省27亿立方米地下水指标细化至11个设区的市117个县(市、区),明确了全省区域性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等要求。
本报讯(记者程国媛)“如何简化环评手续办理部分前置条件?”“希望可以进一步压缩环评审批流程和时间。”“老旧环评的一些历史遗留事项怎么解决?”2月26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省级重点项目环评服务第一次对接会,与项目单位面对面交流工作,着力打通项目环评难点堵点,以环评审批“加速度”助力重点项目“快落地”。
3月3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在晋全国人大代表乘坐高铁赴京。车厢内,(左起)刘正、许连红、李慧、李丽丽、吕春祥代表聚在一起,满怀激情,讲述履职故事、分享履职感受。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这美好的时节,3月3日上午,随着G62次列车缓缓停靠在北京西站,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住晋全国政协委员抵达北京。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省住建厅日前印发《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太原市、大同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达到40%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加强产业链系统性规划支撑;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完善企业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常态化推介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智改数转;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引导。
本报讯(记者杨文)3月3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推选唐登杰为代表团团长,推选金湘军、王拥军、罗清宇、张吉福为副团长,出席本次大会的山西代表团正式组成。 会议由唐登杰主持。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近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上,我省蒋梅等15位女性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红马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太原市万柏林区司法局千峰司法所等13个单位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春意渐浓,盛会如约。3月3日上午,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在晋全国人大代表乘坐高铁,从太原出发赴北京参加“春之盛会”,与全国各地代表一起察国计民生大势、集攻坚克难之智、谋改革发展良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太原3月3日讯(实习记者 刘迎春)近日,省水利厅围绕加快实施省级重点水利项目中心任务,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效、护航、优服、攻坚”四大行动,进一步推动工程顺利实施,及早建成达效,印发《2025年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年省级重点水利工程聚焦全力治水兴水节水,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着力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涵盖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防御、农村供水保障、新建续建灌区、河湖泉域复苏、生态水保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多个领域,共47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24亿元,较去年增长18%。
本报讯 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近日发布通知,延续减征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今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归属省级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按照缴纳义务人应缴费额的50%减征。
导语 全国人大代表白琦瑞是山西财经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从教35年,她创新探索思政育人新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几年,伴随着履职调研足迹,白琦瑞把“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思政课讲给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每一次精准的医疗救治,既考验医术仁心,更需要完善的医疗体系支撑。如何让医疗领域的政策精准解决百姓遇到的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晓静三年履职,提交了一件议案和七件建议,件件都紧扣百姓的“难”,她想把更多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百姓满意的“暖心大事”。
山西日报客户端报道 春意渐浓,盛会如约。3月3日上午8时20分,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出席2025全国两会的在晋全国人大代表、住晋全国政协委员乘坐G62次列车,从太原出发赴北京参加“春之盛会”,与全国各地代表委员一起察国计民生大势、集攻坚克难之智、谋改革发展良策。
近日,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二大队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衣着褴褛男子在长晋高速神农站出口处徘徊,寒风里瑟瑟发抖。民警简单盘问后,见其神情异常,便将该男子送往高平市公安局神农派出所,协助核实身份寻找家人。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王媛)2月28日至3月2日,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主办的“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及山西省考古学主办的“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这一山西年度考古盛会今年将继续秉持“展示考古成果、传承历史文化”的宗旨,为学界和公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考古学术盛宴。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马永亮)日前,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省财政厅按照中央和我省部署要求,锚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目标,立足财政职能,多措并举,持续拨付真金白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做好保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省财政厅大力度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对标国家政策,成立工作专班,2022—2023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429.37亿元,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关于公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名单的通知》,公布名单中我省8座煤矿被确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这是我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我省要求这8座煤矿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自检,实现持续达标、动态达标,保障安全生产。
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北岳文艺出版社了解到,我省青年作家梅钰的小说集《灰鸟消失在尽头》由该社出版发行。 该书收录了作家梅钰创作发表的中篇小说共8篇,8个故事都是站在今天回望过往,涉及青春、成长、爱情、救赎、感悟。
“小福”AI机器人。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总工会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步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山西省总工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会服务深度应用,推出“AI新赛道·数智再提升——小福机器人”试点。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两所高校的建设项目,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实验楼改造及设备购置项目初步设计和长治医学院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实验楼改造及设备购置项目位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孝义校区院内(吕梁市孝义市敬德街42号)。
山西晚报讯(记者 赵丽娜)2月19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该局近日出台《关于推进以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按照“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突出重点”的原则,我省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健全完善“批管建用”工作机制,以全省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为抓手,有序实施“14410”发展战略,推进以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14410”发展战略:“1”是围绕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保持全省湿地面积基本稳定。
山西晚报讯(记者 赵丽娜)2月19日,2025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会议要求,全省文旅系统要科学编制“十五五”艺术发展规划,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统筹好质与量的关系,推出一批新时代文艺力作,按计划完成国家级任务,特别是精心备战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全省之力冲刺文华奖;要在各类重大文艺活动中不断推出新人力作,全力办好第二届晋剧艺术节,展示山西艺术创作新成果、新风貌;要致力于提升惠民效益,提高覆盖率,高标准组织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惠民工程、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和常态化惠民演出,增加市场供给,繁荣演出市场,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要营造良好环境,改进引导方式,致力传播推广,建设人才队伍,夯实安全责任,加快推动我省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家风连着作风,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精神富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低空驾驶、空中观光,无人机应急救援、气象探测……近年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职业、新动能。刚刚闭幕的省两会,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发展低空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晋煤外运重载能源通道瓦日铁路自2014年底开通运营以来,累计运量达到60354万吨,为守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通讯员摄。
本报讯(记者张毅)日前,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方案》提出,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省各领域,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我们要牢记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努力在各自领域锐意进取、竞相出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更多民营经济力量。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消防员变‘天命人’,防火宣传也能这么有趣!”“这部宣传片不仅让游戏迷过足了瘾,还学到了不少古建筑的保护方法。”“每一个公民都要行动起来,自觉地提高消防意识。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2月19日16时13分,省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忻州西部和东部、吕梁中南部、太原西部和南部、晋中南部、临汾、长治、晋城、运城北部。 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本报讯(记者张婷)2月19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本报讯 2月19日,记者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1月底,我省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3.6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本报讯 2月19日,省对外开放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听取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持续提供金融支持。
2025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2月19日在太原召开,今年将推出一批新时代文艺力作,展示山西艺术创作新成果,继续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惠民工程。 今年,全省将科学编制“十五五”艺术发展规划,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