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观察】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由作家王蒙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改编,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晚年情感波折为主线,用诙谐犀利的笔触勾勒出都市老年群体的生存境遇。该剧登陆央视八套后引发大众热议,以跨越媒介的艺术对话印证优质文学IP影视化的可能性,也展现出文艺创作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的创新可能。
综艺《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中,嘉宾体验簪花。网络图片 近年来,综艺节目与地方文旅的联动日益紧密。
《辕门斩子》穆桂英风姿不凡,满台配角同样出彩。 (主办方供图) 一台折子戏集结三朵“白玉兰”的婺剧盛景才过去半个多月,浙江婺剧团陈丽俐参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的折子戏专场又在上海的剧场里掀起一场“婺剧风暴”。
变身“时光列车”的戏剧大道。 “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里,观众可生成以自拍照为头版新闻的“人艺之友报”。
刚刚落幕的“五一档”,人物传记电影《水饺皇后》成为票房黑马。影片自4月30日公映便势头强劲,仅用三天就票房破亿,一路领跑“五一档”票房榜,成为今年该档期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片。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俊卿)以影像为桥梁,讲好长城故事,传播山西声音。5月8日,山西广电广武长城影像基地在朔州市山阴旧广武古城东北角举行了揭牌仪式。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润德)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获悉,《再唱桃花红》实景剧首场演出暨山西乾阳影谷民居民歌旅拍基地项目推荐会在太原古县城举办。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通宝育杰学校等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游客嘉宾共200余人参加。
五一档电影票房成绩出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档档期内总票房超7.4亿元。
逆袭、战神、穿越……短剧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趋势,其中25到44岁的青年观众占比达到57%。 百度调研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5%,全年上线微短剧数量再创新高,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4月28日,观众从青岛电影博物馆电影海报长廊经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近日,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青岛电影博物馆策划推出了“青岛与中国电影120周年”电影主题展。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 通讯员 孟建珍)洒热血壮怀激烈,颂英雄荡气回肠。4月27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晋城大剧院举行。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霈霈)近日,两部山西导演影片《温柔》《星星与月亮》入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力量”单元,并在北影节期间展映。 这两部电影由山西大同李唐影业出品,都是在山西大同取景拍摄。
1957年,北京人艺曾将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搬上舞台;时隔68年,经典焕新,该剧以全新的阵容和呈现再现人艺舞台,展示给观众的不仅是一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北京人艺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与美学追求。 吴祖光1942年创作的《风雪夜归人》,以京剧名伶魏莲生与官僚姨太太玉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在权贵与卑微的交织中叩问人性尊严。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白瀛)由国家电影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这将是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时隔7年再度在中国举办。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出品、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承制的4D科普电影《海洋深深》22日在京首映。影片聚焦“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主题,以高清数字影像展现从海面至深海的壮丽景象,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深海探险。
“很多人说我的电影里最喜欢《山河故人》,这让我很震动也很受鼓舞,因为它有一个中国式的情感故事。当你在大银幕上忠实地呈现一种真挚的情感,它会被不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甚至可能比作品产生的时代更容易被理解。
舞台剧《繁花》(上图)中,每一个看似配角的人物都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
点亮梦想舞台,绽放银龄风采。4月20日,金色良友老年大学影视戏剧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太原铜锣湾国际影城隆重举行,活动由太原市影视文化产业促进会主办,太原市千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友文摘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4月19日下午,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作曲的著名音乐剧《日落大道》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正式上演。图为剧照。
藏族舞蹈剧场《极境之地》诗意展现高原的恢宏与草原的辽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供图) 扎念奏响古韵,氆氇秀出华彩,呈现雪域高原的非遗魅力。
【视听观察】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由作家王蒙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改编,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晚年情感波折为主线,用诙谐犀利的笔触勾勒出都市老年群体的生存境遇。该剧登陆央视八套后引发大众热议,以跨越媒介的艺术对话印证优质文学IP影视化的可能性,也展现出文艺创作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的创新可能。
综艺《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中,嘉宾体验簪花。网络图片 近年来,综艺节目与地方文旅的联动日益紧密。
《辕门斩子》穆桂英风姿不凡,满台配角同样出彩。 (主办方供图) 一台折子戏集结三朵“白玉兰”的婺剧盛景才过去半个多月,浙江婺剧团陈丽俐参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的折子戏专场又在上海的剧场里掀起一场“婺剧风暴”。
变身“时光列车”的戏剧大道。 “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里,观众可生成以自拍照为头版新闻的“人艺之友报”。
刚刚落幕的“五一档”,人物传记电影《水饺皇后》成为票房黑马。影片自4月30日公映便势头强劲,仅用三天就票房破亿,一路领跑“五一档”票房榜,成为今年该档期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片。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俊卿)以影像为桥梁,讲好长城故事,传播山西声音。5月8日,山西广电广武长城影像基地在朔州市山阴旧广武古城东北角举行了揭牌仪式。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润德)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获悉,《再唱桃花红》实景剧首场演出暨山西乾阳影谷民居民歌旅拍基地项目推荐会在太原古县城举办。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通宝育杰学校等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游客嘉宾共200余人参加。
五一档电影票房成绩出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档档期内总票房超7.4亿元。
逆袭、战神、穿越……短剧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趋势,其中25到44岁的青年观众占比达到57%。 百度调研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5%,全年上线微短剧数量再创新高,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4月28日,观众从青岛电影博物馆电影海报长廊经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近日,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青岛电影博物馆策划推出了“青岛与中国电影120周年”电影主题展。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 通讯员 孟建珍)洒热血壮怀激烈,颂英雄荡气回肠。4月27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晋城大剧院举行。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霈霈)近日,两部山西导演影片《温柔》《星星与月亮》入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力量”单元,并在北影节期间展映。 这两部电影由山西大同李唐影业出品,都是在山西大同取景拍摄。
1957年,北京人艺曾将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搬上舞台;时隔68年,经典焕新,该剧以全新的阵容和呈现再现人艺舞台,展示给观众的不仅是一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北京人艺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与美学追求。 吴祖光1942年创作的《风雪夜归人》,以京剧名伶魏莲生与官僚姨太太玉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在权贵与卑微的交织中叩问人性尊严。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白瀛)由国家电影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这将是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时隔7年再度在中国举办。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出品、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承制的4D科普电影《海洋深深》22日在京首映。影片聚焦“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主题,以高清数字影像展现从海面至深海的壮丽景象,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深海探险。
“很多人说我的电影里最喜欢《山河故人》,这让我很震动也很受鼓舞,因为它有一个中国式的情感故事。当你在大银幕上忠实地呈现一种真挚的情感,它会被不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甚至可能比作品产生的时代更容易被理解。
舞台剧《繁花》(上图)中,每一个看似配角的人物都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
点亮梦想舞台,绽放银龄风采。4月20日,金色良友老年大学影视戏剧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太原铜锣湾国际影城隆重举行,活动由太原市影视文化产业促进会主办,太原市千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友文摘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4月19日下午,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作曲的著名音乐剧《日落大道》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正式上演。图为剧照。
藏族舞蹈剧场《极境之地》诗意展现高原的恢宏与草原的辽阔。(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供图) 扎念奏响古韵,氆氇秀出华彩,呈现雪域高原的非遗魅力。
《欠你一枚小红星》是一部由青年人创作演出的“当代京剧”,问世以来因出众的形式创新很受瞩目。近日,该剧在鼓楼西剧场和北京观众见面了。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2日17时38分,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50亿元,居全球第一。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60.8%的票房占比断层领跑。
4月15日,电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电影流浪地球”宣布《流浪地球3》开机,并表示距离上映还有662天。此前,《流浪地球3》宣布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
周期压缩、效率提升、成本降低,“AI+微短剧”带来影视生产模式的大变革 AI的实时生成能力使得个性化、交互式的内容分发成为可能,或将彻底改变影视内容的消费方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梁希之 2024年以来,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短剧创作,AI生成或辅助制作的微短剧数量快速增加:央视频及抖音平台联袂推出国内首部AI贺岁微短剧《美猴王》,抖音九五二七剧场上线首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画微短剧《无名特攻队》,红果短剧APP推出号称“首部工业级AI微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风芒平台制作了“业界首个付费AI微短剧”《兴安岭诡事》……“AI+微短剧”的创作模式在制作效率、成本控制和创意表达等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 不仅如此,AI更深刻改变了内容创作的方式。
近日,国产悬疑剧市场正经历一场从“猎奇叙事”到“社会镜像”的深刻转型。以《棋士》《黄雀》《沙尘暴》《乌云之上》为代表的新作,通过多元化的叙事策略、地域文化融合以及人性深度挖掘,不仅突破了传统悬疑剧的框架,更成为映照时代的棱镜。
2025开年以来,悬疑刑侦剧从数量到质量一直占据着市场强势地位,于和伟、陈明昊、段奕宏、郭京飞等清一色的演技派“刑警队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股热潮之中,孙俪以女刑警身份携《乌云之上》而来,从“女性视角”出发,不仅填补了女性在刑侦工作中独特价值的影视空白,那份抽丝剥茧的耐心与细腻动人的情感,也打开了悬疑类型表达的全新可能。
新华社香港4月13日电(记者刘欢)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纪录电影《早鸟》,日前在香港举办首映礼。 《早鸟》是《香港自然故事》项目的核心成果之一,由香港导演蔡瑞琦执导,历时3年多精心筹划及制作。
好演员拥有“不完美自由”吗? 拍摄电视剧《乌云之上》时,孙俪有时会闪过念头:“导演,要不我们吵一架吧。”她想从花菁导演口中听到更多要求,希望监视器外的眼睛能捕捉到监视器前不完美的细节,那意味着提升空间,意味着距离完美目的地又近了一步。
廖昌永(右)在演出中 从在开幕演出“和平向未来”主题音乐会中担纲《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的独唱,到在闭幕大戏——歌剧《茶花女》中出任艺术总监并饰演剧中亚芒一角,本届“上海之春”舞台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堪称“劳模”。《茶花女》演出一结束,尚来不及卸妆的他,从众多乐迷中“突围”,在上音歌剧院熄灯前接受记者的专访。
由王宝强主演、监制的剧集《棋士》正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X剧场热播,该剧昨晚开启超前点播,而“棋士”崔业究竟如何实现人生的反转,秘密也终将揭晓。 在大结局尚未播出之前,王宝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