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让我们共赴一场爱的约定,愿每份爱都能长久。”近日,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但愿人长久》开播,引发关注。
哪吒主题的饮品套餐。(视频截图)干煸鱿鱼须。
截至2月16日12时,《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超116.13亿元,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1的亚洲电影。 《哪吒2》距离全球影视票房榜第10名只差约4.4亿元,很有可能今天将进入全球影视票房榜前10。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影院内摆放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新华社发 山西晚报讯(记者 胡钰)2月13日19时11分,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总票房突破100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17名。
震撼的银幕体验和视觉效果,是《哪吒2》取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重要原因。而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的创新突破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全力托举。
元宵佳节,八台晚会将于今明两晚陆续登陆荧屏。无论是河南卫视以“暖”破题打造“中国节日”新解法、湖南卫视邀请不同维度的“喜乐英雄”闹元宵,还是江苏卫视让古老民俗风情在晚会中延续,各台元宵晚会将再次展现浓浓的年味,在温暖团圆的氛围中传递祝福开启新春。
由王家卫执导,张曼玉、梁朝伟主演,泽东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特别版将于2月14日正式公映。据悉,此次“导演特别版”是史上最长版本的全球首映,将会有未公开影像的全新露出。
2月8日,人们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北美首映礼上举起电影海报。新华社发(曾慧摄) 新华社洛杉矶2月8日电(记者高山)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8日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吸引了数百名“哪吒”粉丝和部分中美两国电影界人士参与。
合家欢的浓郁氛围里,家叙事又一次亮相荧屏,新春大剧《六姊妹》在大年初六开播即热播。故事围绕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展开,在上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时间跨度里将他们跌宕起伏却始终血脉相依的人生娓娓道来。
山西晚报讯(记者 胡钰)2025年2月6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含预售票房超57亿,超越《战狼2》,11时43分,正式跻身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12时13分,又以票房57.76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2》票房一路势如破竹,从单日6.1亿元到7亿元+、8亿元+持续逆跌。
乙巳蛇年春节,迎来火热的电影市场。 国家电影局2月5日发布数据,我国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好久不见,何止再见!由王家卫执导,张曼玉、梁朝伟主演,泽东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特别版官宣定档2月14日情人节,并发布定档预告及海报。令人惊喜的是,此次“导演特别版”是史上最长版本的全球首映,将会有未公开影像的露面,这也是王家卫导演为影迷准备的重逢礼物。
截至昨天23时许,春节档总票房超过97亿元,刷新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单日单盘连续7天保持在10亿元以上,刷新影史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两部影片档期票房超过20亿元……2025年春节档,用“史诗级大爆发”来形容也不为过。 从预售开始,今年春节档就已展现出极高热度,影片上映后,市场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一条胡同,一个杂院,几户人家,一块影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半世纪的时代变迁。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全家福》自2005年首演以来已经演了整整20年。
2月3日晚,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一部时隔七年才和观众“重逢”的国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4》的开播可谓备受关注。
由中宣部电影局举办的“2025,电影院见!”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1月2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6部影片在发布会亮相。 2025年春节档电影主创合影。
B站联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推出视觉国风歌舞作品《塔》,以“情景式唱演+舞蹈”的表演形式,展现“见塔、见人、见心”的意义。(B站供图) 日前,“神猴”又贡献了网络文艺“名场面”——B站联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推出视觉国风歌舞作品《塔》,集情景歌曲、京腔京韵等创新表达,让满屏洋溢古老与现代碰撞融合的精彩火花,带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富有中国意境的文化之旅。
2025春节档电影主创大合影。 1月22日,“2025,电影院见!”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六部春节档影片主创一一亮相,向观众推介电影看点。
1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四次彩排。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节目匠心独运、精彩纷呈,演员们状态热情饱满,整台晚会衔接更流畅,各工种配合更娴熟。
1月22日,@春晚官方微博发布“蛇年春晚特别单曲”——由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 春晚官博称:“王菲演唱《世界赠予我的》揽世间温柔,以深情回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月2日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为“巳升升”。该形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以青绿色为主调,象征春意盎然、蓬勃生机。
你会如何形容苏州?是粉墙黛瓦、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城,还是处处流淌着风雅才情的诗意姑苏?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还是千帆纷至、万商云集的富庶之地?是如今加速崛起的科创之城,还是独具苏式生活美学的宜居家园?2500多年岁月流转,关于苏州,人们有太多的印象与想象,这些共同融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让“人间天堂”今更胜昔。 昨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正式播出,由总台主持人尼格买提、张舒越,与苏州籍演员韩雪、辽宁籍演员张睿组成的风华团走进苏州,深入探寻姑苏文化之韵、生活之美、发展之新,见证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400亿元 展现市场韧性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 据电影数据平台猫眼统计,截至11月27日,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400亿元人民币。尽管这一数字低于去年同期,但分析人士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韧性和潜在发展空间依然充满信心。
11月23日,《花儿绽放》节目总决赛暨颁奖盛典举办,持续5个多月的绚烂“花事”落下帷幕。这档由湖南卫视、芒果TV打造的中国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频频引发热议,并得到广电总局、国家民委、全国妇联、文旅部等单位的推介。
微短剧的火越烧越旺,“变短”正成为中长视频平台的新征途。近日,“爱优腾芒”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各平台都面临增长“失速”问题。
寥寥细线勾勒的“雷峰塔”倒立着,似要缓缓沉入水底……舞剧《白蛇》昨天发布了全新海报,极具辨识度的意象留下不少悬念:如何跨越东西文化,对中国传统IP进行现代转码?原创舞剧《白蛇》2.0版将焕新归来,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再登上海大剧院舞台。这几日,在青年编舞家王培先的带领下,主演敖定雯、孙佳勇、谭一梅、宋雨等一头扎进上海歌剧院5楼排练厅,展开紧张的排练磨合。
在太原路演现场导演邵艺辉主演钟楚曦 11月22日,豆瓣9.1分的电影《好东西》正式上映,引发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1月23日19时58分,《好东西》票房突破1亿元。
新华社萨格勒布11月26日电(记者李学军)克罗地亚中国电影节26日晚在克首都萨格勒布开幕,开幕式上播放了中国影片《独行月球》。 本届电影节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与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
11月26日上午,电影《续范亭将军》开机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举行。影片将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的英勇事迹搬上大荧幕,再现了他为民族解放而舍生忘死的革命故事。
11月24日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首次带着19首原创国风音乐作品和民乐演奏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国韵大同”黄智骞国风作品音乐会。来自中国的民乐演奏家与匈牙利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作曲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黄智骞沉淀十年的游戏配乐作品,用音乐见证中匈友谊长存。
记者从海南省新闻办公室获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12月4日至1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目前共收到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4330部影片报名,其中剧情长片901部、纪录长片396部、短片3033部。
当下的城市需要怎样的古典音乐?这个常问常新的话题,随着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归来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答案:从剧场到城市空间,从艺术到现实生活,从乐迷到更加广泛的受众人群,音乐正以更加轻盈、温暖的姿态走进城市生活,触及深层的文化脉动。 盘活空间助力城市更新 穿行在假日熙攘的人流中,走过长长的阶梯,推开厚重的大门,天坛公园神乐署里,古老的历史凝固在雕梁画栋间,甚至萦绕在观众的每一次呼吸里。
小剧场里,弧形的斜坡营造出高远的空间,前方,真实的废墟凌乱堆叠,后方,变换的影像流淌出爱的净土,也似心灵的荒原——战争留下的创伤潜藏在生活的表面下如影随形,北京人艺小剧场新作《华沙旋律》便在这样的氛围中悄然开演。 《华沙旋律》由俄罗斯剧作家列奥尼德·佐林创作,作品围绕一对经历战争与时代动荡的爱侣展开,他们在一场“华沙旋律”音乐会上相遇,钢琴曲成为波兰女孩格里娅、俄罗斯男孩维泰克走近彼此的契机。
粤剧《南拳》演出现场 粤剧《南拳》演出现场 11月20日晚,大型新编粤剧《南拳》在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开幕式上首演。传奇的故事,超燃的打戏,悠长的粤韵,引发观众好评如潮,“热血、激情!果然是粤剧舞台上的‘动作片’!” 粤剧《南拳》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粤剧院创演,得到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蔡李佛拳保护传承基地支持。
最新剧情中,骊龙盗伪装成燕氏商队发起偷袭,导致燕氏商队全军覆没,虾米、曹大等昔日并肩作战的伙伴,也在一夜之间与端午阴阳两隔。接触到《珠帘玉幕》剧本时,她觉得自己和端午有类似境遇,进而能更完整地演绎出端午的个性特点。
【文艺观潮】 近年来,我国艺术电影迎来了一波新发展。一些艺术电影在主题上与时下人们所关注的社会议题结合,在表现上与商业类型元素杂糅,将发行思维前置,起用明星演员、名人监制,注重增强与大众的互动,收获了较好的市场成绩。
电视剧《宿敌》正在热播。这是现代国安反间谍的题材,剧情紧凑、悬念迭起、多重反转、人物鲜活,可谓是“5分钟一个悬念,人均800个心眼子”,对新老两代国安人的刻画,突破了类型框架下的叙事方式,是“谍战剧”的新尝试。
《老牛家的战争》剧照。《武林外传》剧照。
以《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为蓝本改编的众多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其中以87版《倩女幽魂》最为经典,此外徐克还有一款97版动画《小倩》。 2024年光线动画电影《小倩》宣布定档12月6日。
2024年11月2日,漳州布袋戏的新剧目《花木兰传奇》在福建省第29届戏剧汇演中亮相,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历史上有不少诗词曲以木兰从军为题材,赞颂她忠孝两全的美德,仅有四百来字的《木兰辞》多年来一直选入中学语文课教材,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深刻。
正在热映的动作奇幻电影《红色一号:冬日行动》中,中国影迷熟悉的巨石强森与“美队”从不打不相识到结成最佳拍档,惊险又欢乐的剧情受到观众好评。截至11月11日,该片累计总票房已突破1500万元。
电视剧《破密》以谍战方式打开长征叙事,艺术且生动地讲述以蔡威为代表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创者们,与敌人展开无线电码的破译与反破译之战的故事,展示了无线电通信为长征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从一个独特角度书写并弘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艺领域,出现过一大批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的优秀作品。
11月9日、10日,根据同名韩国电影改编的话剧《寄生虫》,作为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收官之作,在首都剧场上演。该剧由杨婷导演,自2022年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巡演67场,本轮演出由吴樾领衔主演。
11月9日,连续3晚登台上音歌剧院的话剧《正红旗下》伴着掌声落幕,为北京人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上海巡演画上圆满句点。 全院集结,五台大戏,多场活动,约两万名观众……北京人艺是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里格外耀眼的一抹光彩。
临近岁末,香港院线有多部新片上映,其中两部瞩目之作极为罕见地携手推出套票优惠,分别是安乐出品的《焚城》和英皇推出的《破·地狱》。不同公司的同档期大片,向来是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此次强强联手、好戏成双,实属前所未见之举,主打口号是:焚起斗志、破釜沉舟。
演出看什么?在北京,答案永远不会让人失望。近期,大批国外艺术家几乎同时来访,众星云集的连台大戏覆盖戏剧、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过来”的甜蜜苦恼还将“笼罩”在观众心头。
去年,《宗师列传》系列第一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多元的文化解读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收获了广泛好评。新一季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近日在央视一套开播,节目聚焦唐代“顶流诗人”,透过“初唐四杰”以及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白居易、李贺、杜牧等诗坛巨匠的人生故事挖掘诗词文化魅力,让观众与节目一起“穿越”时空,直击名篇诞生的瞬间。
“让炮火跟着我的红旗上。”日前,电视剧《上甘岭》在央视一套高燃收官。
吴刚,一级演员。主要话剧作品有《茶馆》《哗变》《北京人》《天下第一楼》《古玩》《阮玲玉》《风月无边》《日出》《合同婚姻》《北街南院》等。
10月29日,由乌尔善执导的国民神话史诗巨制《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宣布定档2025年大年初一,进军春节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