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鼓韵震山河 电影《威风锣鼓》燃情上映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娱乐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冯洁)晋南威风锣鼓这一响彻黄土高原、被誉为“天地之音”的中华鼓乐瑰宝即将通过电影镜头震撼人心,由北京水火友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山西籍导演冀志远执导,吕佳壕、陈雨彤、曾德峻、李福锁、杨秦珍、薛云彪等演员主演的山西传统文化题材电影《威风锣鼓》于8月8日燃情上映。
  影片以晋南威风锣鼓为剧情原点,聚焦上个世纪初,霍家塬和柏树坡两个因为锣鼓而有世仇的村子,因为一段姻缘,再次开启斗鼓之战的故事。先辈的恩怨如何化解?传统的技艺如何传承?威风锣鼓的未来又在何方?《威风锣鼓》用一个足够曲折又荡气回肠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霍大风、柏青子和程山三位年轻人在艰难中的抉择,也看到了在几位年轻人的努力下,威震四方的威风锣鼓焕发了新的生机。
  冀志远深情阐释创作初心:“鼓是中国最原始的打击乐器,鼓文化又代表着中国古老民族的地域文化。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岁月里,成长在这块黄土塬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情,书写了一段段千古流芳的鼓文化传奇。黄土塬的壮阔,汾河水的滋润,太行山的巍峨,造就了山西五千多年的黄河鼓文化”。《威风锣鼓》正是通过电影语言,让古老鼓乐活在当下,让现代观众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震撼力量。他表示,一句“锣鼓好打,人难做”,放置于任何时候,都有其启发的意义与价值。
  影片犀利触及非遗传承的当代困境:当传统技艺遭遇市场化冲击,当年轻一代的审美发生偏移,如何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找到生存土壤?影片中,霍大风与程山斗鼓之后,也终于明白了锣鼓精神,开始在晋南各处收集鼓谱,他也终于从中感受到了更多来自先辈的文化承载:丁村的鼓点子就糅合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平阳鼓乐就包含了尧舜禹的大鼓正音,李世民的霍邑之战就有了唐王点兵的鼓点子,大槐树底下响彻着我们锣鼓千百年来的威风……被称为“威风锣鼓”的传统艺术,其实在韵律和节奏层面,却是千变万化,各有千秋。
  影片在山西取景期间,组织上百锣鼓人参与拍摄,形成“全民参与、共护非遗”的动人场景。这种“电影+文旅”的创新联动,不仅让山西风情与威风锣鼓成为网络焦点,更使影片超越艺术范畴,成为展示晋南文化魅力的闪亮名片。
  影片中霍大风与青子因鼓结缘的浪漫,映照当代青年对个性表达的追求;老艺人“汾河、黄土,这是千家万户的锣鼓”的肺腑之言,传递着扎根大地的文化厚重。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威风锣鼓传承千年的鼓韵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来自未来的召唤。让我们走进影院,在震撼的威风锣鼓声浪中感受中华文明的脉搏,在青春的热血中见证非遗传承的力量。这一场跨越千年的威风锣鼓盛会,等待与所有观众的双向奔赴!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