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胡同,一个杂院,几户人家,一块影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半世纪的时代变迁。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全家福》自2005年首演以来已经演了整整20年。
2月3日晚,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一部时隔七年才和观众“重逢”的国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4》的开播可谓备受关注。
由中宣部电影局举办的“2025,电影院见!”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1月2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6部影片在发布会亮相。 2025年春节档电影主创合影。
B站联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推出视觉国风歌舞作品《塔》,以“情景式唱演+舞蹈”的表演形式,展现“见塔、见人、见心”的意义。(B站供图) 日前,“神猴”又贡献了网络文艺“名场面”——B站联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推出视觉国风歌舞作品《塔》,集情景歌曲、京腔京韵等创新表达,让满屏洋溢古老与现代碰撞融合的精彩火花,带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富有中国意境的文化之旅。
2025春节档电影主创大合影。 1月22日,“2025,电影院见!”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六部春节档影片主创一一亮相,向观众推介电影看点。
1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四次彩排。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节目匠心独运、精彩纷呈,演员们状态热情饱满,整台晚会衔接更流畅,各工种配合更娴熟。
1月22日,@春晚官方微博发布“蛇年春晚特别单曲”——由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予我的》。 春晚官博称:“王菲演唱《世界赠予我的》揽世间温柔,以深情回敬。
阔别六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正式回归,该片将于乙巳蛇年春节期间登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间首播。 第四季精心选取了美食与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七大空间,分别是“双手”“方寸”“县城”“菜市场”“田园”“厨房”“中餐厅”。
这世间不存在毫无瑕疵的个体,同样也没有尽善尽美的角色。在电视剧《蔷薇风暴》中,谢琳慧(谭卓饰)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俊卿)1月16日,电影《华侨女英雄李林》首映礼在朔州举行。李林故事在李林第二故乡搬上银幕,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范璐制作:李慧辰 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1月17日晚,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多功能厅内热闹非凡,一场备受期待的相声盛宴在此精彩上演。
由李现和杨紫主演的新剧《国色芳华》正在热播,并稳居各平台统计收视冠军。除了男女主角“搞事业”的剧情吸引观众,剧中从一花一木的园林设计、一砖一瓦的建筑美学,到一针一线的唐风古韵、一衣一饰的精致呈现,都让观众纷纷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少儿题材电影《要牛》日前在全国公映。影片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少年儿童演艺委员会等指导拍摄,关注乡村儿童成长,传递真挚情感。
电影《超级望望》日前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望望在教练帮助下加入一支特殊滑冰队伍,努力追逐梦想的故事。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润德)1月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了解到,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短剧《火力拳开》在晋源区店头古堡举行开机仪式。 短剧《火力拳开》以店头古堡为核心拍摄地,并于春节前完成前期拍摄,预计今年上半年登录腾讯、b站、抖音、芒果TV等各大平台。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江 实习生 梁梦真)1月7日,院线电影《爱途》的主创团队走进临汾红丝带学校,开展了电影创作研讨及捐赠活动。 《爱途》以关爱艾滋病患儿为题材,以山西晚报推选的2016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郭小平创办的临汾红丝带学校艰难历程为原型,展现了郭小平等爱心人士寻找和接纳全国各地的艾滋病患儿到学校进行教育、治疗,并呵护孩子们成长的故事,彰显了他们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5年第一天的日落时分,伴随着一抹夕阳,雕梁画栋、磨砖对缝的湖广会馆更显“魔幻”。 从2024年12月24日起,这座200余年历史的建筑“上新了”,每每夜幕低垂,红色的大门分开两端,春鸣戏班鸣锣开戏——悬疑、热血、青春、成长元素齐聚,京报记者唱着R&B卖报纸,挂头牌的戏班大武生边唱《夜奔》边谈恋爱,贝勒爷身份扑朔迷离……一系列混搭和冲突,让音乐剧《金风玉露》吸引到年轻观众在一众跨年戏单中选择在北京湖广会馆来一场沉浸式穿越。
由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指导的电视剧《真心英雄》日前开播。该剧以单元故事形式,讲述感人的政法英模故事,展现英雄的付出与奉献。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 题:电影市场的这些新变化,有人发现了吗? 新华网记者 杨光 国家电影局2025年1月1日发布数据,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0.1亿。 伴随着电影市场回暖,我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不少新变化。
以熊猫为媒,见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6集大熊猫文化人文纪实观察节目《熊猫奇遇记》正在北京卫视、四川卫视播出,该片同步播出英文配音版,海外同步上线。
完成大升级的四平电影院以崭新面貌正式开业。 (采访对象供图) 矗立在大连西路四平路转角处38年的四平电影院又回到了人潮熙攘的状态。
近日,国内首部聚焦人与猫故事的系列纪录片《养猫的人》在B站播出。首期节目一经上线便受到关注,观众纷纷点赞“带着微笑点进来,哭成泪人离开”“很写实的纪录片,透过猫咪看到了养猫人的悲欢”。
2024年,“演艺之都”北京再次焕发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耀眼光芒。这一年,以舞台艺术为桥梁,名家大团频繁到访,中国声音持续出海,双向积极的文化交流不断结出硕果,为“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拓展更加广阔深刻的时代意义。
电影《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海报。 王心凌SUGAR HIGH2.0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现场。
宏大的交响乐队里坐着一位“魔术师”,牵动手中的细线控制电子音乐的播放效果;AI机器人根据观众现场口述的心情,生成一段音乐作品……近日,北京交响乐团2024年重点创作项目——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首演。在青年指挥家金郁矿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携手歌唱家张文沁、汤启婧、王博和打击乐演奏家宋洋,上演了一场科技感十足、令人耳目一新的交响盛宴。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郭宇靖)“我喜欢沉下心来,专注于表演本身,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经验,会更过瘾、更享受!”近日,青年演员易烊千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名好演员,不仅要有天生的敏锐度和后天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从心里对这个职业的敬重。“在有一点声量后,更要肩负社会责任。
从研发到广泛应用,作为科技领域前沿的人工智能开始进入电影创作,为这门艺术的创新与未来带来影响和改变。日前,“中国首个AIGC(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导演共创计划”正式上线,有9位导演参与其中,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视频,在电影内容创作层面进行尝试,探索行业未来发展。
“锦绣荧屏 精彩视听——2025元旦、春节优秀电视节目发布”活动19日在京举办。围绕元旦、春节重要排播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社会集中推介文艺晚会、文艺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境外引进节目等60余部优秀作品。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续作,《雄狮少年2》对前作剧情进行丰富延展,讲述少年阿娟来到上海后的生活经历。影片以精彩的叙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实现了动画电影美学与技术方面的突破。
于和伟饰演男主角秦川 丁勇岱饰演首席刑侦专家武英德 富大龙饰演基层干警陶维志 《我是刑警》以38集的体量,勾勒中国刑侦司法进化史,包括技术和体制,以及围绕这两者伸展出的世态与人心。剧中刻画了老中青三代一线刑警们对于刑侦事业的投入与执着,警魂薪火相传。
前日,由孙海鹏执导的原创现实主义国漫动作喜剧电影《雄狮少年2》正式公映。三年前那个挑战自我的少年又回来了,这一回他要用传统武术为自己、为家人争一口气。
2021年7月,北京市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2年,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圆满举办,为观众献上精彩文化盛宴。
《魔法坏女巫》剧照 音乐剧《魔法坏女巫》在百老汇上演至今,已经超过20年了。截至今年12月1日,该剧在百老汇最大的格什温剧场演出已经达到8176场。
据新华社电 美国好莱坞影片《绿野仙踪》中的知名道具小红鞋7日成功拍卖。拍卖行原本预计这双鞋最起码可拍得300万美元,不料竞拍过程异常激烈,最终成交价高达2800万美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2月6日12时14分,2024年贺岁档(11月22日—12月31日)档期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承办的“永恒的旋律·中外电影配乐名片主题影展”日前在京开幕。《八部半》《甜蜜的生活》《小城之春》《两小无猜》等10部中外经典影片在影展亮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月2日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为“巳升升”。该形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以青绿色为主调,象征春意盎然、蓬勃生机。
你会如何形容苏州?是粉墙黛瓦、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城,还是处处流淌着风雅才情的诗意姑苏?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还是千帆纷至、万商云集的富庶之地?是如今加速崛起的科创之城,还是独具苏式生活美学的宜居家园?2500多年岁月流转,关于苏州,人们有太多的印象与想象,这些共同融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让“人间天堂”今更胜昔。 昨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正式播出,由总台主持人尼格买提、张舒越,与苏州籍演员韩雪、辽宁籍演员张睿组成的风华团走进苏州,深入探寻姑苏文化之韵、生活之美、发展之新,见证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400亿元 展现市场韧性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 据电影数据平台猫眼统计,截至11月27日,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400亿元人民币。尽管这一数字低于去年同期,但分析人士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韧性和潜在发展空间依然充满信心。
11月23日,《花儿绽放》节目总决赛暨颁奖盛典举办,持续5个多月的绚烂“花事”落下帷幕。这档由湖南卫视、芒果TV打造的中国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频频引发热议,并得到广电总局、国家民委、全国妇联、文旅部等单位的推介。
微短剧的火越烧越旺,“变短”正成为中长视频平台的新征途。近日,“爱优腾芒”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各平台都面临增长“失速”问题。
寥寥细线勾勒的“雷峰塔”倒立着,似要缓缓沉入水底……舞剧《白蛇》昨天发布了全新海报,极具辨识度的意象留下不少悬念:如何跨越东西文化,对中国传统IP进行现代转码?原创舞剧《白蛇》2.0版将焕新归来,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再登上海大剧院舞台。这几日,在青年编舞家王培先的带领下,主演敖定雯、孙佳勇、谭一梅、宋雨等一头扎进上海歌剧院5楼排练厅,展开紧张的排练磨合。
在太原路演现场导演邵艺辉主演钟楚曦 11月22日,豆瓣9.1分的电影《好东西》正式上映,引发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1月23日19时58分,《好东西》票房突破1亿元。
新华社萨格勒布11月26日电(记者李学军)克罗地亚中国电影节26日晚在克首都萨格勒布开幕,开幕式上播放了中国影片《独行月球》。 本届电影节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与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
11月26日上午,电影《续范亭将军》开机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举行。影片将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的英勇事迹搬上大荧幕,再现了他为民族解放而舍生忘死的革命故事。
11月24日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首次带着19首原创国风音乐作品和民乐演奏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国韵大同”黄智骞国风作品音乐会。来自中国的民乐演奏家与匈牙利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作曲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黄智骞沉淀十年的游戏配乐作品,用音乐见证中匈友谊长存。
记者从海南省新闻办公室获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12月4日至1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目前共收到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4330部影片报名,其中剧情长片901部、纪录长片396部、短片3033部。
当下的城市需要怎样的古典音乐?这个常问常新的话题,随着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归来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答案:从剧场到城市空间,从艺术到现实生活,从乐迷到更加广泛的受众人群,音乐正以更加轻盈、温暖的姿态走进城市生活,触及深层的文化脉动。 盘活空间助力城市更新 穿行在假日熙攘的人流中,走过长长的阶梯,推开厚重的大门,天坛公园神乐署里,古老的历史凝固在雕梁画栋间,甚至萦绕在观众的每一次呼吸里。
小剧场里,弧形的斜坡营造出高远的空间,前方,真实的废墟凌乱堆叠,后方,变换的影像流淌出爱的净土,也似心灵的荒原——战争留下的创伤潜藏在生活的表面下如影随形,北京人艺小剧场新作《华沙旋律》便在这样的氛围中悄然开演。 《华沙旋律》由俄罗斯剧作家列奥尼德·佐林创作,作品围绕一对经历战争与时代动荡的爱侣展开,他们在一场“华沙旋律”音乐会上相遇,钢琴曲成为波兰女孩格里娅、俄罗斯男孩维泰克走近彼此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