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城县公安局组织召开全县易制爆危化品、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各派出所监管民警,以及辖区40余家相关从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已完成装修的福鑫琉璃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内景。 北方古韵新章,数智绚彩华光。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王荣熊 质斌)近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进怀仁市亲和乡下湿庄村的党参育苗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戴着凉帽,在田垄间穿梭忙碌,弯腰播撒着党参种子,合力铺展遮阳网,细心平整每一寸苗床。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张婉)暑假即将来临,运城市盐湖区志愿者协会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参与志愿服务、提升能力水平、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现面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 招募要求: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时间充裕,自愿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时间观念,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服从管理,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
本报讯 近日,阳城居民吉女士及其家属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凤城派出所,感谢民警为其追回被盗摩托车。 “我好几天没骑摩托车了,真不知道究竟啥时候丢的。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扎实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机制高效协同。
本报讯 近年来,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势“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历届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活动契机,坚持一手规划建设,一手招商运营,全力推进海峡两岸(高平)产业园项目建设,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具有台湾元素特色的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持续夯实基础,着力推动园区载体建设日臻完善。
“警察同志,我跌倒了,动不了……”6月2日中午,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泽州路派出所报警电话里传来刘爷爷虚弱的声音。这位独居老人在家中卧室不慎跌倒,失去行动能力,其子女远在外地,情况十分紧急。
“现在只用进一个门,就能把交费、援助等各个事项一起办了,还能现场面对面咨询法官,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市民韩女士走进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立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让她为中院办事效率连连点赞。
本报讯 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以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院士团队这一重要资源,在推进平台建设、创新发展、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该市光机电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 2022年开始,院士工作站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建成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实验平台1万余平方米,购置实验设备近百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第四代半导体芯片制备工艺线。
经过紧张建设,目前,位于晋城城区景西路与英雄路交会处的中原市集便民市场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现代化、智慧化、规范化于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新场所,进一步方便周边市民生活。
山西科技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毕业生授予学位。乔梁摄 本报讯 6月13日上午,山西科技学院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本报讯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晋中主场宣传展示活动在晋中市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晋中市博物馆、晋中学院美术系承办,晋中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和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协办,旨在搭建起全民参与的文化桥梁,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提高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
图为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外景。图为一道新能源科技(忻州)有限公司14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6月17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亚新科工业技术(运城)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井然有序。近年来,该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化车间,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和设备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产业发展脉搏,把招商引资思维从传统模式转向“链式思维”,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立足本地资源与产业基础,坚持“招大引强”与“补链强链”双轮驱动。
近年来,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新能源电池小镇为主战场,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不断催生转型发展动能,积极打造完整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经开区致力于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招商引资攻坚年”和“要素保障提升年”为总基调,围绕企业服务、环境优化等,打出政策引领、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组合拳”,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全要素,经开区紧盯产业发展趋势,对意向企业、已签约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并根据招商进度及时调整服务保障措施,为招商引资项目从意向签约到落地投产提供全要素服务保障;围绕项目建设全链条,深化集成服务改革,将立项、安评、环评等多个主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批前”服务清单;围绕企业成长全周期,在常态化入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纵横联动工作机制,分类进行“即时帮办”“转办督办”“联合代办”“接力服务”。
6月15日,乡宁县台头镇神角村的百亩桃园迎来丰收。近年来,该村以桃为“媒”,巧借生态资源优势,构建起“赏花、摘果、品农家风味”的乡村文旅模式,让乡土资源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我们村房子是政府统一修的,水电暖都通了。加上村里环境漂亮了,出行方便了,日子那是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怀仁市紧扣“兴林富民、增进福祉”的工作思路,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立足本市实际,积极探索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的有效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怀仁市一直以来以育苗和四旁植树作为林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眼下,正值芍药花盛开的时节,在朔城区北旺庄街道办事处东富院村,近百亩芍药花竞相绽放,为城郊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孙权 符烨邦 叶兴茂 摄。
图为全市青少年啦啦操比赛现场。 记者戎禹仁摄 6月15日,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大同市青少年啦啦操比赛在大同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火热启幕。
6月13日,“汾酒故乡·英雄吕梁”主题文旅推介会在河南郑州花园路万达坊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一河连一家”的晋豫深厚情谊为纽带,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沉浸式体验、多元文旅推介、趣味互动等丰富形式,全方位展示吕梁独特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新貌,吸引了众多郑州市民、游客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赏吕梁魅力。
6月15日,“汾酒故乡·英雄吕梁”主题文旅推介会走进“泉城”济南经四路万达广场,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文旅推介、非遗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吕梁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吸引了众多济南市民、游客及媒体参与。 沉浸式体验,展现吕梁文旅魅力 推介会在暖场环节中拉开帷幕,现场循环播放的吕梁文旅宣传片带领观众领略了吕梁的壮美山河与人文底蕴。
大同市云州区火山脚下,农民正在采摘黄花。本报记者翁剑摄 今年,大同市云州区立足实际、创新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市场驱动等多维发力,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将“小黄花”打造成富民强区的“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晋中6月15日讯(记者郝光明)日前,记者从晋中市商务局获悉,截至5月底,晋中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在该市消费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5月25日,该市已累计补贴资金2.07亿元,拉动消费12.28亿元,兑付进度以75.91%的完成率居全省首位,尤其是汽车兑付金额由0.41亿元跃升至0.62亿元。
本报晋城6月15日讯(记者崔振海)近日,由晋城市侨联、高平市侨联主办,晋城市各海外学子家长群协办的“寻迹炎帝圣土·艺览高平风华”侨眷文化寻根行活动在高平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近40位侨眷代表热情参与。 本次活动以中华文明始祖炎帝文化为根脉,以高平特色非遗技艺为纽带,精心策划了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路线。
本报长治6月15日讯(记者冯毅松)日前,长治市人社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暨长治市2025年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方案》,通过拓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根据方案,“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全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0.35万人。
本报运城6月15日讯(记者杨永生)近日,临猗县“临猗很美”主题宣讲活动在该县各乡镇与县直单位展开。2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宣讲员化身“家乡代言人”,用饱含温情的讲述唤醒乡土情怀。
本报吕梁6月15日讯(记者李全明)近日,吕梁经开区首批交付的30辆49吨氢能重卡成功试跑。 此次试跑的30辆氢能重卡,主要承担从吕梁柳林县、临县、方山县等地的煤矿及洗煤厂装载焦煤和精煤,运至孝义、清徐的运输任务。
本报临汾6月15日讯(记者康煜 张文华)记者6月14日从临汾市有关部门获悉,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新一批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是我省唯一入选项目。这标志着陶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迈向了新的阶段。
今年以来,绛县人社局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工作,创新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全力构建产、训、评一体化技能生态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深度协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打造全流程技能人才培育闭环。
仲夏时节,大同灵丘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文旅景区里,处处活跃着各类人才的身影: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扎根乡村,让有机农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返乡青年李志林打造沿河民宿群,累计带动260多名村民务工;“土专家”张金富向养殖户传授青背山羊智能化养殖设备的使用方法…… 近年来,灵丘县紧扣“人才强县”战略,以“大数据+新能源”“特优农业+乡村旅游”为抓手,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人才支点,搭建平台,引育用并举,构建起“引才聚智—育才赋能—用才兴业”全链条生态,让人才“活水”奔涌乡村,蹚出一条产才融合促就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以“三乡”为基 让人才“聚得来” 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行进在灵丘车河“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
6月的晋北,高温炙烤着大地。位于应县的山西省基础测绘数据更新生产项目测区内,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一测绘院第二测绘中心的刘清和同事正利用RTK仪器在野外进行实时测量。
6月12日,“‘就’在今日‘职’引你我 2025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现场汇聚了幼儿园、体育培训机构、商贸公司、教育公司等101家优质单位,提供了802个就业岗位,吸引1900多名毕业生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
新荣区大窑山风电厂局部图。大同高压线输电网。
本报讯(记者张毅)6月6日,历经831个日夜奋战,雄忻高铁东冶隧道顺利贯通,这是雄忻高铁贯通的首座长度超4000米的隧道。 雄忻高铁正线全长约342公里,其中山西省境内约122公里。
初夏时节,漫步于昔阳县三都乡三都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平坦如砥的街面干净整洁。村道旁绿植挺拔,街心公园里百花竞放。
6月15日,2025中国田径大众达标健身步道系列赛暨临汾市全民健身10000米挑战赛(夏季赛)在汾河文化生态景区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感受运动健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