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荷藕生长关键期,六月十五日,万荣县荣河镇一处荷塘中,农民正在撒播肥料,保障荷藕生长。 张怀心摄。
6月14日,黎城县红马甲家政服务公司员工走进下桂花村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分工协作,除提供家政清洁外,还有专业医护人员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基础健康检查。
本报晋城6月16日讯(记者 崔振海)近日,晋城市政府办印发《晋城市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5年行动计划》,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三大板块部署了36项重点任务,以期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融合化方向迈进。 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该市将在物流体系建设、金融创新领域、科技服务板块、信息服务、高端商务服务领域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本报吕梁6月16日讯(记者 李全明)晋鲁弦歌相和,山海万里情牵。近日,“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济南、青岛专场活动正式启动。
本报长治6月16日讯(记者 冯毅松)近日,长治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联合多家单位,在该市体育公园开展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各参与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悬挂横幅、陈列展板、发放资料等方式,向市民普及档案知识,展示全市档案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档案文献遗产活化利用、档案为民服务等成效,让市民深切感受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山西大同西郊,巍峨的云冈石窟静静伫立,历经1500余载春秋更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石刻艺术,镌刻着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印记。
夏日傍晚,小雨淅沥。6月13日,人民网“行进中国”山西调研采访团来到山西省长治市体育公园,入口处,“长治驿站”的灯火在雨幕中晕染开一片暖黄,一位骑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停车快步推门而入,径直走向免费饮水机,“能随时进来喝口热水,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
“这一刀方棒长约830毫米的单晶硅,经过100多分钟的加工运转,就变成4580片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半导体材料——超薄单晶硅片……” 6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简称“三一朔州”)拉晶车间内,林立的拉晶炉使人震撼。原材料多晶硅在该设备内经1450度左右的高温加热熔化、拉棒,而后成为单晶硅棒运往切片车间。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足迹,浓缩着工业文明转型升级的历史,蕴含着丰富厚重的精神内核。山西潞安府潞绸集团是中国北方丝绸产业领军企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潞绸织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漫步晋城街头,不经意间便会与千年历史撞个满怀;踏入太行深处,即刻能拥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近日,这座素有 “太行明珠” 美誉的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日报》6月13日头版转二版整版截图 《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成功不仅提升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形象,还向全球观众展现了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的古老奇迹。 坐落在五台山山林中的佛光寺,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寺庙之一,以保存完好的唐代建筑闻名。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中心城区南风广场向市民宣传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 当日,运城市政府办公室在南风广场举办全市“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活动,市区两级63家单位积极参与,通过现场讲解、设置宣传展板、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提升市民防范意识和能力。
近日,蒲县古县乡深入辖区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6月15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临汾市区鼓楼美轮美奂。夏日夜色里的鼓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呈现出一幅美丽画卷,让人们沉醉在唯美的氛围中。
夏季高温环境下作业,工人易发生中暑。6月12日,阳泉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走进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平定县巨城镇龙庄村广开农作物种植思路,在保证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种植了70余亩小麦试验田。今年,小麦试验田迎来了首种丰收,预计亩产量500余公斤,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
6月13日,太谷区侯城乡杜家庄村香瓜产业园区,返乡创业大学生杜雅欣(中)正在与村党支部书记杜文勇(左二)一起展示即将发运外地的新品种订单香瓜。该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小杜香瓜”村域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以质量兴农带动全体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汾阳市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山西铸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汾阳太和桥街道庆成社区在太和园公园倾情打造“志愿心传非遗,享安康防未然”主题公益市集,将多元服务与人文关怀送到居民家门口。活动现场精心划分游戏互动区、志愿服务区、科普宣传区,融合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知识科普等内容,绘就了一幅邻里和谐、服务周全的生动图景。
图为活动现场。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守护校园净土,护航青春梦想,6月13日上午,一场主题为“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的联合宣教活动在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展开。
6月14日,以“康养福地自在忻州”为主题的忻州市文化旅游主题展示活动在繁峙县祥龙广场举行。旨在全方位呈现忻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康养魅力,进一步提升“康养福地自在忻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怀仁市紧扣“兴林富民、增进福祉”的工作思路,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立足本市实际,积极探索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的有效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怀仁市一直以来以育苗和四旁植树作为林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眼下,正值芍药花盛开的时节,在朔城区北旺庄街道办事处东富院村,近百亩芍药花竞相绽放,为城郊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孙权 符烨邦 叶兴茂 摄。
图为全市青少年啦啦操比赛现场。 记者戎禹仁摄 6月15日,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大同市青少年啦啦操比赛在大同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火热启幕。
6月13日,“汾酒故乡·英雄吕梁”主题文旅推介会在河南郑州花园路万达坊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一河连一家”的晋豫深厚情谊为纽带,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沉浸式体验、多元文旅推介、趣味互动等丰富形式,全方位展示吕梁独特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新貌,吸引了众多郑州市民、游客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赏吕梁魅力。
6月15日,“汾酒故乡·英雄吕梁”主题文旅推介会走进“泉城”济南经四路万达广场,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文旅推介、非遗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吕梁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吸引了众多济南市民、游客及媒体参与。 沉浸式体验,展现吕梁文旅魅力 推介会在暖场环节中拉开帷幕,现场循环播放的吕梁文旅宣传片带领观众领略了吕梁的壮美山河与人文底蕴。
大同市云州区火山脚下,农民正在采摘黄花。本报记者翁剑摄 今年,大同市云州区立足实际、创新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市场驱动等多维发力,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将“小黄花”打造成富民强区的“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晋中6月15日讯(记者郝光明)日前,记者从晋中市商务局获悉,截至5月底,晋中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在该市消费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5月25日,该市已累计补贴资金2.07亿元,拉动消费12.28亿元,兑付进度以75.91%的完成率居全省首位,尤其是汽车兑付金额由0.41亿元跃升至0.62亿元。
本报晋城6月15日讯(记者崔振海)近日,由晋城市侨联、高平市侨联主办,晋城市各海外学子家长群协办的“寻迹炎帝圣土·艺览高平风华”侨眷文化寻根行活动在高平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近40位侨眷代表热情参与。 本次活动以中华文明始祖炎帝文化为根脉,以高平特色非遗技艺为纽带,精心策划了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路线。
本报长治6月15日讯(记者冯毅松)日前,长治市人社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暨长治市2025年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方案》,通过拓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根据方案,“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全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0.35万人。
本报运城6月15日讯(记者杨永生)近日,临猗县“临猗很美”主题宣讲活动在该县各乡镇与县直单位展开。2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宣讲员化身“家乡代言人”,用饱含温情的讲述唤醒乡土情怀。
本报吕梁6月15日讯(记者李全明)近日,吕梁经开区首批交付的30辆49吨氢能重卡成功试跑。 此次试跑的30辆氢能重卡,主要承担从吕梁柳林县、临县、方山县等地的煤矿及洗煤厂装载焦煤和精煤,运至孝义、清徐的运输任务。
本报临汾6月15日讯(记者康煜 张文华)记者6月14日从临汾市有关部门获悉,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新一批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是我省唯一入选项目。这标志着陶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迈向了新的阶段。
今年以来,绛县人社局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工作,创新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全力构建产、训、评一体化技能生态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深度协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打造全流程技能人才培育闭环。
仲夏时节,大同灵丘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文旅景区里,处处活跃着各类人才的身影: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扎根乡村,让有机农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返乡青年李志林打造沿河民宿群,累计带动260多名村民务工;“土专家”张金富向养殖户传授青背山羊智能化养殖设备的使用方法…… 近年来,灵丘县紧扣“人才强县”战略,以“大数据+新能源”“特优农业+乡村旅游”为抓手,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人才支点,搭建平台,引育用并举,构建起“引才聚智—育才赋能—用才兴业”全链条生态,让人才“活水”奔涌乡村,蹚出一条产才融合促就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以“三乡”为基 让人才“聚得来” 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行进在灵丘车河“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
6月的晋北,高温炙烤着大地。位于应县的山西省基础测绘数据更新生产项目测区内,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一测绘院第二测绘中心的刘清和同事正利用RTK仪器在野外进行实时测量。
6月12日,“‘就’在今日‘职’引你我 2025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现场汇聚了幼儿园、体育培训机构、商贸公司、教育公司等101家优质单位,提供了802个就业岗位,吸引1900多名毕业生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
新荣区大窑山风电厂局部图。大同高压线输电网。
本报讯(记者张毅)6月6日,历经831个日夜奋战,雄忻高铁东冶隧道顺利贯通,这是雄忻高铁贯通的首座长度超4000米的隧道。 雄忻高铁正线全长约342公里,其中山西省境内约122公里。
初夏时节,漫步于昔阳县三都乡三都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平坦如砥的街面干净整洁。村道旁绿植挺拔,街心公园里百花竞放。
6月15日,2025中国田径大众达标健身步道系列赛暨临汾市全民健身10000米挑战赛(夏季赛)在汾河文化生态景区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感受运动健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