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绽桃枝,平野葱茏映碧池。拜奉安康千万缕,年临盛景颂嘉时。
2月6日,太原市小店区亲贤长风商圈天美新天地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这里举办的“新春西红市集”,包含了山西各地的特色春节饰品和摆件。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乙巳蛇年,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一种新年俗。春节期间,13万人次走进晋祠博物馆,在“晋享新春·万巳胜意”系列文化活动中,感受更加鲜活和更富生机的中国年味儿,体验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
本报讯(记者 张晓丽)1月28日至2月4日,全市共有1122人捐献全血,合计2212.5单位(每200毫升为1单位);255人捐献机采血小板,合计444.5治疗量,献血人数比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增长66.7%。 今年2月1日起,太原市对无偿献血人员实施“三免”政策,即凭无偿献血荣誉卡,可在一年内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免交公立医院部分门诊诊察费。
玉园南社区开设“收心课” 本报讯(记者 李涛 文/摄)孩子过年玩嗨了,乱了作息,作业也没写,家长很着急。快开学了,玉园南社区2月6日开设了“收心课”,每天由网格员陪伴写作业、阅读、做运动,帮孩子们尽快调整到日常学习的状态。
本报讯 2月6日,娄烦县公安局发布消息,即日起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农村地区赌博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持续净化社会风气。 国家法律严令禁止赌博。
本报太原2月6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春节假期,太原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活跃,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游客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锦绣太原”。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太原南站迎送旅客101.45万人次,太原站迎送旅客35.27万人次,武宿机场旅客吞吐量35.45万人次,太原市客流接待量位居全省第一。
本报太原2月6日讯(记者姚凡)今天,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太原局”)获悉,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国铁太原局发送旅客189.6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3.7万人次。 春节期间,国铁太原局客流以探亲流、旅游流、务工流为主。
随着太原市持续加大文旅宣传力度、晋祠天龙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5A景区,以及演唱会经济和《黑神话:悟空》带动,春节期间太原市迎来新一轮旅游热潮。 主题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洋溢年味 2025年春节假期,太原市A级景区、博物馆、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共接待市民、游客50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9%。
《贵妃醉酒》选段表演。本报记者康少琼摄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经过精心筹备、反复排演,“文化馆里过大年·京剧专场”演出于2月6日在省文化馆小剧场上演。
正月初六,太原古县城游人如织。本报记者郭慧摄 大年初六,太原古县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日前,世界知名智库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发布《2024世界城市名册》。太原市排名从2020年的223名上升到了139名,充分展示了太原市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2月5日,太原开往九江的K903次列车上,乘务员们开展了“春运送祝福活动”,让旅客在列车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正值春运时期,铁路职工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以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旅客的称赞。
“这次招聘会企业多、岗位全,各行各业都有。我想找服务行业剪辑相关工作,发现有不少企业提供新媒体剪辑岗位,选择挺多。
本报讯(记者康石林 丁园)2月5日,太原市举行“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活动,实地调研重点项目,并召开工作部署会。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 2月5日消息,位于我市的5家企业成为国家绿色工厂,1家企业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经企业申报、省工信厅推荐及专家评审等程序,位于我市的6家企业进入工信部制定的绿色制造名单。
太山博物馆精心策划多场春节活动,邀市民游客在博物馆中沉浸式体验过年的乐趣。小朋友们参与活动后,手持蛇形拉花,在太山博物馆前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春节假期结束,各类企业和商户陆续复工复产。为确保安全生产,2月5日,太原市青年路二社区组织安全监督员、网格员对辖内餐饮企事业单位开展“敲门入户、企业走到”检查工作,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消防设施等情况进行检查。
本报太原2月5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太原机场”)获悉,太原机场顺利完成为期8天的2025年春节假期航班保障工作,运送旅客35.55万人次。 据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太原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2490架次,运送旅客35.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1.4吨,航班靠桥率、放行正常率分别为85.40%、97.23%。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赵德伟 付琳制作:张琪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对太原公交第三汽车分公司812路路长、驾驶员李灵和同为812路驾驶员的丈夫焦更新来说,一如往常地奔忙在公交线路上,迎来送往走亲访友的乘客,才是他们春节的日常。
十二月二十六日,太原市晋源区一大型花卉交易市场绿植盆栽品种繁多。随着新年临近,太原花卉市场交易升温,迎来销售旺季。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12月28日,2024年中国·太原“锦绣杯”羽毛球公开赛开幕式在太原滨河体育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出席并宣布开幕。
12月23日,鸟瞰山西屯汇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是我省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储备、调控中心。随着“两节”临近,该市场积极加大货源筹措、加强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给。
本报讯(记者李林霞)12月27日晚,由省外事办、省对外友协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承办的“心向晋·情向融”山西省留学生2025迎新年文艺晚会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举行。 晚会在山西医科大学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同带来的《共贺新年好》祝福声中拉开帷幕,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用歌声和舞蹈共祝新年、共话友谊。
晋祠 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跨越时间最悠久的唐宋古典园林,其古建筑时代序列完整、建筑类型齐全,是唯一集宋、金、元、明、清古建筑精华于一体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天龙山石窟 是石窟文化逐渐中国本土化的重要节点,反映了我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世称“天龙山样式”,是世界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2月26日傍晚,太原钟楼街张灯结彩一派红火景象。随着新年的临近,太原商业街区换上新年“盛装”,人们往来其中,沉浸在喜迎新年的欢乐氛围里。
12月26日,市民在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排队购醋。随着“腊八”的临近,市民开始准备腌制“腊八蒜”,省城老字号品牌陈醋进入销售旺季。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日前,太原科技大市场万柏林区分市场揭牌暨各县(市、区)分市场授牌仪式在万柏林区人才公寓举行,此举标志着太原市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太原科技大市场于去年11月启动,由“2厅2区1站2平台”构成,以打造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和科技要素交易枢纽为目标,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1+3”立体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融合,相互增效,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并推出了“太原科创大讲堂”“技术经理人驿站”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模式,启动了太原产业经济大脑、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等一系列首创性科技服务活动。
本报讯 12月25日,市农技中心邀请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专家赴小店区、晋源区实地调研,为我市花卉产业发展出谋献策,赋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李森教授、观赏园艺系主任郝瑞杰教授、观赏园艺系副主任王金耀讲师、曹冬梅研究员、段九菊研究员、张超研究员一行6人分别来到小店区大德胜君子兰基地、晋源区康培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众联花圃进行考察。
本报讯 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太原市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要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的融合发展。其中,我市将在确保安全、保障农村群众乘车需求的前提下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让人们收件更及时。
本报讯 生活入“圈”,幸福出“圈”,让您在家门口,“近”享便利!经各市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12月27日,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全省第二批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认定结果。其中,我市13个上榜,包含4个五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四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三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本报讯 12月26日,尽管寒风刺骨,但见万柏林区虎峪河河龙湾段、九院沙河万亩生态园段河道内,挖掘机轰鸣。加上已开工的玉门河复流工程,至此,万柏林区“三河”复流工程全面开工。
本报讯 文化和旅游部12月27日发布公告,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等19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晋祠天龙山成为太原首个国家5A级景区。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12月26日讯(记者王昕)12月26日,2024年“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与雕版技艺的创新设计”项目非遗传承人研修结业仪式暨“年画中国”作品展在山西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支持,省文旅厅指导,山西大学主办。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功能室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以来,太原市万柏林区南寒街道西矿街南社区在原有的功能室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为居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4岁啦!4年间,太原地铁2号线不断优化,已开通运营1461天,安全运行930.586万列公里,总客流约1.6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21.61万人次、11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成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力军”。 2020年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太原正式迈入“轨道交通时代”。
学校周边随意停车、占道经营,特别是上下学时段,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12月26日,接到市民反映的情况,太原市交警采取措施,也向社会通报了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
太原“学术酒吧”的兴起,也是打造不一样的山西“文化客厅”。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摄 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钟楼街观汾小酒馆,迎来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大咖及文保人士。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近段时间以来,太原市交警支队针对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和停车秩序管理工作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 太原市交警支队积极推行“小黄帽”“路队制”,固化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进校园等品牌效应;严格落实“护学岗”制度,辖区大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低于“一门一警”的标准,在全市68所沿街的且日常交通压力较大的中小学门前部署护学警力,领导包片,中队民警包点、段,采取“定时、定人、定岗、定责”的措施,开展护学值守行动。
12月25日拍摄的太原晋祠公园呈现出别样之美。从空中俯瞰,亭台楼阁古朴典雅,潺潺晋水水波不兴,游客置身其中,仿若步入如诗的水墨画之中。
“感谢您对我老伴的热心帮助,真是谢谢您了!”近日,家住旱西关太钢三桥小区王淑斌的丈夫,再次致电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表达对该公司员工刘波的谢意。此前一年,刘波曾伸手救助自己的妻子,让老人十分感动。
本报讯 12月26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SWP-2446、SWP-2448两宗地块成功出让,成交价分别为4.634亿元、1.769亿元。 据了解,宗地SWP-2446位于万柏林区,开城路以南、规划路以北、西外环以东、上庄北路以西。
本报讯 2025年,力争实现晋祠泉稳定复流,各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条幸福河流……这是市政府办公室12月25日发布的《太原市治水兴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我市将大幅增强现代水网配置能力,到2030年实现“一网集成、两横三纵,四源连通、循环互济,蓄泄兼筹、安全可靠,水清岸绿、河畅泉涌,智慧联动、调控有序”的目标。
本报讯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各大奖项近日公布,太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要素驱动智能信息模型的城市运行监测分析系统两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是全国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大赛。
本报讯 开通运营1461天,安全运行930.586万列公里,总客流约1.6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21.61万人次……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满4年,交出一份喜人答卷。 2020年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太原迈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本报讯 12月26日,市安委办下发通知,决定在2025年持续开展安全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市安委会决定,2025年1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安全团圆夜,万家灯火时”,2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运筹安全计,二月春晖早”,3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复产查隐患,复工先培训”,4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防火青山翠,满城皆锦绣”,5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灾害可预防,避险须科学”,6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7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防汛需绸缪,居安必思危”,8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龙城盛夏夜,安全五进行”,9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学子第一课,厚植栋梁才”,10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安全幸福游,秋风可送爽”,11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有备而无患,防患于未然”,12月份安全宣传主题为“安全是底线,习惯成自然”。
2024年太原马拉松赛比赛现场(赛事组委会提供)。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王媛)近日,记者从太原市体育局获悉,2025年太原马拉松赛被确认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游客在暖食小屋休息。游客体验雪地长龙项目。
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在即,近日,记者来到太原地铁1号线五一广场站,米黄色大理石铺就并配有传统中式纹样的墙面与柱面、采用红色黄岗岩雕刻的墙柱裙、融入了现代技术与古典风格的照明设计……一座具有浓厚复古气息的车站出现在眼前。 中铁建投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公司机电设备部工程师佟雨镪介绍:“五一广场站位于迎泽大街站与五一广场交叉口处,沿迎泽大街东西向靠路北侧敷设。
游人如织的钟楼街。一碗地道的牛肉面满足了年轻人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