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数百名高龄独居老人和志愿者有个“窗帘之约”:每天早晚,老人通过拉窗帘报平安,这个约定已经持续了近四年。今天(2月10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走进这个守望老人安康的温暖约定。
央视网消息:临近元宵节,在山西省太原市,特色传统元宵迎来产销旺季,购买元宵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老字号食品店外更是排起长队。 虽然这两天天气寒冷,在太原钟楼街的一家老字号元宵店门前,购买元宵的市民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
春节过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园熙熙攘攘,各种年俗文化活动,以及几百家商铺和上千个摊点吸引着游客和收藏爱好者游玩、研学、淘宝。 小井峪村西靠太原西山、东临汾河,三条城市主干道围绕。
家人们谁懂啊!春节的余韵还在空气中弥漫,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就风风火火来接力啦!从现在起到 2 月 13 日(正月十六),太原方特“潮味中国年” 新春主题活动正式开启“元宵狂欢副本”,各种活动直接把氛围感拉满,让人嗨玩不停! “白 + 夜” 畅玩不停,元宵嗨玩爽翻天 元宵节,作为新春的终极大彩蛋,满满都是团圆和祈福的美好寓意。从现在一直到 2 月 13 日(正月十六),太原方特持续开启沉浸式 “白 + 夜” 欢乐畅玩模式,把传统民俗和现代娱乐狠狠拿捏,给游客们安排一场“有吃有喝、能玩能乐、可看可赏”的元宵奇幻大冒险。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近日,墨染春桃·金蛇献瑞——三晋名家之“古籍里的春联”展在太原市图书馆展出,以笔墨为载体,为市民读者送上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据介绍,在乙巳蛇年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从馆藏文献中撷取文辞典雅、寓意美好的20副春联面向公众发布,包括来自明刻本《刻精选百家锦绣联》的“春随斗柄转;人与物华新”,来自清抄本《集唐对联》的“道随时共泰;人与物皆春”“旭日临门早;春光及第先”等。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今年春节,太原凭借丰富的非遗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活动,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太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4%,非遗相关项目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近7.5倍。
求职者正在咨询岗位信息。 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9日讯(记者王昕)2月7日—8日,太原市杏花岭区零工市场在太原龙湖万达广场连续开展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专场招聘活动。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名家荟萃,百福迎春”当代书法名家百“福”书法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三号馆)开幕。该展览旨在深度挖掘与弘扬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福”文化,更希望借这些饱含祝福的作品,将最真挚的新春祝福送给观众。
2月3日,在省城一家商场的室内冰场,或家长陪伴孩子、或好友相约,市民们在节日里尽享冰雪运动的快乐。 本报记者安晓奕摄。
2月7日,太原动物园内,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在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享受惬意的假期时光。 赵夏雨摄。
本报讯 春运大幕拉开以来,太原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采取多种措施,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针对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多、旅客年龄跨度大等特点,太原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在太原火车站、太原南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增派警力,科学调整巡逻频次,延长执勤时间,严密监控站区及周边道路秩序。
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工作人员正在切割桂花馅儿。本报通讯员摄 元宵节将至,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党支部赴红色教育基地阳曲县店子底支前模范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武慧萍摄“银耀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2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69.6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07.56万元。截至2月4日,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80.8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38.16万元,分别比2024年同期增加48.38万人次和845.71万元,增长149.19%和289.18%。
2月9日,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举办的第四届花灯节上,舞龙、背棍、打铁花等非遗节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拍照。 本报记者刘通摄。
本报讯 春节期间,太原市博物馆迎来近4万人次观众,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为满足观众延续“年味儿”的愿望,市博“新春有好‘事’”主题活动将持续至元宵节,持续带来节日的欢愉与文化的韵味。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 “从去年到今年,趁着以旧换新活动,把自己和父母家中的电视、冰箱和洗衣机等都换了,这新家电功能更多,也更智能、更环保,好看更好用。
本报讯 2月7日记者从紫林醋业获悉,紫林山西陈醋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 销量是品牌实力最好的“试金石”。
市民在近距离体验非遗项目。本报记者康煜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古色古香的美人扇、栩栩如生的人物面塑、意趣盎然的葫芦烫画……市民欣喜地穿梭其中,或驻足欣赏,或亲身体验。
本报讯(记者丁园)2024年,太原市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日前,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2024年12月30日,“创业赋能就业蓄势”太原市创业之星、就业服务之星展示活动,在山西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 活动中,2024年度太原市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太原市第五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太原市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产生的优秀项目代表,分享了创业心得和服务体验。
2024年12月31日,G4798/5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集大原高铁乌兰察布至丰镇北区间。 新华社发4位“火车迷”合影留念。
本报讯 “您好,这里是太原市小店区税务局,接收到12345热线转办的工单,关于您咨询的问题,我们现在做出回复……”诸如此类的电话每天都会出现。2024年全年,太原市税务局通过12345热线处理各类税费诉求8000余件。
去年12月27日,太原汾河河畔水清景美,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太原汾河景区进行综合整治、提档升级,不断优化整体服务质量,让广大市民尽享生态美景。
本报讯 2024年12月29日22时12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配套的太原机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太原武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送电。2座新建变电站的启动将为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提供有力电力保障,为山西拓宽对外交流的“朋友圈”提供重要支撑。
本报讯(记者李婷婷)2024年12月31日晚,山西大剧院举办跨年夜活动,张继钢导演新版舞剧《千手观音》分别在19:00和22:00为观众献上典藏版精彩首演和跨年场演出,陪伴观众共同迎接2025年的到来。此外,伴随着零点的钟声上演的还有2025跨年音乐会。
本报讯(记者史莉)为展示讴歌新时代军民携手推动双拥工作新成果、新风貌,进一步营造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2024年12月31日,山西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等单位携手走进山西省军区,与官兵共同举办“翰墨戎耀志书画拥军情”迎新春书画会。 本次迎新春书画会得到军地有关单位和众多书画艺术家大力支持。
图为太原博物馆镇馆之宝赵卿墓车马坑。资料图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完整视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从当初的“高不可攀”,变作寻常人家的代步工具。
2024年12月27日,山西师范大学举行2025年新年晚会,来自各学院的师生为观众带来精彩节目,送上真挚的新年祝福。 饶二保 杨振浩摄。
2024年12月31日,太原市钟楼街一家花艺店鲜花俏销,许多市民购买鲜花迎接新年。 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太原某农贸批发市场内,商户正在售卖新鲜蔬菜。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菜价涨跌情况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本报太原2024年12月31日讯(记者张剑雯)近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安排部署劣质油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减少劣质油品使用和污染”为主线,紧盯“源头流入、储存销售、末端使用”三大环节,对成品油各环节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本报讯 经过资格初审、面访、专家评审、综合评估等多轮严格评审,2024年12月30日,2024太原市数字经济标杆企业评选揭晓,37家企业入选。 此次评选活动由太原市晋阳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太原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主办,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之所数字经济产业园、山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山西省数字产业协会等协办。
2024年12月31日,迎泽区双西小学举行书写百福迎新年活动,用传统文化形式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 牛利敏 摄。
12月31日 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晋蒙两省区间新增一条高铁大通道 呼和浩特至太原间最快3小时12分钟可达 集大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 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乌兰察布站接入北京至包头高铁 在大同南站与张家口至大同高铁相连 路网地位十分重要 该项目建成运营后 对强化区域互联互通 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 司勇)12月30日从太原中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获悉,12月31日太原地铁2号线延长运营时间。 根据地铁2号线运营方太原中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的安排,12月31日2号线末班车始发站(西桥站、尖草坪站)发车时间延长至2025年1月1日00:30,延长运营时间段内行车间隔为15分钟。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12月30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医保中心获悉,《关于规范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保障制度的通知》印发,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全省统一的46种门诊慢特病病种和相应的准入(退出)标准,其中,门诊慢特病不设起付标准,门诊慢性病按病种设置月度支付限额。 门诊慢特病分为门诊特殊疾病和门诊慢性病。
消费者正在用手机记录自己调制的鸡尾酒。本报记者姚凡摄 12月27日傍晚,太原柳巷北路林香斋饭店内张灯结彩,门口等位的顾客排起了长队。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投运前检查。李智摄 本报太原12月30日讯(记者王龙飞)12月29日22时12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配套的太原机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太原武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送电。
山西晚报讯(记者 许晶晶)2025年元旦、春节“双节”将至,消费旅游、购物将迎来高峰期。12月30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出行安全,科学、理性、健康消费,同时,呼吁商家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诚信守法经营,为消费者打造和谐稳定的消费环境。
本报讯 12月30日,由山西路桥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国道108线上跨北同蒲铁路牧马河转体桥,逆时针“高空转体”64.7度后,跨越北同蒲铁路,与主线桥实现完美衔接,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国道108线改建工程全长170.618公里。
本报讯 12月29日22时12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配套的太原机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太原武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送电。2座新建变电站的启动将为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提供有力电力保障,为山西拓宽对外交流的“朋友圈”提供重要支撑。
本报讯 12月28日从清徐县获悉,该县今年以来着力推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积极推动“人才强卫”,整体医疗团队实力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清徐县围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能力不强、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先后谋划引进两所省级三甲医院落户,实施一批县级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同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档升级,进一步织密扎牢健康防护网。
本报太原12月29日讯(实习记者宋烨)为推动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集中销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日前,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从2025年1月4日起,太原市将开始实行《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了全市364个定点回收药店。 家庭过期药品是指居民在家庭用药过程中产生的、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以及虽未超过有效期但由于储存保管不当已变质或被污染的药品。
学生们在滑雪场滑雪。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12月29日讯(记者王昕)12月27日,“品锦绣冬韵、赴养生之约”——2024年锦绣太原冬季旅游系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太原启动。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全市开展劣质油专项整治行动,从6个方面入手对成品油各环节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性物资,但劣质成品油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劣质成品油流入市场对环境空气质量会产生重大影响。
12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总工会了解到,太原市新时代晋阳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太原市新时代晋阳工匠学院,将申报太原主导产业相关的新专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专业支撑;与太原市总工会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量身定制”高技能人才;加强实训室建设,引入企业标准,完善实训教学设施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晋阳工匠担任客座教授,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临近年末,正是围炉夜谈,探索美食的饕餮时节。近日,太原市晋源区晋阳书院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举办“请晋:舌尖上的宋元之宴”图书分享活动,探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体味古代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不断。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12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等19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晋祠天龙山成为太原首个国家5A级景区。
本报讯 12月29日从市卫健委获悉,太原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婴幼儿养育照护综合服务中心)近日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长风院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家庭对于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的多元需求。 该项目位于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长风院区东北角,占地面积1997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77.7平方米,建设托位150个,规划设置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提供太原市托育机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日常监督、管理咨询、家庭指导、婴幼儿早期发展产品研发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