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原市33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省工信厅近期完成新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工作,确认1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位于太原市的企业包括:山西嘉盛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欣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鑫军美空调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太原卫远科技有限公司等。
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近年来,太原市中小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等多种举措推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月9日,太原植物园温室馆内,游客在一片绿意盎然中游园赏景。 本报记者阮洋摄。
本报讯(记者李婷婷)2月8日、9日连续两晚,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新编晋剧《大唐明月》在省城工人文化宫精彩上演,演出现场戏韵铿锵,晋韵悠长,高潮迭起,令观众过足戏瘾。 新编晋剧《大唐明月》由省晋剧院排演,王嘉编剧,孙昌导演,岳永明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孙红丽、刘鹏飞、陈红等晋剧名家与优秀中青年演员联袂出演。
图为太重集团自研自产的两台大型卸船机。本报通讯员摄 共建“一带一路”再添太重力量。
本报讯 寒假即将结束,各地中小学生迎来新的学期,校园周边又将迎来车流、人流高峰,孩子们的出行安全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和交警一起重视起来。2月12日,省公安厅交管局发布开学出行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和家长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文明礼让,安全出行。
2024年,太原市林业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国土绿化建设任务6.1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任务13.55万亩,实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零入侵”,一大批新兴绿色产业已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的新名片。
本报讯 2月12日消息,为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我市面向全国征集“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次征集面向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智能电力设备制造、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非金属新材料制造五大细分行业。
本报讯 2月8日从太原市教育局获悉,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中国教育报刊社自2024年9月中旬开始,面向全国各地和中小学校征集基础教育创新案例,遴选出的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近日正式公布。其中,太原市教育局申报的“打造普通高中‘双新’建设新形象”上榜。
本报讯(记者 弓凤飞)2月11日,太原市儿童福利院社工中心联合蓝羿国际影城、太原市棉花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光影育人”主题观影活动。50余名青少年齐聚影院,共同观看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碰撞中上了一堂特殊的成长教育课,一起感受元宵佳节到来的欢乐氛围。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制作:梁成虎编辑:李浩瑜 “咚咚锵……”随着欢庆的鼓点响起,身穿火红练功服、腰扎红绸带的舞龙队小朋友们摇曳着两条龙缓缓地“游”过,不断地变换着队形,或双龙戏珠,或盘旋追逐,引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图为滨河社区居民展示寓意喜庆祥和的元宵花灯。 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为庆祝元宵佳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月10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河社区携手贝壳公益,精心策划推出了一场以“花灯闹元宵、欢聚情意浓”为主题的手工DIY花灯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
红绳在中国结制作中灵巧跳跃、春联在老人们的手中挥毫写就……今年春节期间,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府西医养中心(以下简称“府西医养中心”)年味十足,60多位老人在此共度佳节,其中年纪最大的已95岁。 幸福是什么?对老年人来说,便是“有所养、有所医”。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元宵节前夕,在位于太原钟楼街的老字号恒义诚门前,购买元宵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店员们正忙碌着将一盒盒口味多样的老鼠窟元宵摆上柜台。 在省城某农贸市场内,一家手工制作老汉元宵的摊位前有不少市民等待购买元宵。
本报太原2月11日讯(记者康煜)2月10日,同程旅行发布了2024年度TOP50旅游目的地榜单,太原市成功跻身榜单第6位。 2024年,太原市通过筹办文娱活动、对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持续提升地标景区热度、营造“冰雪+文旅”新场景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旅游竞争力。
2月9日,省城迎泽区一综合性商场热闹非凡,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让人应接不暇。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市民在太原博物馆体验生肖糖画制作。范珉菲摄 春节期间,太原博物馆全面开放馆内所有展区,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展,馆藏瓷器展、玉器展以及“赵卿墓车马坑”等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2月11日,以“金蛇迎春,筑梦远航”为主题的小店区民俗文化展演热闹开场。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本报讯 2月11日,小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小店区文化馆、小店区图书馆共同举办的“金蛇迎春,筑梦远航”民俗文化展演在小店区汾东文体中心广场拉开帷幕。
本报讯 金鼓齐奏,欢歌笑语。2月10日,娄烦县“蛇舞华灯迎盛世 欢天喜地贺新春”元宵节锣鼓展演活动在市民广场举行。
联勤巡防队在太原古县城巡逻。周宇轩摄 2月9日,走进太原古县城,街道两旁的商铺张灯结彩,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1月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总工会了解到,太原市百万职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功立业强技能”暨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总结交流活动举行,对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选手,太原市总工会给予记功奖励。 此次大赛,共设置焊工、环卫工、医师、教师、博物馆讲解员等47个赛区共87个工种。
近日,《太原市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印发,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的融合发展,其中,太原市将在确保安全、保障农村群众乘车需求的前提下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让人们收件更及时。 方案提出,到2027年,太原市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将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数量超过100个。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在充满传统韵味的腊八节前夕,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剥蒜大赛,为社区居民带来欢乐与温馨。 1月4日上午,剥蒜大赛在社区活动室举行,吸引了来自各个年龄段的居民踊跃参与。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李婷制作:张琪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腊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月5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出消息,2024年,太原市以“汇交入库、颁证到户、规范登记、日常更新”为工作标准,规范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符合条件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率为98.90%,如期完成部、省确定的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
1月5日,太原市青少年宫举行“大国少年未来有我”小红星艺术团2025新年文艺汇演,汇演节目涵盖民乐合奏、器乐演奏、情景朗诵、合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梦想,汇聚到太原市青少年宫,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小区第一社区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小事、实事为切入点,用心用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社区“搭台”票友有了“练嗓地” 老军营“晚霞情”晋剧票友团已成立20多年。
本报太原1月5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1月5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银龄闪光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银发经济促消费活动在小店区滨东学府商圈华宇百花谷商业中心举行。 小店区“银龄闪光计划”项目旨在引导富有才华的老年人发挥余热、丰富人生、展现价值,通过组织开展银龄娱乐、银龄观影、才艺展演、银龄旅行、培训学习、银龄陪伴、银龄互助、跨代互助等活动,引领该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开启“银龄五有”幸福新篇章。
1月2日,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体育馆项目工地,三台塔吊灵活地挥舞着长臂,钢架丛林顶部,建设者们在进行网架焊接作业。 该项目由中铁三局建安公司承建,设计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6100平方米,内含5800个座位,建筑高度为33.50米,建成后将为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的现代化竞技场地。
2024年12月29日,太原市稻田公园稻田雪国内,游人在冰雪世界中尽情嬉戏。冬日里,省城各大冰雪乐园、雪场的游玩项目种类繁多,市民游玩热情高涨,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市场态势。
日前,为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及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太原市小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社区食堂及农村集体聚餐、承办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行动,该局重点对食品安全机制的执行、主体责任的落实等环节进行全覆盖检查。
本报讯(记者史莉)日前,赵美燕油画精品展在太原开展。 赵美燕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省油画学会会员,此次展览汇集了赵美燕近年来以三晋风光与民俗文化为主题创作的油画作品37幅,展出作品由“皇家园林——晋祠风光”“三晋名胜古迹”“乡土风情”等系列组成,其中还有部分生活场景写生小品,展现了三晋大地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之美。
1月5日,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道水西关街二社区党支部联合光大银行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为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送上防寒物品。 本报记者阮洋摄。
1月4日,太原小商品批发市场,市民在挑选购买年货和节庆用品。新年伊始,太原小商品市场迎来节庆用品销售高峰。
众多游客在太原晋祠博物馆领略山西古建魅力。杨晨玉摄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实习生王雅婧)2024年12月29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为了迎接2024年冬季旅游热潮,太原推出古建研学游,邀请八方游客走进古建博物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报讯 经过组织申报、专家审核、实地考察、社会公示等程序,日前,太原市商务局认定第五批“太原老字号”,包含10家企业。截至目前,“太原老字号”增至35家。
本报讯 近日,阳曲“博士小院”组织青年博士走进阳曲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一同参观了示范区内的植物提取工程技术中试基地,了解入驻及研发进展情况。阳曲县“博士小院”设立以来,以其汇聚高端人才、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优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助力该县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报讯 为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维护业主与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有序承接、退出,日前,太原出台《太原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退出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今后,无论是物业企业服务合同期满不再续约,还是小区居民不满意物业企业服务要求辞退,都要按照《办法》的规定,依法有序,平稳交接。
本报讯 1月3日从太原市环卫产业管理中心获悉,我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新能源化更新工作取得新突破,首批16辆新能源车投入运行。 2024年,市委、市政府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新能源化更新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加快车辆更新,助力环境保护。
本报讯 1月5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我市10县(市、区)林权不动产证的首批发放工作全部完成。 在林权证发放过程中,我市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发力。
本报讯(记者冷雪)2024年12月31日,在102台液压提升器的同步作用下,重达8720吨的钢屋盖缓慢提升至36.7米标高,标志着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成功封顶,工程项目又取得一项关键性进展。 国内规模最大的“免装修”反拱曲面钢屋盖,国内机场最大承载力轴承,首次应用裸露钢结构的国内机场项目……T3航站楼项目钢结构主体成功封顶呈现了我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个突破性亮点。
本报讯 1月4日市邮政管理局消息,我市加快推进快递员群体基本劳动权益保障落地实施,“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快递员劳动合同覆盖率已达81.6%。 2024年,市邮政管理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太原市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本报讯 1月3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针对《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修改意见。 为贯彻落实太原市规范和监督罚款实施有关工作要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工作,促进和保障行政处罚权的正确行使,市市场监管局起草了《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征求意见稿)》,对《太原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太原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太原市价格监督检查办法》等3部太原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中具有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事项制定了裁量基准。
本报讯 2024年,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生态、兴产业、树新风,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政府了解到的。
为进一步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心营造关爱离退休老同志的良好氛围,元月2日下午,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离退处组织开展的“健步夕阳情 健康伴我行”健步走活动在迎泽公园举行。活动得到老同志们的积极响应,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参加。
1月4日,随着夜幕降临,省城小店区亲贤北街商圈开启“新年夜经济”模式,夜食、夜购、夜娱等多元化消费方式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热闹起来,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本报讯(记者张毅)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国铁太原局共增开旅客列车69趟,途经集大原高铁开行的动车组列车最高可达132趟,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1月4日,临近腊月初八,太原市铜锣湾商圈内中华老字号益源庆店门前排起打醋长队,市民们要用最地道的老陈醋腌一罐腊八蒜,享受浓浓的年味儿。 申晋光摄。
近日,省城双塔公园,午后暖阳化开一角湖冰,湖中鸭子、天鹅等水鸟三五成群,岸边游人驻足观赏,绘就一幅和谐美好的冬日生态画卷。 申晋光摄。
本报讯 1月3日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太原以“汇交入库、颁证到户、规范登记、日常更新”为工作标准,规范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符合条件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率为98.90%,如期完成部、省确定的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