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王媛)今天上午,“寄情翰墨——段云捐赠书法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展厅正式开展。展览主要展出段云先生1990年捐赠山西博物院的书法作品,共计87组展品。
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张剑雯)4月23日至27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将举办《邮票里的典籍》专题集邮文化展览。同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太原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原邮政”)将于4月23日启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文化日戳一枚,为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添彩。
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康煜)4月19日至20日,由省文旅厅、太原市文旅局、省旅游协会景区分会指导,皇城相府、云丘山、关帝庙等景区承办的“山河春意·花young五一”山西旅游景区春季商场路演推介活动在太原茂业天地举行。此次推介活动依托城市核心商圈,联动全省文旅资源,精心设置国风演绎、春日市集、景区推介等环节,吸引了现场市民和广大网友的参与和关注。
本报北京4月22日讯(记者郭强)日前,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协办的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盛典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华阳集团旗下的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开元公司16兆瓦/17.04兆瓦时钠离子电池煤矿自备应急电源项目入选2025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 据了解,此次选送的开元矿16MW/17.04MWh钠离子电池煤矿自备应急电源项目投入运营以来,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效果,能够满足煤矿主扇、抽采瓦斯泵、提升机等负荷的应急供电需要,成为了煤矿供电安全的“第三道保险”,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赢共进。
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王佳丽)今天,省应急管理厅公示了我省应急管理部门对直接监管的行业企业年度行政检查最高频次。其中,督导检查每年每企累计不超过3次。
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王龙飞)为巩固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近日,省能源局、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联合印发了《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 智能化常态化运行是指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分析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使其稳定、可靠、持续地运行。
芮城县大禹渡灌区扬水工程。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近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充分估计干旱影响,落实落细抗旱春管措施,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本报太原4月22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住建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1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较去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延续了止跌回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推动了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4月22日,以“绿色智能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展览会将持续至24日结束。
山西晚报讯(记者 马秀凤)4月22日,“山西文旅年卡发行六周年暨最受欢迎景区发布仪式”在文旅大厦启幕。山西省总工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文旅集团等相关领导及20家获奖景区代表出席仪式。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4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关于我省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印发,我省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我省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四月的太原,半城书香,半城花香。
4月22日,山西师范大学春秋读书会开展了读书分享会暨年度“读书之星”表彰。据悉,春秋读书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读书、思考、写作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引领更多的人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
4月21日清晨,省委东配楼四楼“初心书吧”迎来第一位读者。书架上,2000余册政治理论、党史党建书籍整齐排列,书页间的批注与折痕见证着思想的碰撞。
本报讯(记者张婷 安晓奕)承载着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开拓精神,“万里茶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巨大的产业开发潜力。4月22日,由山西日报社发起的“推动‘万里茶道’文化优势向产业胜势转化”专题座谈会在山西省厦门商会“万里茶道”交流中心举行。
本报讯 省司法厅将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大项目建设年”等方面加大法治服务供给。近日,省司法厅印发《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主动适应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发展趋势,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杨凌雁)4月22日,山西传媒学院演播厅内,时而嘹亮激昂时而婉转动人的歌声,引人驻足侧耳。这是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选拔赛声乐决赛现场。
本报讯(记者孟婷)4月21日,我省举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太原海关介绍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持续激发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提供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奋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本报讯(记者李全宏)4月22日,是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日,山西自然博物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
省图举行猜灯谜活动。本报记者康少琼摄省图宽敞明亮的读书环境。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4月11日至13日,强冷空气在我省活动,带来沙尘、大风、寒潮和霜冻天气。4月10日,我省就相继发布寒潮霜冻大风预警。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4月11日,记者从省消防总队获悉,受大风影响,我省消防救援队伍已做好应对措施,将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联系,做好跨区域增援应对和攻坚处置准备。并提醒广大居民注意防风的同时,做好防火措施,避免“火借风势”造成“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
本报讯(记者张毅)根据省委工作安排,4月11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全省极端天气安全防范视频调度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东亮,副省长杨勤荣出席。
开栏语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作为我国首个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会,已成为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的关键平台。 第五届消博会在延续“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主题的基础上,在展览规模、展品品类、活动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升级,将为全球消费者和参展商带来一场更加精彩的消费盛宴。
本报讯(记者张婷)4月10日,省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霜冻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为此,省文旅厅发布寒潮霜冻大风天气出游提示,提示广大游客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出行安全。 做好防寒保暖 谨防冻伤感冒 外出游玩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穿着合适衣物,预备帽子、手套等。
本报讯(记者王荔)4月10日,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与山西省实验中学共建的300平方米“古建筑校园博物馆”在省实验中学正式揭牌,该校高中生们围在1:10应县木塔榫卯模型前亲手拼接斗栱构件,千年古建文化正以“可触摸、能互动”的方式走进中学校园。 教学楼内,应县木塔、佛光寺等山西古建的微缩模型与教学楼走廊无缝衔接,3D打印的双林寺彩塑残件标注着“1982年修复时发现的矿物颜料层”等细节。
4月11日,省直工委举办“信仰的力量”系列宣讲第四场专题报告会。图为报告会现场。
4月10日,山西省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霜冻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对此,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出游提示。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气象局日前联合发布今年第8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预计4月12日—13日我省大部存在中到重度冻害,4月11日—13日存在中到重度风灾风险,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及时分析研判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通过气象直通车、微信、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全力做好此次大风降温天气防范应对,最大限度减轻降温影响,严防农业领域发生农业生产灾害。
【博物馆故事】 百年老馆、山西第一家博物馆、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展示中心、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耀眼的光环,讲述的都是山西博物院的光荣历史。如今,这座积淀深厚的博物馆以充满创新性的活力,吸引大量年轻观众,每到节假日一票难求。
4月9日,省商务厅发布的《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指出,聚焦五大重点任务,推动我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充分发挥“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检验检测服务联盟”“山西省外贸产业发展国际认证服务联盟”作用,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供给,推动内外贸相关检验检测、认证互认;深入开展“千企百展”行动,支持内外贸企业参加各种大型展会,支持外贸企业利用好出口转内销展会平台,搭建外贸企业和零售、电商企业合作桥梁,鼓励大型商超设立出口转内销商超专柜,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发挥太原武宿综保区跨境电商监管设施作用,扩大跨境电商保税零售进口和跨境电商直邮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支持,指导新平台主体广泛对接专业镇特色企业,积极参与对外大通道建设;建立内外贸一体化重点联系企业库,促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申报全国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打造80个“山西精品”品牌,举办“名品出晋”系列活动;加大对内贸险推广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内贸险配套延伸金融服务,持续推动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类场景应用,扩大企业受惠面及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及人民币收支便利化试点参与主体和区域覆盖面。
视频:古建大省山西首个“古建筑校园博物馆”揭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太原4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首个“古建筑校园博物馆”10日在山西省实验中学揭牌。这个古建大省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展览,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生机。
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推动地方乡村经济发展,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运城市范围内高速公路沿线的构筑物屋顶、互通枢纽、道路边坡、隧道出入口建设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为45.9789MW。图为4月7日拍摄的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夏县庙前镇南上晁村南东郭高速公路沿线兴建的光伏发电站。
铁塔高耸,银线横空,绿能涌动。甘肃“风光”化作清洁电力,将沿着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送山东。
“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共建美丽中国的号召。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4月10日,我省相继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霜冻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 9时47分,省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太原、晋中、阳泉、临汾、长治、晋城。
本报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0日,省直工委、省委党校、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第三届全省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比赛。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4月9日,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第8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预计12日—13日我省大部存在中到重度冻害,11日—13日存在中到重度风灾风险,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及时分析研判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通过气象直通车、微信、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全力做好此次大风降温天气防范应对,最大限度减轻降温影响,严防农业领域发生农业生产灾害。
文中配图为讲座现场。 “我们经常读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经典名作,那大家知道王勃出身什么样的家庭吗?他为什么擅长写离别诗?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真是现场写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勃的生命世界来寻找答案。
本报讯 4月10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巡视省(区、市)动员部署会精神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
4月6日,国网运城输电运检中心员工卫海涛、刘继红正在220千伏桐垣ⅠⅡ线路进行巡视。该条线路跨越中条山腹地,全程22.75公里,为防范山火的重点检查线路。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4月10日讯(记者郝薇 王佳)4月9日,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传来消息:2025年,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将重点推出“政策导航、育苗壮骨、陪伴成长、‘晋’展风采、强基赋能”五大计划,精心打造“晋企惠”“晋企通”“晋企投”“晋企才”四大品牌,从九个关键维度持续精准发力,打出一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组合拳”。 会议指出,2024年,我省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韧性成长、转型突围的“新答卷”,全省民营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本报晋中4月10日讯(记者郝光明)近日,由省教育厅指导、太原理工大学主办的山西大学城2025年“共筑梦想、创享未来”春季大型双选会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62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共提供岗位1360余个,招聘需求人数达2.2万人,面向我省高校毕业生开放。
市民在山西省图书馆阅读书籍。聂行明摄 开栏语 书香浸润三晋大地,阅读点亮时代灯火。
本报太原4月10日讯(记者王蕾)4月9日,由省国资委、省教育厅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企’聚人才、‘职’等你来”省属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山西大学坞城校区举行。 此次参会的省属企业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顶梁柱”作用,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为高校毕业生带来5900余个就业岗位,涵盖制造业、能源、建筑、化工、材料、文旅、交通、航空等多个行业,吸引了众多来自省内外的高校毕业生。
4月8日,2025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以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若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可在5个工作日内(4月14日17时前)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形式向省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西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反映。
4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印发《关于推行说理式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和文明素养,树立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指导意见》提出说理式执法要体现法、理、情相协调,推行全过程说理,应当讲清违法事实认定的“事理”、讲准法律适用的“法理”、讲明适用处罚裁量权的“道理”、讲析是否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的“情理”。
4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我省发布了《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山西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绿色、先进、经济、安全、高效的省级大型风光基地项目,推动山西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指出,坚持集中布局、示范先行、要素协同,聚焦“三类土地”比较集中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临汾市等区域,结合周边可利用土地资源、电网汇集站规划等情况,规划建设3-5个省级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科学合理确定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步实施风光项目建设和生态治理,力争尽早建成投产。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结果发布,山西共有3个项目入围。 此次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主办。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4月10日下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山西省古建院”)与山西省实验中学共建“古建筑校园博物馆”及“古建筑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在省实验中学举行。 此次共建活动开创了我省“校园博物馆”建设的新模式,是推动文物保护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