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透视】换换换 换出消费新活力

——从“焕新”浪潮看“以旧换新”政策显效的山西实践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山西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商场适时推出相应力度的以旧换新活动。

消费者开心选购产品。

2025山西省第一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大型内购活动(太原站)现场。

营业厅浓浓的宣传氛围。


  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消费是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为了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我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行促消费“以旧换新”活动,在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手机数码等多个领域频频发力。这一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三晋大地的消费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加码 补贴扩围点燃市场热情

  仲夏时节,太原已是热浪滚烫,省城新晋祠路万国汽贸园内一大早已经人声鼎沸。市民张健民站在一辆新能源车前,反复核对手中的政策文件:“报废旧车买新能源补贴2万,燃油车补贴1.5万……这可比去年划算多了!”销售人员李婷笑着补充:“您那辆2010年的汽油车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现在报废还能多拿补贴。”张先生最终签下一辆纯电SUV,感叹道:“政策真金白银,换车压力小了一半。”
  这一幕是我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缩影。
  今年3月,我省印发《山西省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行动方案》,推进我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力释放内需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明确提出要加大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这为全省的促消费活动指明了方向。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政策,聚焦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真金白银的补贴方案极具吸引力。
  省商务厅消费促进处处长向阳表示,2025年以旧换新突出“加力”和“扩围”,在资金支持力度上,预计全年中央财政资金规模70亿元以上,省商务厅已在第一时间下达首批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0.33亿元,保障各市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顺利开展。
  在汽车领域,对个人消费者通过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中备案的省内二手车经销企业或二手车交易市场转出个人名下持有时间1年以上的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上户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标准分别为1.5万元(新能源车)和1.3万元(燃油车)。
  家电补贴也毫不逊色,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含冰柜、冰吧)、洗衣机(含烘干机)、电视(含激光电视、投影仪)等15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5%的补贴。
  家装消费品“焕新”同样给力,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商家购买瓷砖、洁具、家具等类型的产品,按照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成交价格的15%享受一次立减,1级能效产品享20%立减。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30%,最高1.8万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则对个人实行用户“购一销一”的补贴原则,对交回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电动自行车新车的消费者予以一次性600元补贴。
  与此同时,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新增纳入补贴范围,鼓励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在补贴范围上,除了新增手机等电子产品,家电补贴品类由去年的30类扩充到42类,家装由去年的32类扩充到40类,基本实现了居民日常消费产品的全覆盖。同时,还建立了品牌信息库防控风险,优化了收旧环节,提高了补贴兑付效率,并引入金融机构等多方联合补贴。”向阳说。
  政策的加持,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不仅为以旧换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阳泉市民周银英就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儿子快结婚了,家里的床用了十几年,床垫回弹不太好了,所以想趁着以旧换新活动,买一个软一点、舒适度更高一点的床。”周女士看中的床架+床垫组合,商家给出的最终优惠价是7999元,享受了15%的以旧换新补贴后,优惠1200元,最终周女士以6799元的价格购入。

商家发力 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

  政策的东风吹进市场,商家们迅速响应,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与政府补贴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消费。
  在省城黎氏阁北中环店,以旧换新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卖场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销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依思蒙沙家具馆里比往常添了几分热闹,这家开业10年的家具店重装升级。近600平方米店内,数十款家具产品“上新”,搭配现代简约、意式极简、中古奶油等不同装修风格。
  “补贴力度大,消费者下单意愿高,我们也想通过这次重装,给大家带来新体验。”依思蒙沙店铺负责人秦先生说。他还为店里的老顾客准备了微波炉、电视机等抽奖福利。去年通过国补在店内购买了沙发和转椅的李明,这次又带着同事一起来了。体验过产品后,李明的同事当天订购了一套沙发、一张床和一张床垫,原价一万多元的产品,参与店铺优惠活动后需要九千多元,再参加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最后实付8180元。
  补贴驱动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热度。
  在长治,当地积极鼓励家居建材管理公司发挥运营管理职能,组织卖场内商户“抱团”参与家装厨卫“焕新”活动,通过推行卖场统一收银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
  在晋城,商务局指导当地建材家居商会举办家装“焕新”购物节,活动现场展位面积6000平方米,设置了11大主展馆、15个主题展区,吸引了240余家知名品牌参展,现场销售额超2亿元。
  在太原,汽车销售市场同样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长安4S店销售经理张阳(化名)表示:“这次太原的购车补贴政策对我们销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以旧换新方面,很多消费者开着旧车来店里咨询,希望通过置换购买长安的新款车型。我们也积极配合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旧车置换和新车购买的流程。”
  张阳还透露,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店内除了享受政府补贴外,还推出了一些额外的优惠活动,如赠送汽车装饰礼包、提供延长质保服务等。
  除了家电和汽车,电动自行车的以旧换新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晋情消费、平安焕新”2025山西省第一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大型内购活动(太原站)现场,各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选购。主办方山西省零售商行业协会还联合众多企业参与,推出多重好礼,电动自行车单件最高折补额达3560元,涉及政府补贴、企业补贴、银行补贴、移动补贴、旧车回收等。数据显示,此次活动累计完成交易量1171台,销售金额315.73万元,普惠金额超58万元,成效显著。
  省商务厅流通处处长董路路介绍说,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补贴政策,采用购买环节支付立减的方式,消费者只需登录“云闪付”App,点击“本地精彩”,进入“山西省家电及数码3C消费补贴”领券界面,领取补贴品类券,购买时即可按补贴标准直接抵扣补贴金额。同时,联合商家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提供优惠服务等,共同激发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 个性化需求催生新市场

  以旧换新活动不仅促进了消费,更推动了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以旧换新的过程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更先进、功能更齐全、节能环保的新产品。
  在运城市居然之家恒洁卫浴店,消费者王丽在听到导购员介绍“一级能效的智能马桶能够享受20%的价格补贴,而二级能效只有15%”时,当即决定购买价格更高、节能效果更优的一级能效产品。在导购员的帮助下,王丽通过“云闪付”App很快完成支付,补贴金额在支付时直接减免。
  在家电领域,智能家电成为热门选择。智能冰箱可以根据食材的种类和数量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智能洗衣机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重量自动选择洗涤模式,智能空调具备自清洁和空气净化功能……这些智能家电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提升了生活品质。
  盐湖区家电市场南门的海信专卖店负责人表示:“以前消费者购买家电更注重价格,现在则更关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节能环保性能。以旧换新活动让消费者有机会升级换代,智能家电的销量明显增加。”采访中,记者从各大商场门店销售数据了解到,智能马桶、智能花洒等卫浴产品销量占全品类近一半;适老化改造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通过智能马桶的健康预警功能、防滑地胶的物理安全保障、智能晾衣架的技术创新,政策补贴撬动了消费升级,促使消费需求正从功能性向品质化、情感化转变。
  在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攀升。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低能耗、驾驶体验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一位比亚迪4S店客户经理曾提到,一些老车主置换新车时,对新能源车型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再加上补贴,性价比非常高。
  电动自行车也在向智能化、轻量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些新型电动自行车配备了智能导航、防盗报警、健康监测等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晋情消费、平安焕新”2025山西省第一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大型内购活动(太原站)现场,多种品牌和车型的电动自行车可供选择,且这些新车在续航里程、智能化配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消费者赵小华表示,新选购的电动车不仅续航更长,智能化程度也更高,让他出行更加便捷。
  从各地的活动成果来看,以旧换新活动在促进消费增长、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拉动消费增长主要因素。汽车、家电和通信器材类商品拉动全省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占限额以上零售额8.7%)零售额同比增长44.1%,为2024年以来最高增速,拉动全省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全省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占限额以上零售额4.8%)零售额同比增长32.1%,较1—2月加快7.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全省限上通信器材类商品(占限额以上零售额4.9%)零售额同比增长46.8%,为2023年以来最高增速,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

协同补短 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从汽车展厅到家电卖场,从手机柜台到家装门店,山西的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撬动了消费市场,更推动了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增速居全国前列。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刺激消费,还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不可否认,以旧换新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的协同合作。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制定政策、提供补贴资金,还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如省商务厅指导各地市细化促销政策措施,推动重点企业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并对活动的组织推动、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政策落地生根。企业也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优惠让利活动。金融机构则通过贴息、提供消费贷款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这种多方协同的合作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的良好格局,为以旧换新活动的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体验,有力地推动了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
  “我们看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在消费端,消费者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购买了大量的消费品,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在企业端,为适应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市场变化,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出了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和环保要求的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产业端,一些企业加大了对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和再利用水平,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王瑛坦言。
  她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老旧消费品在性能、效率、能耗等方面往往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将督促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那么,下一步,我们如何进一步挖掘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王瑛认为,山西省的促消费以旧换新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补贴机制,将阶段性补贴转为常态化激励,稳定市场预期,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回收网络,合理规划和布局回收网点,健全回收体系,尤其是农村,探索“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回收网络体系,并加强监管防止骗补。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以旧换新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才能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此外,商家也将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信,在政策、市场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山西有望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新生态,三晋大地的消费市场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

文/图 本报记者任志霞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