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结束的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晋城市的经验做法受到与会专家肯定。(来源:4月16日,《山西日报》) 作为全国6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之一,近年来晋城市从创新林地基准价体系、探索公益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入手,实施规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培育名特优林业产业、开展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逐步推进生态功能评估精准化、生态效益补偿科学化、生态产品供给货币化,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月16日,山西省“春季护薪”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从2024年3月15日起,山西省人民政府农民工工作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聚焦项目集中排查、维权渠道畅通、欠薪案件处置、信息化建设等重点环节,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百天的工程建设领域“春季护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专项行动起步有力、开局良好。
社交媒体平台上,消费者吐槽网站App自动续费的案例屡见不鲜,对于这一备受诟病的自动续费问题,今年7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作出明确规范: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
日前,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通过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患者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回应患者急难愁盼问题,引导患者依法维权,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近期,笔者下班回家时常看到小区楼道里几个男孩围成一圈,趴在地上饶有兴致地拍着用废弃烟盒制成的卡牌。甘肃省平凉市铁路中学也发文警示,该游戏导致学生带香烟进校园、尝试抽香烟、买卖香烟盒,呼吁学生远离烟草毒害。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以文惠民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
能源保供五项指标全国第一,再创新高;低碳转型五项任务行业领军,再增后劲……2023年,山西省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扎实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形成57项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个个跃动的数字正是能源革命纵深推进的生动注脚。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使命。
4月14日,从山西省总工会了解到,2023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榜单揭晓,我省工会10个单位及个人报送的作品榜上有名。(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在2023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中,山西省工会10个单位及个人报送的作品榜上有名,既是他们的荣誉,也为山西争了光。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4月15日,夜幕下的珠江畔,地标建筑广州塔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以“相‘粤’珠江 共‘晋’未来”为主题的“山西之夜”登陆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地区,通过“嘉宾致辞+晋粤故事汇+宣传推介+冷餐会+展示展演”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新时代山西表里山河的魅力风采。一个转型、开放、进取、向“新”出发的新山西给海内外嘉宾留下美好印象。
在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4月15日,省委书记唐登杰来到山西省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参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共有野生动物543种,其中鸟类428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2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33种。
沈海涛图4月11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气候中心共同发布农业气象预报提示,预计今年我省春玉米适播期比常年偏早5—10天,进入适播期的地区要抓住降水有利时机抢墒播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山西是农业种质资源大省,现存粮食作物、蔬菜、中药材等各类种质资源7.5万份,排名全国前列,特别是杂粮种质资源位居全国首位。要加快种质资源库、鉴定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保护体系,努力把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机手在设备维护、机修减损、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会操作维修、懂农机农艺、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机实用人才队伍。
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是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我国形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这就为“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日前联合出台《全省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坚持节水优先方针,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逐步实现农业用水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从浇地向浇作物、从水肥分离向水肥一体转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组织开发了社团会员管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师、美容师等111个国家职业标准,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月1日起,我省籍退役士兵陆续返乡。为营造“参军光荣、退役荣光”的良好氛围,连日来,我省各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谋划、精心部署,暖心迎接2024年度春季退役军人光荣返乡,让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3月12日,记者从2023年度“山西精品”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企业申报、现场核查、标准制定、第三方认证,来自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大同市巴什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服务)成为第二批“山西精品”。(来源:3月16日《山西日报》) 打造“山西精品”,是省政府明确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久前,由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创办的太原方言博物馆正式在太原古县城里落户。在这里,你不仅仅可以听到太原方言,还能“看”到太原方言,甚至还能与这种语言体系来一场趣味横生的互动。
随着天气渐暖,城市的街心公园、人行便道、小区广场,越来越多的养犬市民携带爱犬散步遛弯儿,尽享春日暖阳。深圳等城市着力提高对犬只的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出“码”上办证,建立统一的线上养犬管理服务平台,并推行犬只芯片植入,以科技手段帮助市民找回丢失犬只,减少流浪犬数量。
“收官”不等于“收场”,“收官”不等于“收心”,“收官”更不等于“收摊”,主题教育虽然告一段落,但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却要持之以恒。主题教育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这些好的成果,我们要持续巩固并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向深处发力、向实处着手,使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候机楼管理部党总支委员、副经理马通贵针对山西低空经济如何发展,提出了他的建议——积极发展山西低空经济加快通航示范省。
3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并就稳粮保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强耕地保护、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要点回答记者提问。(来源:《山西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在中阳县,紧抓木耳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形成木耳醋、木耳酱、木耳多糖等独具特色的系列产品,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
下一步,阳泉市矿区将以“发展等不得、改革慢不得、恒心丢不得、担当少不得”的态度和作风,构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消费环境、创造更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打响“矿区服务”品牌,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矿区实践新征程。
无论是传统煤炭行业的“逆袭”,还是氢能产业的“弯道超车”,背后的向“新”力不容忽视。从这个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正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力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为重要产业载体,具有新的时代特质与丰富内涵的生产力。
全国两会期间,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晋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共商国是、参政议政。中外媒体聚焦山西代表委员,密集报道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亮点举措和显著成效,多视角、全媒体讲述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赢得广大网民积极转发跟帖点赞。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谈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全国两会期间高调跃入全国人民视线,成为关注焦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经过新时代十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3月9日—10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及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现场,21个考古入围项目由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汇报,最终经过评审,晋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明时期瓷窑址等六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今天是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激发消费活力”,其涵义是,各级消协组织要有力有效地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回收渠道,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领域,全面摸排设备更新需求,大力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深入挖掘消费品以旧换新潜力。
3月12日,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山西”为主题的“3·12”植树节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市南宫广场举行。(来源:3月13日《山西日报》) 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植树活动,这是人们与大自然相融相亲的一种方式,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生态文明的共同行动。
3月5日,太原南站,随着最后一趟列车平稳驶入终点站,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圆满收官。3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春运,全省累计发送旅客1460.61万人次,同比增长49.16%,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新高。
3月11日,晋阳湖上演了一场璀璨夺目的音乐焰火盛宴,不仅点燃了市民心中的热情,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太原公交人贴心周到的“温馨回家”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来源:3月13日《太原晚报》)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传统民俗节、大型赛事和演出活动等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文旅产业的新名片,在拉动城市消费经济的同时,也对城市文旅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当好人民群众“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在基层淬炼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在乡风文明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