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新征程上,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求真务实抓“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4月7日,山西·文旅云发布《山西省2024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清明假期,全省“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出游需求加速释放,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掀起踏青赏花、民俗体验、田园休闲热潮,呈现一片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总体看来,重有“三新”。
随着化石能源日渐衰竭和“3060”双碳目标的持续强力推进,绿色可再生新能源成为未来能源供给的主角,以绿色甲醇新能源为主的甲醇经济迎来了加快发展的窗口期。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仅便利企业和群众生产经营与办事创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支撑。
假期3天,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物景区、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游客26.9156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33.19%,较2019年同期增长538.13%;实现门票收入353.1104万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239.91%,较2019年同期增长183.73%。(来源:4月7日《太原日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既是我们缅怀祭祀已故亲人、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观赏春色,领略自然风光、外出踏青的节日。
为进一步挖掘山西省老字号潜力,加大山西省老字号保护与支持力度,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近日,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等12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建立老字号保护体系、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等4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条具体措施。
春为岁首,万象“耕”新,春耕春播工作对于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目前,山西省供销社系统已吸纳124家成员单位组建全省农资集采集配联盟,依托642家庄稼医院、3000余家惠农服务中心(站)、81家农资经营企业、92个农资配送中心、4008个农资经营网点,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助力春耕生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绝不是集体“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参与度,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我们要进一步打开思路、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更好架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创造更多“点绿成金”的新奇迹,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指向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做好群众工作、走好群众路线做出新的阐释、指明新的方向。 “人民”二字,是刻在每一位共产党人身上的“红色印记”,这枚“红色印记”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并以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
3月30日至31日,以“奋进新征程 担负新使命”为主题的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论坛期间,举办了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案例分享会,会上发布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经验评选活动结果,山西经济日报选送的《在传统村落里探寻“三晋文脉”》入选专业类十大案例。
4月1日,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出版处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书香山西”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省将启动2024年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10项主要活动将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4月2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汪凡从三方面介绍了我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具体举措及成效。汪凡表示,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山西公安机关将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工作能力,构筑更加安全、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白河畔京冀首个跨界共建的森林公园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正是植树好时节,总书记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山西省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加大金融资源投入,丰富金融政策供给,通过开辟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出专属产品、加大配套保障等创新举措,打造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助力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高质量。(来源:4月2日《山西经济日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
又到一年赏花季。位于晋南的万荣县,杏花、桃花、苹果花、梨花等十余种各色“农花”次第盛开,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减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要求,卸掉基层干部身上过多的担子和包袱,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跳出“不减反增”“减后新增”怪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指出,“要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制约干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4月1日,《山西日报》刊发《全省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去年累计营收4751.7亿元》文章,2023年,全省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累计营收4751.7亿元,同比增速为22.3%,超额完成全年营收目标。光伏、风电装备、特钢材料等8条产业链实现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
3月12日,记者从2023年度“山西精品”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企业申报、现场核查、标准制定、第三方认证,来自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大同市巴什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服务)成为第二批“山西精品”。(来源:3月16日《山西日报》) 打造“山西精品”,是省政府明确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久前,由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创办的太原方言博物馆正式在太原古县城里落户。在这里,你不仅仅可以听到太原方言,还能“看”到太原方言,甚至还能与这种语言体系来一场趣味横生的互动。
随着天气渐暖,城市的街心公园、人行便道、小区广场,越来越多的养犬市民携带爱犬散步遛弯儿,尽享春日暖阳。深圳等城市着力提高对犬只的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出“码”上办证,建立统一的线上养犬管理服务平台,并推行犬只芯片植入,以科技手段帮助市民找回丢失犬只,减少流浪犬数量。
“收官”不等于“收场”,“收官”不等于“收心”,“收官”更不等于“收摊”,主题教育虽然告一段落,但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却要持之以恒。主题教育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这些好的成果,我们要持续巩固并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向深处发力、向实处着手,使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候机楼管理部党总支委员、副经理马通贵针对山西低空经济如何发展,提出了他的建议——积极发展山西低空经济加快通航示范省。
3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并就稳粮保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强耕地保护、农田水利设施补短板、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要点回答记者提问。(来源:《山西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在中阳县,紧抓木耳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形成木耳醋、木耳酱、木耳多糖等独具特色的系列产品,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
下一步,阳泉市矿区将以“发展等不得、改革慢不得、恒心丢不得、担当少不得”的态度和作风,构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消费环境、创造更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打响“矿区服务”品牌,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矿区实践新征程。
无论是传统煤炭行业的“逆袭”,还是氢能产业的“弯道超车”,背后的向“新”力不容忽视。从这个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正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力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为重要产业载体,具有新的时代特质与丰富内涵的生产力。
全国两会期间,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晋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共商国是、参政议政。中外媒体聚焦山西代表委员,密集报道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亮点举措和显著成效,多视角、全媒体讲述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赢得广大网民积极转发跟帖点赞。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谈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全国两会期间高调跃入全国人民视线,成为关注焦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经过新时代十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3月9日—10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及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现场,21个考古入围项目由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汇报,最终经过评审,晋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明时期瓷窑址等六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今天是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激发消费活力”,其涵义是,各级消协组织要有力有效地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回收渠道,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领域,全面摸排设备更新需求,大力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深入挖掘消费品以旧换新潜力。
3月12日,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山西”为主题的“3·12”植树节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市南宫广场举行。(来源:3月13日《山西日报》) 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植树活动,这是人们与大自然相融相亲的一种方式,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生态文明的共同行动。
3月5日,太原南站,随着最后一趟列车平稳驶入终点站,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圆满收官。3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春运,全省累计发送旅客1460.61万人次,同比增长49.16%,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新高。
3月11日,晋阳湖上演了一场璀璨夺目的音乐焰火盛宴,不仅点燃了市民心中的热情,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太原公交人贴心周到的“温馨回家”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来源:3月13日《太原晚报》)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传统民俗节、大型赛事和演出活动等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文旅产业的新名片,在拉动城市消费经济的同时,也对城市文旅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当好人民群众“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在基层淬炼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在乡风文明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156”战略是晋中市委提出的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中的“5”是指打好5张牌,即城市牌、汽车牌、大学牌、文旅牌和农高牌。文章重点解读了汽车牌、大学牌、文旅牌3张牌,而城市牌和农高牌也是晋中全方位转型发展的两张优势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