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生机。
近日,一则榆社一大哥跃入冰河勇救三名落水儿童的短视频在网上连续被转载。 事情发生于2月16日下午,三名少年在山西晋中榆社县东河河坝附近冰面滑冰时不慎落水,危急关头,热心群众周建明英勇出手,三人成功获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我省特优农业不断提档升级。2024年,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支持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62个农业专业镇发展;新增6个国家级、133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全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精辟概括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日前召开的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提出,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
今年春节假期,旅拍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方式。从平遥古城的晋商写真到云冈石窟的飞天造型,再到壶口瀑布的红色主题摄影,我省的旅拍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狂欢”。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开年即开工,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前提。2月1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网格单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只有上下合力、多方协同,共绘稳产增产“好丰景”,才能让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无忧。
王铎图 近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先后召开,提出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实施八项提升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我省23家企业和园区入选。其中21家企业跻身绿色工厂名单,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榜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登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磅推出《住宅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物业服务质量将分五档,星级越高,服务越优,2月23日起施行。 “小物业”藏着“大民生”。
春来促就业,送岗正当时。近期我省启动的“春风行动”奏响春节后就业服务的序曲。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能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工信厅近日公布了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汾阳市酒厂老厂址、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宁化府益源庆醋坊、益华炼白葡萄酒厂入列其中。
2月14日,2025年全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全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将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山西日报数字报)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同步推进,形成合力。
2月14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助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该厅聚焦主动开展服务、提高审批效能、加强跟踪调度等重点,出台11项保障措施,以环评服务“加速度”助力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向绿而行,是时代的呼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势。
运城聚焦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招聘活动,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神池县妇联为拓宽女性就业渠道,在人流量密集的广场门口设置了宣传服务点……连日来,全省各地返岗复工按下“快进键”,招聘会密集举办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专列、包车等满载返岗就业群众奔向工作岗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大秦铁路,西出煤都大同,东抵渤海之滨,凌山河之绵延,电煤外运,不舍昼夜,无问寒暑。世界铁路看中国,中国重载看大秦。
新春来临之际,市场热潮涌动。一大波更优惠更实在的“大礼包”已经为山西消费者准备好。
1月22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1月22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把建设幸福河湖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多措并举,系统化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深入推动全省幸福河湖建设,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河湖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各地正在呈现出一幅幅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绘好幸福河湖新画卷,是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推动水文化、水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路径。
1月21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太原胜利闭幕。唐登杰在讲话中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月21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太原胜利闭幕。唐登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5年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太原胜利闭幕。会议号召,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山西省委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政协工作新局面,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社区食堂,解决了空巢、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近年来,太原市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
祸患积于忽微,安全失于大意。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企业的稳定发展,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各级组织部门与广大组工干部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秉持守正创新原则,率先垂范加强作风建设,凭借高质量的组织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工作崭新局面。
“山西文旅赢麻了”“山西文旅上大分”“山西文旅接住泼天流量”……2024年的山西文旅,足以用“热辣滚烫”来形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构建大文旅格局”的部署引发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认同和热议。
集思广益聚众智,群策群力启新程。1月21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太原胜利闭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加快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24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山西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所需,引金融“活水”浇灌经济“沃土”,引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阶段性成效。
民生实事年年办,办好实事为人民。民生实事究竟如何办?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今年再办好15件民生实事。
最是民生动心弦,一枝一叶总关情。2025年山西两会期间,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议为民实践。
1月15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扛牢主体责任,强化运行调度,细化落实措施,各项重点工作安排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实现早部署、早见效。
1月15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拿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释放鲜明信号,积极引导预期,营造良好氛围,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
“父老乡亲”,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心尽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凝聚共识筑同心,广谋良策创伟业。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省城太原胜利闭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迎着新年温暖的阳光,一年一度的山西“两会时间”再次开启。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为新的一年应变局、解困局、开新局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代表们除了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更对未来满怀新的期待。
集众智、聚群力,开新局、谋新篇。1月17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省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我省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深刻分析当前我省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对奋力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作出部署。
砥砺奋进新征程,同心共谱新华章。1月16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从民俗社火的热闹喜庆,到冰雪旅游的极致体验,再到冬日摄影的绝美瞬间和优秀剧目的精彩展演,这个冬季,山西为游客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盛宴。(山西日报) 民俗社火,满满都是传统年味。
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我省晋中市昔阳县钟村墓地最新考古成果,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也发布了忻州尹村遗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该发掘遗迹和遗物的时代集中在夏代晚期,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内涵与先商文化的来源,以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1月14日《山西日报》《描绘山西文化万千气象》) 山西是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肩负着重大使命。
年味渐浓,乙巳蛇年春节进入倒计时,2025年春运也随之拉开大幕。 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这场为期40天的春运“大迁徙”,不仅是游子的归途,也是一年一度的民生“大考”。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