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又称“秀容古城”,曾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呈现“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人称“晋北锁钥”。
2025年5月24日至25日,为助力“爱临汾·越巅峰”2025第五届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让更多人了解大宁好物,大宁乡村e镇特邀本县3名优质网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爱大宁,作表率”主题直播活动。期间,话题浏览人数达15万次,直播间销售金额6万余元。
5月24日,2025世界娱乐休闲产业大会首个新闻发布会在山西壶关澳涞山庄举行。备受瞩目的世界十大休闲城市榜单正式揭晓,这也是上周世界休闲产业大会新媒体中心落户澳涞山庄后的首次重磅亮相,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沿河数说吕梁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集自然馈赠与人文瑰宝于一身,穿越了层峦叠嶂,跨越了深谷幽涧,在崇山峻岭间逐渐成形,而天然地貌和有限的基站分布成为信号屏障制约当地发展。
5月26日,在市区向阳西路,2025亚洲杯飞碟射击比赛主题花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连日来,在我市主干街道、迎宾大道以及临汾射击运动基地,精心布置的主题花坛造型新颖、主题突出,为赛事的成功举办营造出浓浓的氛围。
“从太原坐动车返回朔州仅用一个多小时,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近日,在高铁朔州东站出站口,市民孙常春说。
红绿彩陶瓷的釉色明艳如火,长治堆锦细腻如画,潞酒醇香暗浮于展台间……5月22日至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长治市6家企业的千余件非遗及特色产品亮相,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展示长治风情,以新风新貌迎接八方来客。 图为: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西展区 在学习国内一流、拓展交流合作中看长治文化产业,其发展之“新”体现在哪里? 新理念,千年技艺“活”在当下—— 本届文博会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研学参与者们正在体验运输军粮。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5月24日,在武乡县,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参与者踏上全长5186米的“英雄之路”,用脚步丈量太行山脉,以沉浸式体验叩击历史之门。
“出来旅游,被强制消费怎么办?”“如果遇到‘黑导游’,我该怎么办?” “五一”假期,忻州市司法局向忻州市各景区、宾馆、旅游集散地等地派出的党员志愿普法小分队成了广大游客的“新宠”。就大家关心的假日出游问题,普法小分队队员不仅进行了耐心解答,还向大家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以法治力量护航广大游客的忻州之行。
本报临汾5月26日讯(记者张文华)记者今天从临汾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上,该市“平水绣”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集中亮相。 据悉,在山西展区,山西平水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山西九见陶艺美学传播有限公司等8家临汾文化企业的900余件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广受参会者青睐。
近日,新绛县万安、阳王等乡镇近2万亩日光温室大棚里,“中油4号”油桃喜获丰收、抢“鲜”上市,吸引了来自太原、西安等地的果商争先抢购。 近年来,新绛县立足油桃特色产业发展,在油桃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出口基地创建、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山顶民宿观景台可以远眺大同市区。 本报记者 于宏摄 你住过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民宿吗?你见过像梯田一样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吗?你看到过云冈石窟的全貌吗?……来,跟随大同日报社“美丽乡村行”采访小分队的脚步,走进云冈区云冈镇石头村,在这里把这些愿望一站式全部实现。
定襄雕刻专业镇弘远文化传媒公司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 安民大虑曰定,辟地有德曰襄。
5月26日,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活动现场,阳泉市暖阳社工为居民讲解并演示端午节挂饰的编织技巧,引导居民了解端午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进邻里感情。
连日来,在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和薛圐圙乡,流转的2000亩盐碱地上,大型农机铺设地膜后,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完成纸筒甜菜苗的移栽。据介绍,在盐碱地上种植甜菜,不仅每亩产量可达到5吨,还可以改善土壤,让盐碱地飘出甜蜜滋味。
童心未泯,快乐万岁。“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5月31日至6月2日,大同方特“超级儿童节”特别准备了趣味挑战、欢乐巡游、舞台派对以及梦幻烟花秀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向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发出心动邀约,共赴这场充满童真与欢乐的盛宴。
5月23日,雨歇初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层峦叠翠,云雾缭绕, 晨曦时段出现云海景观,美不胜收,令众多登山游客艳羡惊喜。这是记者当日在绵山风景区及周边拍摄的一组图片。
本报讯 2025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近日在河北举行,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小侠创建的蒲县水果科技小院携特色有机果品参展。 蒲县科技小院坐落在临汾市蒲县太夫村委被子垣村,是玉露香梨、苹果等优质水果的天然产区。
5月26日,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秸秆基料化种养菌菇基地,农民正在采收雪茸菇。近年来,该基地引进国内首创的玉米秸秆基料化无覆土栽培技术,创新发展秸秆基料化种养菌菇产业,目前5栋大棚年可消纳玉米秸秆600余吨。
讨论项目方案。加工项目所需零部件。
游客正在购买文创产品。杨一敏 温徐旺摄 本报运城讯 “五一”假期,闻喜县依托多元文旅资源,推出系列特色活动,激活假日消费市场,文旅融合态势强劲,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AI神仙”讲解、“AR神仙”合影、机关单位腾车位……今年“五一”假期,运城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独具创意的玩法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实现文旅市场从“小众宝藏”到“全国热门”的华丽转身,多项指标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迎来文商融合的高光时刻。 据运城市文旅局统计,5月1日至5日,全市正常开放的51家A级旅游景区、岚山根·运城印象和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33.47万人次,同比增长32.62%;累计门票收入1814.36万元,同比增长30.37%;累计经营收入3847.49万元,同比增长39.26%。
本报晋城5月8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为进一步唱响“太行精神”,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巡演启动仪式与晋城站首演在晋城大剧院举行。 《太行娘亲》是革命红色题材现代戏,由晋城市委宣传部重点打造,晋城市文旅局支持指导,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精心创排,自2017年创排以来,在省内外演出200余场,成为上党梆子里程碑式的精品剧目。
本报晋城5月8日讯(记者崔振海)日前,记者从晋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晋城全市生产总值为53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9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4.3%。
图为游客在文化园合影留念。本报记者康煜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承载时代记忆的老物件……位于阳泉市城区南庄路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由1946年建成的阳泉水泵厂旧址改造而成。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牵引,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常态开展双拥活动,积极拓展军民共建,严格落实政策法规,全市双拥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4月23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晋城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良户书院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如今,它仍然发挥着‘乡村阅读中心’的核心作用……从服务家族兴盛的一家之私学,到服务于整个村子,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人才,良户书院引导全体村民同心协力为乡村发展聚势蓄能。”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的讲台上,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讲述着《千年古村焕新韵》的故事,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深情。
阅读,是一道文化风景,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基座。近年来,晋城市把全民阅读作为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阅读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5月2日,“问祖之旅”高平农商银行2025高平马拉松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多名跑者齐聚高平、同场竞技,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体育盛宴。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泽州县全面贯彻落实各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惠企政策直通车”系列活动,完善政策链,培育创新链,提升服务链,促进了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平稳开局。 政策赋能,提振信心。
“两岸情·华裳结礼”传统婚礼体验、“两岸艺·非遗华光”非遗技艺体验、“两岸荟·晋风焕彩”巾帼集市展销、“两岸心·雅乐和鸣”文艺表演联谊、“史蕴风华人文润心”参访交流……5月1日以来,以“姐妹情·一家亲”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妇女同胞联谊交流活动在高平市如火如荼展开。600余名台湾妇女同胞与100余名高平妇女代表,在亲密无间的互动中实现着情感交融。
日前,山西科技学院举行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此次双选会共设立展位200个,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参会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昔阳县城新貌。游客身着古装在毛家大院旅拍。
本报讯(记者韩乐)“没想到提出的问题当场就能得到解决方案,我们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日前,在晋中市首场工程建设领域“经营主体畅谈日”活动现场,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道出了与会企业代表的心声。
5月7日,在襄汾县西贾乡东毛村,农民正在浇灌小麦。连日来,依托七一水库自然资源,全乡15座提灌站、18眼水井马力全开,为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5月7日,在山西恒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汽车轮毂生产线正在运行。该公司投资1.3亿元,实施年产200万件汽车配件生产线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本报讯 政府搭台,金企对接。5月8日,稷山县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金企对接会召开。
桃河市集人潮涌动。刘胜摄 初夏的阳泉,桃河如一条碧色丝带穿城而过,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两岸的桃花。
本报讯(记者王天晓)记者从晋城市城区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该区3A及以上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7.17%。其中司徒小镇累计接待9.61万人次,门票收入、营业收入全市第一。
本报讯 记者5月6日获悉,乡宁县首批12家优秀企业获授“山乡宁静”区域公用品牌,涵盖紫砂、食品加工和有机农业等领域。 近年来,乡宁县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动能,以“山乡宁静”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构建起“1+N”品牌矩阵,推动农业、文旅、康养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韩建河山朔州分公司生产车间,等待试压检验的钢筒。 5月6日,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小庄村,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建筑安装Ⅰ标项目第三工区施工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洒水车等工程车辆轰鸣作响,施工机械管道开挖、PCCP管道安装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施工中。
北京印刷学院的师生们在明代夯土长城脚下用画笔记录右玉。本报通讯员摄 5月7日,晨雾还未完全散去的杀虎口,已传来炭笔划过素描纸的沙沙声。
5月5日,长治市上党区永丰农耕文化体验园内,白色帐篷错落分布,游客们乐在其中。随着乡村旅游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假期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
忻府区石家庄村盛农合作社的智慧农机正在无人作业。 秀容城边,沃野如画。
5月7日,在黄河永济段,碧绿的麦田与周边的藕池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绿意浓郁的田园画卷。 刘宝成摄。
5月5日,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粽子包制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阵阵粽香扑鼻而来。近年来,临县青塘村大力发展粽子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本报讯 5月7日,记者从朔州市邮政管理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朔州市快递业继续保持正增长,快递业务量完成1370.19万件,同比增长43.7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9.31%。 据了解,朔州市邮政快递业一季度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农村寄递物流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111万件,同比激增340.46%,畅通了农产品上行通道;二是“快递+电商”模式助力特色产业突围,春节期间通过快递渠道外销陶瓷产品490.06万件,带动产值3.3亿元,羊肉、杂粮等农特产品销量同步提升;三是政策集成效应持续显现,朔州依托电商物流中心、乡村e镇及直播基地构建推广体系,同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与交邮旅融合发展,通过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升级,有效提升了农特产品外销竞争力。
5月7日,运城市禹都公园内,湖水澄澈碧蓝,树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初夏画卷。 姚中吉摄。
5月6日,途牛《2025五一出游消费盘点》报告出炉,大同跻身全国“五一”假期热度增长最快的“网红城市”TOP3,同时跻身全国热度增长显著客源地TOP5。 根据该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大同作为全国热度增长最快的“网红城市”,与乐山、张家界等目的地出游人次同比增幅均超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