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旅”:护航发展“忻”环境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出来旅游,被强制消费怎么办?”“如果遇到‘黑导游’,我该怎么办?”
  “五一”假期,忻州市司法局向忻州市各景区、宾馆、旅游集散地等地派出的党员志愿普法小分队成了广大游客的“新宠”。就大家关心的假日出游问题,普法小分队队员不仅进行了耐心解答,还向大家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以法治力量护航广大游客的忻州之行。
  近年来,忻州市司法局立足该市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战略需求,积极探寻普法与依法治理发展新空间,走“法治+文旅”普法新路径,全力护航文旅产业发展“忻”环境。
  该局坚持以党建引领普法工作,发动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志愿普法小分队,常态化开展流动普法,送法进社区、酒店、景区等地,为广大居民、游客及文旅康养从业人员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特别是广大游客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该局立足地域特色,结合忻州市打造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的战略定位,通过机制创新与场景赋能,将法治元素融入文旅康养产业链,构建多元共治的法治生态。结合“盲盒经济”“地摊经济”等新业态模式,推出冰箱贴、主题帆布袋等法治文创产品,融合五台山景区、忻州古城等忻州市文旅康养地标,让广大游客在游览忻州的过程中感受该市法治与文化融合建设成果。此外,该局还在各景区设立法治驿站,结合节假日组织开展现场问答互动等活动,打造“人人参与”的普法场景。
  忻州市司法局以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法治宣传体系为目标,依托“互联网+”创新普法模式,结合文旅新场景制作普法微视频或主题海报,并通过微信平台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推送,实现“法治+文旅”场景化传播,让法律知识从“纸面”走进生活。
  持续探索“法治+文旅”普法传播新路径,忻州市司法局在以法治之力筑牢忻州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同时,绘就了“法润民心、景城共兴”的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畅雪 通讯员宫雅姝

(责编:刘洋、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