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记得那只桀骜不驯的猴子? 他的故事,曾是无数孩子的英雄梦。 当键盘敲响,屏幕亮起, 传说便在数字世界里重生…… 当山西太原与《黑神话:悟空》相遇, 一场虚拟与现实的“双向奔赴”, 让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 在数字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中, 开启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本报讯(记者 侯慧琴)天气愈发寒冷,万柏林区神堂沟街办执法中队开启了城市管理“冬季模式”。增加校园护学岗、动态市容整治等举措,高效又暖心。
本报讯(记者 弓凤飞)我市收养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孤儿(有残疾证)的家庭,在孩子年满18周岁前,每月可为其领取基本生活费1320元。12月19日,太原市儿童福利院消息,来自万柏林区的一个家庭成为我市首个享受该政策的收养家庭。
“我们这老小区在家门口就能给电动汽车充电了,真是太方便了。”12月18日,家住尖草坪区迎新街道朝阳花园小区的李师傅说。
本报讯 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万柏林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助力地铁1号线顺利通车,截至12月19日,已完成103台电梯、30台压力容器、1台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登记和证照发放工作。 临近岁末,太原地铁1号线进入开通运营的倒计时阶段。
12月20日晚,由新华网、新华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唐风晋韵·锦绣太原——“锦绣太原之夜”城市推介在山西国际会议中心湖滨会堂举行。张澍宏 摄 本报讯 12月20日晚,唐风晋韵·锦绣太原——“锦绣太原之夜”城市推介在山西国际会议中心湖滨会堂举行。
本报太原12月19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为切实提升环卫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12月19日,太原市市容环境卫生中心举办2024年度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培训班上,太原市市容环境卫生中心副主任郝志会表示,全体环卫干部要深学细照、深思细悟,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动环卫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掌握精神实质、领悟核心要义、把握实践要求;要履职尽责、实干先行,主动融入全市改革“一盘棋”,深入研究环卫工作“从哪里破题、怎么样解题”,凝心聚力谋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做贡献;要转变作风、干在当下,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在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泥屯服务区,复古风的“绿皮”火车、“解放”大卡车、“黄面包”以及老街巷复原模型……吸引了不少在服务区休息的旅客拍照打卡。 据悉,该服务区围绕晋商文化、20世纪80年代复古风、邮驿客栈等主题,打造集地方文旅、文化体验、休闲购物、停车休息、餐饮服务、加油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公路服务区。
12月17日,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消息,该局近日对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马练营车辆基地、中心街东主变电站、下元主变电站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公告。 公告显示,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马练营车辆基地由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建设,位于南环高速以北,马练营路以西,唐槐路以东,南环北街以南,总建筑面积107819.22平方米。
12月18日下午,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西传媒学院)主办,山西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指导的首届“三晋诗会”在山西传媒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诗会由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承办,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协办,并获山西广播电视台、太原广播电视台支持。
12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总工会了解到,太原市茶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来自茶行业的6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太原市茶行业工会联合会筹备工作的报告》,按照有关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太原市茶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
12月19日,在省城南内环桥,太原水立方冬泳队队员们正在冬泳。这么冷的天气里,活力四射的队员成为汾河里一处独特的风景。
12月19日,省城迎泽区双塔西街一社区携手驻地单位,举办了“冬至‘邻’聚力,共筑睦邻情”迎冬至包饺子活动,旨在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增进社区居民与驻地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以及驻地单位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很快就摆满盘子,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山西晚报讯(记者 许晶晶)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植物园了解到,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太原植物园栽种的欧洲桤木幼苗日前首次结果并成功收种。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栽植欧洲桤木从种子到种子的引种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记者12月16日获悉,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国创新设计活动周暨第九届好设计颁奖大会上,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黄庆学院士团队梁建国教授课题组荣膺2024年“好设计”金奖。 作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登记奖项,好设计奖评选聚焦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中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典型项目。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12月16日、17日,“晋韵传新声”龙城杯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活动在省城举行。 “晋韵传新声”龙城杯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活动自10月初发布报名通知以来,吸引了众多来自太原市戏剧院团以及民间的戏剧爱好者参赛。
新建成的小店区图书馆刘家堡分馆为村民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刘家堡村一处干净整洁的庭院。
本报讯 12月18日,在太榆退水渠小北格桥段,一台打桩机将一根根混凝土波浪桩插入河道内——这里正在建设一座长800米、宽40米、深1.5米的沉砂池。这一名为“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省级工程,通过设置沉砂池以及安装膜处理设施,将实现日处理污水13万立方米。
本报讯 12月17日娄烦县消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位推进,防返贫监测帮扶精准及时,“三农”基础不断夯实,该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管齐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娄烦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7次,各专项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研究解决问题;实行“定期调度+实地破题”工作落实机制,组织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10个专项行动。
云上直播、链接人才、征集民意,近一个月,小店街道康宁街社区打造的“社区共享直播间”逐渐热闹起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该社区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汇聚、服务融合,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搭建起人人能参与、时时能参加、事事有回应的基层治理新平台,推动各类优质资源汇聚社区、直达基层,有效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十一月二十日,山西博物院内,青铜器古朴厚重、传统服饰纹样精美、古建模型巧夺天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申晋光摄。
11月20日,市民漫步在太原汾河公园,享受初冬静谧时光。 范文静摄。
本报讯 11月19日,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有12家企业进入名录,其中包括太原酒厂5G智慧工厂。
为企业开设“开业第一课”、及时进行税收政策培训、以“税银互动”方式助力企业融资……近期,太原市税务局紧贴企业涉税需求,通过一系列“小举措”,助力企业实现大发展。 “开业第一课” “这节课讲得太好了,不仅详细讲解了税费优惠政策,还解答了开票申报的困惑。
本报讯 11月21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确定从11月23日0时至11月24日24时,启动我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应急响应。 根据11月21日省、市专家组联合会商研判,经与吕梁市、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共同分析研判,11月23日至24日,受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24日我市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降雪前湿度增大,以西南风为主,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预测我市空气质量为5级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本报讯 11月19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京发布《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百强区、中部百强县市、中部百强区4个名单。其中,在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榜单中,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上榜,分别位列第22位、38位、43位、58位。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为进一步落实“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和“听民意办实事”项目,11月15日,太原市人社局、市社保中心联合杏花岭区人社局和区社保中心在龙湖万达广场举办“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活动当日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1120份,解答疑难问题900余人次。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记者王媛)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据了解,这处石窟位于磺厂村后山山腰,坐北朝南,长、宽、高均在1米左右。
一车队修理工正在检修公共自行车。本报实习记者韩潇摄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为全市4.1万余辆公共自行车进行了“体检”,确保公共自行车在寒冷天气下能够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为市民的骑行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阎望月正在向记者介绍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内的老物件。杨润德 韩暖晴摄 古村生活记忆馆是“乡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最朴素、最根本的活动反映”的真实记录,传递着乡村和乡民的“记忆”。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韩潇 通讯员韩青芸 钟清)“暖气管网改造好了,今年我们终于能过个暖冬了,社区真心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大伙儿心里都暖暖的。”近日,迎泽区文庙街道新城北街20号院1号楼和11号院6号楼的居民代表们手持两面鲜红的锦旗来到文庙街道办事处,感谢新城北街社区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供暖问题。
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本报记者王媛摄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记者王媛)“现在用无人机打药,省时又省力。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姚雅馨 通讯员曹小莉)近日,古交市西曲街道迎宾路社区与古交寅昌月嫂家政公司签约,为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就业率。 据介绍,迎宾路社区是个老旧小区,通过前期摸排,共有80多名妇女有就业需求,她们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需要找一个可以灵活就业的岗位,联系家政公司进入社区,正符合居民的需求。
本报太原11月20日讯(实习记者韩潇)为增强辖区居民分辨诈骗的手段与识骗防骗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保障辖区居民财产安全,连日来,万柏林区西铭街道西铭村在辖区开展了反诈宣传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开展以来,西铭村网格员利用“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
西邵村村民正在管理茴子白。杨润德摄 铺设自动化采摘运输轨道,温湿管控、光照强度、酸碱调节、水肥一体等全自动远程监测管理,棚前棚后全部安装滴灌喷灌设备……在晋源区姚村镇西邵村的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蔬菜大棚变身为“绿色车间”,通过现代农业智能服务系统,悉心“呵护”农作物茁壮成长。
11月20日,太原市租赁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太原市吾悦广场举行,标志着国企牵手住房公积金,助力新市民及青年人才发展有了新举措。
11月13日上午,一名孕妇走进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柳巷派出所户政大厅,咨询户口迁移问题。原来,来人赵女士与丈夫均为河南人,由于工作原因,前年两人在太原购买了住房,目前眼看孩子快要出生了,但两人户口迁移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最近一直在为未来孩子落户问题忧心忡忡。
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下简称“小店法院”)推出了新的举措,当事人自己可以通过扫码,挑选自己的调解员。“案件赋码的推广应用在依法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也便利了我们更好地把握案件进展,回溯办案过程,对调解员进行监督,对于营造流程规范、公开透明的司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阳曲县高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村将持续推进乡村养老服务工作,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层次、优质便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网恋后,素未谋面的“男友李文强”提出想让太原市民周女士“帮个忙”,结果周女士“莫名其妙”便触犯了法律。事情办成后,李文强突然失联,随后,周女士接到银行通知,新开的账户被冻结,周女士这才对李文强产生了怀疑,但是前期建立的好感仍然没有让周女士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直到民警上门,周女士才如梦初醒。